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义务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5751434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合同违约义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合同违约义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合同违约义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合同违约义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违约义务(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合同违约责任法学系02级2班 覃家建指导老师 张汉昌内容摘要 合同是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发育形成的法律制度。在商品交换中,合同是连结交换者的桥梁。合同一旦有效成立,即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严格地履行合同义务,任何人违反合同规定的义务均应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方克以违约责任,有利于强化当事人履行合同债务的意识,促进合同债务的履行,实现合同当事人的预期利益。关键词 违约责任 预期违约 不可抗力 情势变更一 违约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合同的违约责任也称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义务所承担的责任,它有如下特征:(一) 违约责任以合同有效为前提违约责任的产

2、生认合同当事人部履行合同义务为条件违约责任是认合同的有效存在为前提,它与合同债务有密切联系,这表现在:1、债务是责任发生的前提,债务是因,责任是果。无债务则无责任。2、违约责任是在债务人部履行债务时,国家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和承担法律责任的表现。(二) 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 所谓相对性指的是只能请求特征债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特征。合同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的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履行债务或者履行的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三)违约责任为财产责任在我国,违约责任基本上是通过违约方让渡财产的方式承担责任。违约责任中实

3、际履行虽然表现为对原合同债务的履行,但履行后期财产也发生一定的损益行为。(四)违约责任的补偿性,惩罚性和限制性在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各种承担方式看,违约责任的主要功能在于补偿守约人的损失,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下,才体现出惩罚性,违约责任的限制主要是指违约方依据法律的明确规定,对守约方的损失赔偿限制在一定额度内。法律这样规定是因为,有些行业具有高风险性,国家出于保护特定行业的需要而限制高风险行业经营人的赔偿限额。二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在违约行为发生后,确定违约责任能否成立应遵循的准则或根据1。新颁布的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

4、约定的,应为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违约责任认严格责任为原则,并不认违约方具有过错为前提。但是有些情况下仍要求违约方具有重大过错。如:在赠与合同中,合同法第189条规定:“因赠与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败使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三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一)违约责任与侵权的竞合违约责任与侵权的竞合是指合同当事人实施的某一违约行为,同时具备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素,从而导致违约责任侵权在责任共同产生的想象。(二)二者的主要区别1构成要体违约责任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是无过错责任,而侵权责任一般是过错责任,仅产品责任、危险责任、环境污染责任、相邻关系

5、中的责任为无过错责任。此外,侵权责任认损害为构成要件,而违约责任不认损害为构成要件。只有赔偿损失认损害为要件,而违约金责任。强制实际履行责任均不认损害为构成要件。2赔偿范围违约责任的赔偿损失不认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如果没有这种约定,依合同法的规定,赔偿损失应当相当于受害人因违约而受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问候损失。赔偿损失的范围一般不包括精神损失,但有学者提出在特殊情况下,对精神损失应赔偿2。依据民法通则第117条和第119条规定,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原则上为直接和间接损失,在侵害人格权时,按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还可进行精神损害赔偿,不法造成他人死亡的,按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赔偿范围还要

6、扩张至死者生前抚养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用等。3、责任方式侵权责任既包括财产责任,如赔偿损失,也包括非财产责任,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而违约责任里通过财产的让渡赔偿对方的损失,有强制履行,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4、免责条款的效力法律一般不允许当事人认协议排除或者限制其未来的责任,但对某些免责条款也承认其效力。相对的说,免除违约责任的条款,较免除侵权责任的条款更容易被法律所承认。5、诉讼时效因违约而产生的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按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诉讼时效为两年;但在延付或拒付租金,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情况下,按民法通则第136条第二至第四款的规定,诉讼时效期为一年。根据

7、合同法的规定来看,用不履行涉外货物买卖合同及技术进出口合同所产生的赔偿损失清求权,诉讼时效为4年。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请求权,按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诉讼时效一为两年;但因身体受到伤害,而产生的赔偿损失请求权,其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6、诉讼管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地或者被告者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5违约责任的类型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按照违约责任发生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或之后,将违约行为的基本

8、形态划分为实际违约合预期违约(一) 实际违约实际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在合同履行即届至后,不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违约形态。1不履行不履行是指合同履行期届至后,当事人一本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不履行使合同相对方完全丧失期待的合同利益或者说完全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故属根本违约。2履行不符合约定不符合约定的履行又称不完全履行或不适当履行是指债务人虽有履行合同义务约定的行为,但该旅行不符合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它包括除不履行之外的一切违约行为形态。如瑕疵旅行、加害履行、迟延履行。(二) 预期违约预期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在合同履行到来之前,明示或默示其在履行期届至时将不履行合同债务,由此在当事人之间发生

9、一定权利义务关系的一项合同法律制度。合同法第10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认自己的行为表面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认在履行期届满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预期违约可分为明示的预期违约和默示的预期违约。依据合同法的规定,明示的预期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在履行期届至前向对方明确表示将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违约行为。默示的预期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在合同履行期届满前认自己的行为表面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四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违约行为发生后,权利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是自救,如:解除合同,中止履行等。二是向违约方追究违约责任。依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方式有:实际履行、损害赔偿、支付违约金、

10、支付定金。(一) 实际履行 实际履行也称特定履行,继续履行,是指在一方违反合同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依据合同的规定继续履行合同。实际履行应具备下列条件:1.须有违约行为存在;2.非违约方在合理期限内提出继续履行的请求;3.须依据法律规定和合同性质能够履行;4.实际履行是可能的和经济上是合理的。实际履行的特征:1.请求实际履行是债券人享有的一项权利,是实现当事人订约目的的有效方式;2.实际履行可以与违约金,损害赔偿和完全责任并用,但不能解除合同并用,解除合同和实际履行是完全对立的,两者不能并用。(二) 赔偿损失1赔偿损失的概念 所谓赔偿损失,是指合同当事人由于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

11、定,给对方造成损失时,由违约方认其财产赔偿对方所蒙受的一种违约责任形式。它是世界各国所一致认可的最终要的一种违约救济方法。2赔偿损失的原则(1)完全赔偿原则所谓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使受害人所遭受的全部损失,都应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完全赔偿责任不仅赔偿直接责任损失而且赔偿可得利益的损失。(2)损益相抵原则损益相抵,又称损益同销,是指受害人基于损害发生的同一原因而获得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所受损害中扣除,认确定损害赔偿范围(3)责任相抵原则责任相抵原则是指按照债务人各自应负的责任确定赔偿范围的制度。我国合同法第120条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相抵

12、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不是指当事人的责任抵消,是在确定各自应负的责任的基础上确定赔偿责任。3损害赔偿的限制(1)损害的可预见性规划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损害赔偿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 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2)损害赔偿的减轻所谓损害赔偿的减轻,是指在一方违约并造成损失后,另一方应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损失的扩大,否则,应对扩大部分的损失负责。(三)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约定在一方违约时,应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支付违约金,不但是违约违约责任的重要承担方式,而且具有一定的担保作用。1、违约金的性质(1) 违约金的预见性。违约金是在合同当

13、事人订立合同时约定的,因此,具有预见性。(2) 违约金的补偿性、惩罚性。违约金的补偿性和惩罚性是就约定的违约金的数额与损害赔偿之间的关系而言。当约定的违约金的数额大于损害赔偿额时表现为惩罚性,当约定的违约数额等于损害赔偿时表现为补偿性。2、违约金和定金的选择适用。在合同时同时约定违约金时,只能选择使用违约金或者定金。而不能同时适用。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乙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四)支付定金定金本为债的担保方式,而非违约责任。只因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一章中第115条的规定,即:“当事人可以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

14、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五)采取不久措施 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可见采取补救措施是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形式。合同法第111条对质量不符合约定情况下的,违约方采取补救措施作了规定。即:“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性质及损失的大小,可认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

15、酬等违约责任。”对于本条的适用应当注意的是,在有多种补救措施可供选择时,选择权人为受损害方。违约方根据受损害方选择行使的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此与传统民法理论中,选择指债的选择权属于债务人的观点相反3五 免责事由(一)不可抗力的概念和范围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这里的不能预见是指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以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判断对某中现象是否可以预见4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是指当事人对事件的

16、发生和结果不能进行人为的控制,事件的发生不为当事人的意志所左右。5如果事件的发生能够避免,或者虽不可避免但可以克服则不构成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不能预见的外来力量,是不受当事人意志左右、支配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如水灾、旱灾、火灾、地震、动乱、战争等等。我认为除此之外,政府行为也可构成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不能预见的外来力量,是不是受当事人意志左右、支配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如水灾、旱灾、火灾、地震、动乱、战争等等。我认为除此之外,政府行为也不构成不可抗力。如:政府决定对某区拆迁的行为,对于该区的房屋租赁合同双方而言为不可抗力。2.主张不可抗力免责方的义务合同法第118条规定:“当事人

17、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因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依据本条例规定主张不可抗力免责方具有通知和证明的义务。(二)情事变更情事变更是指:在合同成立后至其被履行完毕前这段时间内,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而发生情事变更,致使继续维持该合同之原有效力对受情事变更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责也许当事人单方变更或解除合同6当事人主张情事变更需要以下构成要件:1 须有情事之变更;2 情事变更须于法律行为成立后、债务关系消灭前发生;3 情事之变更,须未当事人所预料,而且具有不能预料之性质;4 情事变更须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之事由而发生;5 情事变更导致履行合

18、同将显失公平。合同法总则对情事变更未作规定,分则赠与合同中第195条规定:“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在履行赠于义务。我们认为此条是情事变更原则在赠与合同中的体现,可作为情事变更的原则 在合同中规定违约责任,有利于强化当事人履行合同的意识促进合同的实现。在现代经济交往中,当事人在签订合同中越来越重视对违约责任的规定,因为它能强化我们积极履行合同,保证合同全面、适当的履行。参考文献1主编:郭洁、杜甲华民法学2叶金强 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3主编:张俊浩民法原理 1997年修订版 555页4主编:李国光 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编著合同解释与适用5主编:李国光 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编著合同解释与适用6王家福、王利明等著:合同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188页;杨立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