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感觉统合训练范例 3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57240267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家庭感觉统合训练范例 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家庭感觉统合训练范例 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家庭感觉统合训练范例 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家庭感觉统合训练范例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感觉统合训练范例 3(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7 岁儿童的训练方法(含范例)在这五年期间,孩子已发展出成熟的“感觉动作” ,能与许多不同的人谈话,相交 往。至于较高智力的机能将在 7 岁以后发展,如果“感觉动作”机能发展良好,较高智 力的机能才能有好的发展。孩子的第三到第七年是感觉统合的重要时期,造物者将这个时期 定做是最能接受感觉、最能组织感觉的时候。孩子的内驱力使他极有活力,他也学着去做很 多很多事。他的适当反应越来越复杂,每一项适当反应都扩展了感觉统合能力。去观察一个 孩子跑、跳、单脚跳、转来转去、扭斗、攀爬以及摇荡,他做这些是因为好玩,而这些动作 之所以好玩,是因为它们会形成进一步的感觉统合。请注意在平衡方面、眼手协调,以及

2、计划一连串动作的各方面改进;注意孩子如何尝试有危险的事,以便学习明了“感觉动作” 能力的限度;注意他如何与重力相抗衡,最后与这种强有力的力量妥协。运动场普遍受孩子 的欢迎,因为秋千、滑梯、旋转游乐装置、跷跷板、游乐隧道,以及沙袋,能满足神经系统 发展的需要。使用器具:在三到七岁之间,孩子学习着使用刀、叉、铲、桶、针、线、剪刀、蜡笔、铅笔、纸、 鞋、带、拉链、钮扣以及其他一切家庭用具。每种工具的使用技巧,都需要用到孩子在更早 年的活动中贮存于大脑的一切感觉信息。如果要让大脑知道如何穿一条裤子,在一片面包上 涂奶油,或在地上打一个洞,虽然成人把这些动作视之为理所当然,但是身体各种感觉的统 合是达到

3、这些目的所绝对必要的。到了这段时期的末期,我们可以看到,女孩子们玩跳房子、呼拉圈、跳绳,以及两人玩 的翻线游戏,这些花样繁复的游戏,使她们的动作技巧更加熟练。男孩子通常比较喜欢玩比 力气及追、动方面的活动。言语发育35岁是儿童语言、智力、个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明显的 心理特征。 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不会说话的婴儿用他们的哭声、 笑声、 喃喃发音来表达他们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了解。婴幼儿是用尽全身力量去努力沟通的。随着感 觉器官(视、听、发音器官等)的发育和逐渐成熟,以及前期字、词等的积累, 35岁幼儿语 言发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由前期的呀呀学语和模仿成人说

4、话,开始向复杂句法结构 发展。 35 岁口头语言迅速发展, 7 岁时口头语言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与成人交往时 能较流畅自如地运用言语,并出现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同时,连贯性言语取代了情境 性言语,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必要准备。到孩子八岁时,触觉系统几乎已经成熟。他几乎可以很准确的说出人家摸到他什么地方, 重力和移动感觉也已成熟。可以单脚独立,自己平衡自己,也可以走窄木。大部分由肌肉和 关节而来的感觉都统合的相当好,计划一连串动作的能力也很不错,不过这种能力在未来数 年还会有所进展。他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而他自己表达的能力也很好了,足以与人沟通他 的需要和兴趣。

5、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现,孩子一直到七、八岁,才开始有抽象思考和理解能。皮 亚杰指出,人类的脑一直到对身体、对世界、以及自然界力量有了“具体”认识之后,才发 展抽象概念。七到八年的活动和游玩是必须的,为的是给与孩子“感觉动作”信息,这将 成为智力、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基础。但是有时候,这项发展并不着照原来自然的发展途径进行。我们无法明白为什么有的孩 子就会出问题,但是我们知道,孩子大脑统合有困难时,孩子会有什么状况发生。我们无法 取代自然,无法把每件事情弄好,但我们可以做一些事,帮助孩子改善自己的组织能力。欲 帮助孩子组织他的大脑,就要去观察孩子顺应自己感觉统合的内驱力;你越多花时间观察孩

6、子,你就越能帮助他。训练方法范例:花式拍球游戏,给孩子一个皮球,让他练习各种拍球方法。比如,对 3 岁左右的孩子, 你可以训练他分别用左手和右手拍球,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让他用左右手交替拍球。 此外,当孩子再大一点,也可以从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训练他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球类游 戏能增强孩子小肌肉、大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反应速度,训练他的注意力和手眼协调 能力。加强触觉学习,如涂料游戏、秋池游戏等用于治疗触觉敏感不足、自闭症、身体协调 不良、多动症。配合身体协调,如仰躺、俯卧大笼球,倾斜滚动等可以治疗身体协调不良、 触觉敏感不足。而平衡台平躺游戏、平衡台跪坐或静坐摇晃等可以用于治疗多动症、

7、自闭症。 这种游戏训练一般每期 20 次、每次一小时,由专职人员负责训练,定期评价训练效果。经 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绝大多数的学习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般在半年左右有明显的效果。家庭感觉统合训练范例:1、互动式投篮: (3-4)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 难度设置:帮助给予:2、 一步 1 级上、下楼梯; (3-4) 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 难度设置:A 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B 成人将左手手

8、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搀 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C 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扶孩子上、下楼梯;D 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帮助给予:A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 予协助; C 单手(拇指)给予协助; D 撤消所有协助。3 双脚轮流跨过 15 厘米高的绳; (3-4) 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 15CM 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 跨过绳子。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1 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 腿抬高跨绳;2 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

9、绳子,避免绊倒;3 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4 扶物能单脚站立 5 秒; ( 3-4)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 5 秒。 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A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 5 秒,然后放下。 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B 让孩子自己尝试 5 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C 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 骤。5 在 10 厘米宽 2 米长的地面线条上走保持身体平衡; ( 3-4)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训练要求:在地板

10、上用不粘胶粘一条 2 米长 10 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 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B 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帮助给予: 1 训练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着孩子的手向前走; 2 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脚下 的线条,又要注意前方的路; 3 训练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导孩子走,但不给予身体协助; 3 让 孩子自己尝试独自走。6 能学青蛙跳 20 厘米的距离 10 次;( 3-4)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 导孩子模仿。难度设置: A 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

11、易达标; B 如果孩子不愿 意合作,可引入食物奖励的办法,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 C 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帮助给予: 1 身体协助; 2 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口头上 的指导,重复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参与的兴趣。7 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 ( 3-4)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 内。难度设置:A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B逐 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C由孩子自己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助。 帮助给予

12、: 1 足够的身体协助; 2 必要的身体协助; 3 偶尔的身体协助。8 能来回滚动身体; (4-5) 训练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在垫子上或在床垫上从一端翻滚到另外一端。 难度设置: A 在训练者的身体协助下进行翻滚; B 自己控制身体进行翻滚。帮助给予: 1 给予大量的身体协助和口头提示,让孩子从训练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 体及翻动的速度和力量; 2 只在有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 3 确保孩子的安全, 避免 碰伤。9 转椅游戏; (3-4) 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难度设置: A 开始时

13、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 B 孩子习惯后要 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 眼蒙住。帮助给予:10 做 5 次前滚翻; (4-5) 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成人连续做 5 次前滚翻的动作。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只要求做 2-3 次; B 要求孩子连续做 5 次,并要求孩子在动作过 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帮助给予: 1 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孩子尝试; 2 尽量让孩子自己 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11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约 2 米外的目的地而 4

14、4乒乓球不 45掉下来; (4-5) 训练目的:增进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强动作企画能力。训练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 2 米外的地方。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尝试先给孩子一个立方体的积木在距离极短的两张桌子间传送, 让孩子便于操作; B 用不粘胶在地上贴两条平衡线; C 改用乒乓球尝试; D 按照预设距 离训练。帮助给予: 1 为提高孩子的兴趣,建议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 2 孩子的技巧 熟练后,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竞赛。12 能走完 1 个有 5 项步骤的障碍路径; (4-5) 训练目的:加强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增进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独自走完一个有 5 项步骤的障

15、碍路径。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设置2-3个障碍物(跨过玩具、绕过椅子、爬过桌子)。B设 置5 个障碍物,引入奖励物。帮助给予: 1 开始时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要有及时、足够的身 体和口头提示;2 鼓励孩子自己做,并给予适当的提示;3 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以竞赛 的形式进行训练。13 能用脚尖站立 10 次,48 每次站立 3 秒钟; (4-5)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 3 秒钟时间。 难度设置:A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B让孩子尝试徒手站立。帮助给予: 1 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地方挂一奖励物

16、, 鼓励孩子掂起脚去拿 取;2 给孩子数数,让他/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14 能在 20 厘米宽,50 10 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 51 保持平衡; (3-4) 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 难度设置: A 只走一半的距离; B 走完全程; C 单手持物走; D 双手持物走。帮助给予: 1 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 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 2 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 孩子行走时拉着他/她的一只手给予 扶持;3 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15 能连续拍球 3 次而球不弹走; (4-5) 训练目

17、的: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连续拍 3 次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难度设置: A 只拍 1 次; B 拍 2-3 次;帮助给予: 1 训练者拍一下,等球弹起后把着孩子的手拍一下; 2 把着孩子的手教孩子 拍 2-3 下,球要尽量弹高,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时间调节16 挥动球拍打悬挂在儿童肩膀水平位置的悬挂物(玩具或挂球) ;(4-5)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动作企画能力,空间概念。训练要求:让孩子用儿童羽毛球拍或者吹涨气的棒球棍,挥拍(棒)打前方孩子肩膀高 的悬挂物。难度设置: A 先让孩子练习挥拍(棒)的姿势; B 手把手地教孩子击中悬挂物体; C 让 孩子独

18、立练习; D 让孩子连续练习。帮助给予: 17 可用双手向前走路; (4-5) 训练目的:增强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儿童趴在地上,双手和双膝接触地面,成人则在儿童身后握其双足足踝, 示意儿童用双手交替运动往前爬。难度设置:A先让儿童习惯被提起双脚的姿势;B鼓励儿童向前走1-2步;C训练至 儿童能自如地向前走。帮助给予: 1 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习惯被短暂提起双脚的姿势和感觉; 2 延长提起孩 子双脚的时间; 3 鼓励孩子尝试向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欢的方法来强化。18 跑向滚动着的球,把球向前踢; (4-5) 训练目的:动作企画能力、方向感。 训练要求: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她脚下

19、的中型或小型球。难度设置: A 先用中型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 B 开始时训练人 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 C 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 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她的右脚。 帮助给予: 19 双手接住从 1 米远弹来的中型球; (4-5)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 1 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 的球) 。难度设置: 1 距离设短一点,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 点告诉孩子; 2 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

20、协助; 3 距离逐渐增 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 4 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 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帮助给予: 20 双手各持一球走直线 2 米; (4-5)训练目的: 训练要求: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 B 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 并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 帮助给予: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21 用脚尖向前行 3 米; (4-5) 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 3 米的路程。难度设置: A 只走 2-3 步路的

21、距离; B 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帮助给予: 1 站在孩子前面扶着他/她的双手; 2 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及时的帮助; 3 在 终点处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坚持走到终点。22 单脚向前跳 5 步; (4-5)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 5 步路的距离。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B鼓励孩子单 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C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帮助给予: 1 跟孩子一起跳, 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 愿意参加游戏; 2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

22、的帮助; 3 及时引入奖励的 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尝试。23 能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4-5) 训练目的: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难度设置: A 先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双手放在腿上,保持双腿垂直,腰干挺直的坐 姿势。 B 家长蹲下与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传球游戏; C 让孩子右手前平举,右脚向上 踢并碰到手心。再换成左手重复以上游戏。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给予身体指导,帮助孩子学会保持平衡,然后在每一个(难度) 环节中给予适当的帮助,直至该环节通过,再进入下一环节的训练。24 照镜子游戏; (4-5)

23、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动作以点 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 B 如果孩子的表达能 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帮助给予: 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 逐渐地撤销 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25 吊床游戏; (4-5)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 训练要求:让孩子躺在吊床上,两位成人将吊床前后摆动。难度设置: A 让孩子仰卧在吊床上,必要时请第三位成人协助。 B 让孩子俯卧在吊床

24、 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帮助给予:孩子在初始时可能会紧张,请家长蹲下给予安抚,避免孩子在吊床内挣扎。 如果孩子无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长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靠近时放到他/她手中。26 疗球平衡调整; (4-5) 训练目的:放松、平衡、协调、肌力、速度感、调整肌张力、促进保护反应。 训练要求:仰卧俯卧于治疗球上,手脚均离地,捉握双手双脚;注意手握关节的位 置;能放松手脚屈伸自如;控制一部位、力量、速度、重心。难度设置: A 前后左右各方向的移动弹动; B 双手的交互屈伸。 (靠近时弯曲。推出伸直)前后移动及直线加速;C双脚的交互屈伸(同B); D抑制异

25、常机张力的移动弹动; E 双手或双脚撑地维持平衡; F 倒置双手迅速撑地的反应; G 倒置运动 (手不 撑地) ;H 训练者用脚将治疗球挑高大大弹动,以达垂直运动的目的。 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 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27 用力拉着绳子时仍能拉动绳子; (5-6) 训练目的: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训练要求:成人用力拉绳子的一端,孩子在另外一端能拉动绳子。难度设置:A成人开始时只稍微用力拉着绳子,让孩子容易拉动绳子;B成人用力地 拉着绳子,鼓励孩子用力拉动绳子。帮助给予

26、: 1 可在地板上两人之间画一横线,孩子把成人拉过横线就得奖; 2 及时鼓励 和表扬孩子的尝试和成功;训练时,成人要配合孩子的力度,避免孩子因不当用力而受 伤。28 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摆动着的绳子 5 次; (5-6) 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训练计画动作能力。训练要求:将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 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 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地从上面跳过。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动作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到绳子; B 快速地 摆动,动作幅度大,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帮助给予: 29 跳脚印;训练目的:训练两侧性、空间距离、平衡、协调、柔软、眼一手协调

27、、注意力、抑制异常 肌张力、矫正姿势(内外旋、内外反) 、步态训练。 训练要求:按照图形所示,双脚立定跳向下一目标脚印。难度设置:A可先用双脚交替走几回,让孩子熟悉大致的距离。B双脚立定跳,按图形要求跳; C 听着家长的口令(指令)跳;帮助给予: 开始时家可站在孩子身后,双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帮助其完成凌空双脚跳起和落下的姿势, 指导孩子跳向下一目标, 等孩子的判断和目测水平提高后让其自行练 习,家长只给予口头提示即可。30 能在双脚离地时,双手同时拍一下; (5-6)训练目的:加强手臂和腿的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在双脚跳离地面的同时双手举过头顶拍一下。难度设置: A 先熟练双脚跳; B 再

28、在跳的同时鼓励孩子拍手。帮助给予: 1 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 2 给孩子做示范,边做边讲解; 3 鼓励孩子独立 完成,只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31 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 20 厘米宽的平衡木; (5-6) 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平衡木。难度设置:A开始时拿小件的物品;B逐渐地拿大件的物品; 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 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32 手抱大型物挡住视线还能走至少 3 米远; (5-6) 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或双手抱着大型的物件向前

29、走。 难度设置:选择重量适中的物品做训练。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 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33 能两眼睁开双臂伸直(或交叉胸前)单脚站立 5 秒; (5-6) 训练目的: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睁开眼睛(或者双手交叉在胸前) ,单脚站立 5 秒钟。 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 B 然后练习双手交叉在胸前站立。 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开始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可以让他/她先尝试扶着椅背或握 着训练者的手站立 5 秒; 2 一旦孩子的平衡能力有所长进, 则要求他/她只在需要时 才扶持; 3 在孩子前方视

30、平线的位置给予玩具或其他吸引他/她看的东西来帮助孩子集中注 意力; 4 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34 能两眼闭合双臂伸直(或交叉胸前)单脚站立 5 秒; (5-6) 训练目的: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闭着眼睛(或者双手交叉在胸前) ,单脚站立 5 秒钟。 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 B 然后练习双手交叉在胸前站立。 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无法自觉地闭上眼睛,可尝试用布蒙上他/她的眼睛。如果孩子 不愿意, 先让他/她尝试习惯不练习的时候蒙上眼睛的感觉; 2 充分运用奖励的原则来 激发孩子的合作性; 3 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35

31、 滚筒游戏(3-4) 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俯卧在豆球上,前方放置一玩具,让孩子双手前后划动,双大腿贴住 豆球,探身取玩具。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只要求孩子俯卧在球上; B 鼓励孩子双手前后划动,家长应用手 扶着豆球,帮助孩子均匀用力,避免球滑离孩子的身体。C鼓励孩子边划动双手,边向前 移动,注意提醒孩子不要让球滑走。帮助给予:完全身体指导;必要时给予身体指导;36 袋鼠跳; (5-6) 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 训练要求: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难度设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 米的距

32、离;帮助给予:在 A 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37 跳数字 训练目的: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及重力感。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剪出大的数目字1-10或 1-20贴到圆形的不粘胶上再地板上,让 孩子从一个数字跨到另外一个数字上,以跨到圆形内为胜。难度设置: A 如果孩子还不懂得数字,可贴不同颜色的数字,然后让孩子按颜色跳; B 让孩子按指定的数字跳或者按单、双数跳; C 可玩双人游戏,创造出各种玩法,以最终 达到终点为胜。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跳跃技巧不成熟,可在开始时握他(她)的双手或夹着孩子的腋 下帮助他(她)跳跃; 2 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戏规则,要随时给予身体或口头的 提示

33、。38 打保龄球(3-5) 训练目的: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儿童保龄球放在 1 米左右的距离,让儿童用黑色的大球击球。 难度设置: A 开始时距离可以很近,以便让儿童容易击中,有成就感; B 要求儿童按 训练要求的距离击球; C 逐个地把球摆在地上让儿童击,开始时距离要近一些, 5 次 击球中有 3 次通过。帮助给予: (1)开始时给予孩子大量的身体协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领; (2)每一次 增加难度时都需要随时提醒、纠正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做。39 运小球(4-5) 训练目的: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用塑料球拍运送乒乓球,一次放一个乒乓球在球拍上,运到距离 2 米 的大容器中。不

34、可以用另外一只手扶乒乓球。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可选用其他非圆形的小物品让孩子训练并且把距离设短一点; B 孩子的技巧纯熟以后可尝试用大的塑料或布球; C 使用乒乓球, 5 次运球中有 3 次球没 有掉地通过。 帮助给予:无论孩子处于哪一阶段的开始阶段,都要给予手把手的帮助,要确保孩子掌 握了基本的游戏规则以后才增加难度。40 滑雪(4-6) 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与计画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两脚分别踩着一张纸,当做是雪橇,可前进或后退地踩着纸行走。 难度设置:A只用一只脚踩纸前进;B双脚踩纸前进;C赤脚踩纸前进;D赤脚踩纸 前进或后退。帮助给予:给予适当的搀扶;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

35、体的平衡和适当的运动。41 鞋子走路(4-6) 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及计画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着一定的路线或脚印前进或向侧边行走。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 42 跳跃(3-5) 训练目的:促进两侧协调及前庭刺激。训练要求:在地面上摆放数个小号的呼啦圈,要孩子以双脚跳或单脚跳的方式跳过所有 的圈圈。难度设置: A 双脚跳,并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近一点; B 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远 一点; C 单脚跳; D 单脚跳并连续跳完所有圈圈。帮助给予:开始时可站在孩子前方,等孩子双脚落地时稍微扶他一下,帮助孩子保持身 体平衡。43 拍气球(4-6)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

36、,动作的计画能力。 训练要求:把气球往上抛,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 难度设置: A 双手轮流拍打; B 在地上设置简单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 ,让孩 子绕过路障拍气球。帮助给予: (1)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高一点,延迟下落的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 间计划自己的动作和步子; (2)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 (3)提醒孩子看脚下的“路障”。44 软骨功(5-6)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概念及计画动作的能力,并提供触觉刺激。 训练要求:用一条粗棉绳,两端结在一起成一个圈,让孩子将绳由头套下去,由脚下拿 出来;或者由脚套进去,从头部拿出来。难度设置: A 刚开始训练时,绳圈可以

37、相对做大一点,容易取出; B 先训练从头套到 脚,再训练从脚套到头。帮助给予:提醒孩子不要用蛮劲儿,要学习技巧。45 摇摇船(5-6) 训练目的:控制迷路张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二十下,或左右滚动二 十下。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助,从 侧面轻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一旦孩子掌握要领, 及时撤消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46A 抱球翻滚(5-6)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颈部张力反射。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

38、垫上,双手抱着一个排球大小的球,高举过头。要孩子由垫子的一 端再滚回来,球不可以松掉。难度设置:A滚3-4下;B从垫子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无法呈直线滚动,成人需要给予身体协助,推动他的肩膀或 脚,把他的身体尽量推到呈直线的姿势。47糊壁纸(5-6)练目的:提供触觉刺激,改善计画动作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靠墙壁站立,以身体当做滚筒贴着墙壁滚动,好象在糊壁纸。先向一 个方向滚动,然后再向反方向滚动。难度设置: A 只滚动 3-5 下; B 从墙壁的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提醒孩子注意头不要碰到墙壁。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如:孩子滚动时离墙 壁太远。48压马路(3-6)练

39、目的:提供触觉刺激,有抑制神经兴奋程度的作用。 训练要求:让孩子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用大龙球在其身上滚过去。若孩子喜欢这种压 力可尝试加重一点压力。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 49俯卧大龙球抓东西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强化手眼协调及双侧肢体的平衡控制,促进运动企划能力。 训练要求:协助孩子俯卧到大龙球上,保持平衡姿势。把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具放在大龙 球滚动时孩子伸手可触的地方。 协助孩子卧在球上前后慢慢滚动, 让孩子探身去摸玩 具,必要时可使用会发声的玩具,以帮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难度设置: A 开始时玩具只放在很近的距离,让孩子容易取到; B 逐渐地玩具可以放 稍远一点,并在孩子探身取球

40、时提醒他(她)尽量自己保持身体的平衡。帮助给予: 1 由始至终的身体协助; 2 口头指导或提醒。50滚筒式时光隧道游戏训练目的: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以及调节前庭感觉。 训练要求:让孩子用脚在前面的方式倒爬到隧道里。难度设置: A 开始时孩子可能害怕或不理解要求,可以先培养孩子对隧道的兴趣,把 球滚到隧道里,鼓励孩子爬进去捡球,表扬他/她的勇敢尝试; B 协助孩子双脚放在前面, 倒爬到隧道里,边帮助边给予口头提示,语气要轻柔,以免引起孩子紧张而拒绝合作。 帮助给予: 1 由始至终身体协助; 2 由始至终的口头指导及适当的鼓励表扬。51、隧道滚动游戏 训练目的: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及身体调节不良的现象

41、,增强前庭系统的刺激和调节, 改善视觉。训练要求:让孩子钻到阳光隧道里,用手指张开保护脸部,成人则在一旁轻轻地慢速滚 动隧道。难度设置:A开始时成人可伸手到隧道里抚摩孩子的身体来舒缓他/她的紧张情绪,并 且要和孩子说话;B如果孩子有不适感觉,应立即停止并协助孩子从隧道中钻出来。切莫 强求让孩子呆在隧道里;C如果孩子喜欢这样的晃动,可稍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孩子的 身体、声音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帮助给予: 1 跟孩子一起钻隧道; 2 给予必要的身体触摸和口头鼓励。52、平衡台平躺游戏 训练目的:调节身体协调不良的情况,强化大脑和脑干的知觉机能。 训练要求:让孩子放松身体,先坐在平衡台上,然

42、后慢慢躺下来,伸展手脚的肌肉,保 持身体平衡。成人则左右倾斜摇晃平衡台,要维持一定的韵律感,以促进孩子的脑干的 功能。难度设置: A 开始时慢慢地摇动; B 逐渐地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孩子的姿势和表情的 反应; C 可让孩子分别睁眼和闭眼作摇晃,并观察他/她不同的反应; D 还可以在摇晃中 做明显的停顿,先向左倾斜,再向右倾斜,观察孩子对两侧晃动的不同反应; E 也可以让 孩子俯卧着做以上运动。帮助给予: 1 给予必要的身体触摸和口头鼓励,以调节孩子的紧张情绪和增强其信心。53、平衡台静坐摇晃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不良,减低肌肉张力过高的现象,让前庭体系和固有体系的机 能感觉不同的反应。训练要

43、求:让孩子坐在平衡台上,左右晃动身体。难度设置: A 提醒孩子坐好,自己尝试运用可以自由移动的双手保持平衡; B 以张眼 练习 10 分钟,再闭眼练习 10 分钟,以此来感觉两种不同的平衡感。帮助给予: 1 必要时跟孩子一起坐在平衡台上做这一练习; 2 运用增强和间歇增强的原 理来协助孩子完成练习。54、平衡台互相扶持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不良的情况,对身体协调、触觉感、前庭体系都起到刺激的作 用。训练要求:指导者和孩子共同站上平衡台,两人双手紧握,互相保持平衡。由于站姿使 重力感不稳定,两人配合的动作对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摇晃时可先 练习由指导者带动孩子,再由两人在同一速度

44、上配合彼此摇动的韵律。速度要适中,不 要过快。帮助给予: 1 用夸张的身体晃动动作来带动孩子,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兴趣,但速度不要快; 2 鼓励孩子配合你晃动的速度来调节自己的身体平衡。55、平衡台站立摇动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促进反射感觉,建立前庭固有的平衡感,调整视觉统合。 训练要求:让孩子站在平衡台上,由指导者在台下缓慢摇动平衡台。提醒孩子调整姿势 保持平衡。难度设置:A可以让孩子双手伸展,以保持身躯平衡,并且可以闭眼尝试不同的感觉, 或在平衡台上缓缓移动身体,以调整不同的平衡反射;B开始时可练习10-20下,习 惯到 60 下时,平衡效果较易发挥; C 再逐步练习到 100-200 下,以加强对前庭固有体 系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