威尼斯宪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57606584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威尼斯宪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威尼斯宪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威尼斯宪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威尼斯宪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尼斯宪章(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于 1964 年 5 月 25 日-31 日在威尼斯 通过)发文单位: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发文时间:1964-5-25生效日期:1964-5-25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 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人民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从而把古代 的纪念物看作共同的遗产。大家承认,为子孙后代而妥善地保护它们是我们共同 的责任。我们必须一点不走样地把它们的全部信息传下去。绝对有必要为完全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建立国际公认的原则,每个国家有义务 根据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运用这些原则。1933 年的雅典宪章,第一次规定了这

2、些基本原则,促进了广泛的国际运动 的发展。这个运动落实在各国的文件里,落实在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ICOM )的工作里,落实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以及它的建立文物的完全 保护和修复的国际研究中心(ICCROM )里。人们越来越注意到,问题正在继续 不断地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并展开了紧急研究。于是,有必要重新检查宪章,彻 底研究一下它所包含的原则,并且在一份新的文件里扩大它的范围。 为此,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于 1964 年 5 月 25 日至 31 日 在威尼斯开会,通过了以下的决定:定义第一条 历史古迹的要领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 特的文明、一种

3、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 用于伟大的艺术作品,而且亦适用于随时光逝去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一些较为 朴实的艺术品。第二条 古迹的保护与修复必须求助于对研究和保护考古遗产有利的一切 科学技术。宀匕宗旨第三条 保护与修复古迹的目的旨在把它们既作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保护第四条 古迹的保护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日常的维护。第五条 为社会公用之目的使用古迹永远有利于古迹的保护。因此,这种使 用合乎需要,但决不能改变该建筑的布局或装饰。只有在此限度内才可考虑或允 许因功能改变而需做的改动。第六条 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凡传统环境存在的地方 必须予以保

4、存,决不允许任何导致改变主体和颜色关系的新建、拆除或改动。第七条 古迹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除非出于保护古 迹之需要,或因国家或国际之极为重要利益而证明有其必要,否则不得全部或局 部搬迁古迹。第八条 作为构成古迹整体一部分的雕塑、绘画或装饰品,只有在非移动而 不能确保其保存的唯一办法时方可进行移动。修复第九条 修复过程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 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 即予以停止。此外,即使如此,任何不可避免的添加都必须与该建筑的构成有所 区别,并且必须要有现代标记。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修复之前及之后必须对

5、古迹 进行考古及历史研究。第十条 当传统技术被证明为不适用时,可采用任何经科学数据和经验证明 为有效的现代建筑及保护技术来加固古迹。第十一条 各个时代为一古迹之建筑物所做的正当贡献必须予以尊重,因为 修复的目的不是追求风格的统一。当一座建筑物含有不同时期的重叠作品时,揭 示底层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在被去掉的东西价值甚微,而被显示的东西具有很高 的历史、考古或美学价值,并且保存完好足以说明这么做的理由时才能证明其具 有正当理由。评估由此涉及的各部分的重要性以及决定毁掉什么内容不能仅仅依 赖于负责此项工作的个人。第十二条 缺失部分的修补必须与整体保持和谐,但同时须区别于原作,以 使修复不歪曲其艺术或

6、历史见证。第十三条 任何添加均不允许,除非它们不致于贬低该建筑物的有趣部分、 传统环境、布局平衡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第十四条 古迹遗址必须成为专门照管对象,以保护其完整性,并确保用恰 当的方式进行清理和开放。在这类地点开展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应得到上述条款所 规定之原则的鼓励。发掘第十五条 发掘应按照科学标准和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1956 年通 过的适用于考古发掘国际原则的建议予以进行。遗址必须予以保存,并且必须采 取必要措施,永久地保存和保护建筑风貌及其所发现的物品。此外,必须采取一 切方法促进对古迹的了解,使它得以再现而不曲解其意。然而对任何重建都应事 先予以制止,只允许重修,也就是说,把现存但已解体的部分重新组合。所用粘 结材料应永远可以辨别,并应尽量少用,只须确保古迹的保护和其形状的恢复之 用便可。出版第十六条 一切保护、修复或发掘工作永远应有用配以插图和照片的分析及 评论报告这一形式所做的准确的记录。清理、加固、重新整理与组合的每一阶段, 以及工作过程中所确认的技术及形态特征均应包括在内。这一记录应存放于一公 共机构的档案馆内,使研究人员都能查到。该记录应建议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