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刍议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157282360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刍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刍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刍议(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刍议 学生的自学能力一般是指学生在没有老师连续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得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而形成的学习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特别重视学生的自学,认为: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要培养学生好学爱问的兴趣,教会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不仅授“鱼”而且授“渔”,做好渔鱼兼得,事半功倍。从语文教学本身来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当说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叶圣陶老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标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里所说的“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2、”,就是语文课要培养的自学能力。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具体措施如下:(一) 指导做读书笔记循序渐进,分为四步:打符号,作眉批,搞摘录,写心得。1、打符号,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首先得养成打符号的习惯。重点语句在下打流波浪线;重点字词在下打圆圈;人名、概念在下打双横线;难点、疑点在下打基础单元横线。2、作眉批,在打符号的前提下,提倡用简明的语句在文章旁边批上段落大意、层次大意、难句含义、重点含义、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养成了这种打符号,作眉批的习惯,就有利于我们复习。3、搞摘录,是做笔记的较高阶段,分摘要和摘录。重点文章。搞摘要;精彩

3、片断,警句格言、妙词佳句搞摘录。4、写心得,我们认为是做读书笔记的最高阶段,难度最大,写分析认识的心得,写感触体会的心得就全文来写,也可就一点来写出总之,要有感而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空多写,无空少写。 (二)教授自读方式学会泛读、精读、速读。1、泛读:东晋陶潜有“好读书,不求甚解”话,意即要爱好读书,广泛的学习,不要咬文嚼字,不懂的暂时放下,读多了,日后自然会明了。泛读,即言广泛的读,又言泛泛的读。2、精读:对于重点课文、精美范文,我们强调精读或熟读,或背诵,或摘录,或默写,精读还要记住六字要诀:“理解、熟读、反复”。读懂范文的每段,每句;读得流利成诵,还要多次回味和记忆,予以巩固。3、速

4、读:短时间读完一篇幅长文章,训练“一目十行”的本领,还要能及时复述全文的要点,或复述全文的故事情节。二、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1、循序渐进与跳跃前进的方法。 学习要循序渐进,这是毫无疑问的,不懂于前就不能晓于后,对于某一门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的确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循序渐进,基础打不好,煮了夹生饭,到头来还要重煮,还要从头学起。但是现代学习论,从效率出发,又提出了学习不能完全像乌龟爬行一样,一步一寸地前进。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之后,有时可作跳跃式的学习,以便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东西。语文学习也一样,要学的东西很多,不能每一项都从头至尾循序渐进,如认

5、字读书,总不能把该认的字都认识后才开始读书,而是在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即可较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再扩大识字量,并进一步扩大阅读量。这样既循序渐进,又跳跃前进,先循序渐进,再跳跃前进,才能既打好基础,又提高学习效率。2、新旧联系,温故知新的方法。各门知识、各种能力都是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自成为一个系统的。人们要从各门知识自身的前后联系中去掌握它,要从各种能力的基本能力与复杂能力的联系中去掌握它。这就需要建立新旧联系的学习观念,需要树立温故知新的学习观念。例如在学习“名不虚传”中的“名”字时,我们首先理解“名”在这里是“名声”的意思。由此还可联想到“名”用在其它词语中又是怎样解释呢?如“

6、名牌”的“名”和 “名落孙山”的“名”等。通过这种多向性的思维,学生就会对“名”有更全面、更透切的理解。3、精学和广学相结合的方法。著名民主革命家、大学者梁启超在谈及他的老师康有为怎样教他时说:“康先生之教,特别标出两条,即专精与涉猎。专精则要精,涉猎是要广泛浏览。”可以说无专精就学不到手,因为一锹两锹是掘不到宝物的,基础知识、基本功一定要精学、精练,务求学到手;无涉猎就不能融会贯通,有一定的基础后广泛浏览,博览群书,放胆作文,广中求质,提高就快。语文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的特性,更应如此去学。4、抓住知识点围绕其规律性进行学习的方法。语文教材尽管篇目繁多,但只要理清文体,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例

7、如记叙文的学习,围绕其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果进行,掌握其中心思想、叙述顺序、表达方式等。说明文的学习,则要掌握主要特点、种类和说明的方法,把握说明的对象的特征和弄清说明的顺序。议论文的学习,围绕其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进行,掌握其最基本的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找出论点,把握论据。应用文的学习,则要牢记其写作格式,把握写作要领,如“黑板报稿”一要通俗化、口语化;二要注意短小活泼;三要形式多样。当然,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是记叙文,所以,除了教会学生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外,还要教会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或重点段落的分析来理解文章内容,教会学生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归纳

8、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5、举一反三,逐类旁通的方法。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于字、词、句、段、语法、修辞、逻辑等。这些知识需要理解记忆,例如,我们在教学生认识“烈”字的意义时,就告诉他们“四点”表示“火”,是由书写时演变而来的,凡带“四点”的字都与“火”有关,进而加深讲解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学生依此类推,很快就可以掌握一大批字的大概意思。如带“贝”旁的字与金钱有关;带“忄”旁的字与心理活动有关;带“言”旁的字与语言有关等等。这样就教会了学生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逐步奠定了学生自学识字、辨字、释义、辨义的基础。这样,学习也就达到了举一反三,逐类旁通的效果。三、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一)专心学习、善

9、疑善问的习惯。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就说明了专心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学习更应该是如此,不仅要学得专心、投入、深入,而且要善疑善问才会学有所获。一般来说,畏难、浅尝辄止是大部分学生学习上的通病。所以要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就必须使学生克服这种毛病,而克服这些毛病就得使学生养成抓住问题不放,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习习惯。(二)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的习惯。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习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有了它,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要学习好,除了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外,还要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行动。(三)同学之间切磋琢磨的

10、习惯。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独立探求知识的同时,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不仅要主动与老师多交流,而且要与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养成同学之间切磋琢磨的习惯。学记上也有讲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遇到问题时只有互帮互学,展开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四)练后反思、有错必改的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位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练习,用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但在其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做完题目就认为是大功告成,没有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缺少反思和改错这一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经过复查,如做对了,应反思:是怎样做出来

11、的?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如果答错了,更应进行反思:答错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等等,力争做到“吃一堑,长一智”,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五)坚持阅读勤动笔、养成质疑的习惯。每天让学生有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内容包括书报、电视节目等;并且养成读思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同时发现了疑难,务须勤于质疑,乃至“不耻下问”。问老师、同学,问父母、兄弟,问字典、辞典 ,而且要养成勤查字典、辞典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内外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那么,就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