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5736441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23.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学原理》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讲,自然资源学范式,自然资源学范式,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的稀缺和冲突历来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自然资源的稀缺和冲突在当代更成为与人口,环境和发展相联系的世界性关注。 自然资源学应社会需求而生,并经由前科学阶段而逐步建立起科学范式。 范式是科学性质的标志。范式为科学共同体一致拥有,按照统一的范式从事科学研究活动。,范式的科学成就,范式能投把一些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为一批组织起来的科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 范式具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基质”。 拥护者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而形成科学共同体,共同体内部交流比较充分,有相同的探索目标,专业方面的看法也比较一

2、致。 范式包括范例,即共同体的典型事例和具体的题解。 范式不仅留下来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提供了选择问题的标准。,问题之一,自然资源学的范式是什么?,第一节 自然资源学的形成和发展,一、自然资源的前科学时期 1、史前时期(农业社会以前) 人类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微小的。对资源的利用有了一些极为原始的经验,但未加记载。 2、自然资源的零星记载与描述时期(农业社会-19世纪中期) 人类为对资源界尚未形成很大压力,积累了一些关于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朴素思想。零星的经验得以记载和总结。 管子、三海经、本草纲目、齐民要术,管子 水地篇,“夫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地

3、也。”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万物莫不尽其几,反(返)其常者,水之内度适也。”,三海经,由山经、海经和大荒经组成,全书2.1 万多字 。是世界上最早有关矿物资源的记述。 它记述了400 多座山,先按南、西、北、东、中五区,每区分若干山系,每个山系又连接许多山岳。 记述以山岳为纲,综合记述了水、动植物、矿产、特产、神话传说等,其中还提到了潮汐和月亮的关系。 其记述的范围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虽然山经中不免有失实和错误之处,但对那么久远的历史时代来说,堪称是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述。,本草纲目:既是药学巨著,也是生物资源名著 齐民要术:区

4、域农业生产的经典,也是一本关于如何合理利用可更新资源的学术著作。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资源生态学思想 史记、汉书 地理志、水经注、徐霞客游记、农政全书,3、自然资源学的萌芽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类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资源研究的相关学科(如生物学、地学、经济学、农学、森林学、土壤学、矿物学)得以发展,但尚未形成独立的自然资源学; 生态学的出现和发展,为自然资源学的出现,提供了诸如“生态系统”(Tansley,1935)等重要的概念基础; 强调地理学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类生态,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研究上(Barrows,1923);认为“自然资源的综合研

5、究是人类生态学的核心”(Haggett,2001) 开始关注人类利用资源环境对自然界的冲击,如马什的人与自然: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地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1886,国内研究进入科学调查阶段和科学范式的萌芽阶段(1949年以前) 。,政府及有关组织进行的资源调查,如20世纪初的“中国科学社”,20年代的“中央研究院”,30年代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对自然资源调研、观测和初步研究; 各地方、部门、高等院校开展的自然资源科学调查; 外国学者的资源科考,如李希霍芬,罗世培的西北、华北科考; 日本人在华的调查

6、更全、更系统,涉及到东北、华北、内蒙古、海南岛等地 俄、英、德、法对东北、西北、西南、青藏高原等地的调查,人类对资源的需求空前高涨,对自然界的压力也前所未有,导致了自然资源的稀缺冲突和环境危机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世界性觉醒 自然资源学以其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武装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当代科学舞台上。 资源科学研究在二十世纪70-80年代开始步入现代科学领域,二、自然资源学的形成和发展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自然资源学关注焦点的变迁, 集中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极限和质量的退化上,基本问题倾

7、向于限定在自然概念范围; 将注意力从先前的自然资源的稀缺和环境变化转向与资源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政策问题; 关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寻求解决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生态学,经济学,物理学,化学,数学,信息科学以及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得以广泛运用。 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运用为自然资源研究从局部走向整体,从分析走向综合,从定性走向定量,从描述走向解释和预测,提供的必要的条件。 围绕自然资源的发开利用及管理保护的一系列的国际性合作,对自然资源学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经济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资源保护联盟,国际发展机构环境委员会,

8、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资源研究所等。,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系统内最早的常设专门机构。其宗旨是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改善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各成员国间讨论粮食和农业问题的国际组织。1943年5月根据美国总统FD罗斯福的倡议,在美国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粮农会议,决定成立粮农组织筹委会,拟订粮农组织章程。1945年10月16日粮农组织在加拿大魁北克正式成立,1946年12月14日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截止到1991年7月1日共有157个成员国。,联合国经济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是根据联

9、合国宪章设立的,是协调14个联合国专门机构、10个职司委员会和5个区域委员会的经济、社会和相关工作的主要机构。经社理事会还管辖11个基金会和规划署。经社理事会为讨论国际经济及社会问题,并为就此类问题制定面向各成语国和整个联合国系统的政策建议,提供中心论坛。它负责促进较高的生活标准、全民就业以及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解决国际经济、社会和卫生问题;促进国际间文化和教育合作;倡导对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它授权从事或发起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报告。它也授权帮助准备和组织经济、社会和相关领域的重大国际会议,协调这些会议的后续事项。经社理事会具有较广的职权,其权限涉及整个联合国系统的人类和金融资源

10、的百分之七十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 属联合国专门机构,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46年11月正式成立,同年12月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间合作,对和平和安全作出贡献。,国际资源保护联盟,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 IUCN

11、)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于年月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政府在法国的枫丹白露联合举行的会议上成立,当时名为国际自然保护协会,年月在爱丁堡改为现名。总部设在瑞士的格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72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作出建立环境规划署的决议。1973年1月,作为联合国统筹全世界环保工作的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简称UNEP)正式成立。环境规划署的临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后于同年10月迁至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环境规划署是一个业务性的辅助机构,它每年通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向大会报告自己的活动

12、。,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资源研究所是一个解决环境方面问题的智囊团,它所从事的不仅仅是研究工作,而且也开拓实际的方法来保护地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任务是使人类社会在生活的同时,保护地球的环境,以满足我们以及子孙后代的需求。作为一家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其成员包括科学家、经济学家、政策制定专家、商业专家、数据分析师、制图师以及传媒人士等。他们善于推动持久性变革,变革通过联合开发创新性项目实现,这些方案建立在强大客观的数据分析上。他们坚信通过市场的方式可以带来本质的改变,而不是肤浅的。世界资源研究所是家无党派组织,与全球的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都有紧密合作关系。,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自然资

13、源科学研究和综合考察:,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为主,组织的多学科综合考察,及自然区划和地理志的研究工作 各产业部门及其所属的研究机构进行的单项资源勘察 高等院校为配合教学需要而进行的调查研究。 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成立; 1983年自然资源学会成立; 199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成立。 众多高等院校开设“资源与环境学院(系)”或“资源环境研究中心” 围绕着国内社会实践,我国科学家在广泛的区域开展了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尤其是土地资源与能源资源领域。,三、当代自然资源研究前沿,1、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地球系统运转机制研究 人类影响环境变化

14、的能力研究 2、代表性研究机构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IGBP) 弄清人类环境变化趋势及其机理; 研究人类社会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全球环境问题的社会解决办法。 国际全球变化的人类方面计划(IHDP) 对于控制人与地球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提出了科学解释,努力研究探索和预测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社会变化,制定了广发的社会战略以阻止或缓和全球变化的消极影响,为对付环境变化和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对策,3、采用“陆地人类环境系统”(T-H-E系统)范式进行资源资源学基础研究,三个研究领域: T-H-E系统本身的动态变化和驱动力; T-H-E对提供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影响; T-H-E脆弱性的特征和动态。,世界资

15、源研究所的研究指向,森林和生物的变化 能源污染和气候 资源经济和资源政策 资源环境信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自然资源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规划纲要中重点分析了哪些自然资源?其态度如何?,第二节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一 自然资源问题的关联域 1 、表象:人口过剩 资源问题=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单位资源利用的环境后果 人口过剩包括人口数量过剩和人口消费过剩 2、更深层次的因素,二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结构与时空尺度,1、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结构 研究对象: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学科结构(见P14图) 2 空间维和时间维 米切尔的三维图 论题维:生态,经济,政治,文化 时间维:过去,现在,未来 空间维:全球,区域,地方,地点,三 、与相关学科的关联,1 、环境科学 2、国土经济学 3 、人类生态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