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其他诗派和诗人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5747419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21.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唐其他诗派和诗人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唐其他诗派和诗人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唐其他诗派和诗人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中唐其他诗派和诗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唐其他诗派和诗人(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 中唐其他诗派和诗人,中唐,约七十年,分为两个时期。代宗大历中到德宗贞元中为转折时期,此后直到穆宗长庆末为唐诗继续兴盛的时期,也是唐诗的第二次繁荣。诗歌数量丰富,风格流派繁多,个性得到发展。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元白诗派,以平易通俗的语言为其艺术特征;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艺术上追求新奇险怪;李贺以绚丽的色彩、奇特的想象、感伤的情调独树一帜;刘长卿、韦应物、刘禹锡、柳宗元等风格各异,都有独到的成就。,一、 刘长卿、韦应物,刘长卿一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屡遭贬谪,身世坎坷。个人的不幸加上时代变乱的痛苦,使他的诗常常流露出惆怅衰飒的心绪,情调冷落寂寞,凄清悲凉。其诗多写贬谪的感

2、慨和山水隐逸之情,风格冲淡含蓄,清雅洗炼。擅长近体,尤工五律,曾自诩“五言长城”。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写雪夜投宿山中贫寒人家的情景,凝炼自然,历历如绘,含蓄亲切,耐人涵泳。也有少数反映现实的作品,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等。,韦应物是大历、贞元间诗坛上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追求恬淡秀丽的意境,连贯流畅的意脉,气貌高古,清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其中又以写山水田园最有特色,他善于用简淡自然却又是精心锤炼过的语言,来描写闲适生活的逸趣及孤高峻洁的情怀。滁州西涧是其中的佳作,此诗写景生动,极富画意,表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闲适恬淡的胸怀,其中也寄托了他不得其用的寥落之感。韦应物对社会离乱、民生疾苦也有所

3、反映,而且态度鲜明,情辞真切。“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表现了一个正直的封建官吏的良心。另有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写与友人阔别十年后重逢的悲喜交集,真切动人。,二 、 大历十才子和李益,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连光景,粉饰现实。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诗歌艺术造诣较高,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卢纶塞下曲等是其中的佳作。如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寥寥二十字便勾勒出壮阔的画面,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气氛,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很见功力。,李益也曾被列入“

4、十才子”,是这一时期最有独创性的诗人。曾到过塞外,因而写作了不少边塞诗,但这些诗多反映边塞的荒凉寂寞,戍边将士对战争的不满和厌倦,已不再有盛唐边塞诗那种高亢乐观的情调,而是于壮烈、慷慨之中带有伤感和悲凉的情调。这些诗又多用他极擅长的七绝来写,因而常被谱入管弦,流传很广。如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等,均用浓重的笔墨勾勒出边塞的典型环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征人不尽的乡愁。悲壮婉转,意境浑成。李益送别酬赠和妇女题材的诗也有不少佳作,如喜见外弟又言别、江南曲等。,三、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指的是中唐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在唐诗经过长期发展并已取得极大成就以后,注意更广泛地从前代诗歌中吸取营养,有意

5、打破传统的表现手法,避熟就生,标新立异,戛戛独造。发掘新的形式、语言、意境,创立自己的新风格。虽有时因翻新出奇而不免流于晦涩险怪,却避免了中唐诗风滑向柔弱浮荡一途。韩愈所开创的以文为诗,对后世诗歌尤其是宋诗散文化特点的形成,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除韩、孟外,这一派诗人还有贾岛、姚合、卢仝、刘叉等。,(一) 孟郊、贾岛,孟郊与韩愈并称“孟诗韩笔”,作诗以苦吟著称,多为五言古体。艺术上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具有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中所说的“钩章棘句,搯擢胃肾”式的险奇艰涩。,孟郊出身贫寒,遭遇不幸,仕途潦倒,故其诗多写自身的穷愁孤苦。如组诗秋怀十五首、答友人赠炭等;难能可贵的是,一些诗不仅

6、反映了中下层文士的艰难境遇和怨怼情绪,还能透过个人的命运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如揭示现实中贫富不均、苦乐悬殊的不平,针砭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丑恶现象。如寒地百姓吟用鲜明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寒地之夜贫苦百姓和富贵之家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深刻揭示了贫苦百姓的沉痛心情和绝望境遇,指责了穷奢极欲的富贵者,情绪激烈悲愤。比喻新颖,想象奇警。,孟郊也有平易之作,如游子吟。诗中以缝衣的细节表达慈母对游子的爱,朴素自然,亲切动人。又用阳光、寸草比喻母与子的关系,意味深长。全诗平易近人,清新流畅,于淳朴素淡中表现了人情的浓厚真淳,故为人传诵,有“诗随过海船”之誉。,贾岛与孟郊同以苦吟著名,苏轼说“郊寒岛瘦”(祭柳子

7、玉文),便是指二人诗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诗风孤郁悲凉,凄寒局促。这与他出身平民,屡试不第,性格压抑、内向有关。多五言诗,现存370余首中五言就有300首。,贾岛诗多表现贫穷愁苦之态、孤寂索寞之情,题材狭窄。作诗多以铸字炼句为胜,缺乏完整的构思,故有佳句而少有佳篇。暮过山村一首中“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两句,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见于言外。也有豪壮之作,如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寻隐者不遇一诗如行云流水,是其中较好的作品。,贾岛晚年名气越来越大,他内心的压抑不平,行为乖张,都得到晚唐一些诗人的共鸣,而作诗之苦,更为他们所效法。其影响一直及于宋末。 与贾岛诗风相近

8、的还有姚合,称“姚贾”。曾授武功主簿,因称“姚武功”。多赠别酬唱诗,也有少数作品反映时事民生。善于摹写荒县僻邑萧条冷落的境况,代表作有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四、 李贺,李贺是没落皇室的后裔,自称“唐诸王孙”、“宗孙”。这样的出身加上诗名早著,李贺自视甚高,充满浪漫的理想。然而家族早已败落,家境颇为贫寒,再加上由于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他的理想抱负很快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并且比常人更多地体验到人生的苦涩,精神始终处于极度抑郁苦闷之中。忧郁与激愤的情绪,渗透了李贺的大部分诗歌。,李贺今存诗200余首,皆呕心而作。从个人命运出发,感受、体验和对抗自然与社会对人的压抑,思考人的

9、命运、生死等人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李贺诗最重要的内容,诗里表现出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识。有时甚至把解脱痛苦的希望寄托在虚无飘渺的神鬼世界,用各种形式来抒发、表现他的追求和苦闷,如梦天、秋来等。这些诗作每每融入极为浓郁的伤感意绪和幽僻怪诞的个性特征。,李贺反映政治时事的诗虽不多,但也有作品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荒淫,反映民生疾苦。如金铜仙人辞汉歌、浩歌等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者迷信求仙的愚妄;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其一)等,反映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其中也都不同程度寄托了诗人对现实或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但由于经历的局限,反映现实不够深广。,李贺诗歌色彩浓丽、想象奇诡、情调幽冷、构思独特,充满浪漫主义色

10、彩,于中唐诗坛独树一帜,人称“长吉体”。他的诗题材奇异,取材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驰骋想象,构造出奇诡迷离的艺术境界。即使是日常生活题材到他笔下也迥出常情。,如李凭箜篌引热情赞美李凭弹箜篌的精湛技艺,描绘和渲染了音乐神奇的艺术魅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是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杰作。雁门太守行构思新奇,形象丰满,作者用浓辞丽藻来刻画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成色彩斑斓的图画,实为此类诗中所少见。金铜仙人辞汉歌借金铜仙人迁离长安的历史故事,抒发汉魏易代盛衰兴亡的感慨,并于其中融注了对社会现实和自己身世的感受。诗人想象铜人辞别汉宫时的悲伤情景和凄凉气氛极为逼真,新奇浪漫。“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设想奇伟,是千

11、古传诵的名句。老夫采玉歌题材独特,想象新奇,富于浪漫色彩,将景物刻画与心理刻画紧密结合在一起,也体现了李贺特有的奇崛冷艳的艺术风格。,李贺诗奇崛冷艳、虚荒诞幻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他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超越现实迥异常境的想象夸张、大量虚幻意象的营造,奇异峭拔的遣词造句,以及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创造性运用上。如喜用泣、鬼、寒、死等色彩冷艳凄迷的辞藻。想象云彩是天河中的流水,因而也能发出流水声:“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日像玻璃般明亮,因此也能像玻璃似的敲响:“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李贺继承了楚辞的传统,被称为“骚之苗裔”,也受到鲍照、李白、韩孟等诗人的影响。与韩愈、孟郊

12、相比,李贺更重视内心世界的挖掘,更注重表现内心的情绪、感觉乃至幻觉,给古典诗歌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并对晚唐诗风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内容偏于狭窄,情绪过于低沉,一意追求奇诡险怪,带来缺少思理的弊病。,李 凭 箜 篌 引,李 贺,李 凭 箜 篌 引 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翻译: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

13、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冷气寒光,如同被美妙的乐声吹散。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帝王的心弦也被吸引。,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

14、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李贺的心境及心态。 2、领会诗歌想象和夸张的特色。 3、背诵诗歌。 二、学习重点:奇特的想象和夸张。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教学步骤:,(一)诗作有关知识: 1、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人。聪明早慧,志向远大,但因避父亲名讳,不得参加进士试,仕进无路,仅做过九品微官奉礼郎,后辞职抑郁而死。,李贺是中唐诗坛的重要作家。因政局混乱及自身遭际失意,其诗多揭露时弊之作和愤懑不平之音,情调不免感伤低沉。但他作诗态度严肃,呕心沥血,刻意创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有

15、“诗鬼”之称。但又由于过分标新立异,有些篇章又令人难以索解。有李长吉歌诗。,2、题解 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据载是“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李凭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如杨巨源、顾况等都曾赞美过他的高超技艺,但只有李贺这首诗写得最为出色。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箜篌,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样式多种,一般有二十三根弦。李凭弹的就是二十三弦竖箜篌。 “引”,乐府诗歌体裁名。,(二)诗作内容及结构剖析: 1、句为第一小层次: 起句“吴丝蜀桐张高秋”开门见山,用

16、“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极富表现力: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和“江娥”句互相配合补充,烘托箜篌声的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中国”:即国中,此处指长安。 这一小层,诗人故意突破按顺

17、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2、句为第二小层: “昆山玉碎凤凰叫”句,用“玉碎”比拟乐声的清脆悦耳;用“凤凰叫”更进一层,于清脆之外更显得清亮、悠扬。这一句主要从声音上来作摹拟,即以声喻乐。 “芙蓉泣露香兰笑”,进一步从物象上和情感上来作比拟:那曲尽其妙的箜篌声,凄惋动人,有如一朵朵不胜寒风而呜咽悲诉的荷花,那晶莹的露珠,就是它的声声泪滴;忽而乐曲中又仿佛响起了一阵阵欢愉的笑声,这大概是秋之骄子那高雅不凡的幽兰。它笑得张开了蓓蕾,笑得清香四溢。,“十二门前融冷光”:概括了乐曲在这

18、时所造成的热烈气氛:使人觉得周围洋溢着一股春天般的暖意。 在“芙蓉”句和“十二门”句里,诗人再现音乐的奇妙效果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使音响、色彩、芬芳与优美的情态融为一体,从而使人们从听觉而及于视觉、嗅觉以至于温度和动感,并且使多种感觉互相交通,这样就造成了一幅五音缭绕、色彩斑烂、情态生动的交响音画,给人一种“百感交集”的特殊审美效果。,“二十三丝动紫皇” ,句中的“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尘寰扩大到仙府。 这一小层,诗人侧重于实写,但仍是虚实结合。分别以现实生

19、活中的声音、物象和气氛来比喻乐曲的美妙,即从听觉、视觉、嗅觉乃至触觉上来描写和比拟那变化多端、丰富多彩而又难以言状的音乐。,3、末六句为第三小层: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那奇妙的音乐竟使女娲娘娘补过的那块天壁也为之震撼破裂,终于“石破天惊”,秋雨大作了诗人描写音乐伟力的强大,达到了异想天开的地步,真可谓是“笔补造化天无功”。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笔锋又陡然一转,从九天之上引入深山大泽之中使人仿佛看到李凭正在云雾缥缈的仙山向神仙传授他的绝技,那位善于弹箜篌的老女神成夫人也为李凭的绝技所倾倒,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甚至高山深涧中的“老鱼瘦蛟” 听了这美妙的音乐也不顾自

20、己的年迈体弱,乐不可支地随乐曲在水波中翩翩起舞了。,“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正当人们神往于美丽的遐想时,这神妙无穷的音乐忽然又从深山大泽中一跃而起,飞向了那皎洁的月宫神殿,让人们看到:在月宫中砍伐桂树的吴刚,居然也被这奇异的音乐弄得如醉如痴,中断了他那永不休止的劳作,靠在那棵巨大的桂树上出神地欣赏;那月中玉兔被露水浸湿,也不肯离去。,(三)思想内容 诗人匠心独运地描绘了李凭箜篌的高超技艺,把有声无形的音乐描写得形象鲜明,令人惊叹。但诗人作此诗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纯艺术是不存在的),“自伤不遇”才是作者描绘这奇妙乐声的真谛。 常言道,千金易得,知音难觅。李凭总算遇到了李贺这样的“知音”

21、:不但有一副音乐的耳朵,更有一支把音乐美转化为诗美的神笔,这的确是李凭的幸运。然而,在当时真正能够赏识李贺才华的人,恐怕也正象能够欣赏李凭绝技的人一样稀少。因此这奇妙乐声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不遇之情。,(四)艺术成就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夸张离奇,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音乐本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艺术,比较抽象,难以捉摸。但诗人通过新颖的想象,离奇的夸张,使之收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具体来说:,在描绘乐声的艺术效果时,诗人驰骋自己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用神奇变幻的艺术境界来表现。诗人如同是神奇的魔术师,驱使调动着空中的白云秋雨、潭中的老鱼瘦蛟,神话传说中的湘娥、素女、吴刚等形象,来写乐

22、声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这样,抽象难以捉摸的乐声及其奇妙的艺术效果,就形象而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沉浸在奇异的艺术境界之中,引起丰富的幻想,感觉这首诗本身就是一篇独创的瑰丽的音乐神话。,诗人的想象是奇特的、与众不同的。 例如音乐引动鱼鸟,前人也曾写过;而李贺却写“老鱼” “瘦蛟”,让读者可以体会到:高山涧深,人迹罕至,鱼可以老,蛟可以瘦,用此类奇险词语,创造出一种脱俗之物,十分奇异。,又如,诗中写到“教神妪”,按照一般思维,会说李凭的技艺高超是神女所传授的;但诗人却说李凭教善弹箜篌的神女弹奏,这就不同寻常。 再如,白居易写乐声“银瓶乍破水浆迸”,一般读者是能把握的;但李贺却说乐声把天震破,

23、引出一天秋雨,这样的写法就非常新颖。此外,芙蓉哭泣、香兰笑,描写也不一般。总之,诗人想象奇异,描绘意象新奇。,幻想、联想,跳跃性强。诗人的思维活动时而地下,时而天上;时而动物,时而植物;时而神人,时而天帝。叙述的脉络没有一定的次序,而是随着诗人想象的流动,想象所至,笔之所至。这样写法,既在内容上使诗的意境内蕴丰富,变幻多样,也在形式上使诗的意境具有一种流动摇曳之美。,另外,活用典故,结构严谨,对仗精巧等,也颇为人称道。 (五)思考: 比较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与李贺李凭箜篌引的异同。,“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白居易和韩愈的上述两首诗,都是对音乐形象作了现实主义的描摹和比拟

24、,例如白居易写琵琶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切切嘈嘈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低滑,幽咽流泉水下滩”。再如韩愈把琴声比做“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在表现手法上也与白居易的相类,都是用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和物象来比拟乐声的。这些诗句的确是描写音乐的千古名句。,但是,用这种手法来表现音乐时,也难免其局限。因为音乐本身是一种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它不是以具体地“摹写”生活为其特长,而是以一定的声音的有规律的运动(节奏、旋律、和声、高低、快慢、强弱)来比拟(而不是“摹写”)人的情感为特征的。因此,虽然用语言对音乐加以具体的摹写和比拟,是一种通常的办法,然而它毕

25、竟不象浪漫主义那样可以通过更加奇特的想象和幻想式的比拟来抒发更为强烈、微妙而又极为丰富的心情。,李贺在诗中虽然也用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来描写李凭弹箜篌的音乐形象(这两句固然写得很妙),但李贺主要不是使用描写的手法去精雕细刻音乐的形象,而是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五、中唐其他诗人,以韩、孟和元、白为代表的两大诗派的改革固然最引人注目,但在此之外,还有不少具有独特风格、独特建树的诗人,其中比较杰出的,是刘禹锡和柳宗元。相同的政治遭遇,旗鼓相当的才华,以及两人间真挚笃厚的友情,使他们的诗歌在思想内容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艺术风格却各有不同

26、。,刘禹锡于永贞年间,同柳宗元一道以极高的热情参与了王叔文、王伾推行的政治革新,但在以宦官为首的保守势力的联合反击下,很快遭到失败。与柳宗元等八人同时被贬远州,先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更远放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迁谪生涯长达22年,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穷僻荒远的贬所度过。,刘禹锡关心现实社会,其诗反映了中唐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倾向鲜明,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等抒情诗及聚蚊谣、飞鸢操等咏物诗,表现了对权奸们的讽刺蔑视,以及自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之作。诗人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世间变化之后的思考,其中蕴涵了深沉的历史沧

27、桑感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加之语言平易简洁,意象精当新颖,在中唐诗坛独标胜境。如七律西塞山怀古针对中唐以来藩镇拥兵割据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希望统一、反对割据的思想。手法高度凝炼,语言深刻警策。七绝选取一角一隅的景物和细节,小中见大,用笔曲折。石头城写石头城今日寂寞荒凉的景象,表达了对六代豪华归于没落的深沉感伤。乌衣巷以王谢点题,借燕子寓意,表现了世家大族必然没落的历史沧桑之感,笔墨备见空灵。,在长期的谪居生涯中,刘禹锡受巴渝一带民间俚歌俗调的浸染,创作了不少富有民歌情调、亦雅亦俗的优秀诗作。如竹枝词、杨柳枝词等,清新质朴,真率自然,既有民歌般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很高的艺术品味。刘禹锡性格倔强刚毅,善化低回哀婉之音为慷慨激越之韵,因而诗中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和豪健雄奇的风格。无论长篇短制,大都简捷明快,风调俊爽,哲理与诗情渗透其中。始闻秋风、秋词二首等是其代表作。此外,手法节制简约,语言干净明快,也是他艺术上的特点,五七言近体成就尤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