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

上传人:99****z 文档编号:157271178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反思篇一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以,我在导入新课、过渡和评价的时候都尽量采用了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如,我在导入时,是这样说的:冬天是守侯严寒、孕育明媚阳光的美好季节,一提到冬天,我们就会想起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雪,洁白飘逸的精灵,迈着轻盈的步子飞舞着,如片片花瓣飘飘扬扬,如缕缕柳絮轻歌曼舞。远看,一片银装素裹,天地相连。带着对雪的记忆,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作家郭风笔下南方那如诗如画的冬日美景。我相信,这样的开头一定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把他们带入冬雪时节,享受诗意般的情境。因为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学时又不能借助任何教学工具,于是在教

2、学时我非常注重运用和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在学习作者对雪的描写时,我先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雪的特点,然后进行想像,再依据想像的画面,把这场洁白、轻柔、多姿的大雪朗读出来。学习溪石一部分也是如此。紧接着,我用总结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整幅画面的想像:溪上,白雪飘扬,舞姿翩翩;溪中千姿百态的溪石身披白衣,静卧水中,聆听水声。有动有静,给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此时再朗读,学生一定能入情入境,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而美好的冬雪溪石图。结束时,我又用诗意的语言,对本课进行了总结:松坊溪给一冬天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冬天给了松坊溪一个完美的装扮.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美自己心中的松坊溪,这样,既可以把书上的语言内化

3、为自己的语言,又训练了学生以课本语言为典范语言的写作能力。教学上我一向坚持深入浅出的原则。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浅显的教学情境中尽可能多地领悟文本,并让学生的领悟 过程变成学生快乐、和谐、自然、诗意的享受过程。篇二松坊溪的冬天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有韵律有气势,瑰丽动人。课文用优美的文笔勾画了松坊溪平时和冬天令人沉醉的画面,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节课的是张建中主任设计的,在二小也听过了示范课,在感受着张主任巧妙熟丝的设计方案的同时也在感慨二小老师对课文把握的游刃有余。接下来我就简单地说说教学流程。课文一共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松坊溪平时的景色,另一个就是松坊溪冬天的景色。这样就可

4、以让学生有个清晰的脉络。在讲两部分时,方法是相同的,首先找到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的相关句子,然后再分别找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设计的问题难度低,而且也达到了学生理解课文的目的。但是在我的课堂上有很多的不足。当我带着这个设计走上讲台的时候,猜发现直接拿着别人的东西而不掺入自己的想法,讲的课就跟背教案是一样的,虽然可以不落环节,但是学生谈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不能有机结合,这样就造成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和学生感悟的不深。1、对学生的指引性评价不到位。比如在二班上课的时候,我虽然有意识让那个学生把话说完整,却没有激励其他同学也如此学习。2、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准确,语速也太快。在三班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在找

5、冬天的松坊溪是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的时候,多数都找到了松坊村,那么这样的问题肯定是出现在我的身上,说话的时候重音应该落在松坊溪上,而不是发亮白雪。可是在我们本班上课的时候也发现了这样的情况,才知道有很多的同学一直以为松坊溪就是松坊村,这说明第一课时的时候遗忘了问题。3、对教材把握的不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学生的感悟不到位,肯定是老师的引导不到位,那我的问题就出现在对教材的把握不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上起课来,生硬得很。这几天,我静下心来,认真的把教材、教参读了几遍,把上节课的教案重新进行了整理。在我们班里从新讲了一遍,语速也放慢了许多,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到他们抓重点词句、展开想象、练习说话、感

6、情朗读,教学过程进行的有条不紊,就这样,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一堂课结束了。课后,我认真的回味了5节课,第五次讲课之所以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实就是我在经历几次备课时,能够踏下心来,走进教材,就如张建中老师在教材辅导时所讲的那样,以读者、作者、教者的三重身份分别去细 细研读。在研读中我认真的分析着教材,抓住文章的重点,想象着学生在交流自己对文中句子的理解时,他们会抓住哪些句子,会怎样想,怎样说,而对于他们所找的句子,他们的回答,我又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能抓住关键的词句,谈感受,有感情的朗读,从而真正的体味到文章的美。这样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去设计问题,选择教法,学生自然而

7、然的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能够主动的发言,使课堂气氛既轻松又活跃,有了学生的配合,我当然感到轻松了许多。其次,学生课前对这篇课文的充分预习也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预习,所谓预就是事先、预备;习,是学习、练习之意。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的自学,有准备地去听老师讲课。这样由于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使教学过程进行得更顺利。再者,教师的充分备课也是不容忽视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教师只有深入的研究了教材,抓住了教材的重难点,在课上才能熟练的驾驭教材,轻松的上好每一节课。而这些也正是我在第一次讲课时所缺少的,看来,作为教师是马虎不得的,是容不得我们偷懒的,哪怕是

8、一次也不行,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的课上反应为我的做法做出了一个有力的回答。篇三一、教后反思倾听着孩子们与文本的对话我的心时时感动着也被孩子们的解读所折服孩子们的心中有着怎样的一个丰富的世界啊有着怎样的灵气啊他们在山风中听到远古的故事。 他们自在的与彩色精灵对话。他们渴望随着溪水流向远方这些正是学生与文本对话或生发出的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反思整个教学环节从教师以动情的语言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到点拨学生想象画面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指导朗读一直到最后鼓励学生背诵。整个教学环节中表现出以下几点闪光点1 、教师创设作品情境唤起学生情感。心理学表明情感是对认知对象的态度的体

9、验它取决与认知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它总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教学中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借此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衔接以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一种情境。这里教师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学情境以唤醒知觉表象从而过渡到对文本的体验上。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对自然的感受被唤醒带着相似的思绪走进课文。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从而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对课文的学习也就尽在不言中了。2、学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教师只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阅读的环境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后想象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此时你最想做什么 这些问题都不是针对文本的内容

10、而提的而是一种不着痕迹的学法的指导。更是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的问题。而具体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然产生。这样即保持学生阅读思维的完整性又保证学生阅读的主体性。教学中教师若是忽视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针对文本内容提过多的问题就可能剥夺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截断学生自己的阅读思维流程了。3、在学生扎扎实实地潜心会文后学生会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不过这其中的感悟是存在明显差异的有的模糊有的清晰有的浅显有的深刻有的全面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此时教师给学生搭建一个生生、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这种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大胆地交流各自的阅读感悟。在交流感悟之中学生彼此互相阐述互相倾听在与别人的思想碰撞中不断修正自己的

11、感悟从模糊走向清晰浅显走向深刻片面走向全面。在交流、互动中实现了自我超越。因此互动、交流是对话的核心环节。在这核心环节中教师应全身心的倾听。与学生一起感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4 那样对话内容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价值也就不能称其为对话而是一种典型的问答式了。因为那样教师与学生就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而是学生围着教师的思路转了。其次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者表现在让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分的对话后的交流。阅读是读者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学生若是在心浮气躁的心境中与文本对话所得的仅仅是文本之皮毛。即使表面看起来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热热闹闹实质上确是在进行空中楼阁式的教学。潜心会文是阅读对话

12、之本教学中缺少这一环节或者淡化这一环节就会使阅读对话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学生的潜心会文也就没有流入孩子心中的溪水没有洗涤心灵的溪水让心灵变的如蓝天一般的明净的对话了。二、收获与心得反思后由心底发出感叹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学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以为这才是语文课的特殊意义所在。 让语文课多一些情感吧要引导学生多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解读、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感悟与理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强塞给学生呢 己心之悟最是至深。或许这才是培养学生具有真正自学能力之根本途径。在世纪之交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语文课堂成为激荡、抒唱学生情感的海洋吧。语文教育应该呼唤学生情感的回归。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