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研究最终稿final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5755005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813.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企业家研究最终稿final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企业家研究最终稿final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企业家研究最终稿final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资源描述:

《企业家研究最终稿final》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家研究最终稿final(1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企业家研究,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专题! 宋兆居 任琳,问题的提出,动态的市场经济,新企业不断创立 全球经济危机,就业问题的突出 创业对经济发展作用的普遍接受 企业家地位的不断提升 经济增长范式从管理型经济到创业型经济的转变,概念廓清,谁是企业家? 老板 管理者 资本家 经营者 ,目录,演进脉络 文献回顾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成长路径 问题与趋势,最早期的企业家源于人,后来延伸到企业的精神。 企业家的企业变为企业的企业家,人,精神,素质,职能,行为,(使命),企业(家),一 演进脉络,企业家概念的渊源,“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在16世纪早期出现在法语中,指用于领

2、导军事远征军(武装探险、开拓殖民地冒险)的人,后来泛指从事冒险活动的人。最先给“企业家”一词下定义的是18世纪中叶的法国作家贝利多尔,他定义为“按不固定的价格购买劳动力和物资,而按合同价格出售产品的人”。 最早把“企业家”这一概念用在经济学中的是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梯隆,他在1775年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中将企业家定义为承担经营风险的人。这一概念后经穆勒在英国加以大力推广,得到广泛的传播。于是,“企业家”便成为经济学乃至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心理行为学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企业家研究演进的大致四个阶段,15世纪到19世纪末近代企业阶段的资本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家式的企业

3、家 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职业经理人员 知识经济时代创业家和当代职业企业家,我国企业家“成长说”,学术界对我国企业家的成长,观点不一。较有代表性的是厉以宁和张维迎的“三代说”。 厉以宁认为我国企业家可以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最早具有冒险、首创精神的创业者; 第二代是最早的具有大规模经营的庞大经济王国的缔造者; 第三代是职业化经理。,近代民族企业家,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公司律,宣布官商督办形式的终结,公司这种新兴的企业财产组织形 式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企业经营者以创办人、董事 总经理的地位角色在治理结构上得到了确认。近代意 义上的中国“企业家”开始出现。 他们的四个来源: 由封建官僚、

4、地主、商人和买办转变过来; 由手工业者、小摊贩或学徒发展而成; 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张振勋、胡文虎、陈嘉庚); 中国留学生归国投身实业。,张维迎改革开放三代说,第一代是农民出身的企业家。1978年之前,中国最聪明的人或者在政府,或者在农村。由于户口管制,农村出身的人只能当农民,没有机会当工人、干部,因此农村也聚集了一批聪明人,他们只能当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等村干部职务,当不了这些村干部的人就只能投机倒把,最后可能坐牢。 第二代是党政干部和事业单位的知识分子出身的企业家,出现在1988年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下海潮”形成的企业家。这有几个原因:一是1988年私有企业合法化;二是

5、1989年以后,有一批政府官员在市场中寻找出路;三是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1992年一年,中国有12万党政干部下海,从此之后这个运动就没有中断。 第三代是海归派和高科技出身的企业家,是过去10年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发生的事情。比如百度的李彦宏、搜狐的张朝阳等等,主要是高科技产业领域的人才,他们多是名校毕业,海外留学,并有在国外工作的经历,回国后带回了大量的风险投资。,二 文献回顾,经济学家眼中的企业家理论之一,理查德坎梯隆与“中介”企业家理论,关于坎梯隆,理查德坎梯隆(Richard CantnIon),最早提出“企业家”一词 主要著作:商业性质概论(1755),关于“中介

6、”企业家理论,法国重农学派的“前身” 社会阶层划分: 君主 土地所有者 企业家(entrepreneur) 居民 受雇者(hired people),坎梯隆实际上肯定了企业家在财富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他把企业家界定为不确定的承担者、冒险者,则是把握到了企业家最普遍的特点,并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沿用。根据罗斯巴德(Rothbard, 1995)的说法,坎梯隆意义上的企业家是市场体系中的均衡因素,这一点不同于后来的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概念。,经济学家眼中的企业家理论之二,古典学派的企业家理论 代表人物:马歇尔、莱宾斯坦、萨伊,关于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1842

7、1924),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 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 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 主要著作:工业与贸易(1879),经济学原理(1890),关于古典学派企业家理论,(马歇尔,1890) “企业家才能是经济的第四个要素,企业家实际上发挥的是中间人或商人的作用,发现和消除市场不均衡。作为生产要素的卖方和产品的买方之间的中间人,企业家冒着或承担营业的风险,把事业所需的资本和劳动力收集和结合起来,作出完整的一般计划,并对事业的细枝末节部分进行监督。从一方面看,企业家是一个具有高度技能的职业阶层;而从另一方面看,也可以把企业家看作是介于体力劳动者和消费者

8、之间的中间人。”,关于古典学派企业家理论,该研究侧重于企业家的特质,即企业家的性质,分别从人力资本、创新和决策三个角度建立起企业家研究模式。 马歇尔在对企业家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本模式,认为企业家是人力资本这一特定要素禀赋的所有者,将古典经济学对企业家内涵的界定从资本深化到人力资本,他同时还明确指出了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是报酬递增。 企业家是凭借创新力、洞察力和统帅力发现和消除市场非均衡性,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产指出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关于莱宾斯坦,哈维莱宾斯坦 (Harvey Leeibenstein, 19221994),生于俄国的美国经济学家。 主要著作:人口

9、经济学(1957)、企业家精神和发展(1968)、超越经济人(1976),莱宾斯坦的效率理论,莱宾斯坦在企业家精神和发展一文中认为: 新古典经济学厂商理论的假设-在既定投入产出水平下实现产量极大化和成本极小化; (X) 生产活动依赖于全体成员的心理和生理活动 信息的不完备、惰性 低效率 企业家就是避免别人或他们所属的组织易于出现的低效率从而取得成功的人。,关于萨伊,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 Baptiste Say, 17671832)生活在法国资产阶级革 命和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曾主编过当 时颇有影响的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 由于反对拿破仑的大陆政策被解职,办过实业。拿破仑 倒台后受政府委派

10、去英国考察工业,并讲授政治经济学。 主要著作: 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萨伊最早强调企业家的重要地位。 他把企业家定义为“预见特定产品的需求以及生产手段,发现顾客、克服许多困难,结合一切生产手段、要素,并为产品价值寻求价值的代理人”,“企业家能够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益较低和产量较少的领域转移到生产效益较高和产量较大的领域”。,经济学家眼中的企业家理论之三,奥地利学派的“套利”企业家理论 代表人物:柯兹纳,关于柯兹纳,柯兹纳(Israel M. Kirzner),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复兴的过程中,不管是从学术上还是组织上,最重要的人物应该是柯兹纳。,柯兹纳深刻的学识、通情达理的态度及献身真理的精

11、 神,成为指导青年奥地利学派学人进入学术市场的路标。 主要著作:企业家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1984),关于“套利”企业家理论,企业家精神是所有人类行为的一个方面,而并不仅仅是生意人或冒险商人的特殊技能。 企业家是“对变化着的环境或被其他人忽视的机会保持敏感机警(Alertness)的人”。对现有和未来的未开发机会都保持机警。企业家通过套利和投机对错误进行修正,其市场过程表现为各种各样分立的个人追逐利润的活动。 企业家和企业家活动不仅能刺激社会不断的意识到更好的利用现有资源的办法,企业家的机敏还能产生出新的技术知识,发现全新的资源形态。,经济学家眼中的企业家理论的之四,德国学派的“创新”企业家理

12、论 代表人物:熊彼特、鲍莫尔,关于熊彼特,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当代资产阶 级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德文版,1934年英文修订版)、经济分析史(1954)。,关于“创新”企业家理论,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 强调企业家的“创新”职能,把创新活动的倡导者与实施者称为企业家。企业家的发明与创新是长期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引进“新的组合”,实现“创新”,“创造性地破坏”经济循环的惯行轨道,推动经济结构从内部进行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熊彼特第一次把创新作为企

13、业家的首要职能,强调创新是企业家的判别准则。 -熊彼特,企业家活动 生产性,如技术创新 非生产性,如寻租和非法组织 企业家的供给在社会各阶层总是非均衡的,既有生产性的、效率性的生产活动,例如技术创新;也有非生产性的企业家活动,例如寻租和非法组织,企业家供给的相应配置与社会对这些活动的报酬有关,古罗马、中国、文艺复兴时的欧洲可以支撑上述假说。 -鲍莫尔,关于德国“创新”企业家学派,德国学派的核心是在理性行为和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与均衡模型和静态分析相一致。需指出的是,德国学派认为,企业家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必须根据其社会生产效率的特征严格区分。,经济学家眼中的企业家理论之五,芝加哥学派的“承担

14、风险”企业家理论 代表人物:奈特,关于奈特,富兰克奈特(Frank Hyneman Knight,18851972)芝加哥学派创始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也是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经济学发展和经济分析方法的创新做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主要著作: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1921),关于“承担风险”企业家理论,不确定性带来了获得利润的机会,企业家的本质就是通过把握不确定性来获得利润。企业家的出现与不确定性有关,其作用在于承担经营风险。企业家对不确定性的把握,实际上就是对市场未来形势的判断和推测。 -企业家是勇于承担风险的勇士 企业中许多重要的创新是由个人完成的,而不是企业。 均

15、衡可以自动获得,并且由看不见的手引导市场走向均衡。,奈特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出发探讨企业家问题。由于经济行为的动力是人们的利益最大化追求,因此生产投资的目的是获取超额利润。然而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投资具有风险,不一定能够得到理想的回报,甚至可能因失败而导致破产。因此愿意承担并能够承担投资风险的人,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奈特所说的企业家,是指经营风险的承担者。,经济学家眼中的企业家理论之六,卡森与“决策”企业家理论,关于卡森,马克卡森(Mark Casson),早期致力于企业家的研究,近年又专注于创业理论与道统企业理论融合的研究。从伦理人假设和有限理性假设,沿着方法论个人主义和契约理论的“路径

16、”,概括出企业家行为本身的性质,建立了一个企业家需求、供给和“企业家市场”均衡的理论框架,并对之进行了模型化。 主要著作:企业家:一个经济理论(1982)、信息与组织 :公司理论新视角(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Theory of the Firm) (1997),关于“决策”企业家理论,卡森的理论假设: 假定信息的收集和交流有成本,一般人群在获取信息的途径和对信息的认知上存在着差异,其中,企业家拥有更多的信息,从使得企业家在其自身的活动空间中对外部信息冲击(shock)作出与众不同的“感受”和认识,影响资源配

17、置状况和效率。 信息获取有成本。信息成本主要指时间成本。企业家在一个群体中通过发挥领袖的功能,形成一种文化或精神来控制和影响其他跟随者的偏好,使其相互信赖,降低信息交流成本。,关于“决策”企业家理论,基于这两个行为假设,卡森将企业家定义为专门就稀缺资源做出判断性决策的人。企业家是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决策的个人,或者说是在决策能力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专家。企业家作为中介者,从事的资源再配置活动实质上是不断地提供“创建市场”(Market-making)的服务。 把企业家视为信息管理者(Information Manager),企业家比其他人更加乐观。为了说服出资人,提高他们的乐观程度,比较实际的办

18、法是信息共享。,卡森在企业家:一个经济理论中提出了“判断性决策”的概念,用以描述企业家的职能。 卡森指出,创业的经济理论与交易费用经济学、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等现代企业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卡森创业理论的内核是“企业家式判断”(Entrepreneurial judgment)。他认为判断性决策的本质在于:决策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一种明显正确的决策规则,决策结果取决于决策者的个人判断。 企业家的职能便是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凭借自己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对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出非重复性、非程序化的判断性决策。,管理学家眼中的企业家理论,管理学家眼中的企业家理论-续表1,管理学家眼中的企业家理论-

19、续表2,国内对企业家研究的四个主导模式,其一,资本模式 理论出发点是“资本雇佣劳动”这个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命题。 突出贡献是明确了企业家成为企业家的前提条件; 分析方法是:资本合约平等权利所有权。 我国的代表性学者有张维迎(1995、1996)、杨瑞龙、周业安(1997)。资本模式的方法核心是寻求企业家的所有权与主体性,这是中国制度变迁的独特要求。,国内对企业家研究的四个主导模式,其二,代理模式 理论出发点是:在公有制条件下,企业家的委托代理机制如何优化?也就是寻求公有制下两权分离的效果。 突出贡献是:初始委托人的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随公有化程度的提高和公有经济规模的扩大而递减;

20、 分析方法是:代理层次关系企业家行为。 我国代表性学者有张维迎(1995)等。,国内对企业家研究的四个主导模式,其三,创新模式。 理论出发点是:企业家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模式的突出贡献在于廓清了企业家与一般经营管理者的本质区别; 分析方法是:经济发展创新企业家主体企业家本质。 我国代表学者有张胜荣(1995)等。,国内对企业家研究的四个主导模式,其四,人力资本模式 人力资本模式理论出发点是:企业家的地位是什么? 突出贡献是明确了企业家与人力资本的相关性; 分析方法是:人力资本经济发展的源泉主宰地位。 我国代表性学者有周其仁(1996)、方竹兰(1997)。,企业家研究补充,科斯(1994)对于

21、企业家的界定。 科斯从经济交往的成本出发探讨企业家问题。由于市场经济的效率依赖于分工协作合约,这种合约的建立需要付出交易费用,因此当交易费用太高时,平等协商的价格机制会被统一指挥的计划机制所取代,这就是企业的产生。企业作为一种通过权威维系的经济组织,以决策指挥者为核心。科斯所说的企业家,是指经营管理的决策者。,企业家研究补充,巴纳德(1997)对于企业家的界定。 巴纳德从企业组织的性质出发探讨企业家问题。由于企业是人们自愿加入并可以自由退出的经济组织,因此能否给企业成员提供更高的收益是企业存在的基础,而这种收益以企业的统一行动为实现条件。为此,企业不仅必须建立权威的指挥中心,而且必须形成公认的

22、利益代表。巴纳德所说的企业家,是指企业的指挥者与领导者。,企业家研究补充,德鲁克(2000)对于企业家的界定。 德鲁克从企业功能目标出发探讨企业家问题。由于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其意义在于不断地发现顾客需求,为之提供有效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必须面向顾客不断创新并使之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是企业的创新管理。德鲁克认为,创新和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两个基本环节,他所说的企业家,是指有效的创新管理者。,企业家研究补充,韦尔奇(2004)对于企业家的界定。 韦尔奇从企业管理实践出发探讨企业家问题。由于企业效益来自于企业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否形成公认目标并使之落实为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是企业活力的关键,因此必须加

23、强理解与沟通。理解和沟通需要信息汇集、整合与发布的中心,需要具有信誉的指导者,这就是企业家的作用。韦尔奇所说的企业家,是指企业成员的教练。,企业家研究补充,张维迎在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中,按照资本雇用劳动的逻辑,剖析了古典企业中经营者企业家资本家合三为一的现象,建立了企业家的一般均衡模型,把经营能力、个人财富和风险厌恶作为三个变量函数,说明了均衡状态下企业家、工人、管理者和资本家的特征,认为显示企业家才能又同时拥有足够资本的人才能够被认为是合格的企业家。,企业家研究补充,丁栋虹(2005)在论企业性质的异质人力资本模式中提出,企业家是异质人力资本的拥有者,能够实现边际报酬递增。其具有非竞争性、

24、高价值、稀缺性。 异质型人力资本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企业家人力资本(创新)、特殊性人力资本(监督和经营管理,研发等)、专用性人力资本(专门技术、工作技巧、拥有某些特定信息)。,上述企业家定义,主要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结果,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重大影响,主导着企业家研究的理论思路。 总结,企业家应该是包含如下特征: 承担风险 分享风险收益 合理利用组织资源(信息、资金、人力资本) 组织协调、管理、决策 创新与机会识别,谁是真正的企业家?,企业家就是自身具备经营创新能力并在企业中承担经营风险、获取经营收入和风险补偿收益的企业经营管理者。 企业家就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在企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处

25、于最高地位。 糅合前人的观点得出该定义,使企业家成为创新职能和风险承担职能的复合人格角色,是较完整的权责利的统一体。,三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思考:谁具有企业家精神?,夫妇俩在美国的某郊区开了一家熟食店或一家墨西哥餐馆,他们当然冒了一点风险。但是,他们是企业家吗? 麦当劳通过应用管理概念和管理技巧(研究顾客所注重的“价值”)使“产品”标准化,设计制作程序和工具,对要进行的工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培训人员,然后制订其所要求的标准,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产出,而且建立了新的市场和新的顾客群。,从精神到企业家精神,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精神首先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一种驱动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但

26、“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精神相对于意识,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象。” 企业家精神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德鲁克如是说:,“企业家精神是个人或机构独有的特征,它不是个性特征。” “任何人有勇气面对决策都能够逐渐学会当一名企业家,而且行动上富有企业家精神。它的基础是概念和理论而不是直觉。”,大师诠释企业家精神,弗兰克奈特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在不可靠的情况中,以最能动的、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造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

27、精神,同时指出自由企业制度才是真正激发企业家精神并使之发挥作用的动力。 池本正纯认为:“所谓企业家精神的本来意义是率先负起承担风险的责任,克服不可靠性这一障碍的决心比任何人都坚决、果敢,企业家机能的本质就是通过实验,使这种决心成为推动市场结构的原动力。”这种认识,同马歇尔所说的“创造需求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同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的破坏”一样,都体现了企业家的一种创新精神。,大师诠释企业家精神,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家认为变革是常规的、健康的。通常企业家们本身并不带来变革。但是企业家始终在寻求变革,对变革作出反应,并把变革作为机会予以利用,这就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定义。” 萨伊曾把企业家将知

28、识应用到具体目的和操作上作为企业家精神的一种体现。 科兹纳则强调了企业家精神利用市场内潜在的获利机会这一方面。,大师诠释企业家精神,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即“经济首创精神”是实现“新组合”的原动力,是为建立以自己的家族核心的私人企业王国而发挥出来的创造力与坚强的意志。 马克斯韦伯则讲企业家从事企业经营活动是出于一种“敬业精神”,这种精神源自于对“神召”的感悟。 哈耶克认为企业家是“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代表,应该具有使大家合作工作的精神感召力等。,大师诠释企业家精神,舒尔茨和贝克在求解“经济增长之迷”后得出了一个认识:企业家的总价值(总财富)包括企业家的个人物资财富、信用财富和某些特殊能力(承担

29、经营风险、整合企业资源、创业、变革等能力)应用产生的价值。而企业家具备的这种特殊的能力,就是企业价值(利润)的源泉,亦是企业家个人总财富的根本来源和核心。 这种特殊的能力是综合性的主观性的(有的学者认为是私人信息,难以考核度量),能够激发和保障它完成价值交易的可以说是企业家创新的“冲动”及潜在的利润一种敏锐的“嗅觉”,归为企业家精神。,国内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的阐释,我国的经济学家汪丁丁是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来阐述企业家精神的结构:(汪丁丁:企业家精神,2001.2) 第一种精神是创新精神; 第二种精神是由韦伯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精神,也可以把它简单地归纳为理性精神和敬业精神; 第三种精神就是合作精神,

30、其中,创新精神典型地反映了企业家的精神特质,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本质要件。,国外学者对成功企业家精神特征研究,日期 研究者 企业家精神特征 1848 米勒 承担风险 1917 韦伯 正式权威之源 1934 熊彼特 创新,首创精神 1954 沙腾 勇于承担责任 1961 麦克里兰 承担风险,成就欲望 1963 大卫斯 雄心勃勃,需求独立,承担责任,自信 1964 皮克尔 支配/智慧,人际关系,沟通能力,技能 1965 李兹格 好风险,独立,社会赏识,仁慈,领导 1965 斯克诺几 诚实,权力激励,明确厉害关系 1971 伯尔蒙 评估风险 1971 哈尔勒德/艾伯德 成就欲望,自主,雄心勃勃,权力,社

31、会认可,创新/独立 1973 温特尔 权力欲望 1974 玻兰德 注重内部控制 1974 李勒斯 成就欲望 1977 甘斯 个人价值实现 1978 梯蒙斯 支配/自信,目标导向,适度冒险,注重控制,首创/创新 1980 布鲁克汉斯 冒险嗜好 1980 瑟克顿 能力强/雄心勃勃,积极调整心态 维尔西和怀特 有控制欲望,寻求承担责任,自信/支配,迎接挑战,适度冒险 1981 麦斯空/蒙坦拉里 成就,占有,自主,坚持,控制,企业家精神的特征:,总结关键几点如下: 有成功的信念,强烈的使命感 创新和改革的意识及能力强 自信(自我中心)、支配欲望 有把握的冒险,善于从失败中学习 责任感强,人际沟通及感召

32、力,善于合作 足智多谋,有管理技能,非凡的敬业精神,究竟什么是创新?,凡是能改变已有资源创造财富的潜力行为就是创新行为!,创新机遇的七大来源,第一组创新机遇来源存在于企业内部 : 意外之事-意外的成功、失败或外在事件; 不一致之事-现实与设想或推测的不一致; 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 每一个人都未注意的工业结构或市场结构的变化。 第二组创新机遇的来源涉及企业或工业外部的变化: 人口统计数据(人口变化); 认知、情绪及意义上的变化; 新知识,包括科学和非科学的。,创新的五大原则, 有目标、有系统的创新始于对机遇的分析; 创新既是概念性的又是感性的; 为了能达到预期效果,一项创新必须简单明了,目标明确

33、; 有效的创新都是从小事做起,往往围绕某一特定事物展开; 一项成功创新的目的在于取得市场的领导地位。 简言之,所谓创新就是人们通过发现、综合、创造、替换等方式实现事物变化、变革的行为。 (创新与创业精神,彼得德鲁克,张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比较与借鉴,美国企业家精神 个人主义和自我奋斗精神 追求成功、勇于竞争的精神 乐于冒险、开拓创新精神 讲求信誉和实用主义精神,日本的企业家精神 实利意识 团结协作的人才观和“家长”领导的意识 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自我纠错精神 “企业禅”的境界,华人企业家精神 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回报社会的“义”的精神 一诺千金的诚信精

34、神 勤奋自强的敬业精神 儒家与企业家精神,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嘛? 你知道自己的优势吗? Congratulations!,企业家精神的五项修炼,学无涯之知( 知 智 谋) 察此彼之情( 时间 价值 对象) 悟有无之道 (修道 保法 利器) 善齐正之谋 (企业竞争力 创新) 凝经营之神 (伦份 忠孝 面子) 贾良定、周三多,学习积累 调查研究 融会领悟 实践运用 回报天职节俭,企业家精神的五项修炼之内涵,西方学者对企业家精神习得的探讨,MacMillan(1986)认为, 真正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学习是关注企业家行为HEs (habitual entrepreneur

35、s). HEs:至少涉及两种以上商业创办经历的人。 McGrath和MacMillan(2000),给出habitual entrepreneurs的五大重要特征:,热情地寻觅机会 找寻机会注重规则 识别机会 专注最具优势的机会 强调执行力 利用机会 知人善用,扭曲的社会认知,仇富心理,权势主义,投资炒作,寻租,拜金主义,移民热,“社会公平”,政府干预,利益再分配关注,公务员热,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6月28日,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宗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迅

36、速扩大到14名。 9月11日卫生部指出,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的产品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同日晚上,三鹿集团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决定从市场召回约700吨奶粉产品。 9月13日,卫生部证实,三鹿牌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总共有6个婴孩因喝了毒奶死亡,逾30万儿童患病。三鹿停产后宣告破产。 2010年1月2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三鹿问题奶粉系列刑事案件中的数名被告人做出一审判决,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丰田汽车召回门,2009年8月

37、24日,丰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宣布,由于零部件出现缺陷,自8月25日开始,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轿车,涉及车辆总计688314辆。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发言人2010年2月28日表示,公司总裁丰田章男3月1日将在北京召开关于丰田汽车质量问题的新闻发布会。,那些所谓的成功企业,确实因企业家而辉煌。但大多数企业也确实因企业家的衰落而没落。因此企业的长寿,不能依靠某一个或几个只有短暂生命的企业家,尽管我们并不否认企业家及其精神是企业的第一推动力,但企业家毕竟是有寿命,企业家毕竟是稀缺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少数精英。将一个企业的命运托付于一个企业家的身上是极其危险的。,gen

38、ius,找一个支点,你创造全新的世界,璀璨绚烂; “genius”,找一个支点,你摧毁所有的希望,混沌无光。,人们呼唤有使命感的天才! 社会需要具有使命感的企业家!,企业家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呢?,企业家使命,基本使命: 整合资源 取得收入,为股东负责 承担经营管理风险 寻找企业生存之道,衍生使命: 为自我负责自我实现 为环境负责可持续发展 为社会负责道德规范、回馈社会 为国家负责形象、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品牌,企业家要有前瞻性,引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企业家可以有合作精神、吝啬精神、负重精神、放弃精神,但归根到底要有传承的精神 这里的传承,不是宗族和血亲血缘的情结,而是为民为国的富国理念。一切为了

39、社会总净值增加和放大的执念。 例子:李嘉诚给替自己捡拾2元硬币的值班员100元小费-钱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费! 李嘉诚的理财哲学:用社会总净值的增损来判断个人行为合理与否。只要社会总价值增加了,自己损失一点也不算什么;相反,若社会总净值减少了,自己即使收获了一定的财利也是损失。,四 企业家成长路径,企业家成长路径,企业家生命周期 企业家成长的三环论 企业家核心能力培植,中国企业家杂志曾经做过一个权威统计,十年前评选出的首届20名“全国优秀企业家”中,1人病逝、1人叛逃、3人高升、5人离退休、6人辞职、免职、停职,仍在原企业任职的仅剩4人。同为优秀企业家,松下的松下幸之助、IBM的老沃森、通用电气的

40、韦尔奇,都在企业干满了60岁,有的还超过了80岁!,企业家生命周期,企业家生命周期,1991年美国学者汉布瑞克(Hambrick)和福克托马(Fukutomi)对总裁任职期间领导能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他们的任职期间的认知模式、职务知识、信息源宽窄和质量、任职兴趣、权利运作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总裁生命周期呈受命上任、改革探索、形成风格、全面强化、僵化阻碍的5季节模型。,总裁管理生命周期的五个季节,企业家生命周期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关系图,图,企业家成长的三环模型,企业家成长三环模式,企业家内在素质 企业家成长环境 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内在素质贾小明、赵曙明,成功企业家的五大系统性内

41、在素质:,企业家内在素质系统,该研究以人们一般行为过程的顺序,即按“信、进、念、定、慧”的过程对成功企业家素质加以阐述。尤其要提请注意的是:该图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的系统整体:他们是在自反馈中心主体“念力”(自省、自修)的全面全过程的观照和把握下,时刻警觉与平衡好“信与进,定与慧,信与慧,慧与进,进与定,定与信”等力量的相互协调与均等平衡,并同时注意识别与消除“自卑与自傲,自疑与自是,自懈与自躁,自昏与自散”等几种消极偏执的心理状态,中道而行,恰恰证明我国传统管思想中“中庸”之道的正确性与实际应用价值。,企业家成长环境,产权清晰地现代企业制度 创新和创业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 声誉激励机制

42、,声誉激励 机制,良好的法律 制度环境,现代企业 制度,创新和创业 的人文环境,创新精神,企业家成长三环模式图,企业家核心能力的培植 扩展沙堆模型,所谓企业家能力,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是胜任领导企业这一任务的主观条件。,企业家核心能力研究-国外,早在18世纪,国外学者就开始了企业家能力的研究: 坎梯隆(Cantillon,1775)从冒险精神方面指出企业家应该具备投机能力; 萨伊(Say,1804)强调企业家的组织协调能力; 马歇尔(Marshall,1843)指出企业家能力应该是“利用资本的经营能力”; 奈特(Knight,1921)从风险角度研究企业家能力;

43、,企业家核心能力研究-国外,熊彼特(Schumpeter,1934)从破除旧均衡角度,提出并着重考察了企业家的创新能力; 高斯(Kose,1938)从组织管理和生产经营角度研究,认为企业家应该具有市场需求预测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奈特(Knight,1965)认为“企业家要在极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决策并必须自己承担决策的全部后果,是不确定性的决策者”。 国外不同的专家从各自的领域对企业家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表明了不同学者对企业家能力研究的重视。,企业家核心能力研究-国内,近年来,我国对企业家能力研究学者也比较多,有主要代表性的是: 田晓霞和程秀生(2005)提出了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是当

44、前民营企业家的关键性能力,并指出企业家提高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孙早和刘庆岩(2006)利用中国大陆28个省份1996-1999年的分省面板数据,对有关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种流行观点进行了检验。 王庆喜(2007)认为民营企业业主的企业家能力内含7个维度,分别是:成就动机、创新学习能力、人性特征、把握机遇能力、处事能力、领导能力和操作能力。 贺小刚等(2007)认为核心能力直接地贡献于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企业家的经营能力不仅对企业竞争优势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它还是核心能力的源泉。,原始沙堆模型,“沙堆模型”(Sandpile Model)是自组织临界性理论的重要模型之一。它是一个基于

45、局部动力学机制而产生整体行为的复杂系统,随着沙粒的添加,系统能自发地演化到“自组织临界状态(SOC: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沙堆达到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敏感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再加入一粒沙将可能产生沙崩,沙崩之后沙堆将达到一个新的自组织临界状态。沙崩的分布遵从了力量的规律,通过分析沙堆发生沙崩的量级与次数关系,发现遵从古登堡一里特幂次定律。Nakane通过他在日本公司的经验,提出累积模型来界定质量、可靠性、灵活性和成本效率等竞争优势次序,质量在次序上应优先于其他三者。为表达这一效应,Ferdows和Meyer在对Nakane的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沙堆累积模型,他

46、们将这一模型描述为有多个层次的沙堆,每一层沙的数量代表管理关注程度和资源数量。,沙堆模型扩展,基于沙堆模型分析企业家核心能力,学习能力,关系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五 问题与趋势,问题与趋势,企业家再教育问题 企业家精神扭曲 企业家异质资本论 企业的企业家精神(Intrapreneur) 发掘企业家与雇员的合约性本质 生态创业 企业家精神与可持续发展(ecopreneurship) 企业家精神的运用超出企业的范围,扩张到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等机构 ,参考文献,彼得 德鲁克.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 M.商务印书馆,1990. 维杰萨思. 公

47、司的企业家精神:高层管理者和业务创新M.北京: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汤姆彼得斯. 创新的力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张维迎.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M.上海:三联书店,1994. 肖建忠,付宏. 新创企业的企业家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顾江霞,王平.当代企业家研究评述 J.江西社会科学,2000(12) 贾良定,周三多.论企业家精神及其五项修炼 J.南京社会科学,2006(9) 杜靖.企业家成长的“三环模式”研究 J.商业研究,2010(8) 廖进球 . 论企业家行为与企业家机制 J.当代财经,1996(9) 刘新民,李 垣.企业家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J

48、.齐鲁学刊,2004(2) 丁栋虹.我国企业家研究的主导模式与理论发展J.改革与发展,1999(8),ChengBo. A Study of Scheme Research on the Capability of Our Entrepreneurs:Based Oll the Improved Sand Cone Model J. Journal of Intelligence,2010. Saras D.Sarasvathy. The question we ask and the questions we care about :reformulating some problems i

49、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J .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 2004. Claus Rerup. Learning from past experience:Footnotes on mindfulness and habitual entreptreneurship 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 2005. Simon C.Parker. Intrapreneurship or entrepreneurship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9. J.P.Ulh. Iuhssi.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entrepreneurship J .Technovation, 2004. Jeremy k .Hall,Gregory A.Daneke,Michael J. Lenox. Sub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Past contribu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谢谢,分享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