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与解调实验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57109589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7.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与解调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与解调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与解调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与解调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与解调实验(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四.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调制和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绝对码、相对码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和变换方法2. 掌握用键控法产生2ASK、2FSK信号的方法,以及2ASK相干解调、2FSK过零检测解调 的原理3. 掌握相对码波形与2F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4. 掌握2ASK、2FSK信号的频谱特性二、实验容(含技术指标)1. 观察绝对码和相对码的波形2. 观察2ASK、2FSK信号波形3. 观察2ASK、2FSK信号频谱4. 观察2ASK、2FSK解调信号波形5. 观察2FSK过零检测解调器各点波形三、实验器材信号源模块数字调制模块频谱分析模块数字解调模块同步信号提取模块数字示

2、波器一台连接线若干四、实验原理调制信号为二进制序列时的数字频带调制称为二进制数字调制。由于被调载波有幅度、 频率、相位三个独立的可控参量,当用二进制信号分别调制这三种参量时,就形成了二 进制振幅键控(2ASK)、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三种最基本的 数字频带调制信号,而每种调制信号的受控参量只有两种离散变换状态。1. 2ASK调制原理。在振幅键控中载波幅度是随着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的。使载波在二进制基带信号1 或。的控制下通或断,即用载波幅度的有或无来代表信号中的T”或“0”,这样就可以得 到2ASK信号,这种二进制振幅键控方式称为通一断键控(00K)。2ASK信

3、号典型的时域波 形如图15-1所示,其时域数学表达式为:S(t) = a - Acosw t(15-1)式中,A为未调载波幅度,为载波角频率,a为符合下列关系的二进制序列的第n 个码元:0出现概率为尸(15-2)a = 5,.、.n 1出现概率为1P综合式15 1和式152,令A=1,则2ASK信号的一般时域表达式为:a g (t - nT)cos w tc式中,Ts为码元间隔, 一般设为归一化矩形脉冲)(15 3)=S (t)cos w t cg(t)为持续时间 T/2, T/2任意波形形状的脉冲(分析时 ,而S (t)就是代表二进制信息的随机单极性脉冲序列。A0-A图15-1 2ASK信号

4、的典型时域波形为了更深入掌握2ASK信号的性质,除时域分析外,还应进行频域分析。由于二进制序 列一般为随机序列,其频域分析的对象应为信号功率谱密度。设g(t)为归一化矩形脉冲, 若g (t)的傅氏变换为G ( f),S (t)则为二进制随机单极性矩形脉冲序列,且任意码元为。的 概率为P,则S(t)的功率谱密度表达式为:P (f ) = f P(1 - P)G(f )2 + f 2(1 - P)2G(0)|2匚(f )(154)sss式中,G (f) = Tssin 兀pTs兀fTs。1 ,f = Hz,并与二进制序列的码元速率Rs在数值上相$等。可以看出,单极性矩形脉冲随机序列含有直流分量。2

5、ASK信号的双边功率谱密度表达 式为:P(f) =1 f P(1 - P) G(f + f )l2 + |G(f - f )|212ASK4 sc c1 f 2(1 - p)2 G(0)|2 k (f + f ) +C (f - f )(155)4 scc式(155)表明,2A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由两个部分组成:(1)由g(t)经线性幅度调制所形成的双边带连续谱;(2)由被调载波分量确定的载频离散谱。图15-2为2ASK信号的单边功率谱示意图。c sc sc sc s图15-2 2ASK信号的单边功率谱密度示意图对信号进行频域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确定信号的带宽。在不同应用场合,信号带宽 有多

6、种度量定义,但最常用和最简单的带宽定义是以功率谱主瓣宽度为度量的“谱零点带宽”, 这种带宽定义特别适用于功率谱主瓣包含信号大部分功率的信号。显然,2ASK信号的谱零 点带宽为B = (f + R )-(f -R )f = 2R = 2/T(Hz)(15 6)2 ASK c s c s 0 ss式中,Rs为二进制序列的码元速率,它与二进制序列的信息率(比特率)Rb (bit/s) 在数值上相等。图15-3 2ASK调制原理框图2ASK信号的产生方法比较简单。首先,因2ASK信号的特征是对载波的“通一断键控”, 用一个模拟开关作为调制载波的输出通/断控制门,由二进制序列S(t)控制门的通断,S(t

7、) =1时开关导通;S(t) =0时开关截止,这种调制方式称为通一断键控法。其次,2ASK信号 可视为S(t)与载波的乘积,故用模拟乘法器实现2ASK调制也是很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方式, 称其为乘积法。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通一断键控法,2ASK调制的基带信号和载波信号分 别从“ASK基带输入”和“ASK载波输入”输入,其原理框图和电路原理图分别如图15-3、 图15-4所示。2. 2FSK调制原理。2FSK信号是用载波频率的变化来表征被传信息的状态的,被调载波的频率随二进制序 列0、1状态而变化,即载频为f时代表传0,载频为f1时代表传1。显然,2FSK信号完全 可以看成两个分别以f和f为载频、以

8、a和为被传二进制序列的两种2ASK信号的合成。 2FSK信号的典型时域波形如图15-5所示,其一般时域数学表达式为s()=Z a g (t - nT )cos t +Z a g (t - nT )cos t(157)2 FSKns0ns1nn式中,=2寸,=2写,a是a的反码,即 0011 n n0概率为尸a =一、.n 1概率为1P一1概率为Pa =一、.n 0概率为 1PTs02Ts3TsA0-A4Ts图15-5 2FSK信号的典型时域波形因为2FSK属于频率调制,通常可定义其移频键控指数为h = f1 _匕=1匕f0|/R(15-8)显然,h与模拟调频信号的调频指数的性质是一样的,其大小

9、对已调波带宽有很大影响。 2FSK信号与2ASK信号的相似之处是含有载频离散谱分量,也就是说,二者均可以采用非相 干方式进行解调。可以看出,当h1时,2FSK信号功率谱呈双峰状,此时的信号带宽近似为B2 $ |f f0 + 2R (Hz)(159)2FSK信号的产生通常有两种方式:(1)频率选择法;(2)载波调频法。由于频率选 择法产生的2FSK信号为两个彼此独立的载波振荡器输出信号之和,在二进制码元状态转换 (0 1或1 0 )时刻,2FSK信号的相位通常是不连续的,这会不利于已调信号功率谱 旁瓣分量的收敛。载波调频法是在一个直接调频器中产生2FSK信号,这时的已调信号出自 同一个振荡器,信

10、号相位在载频变化时始终是连续的,这将有利于已调信号功率谱旁瓣分量 的收敛,使信号功率更集中于信号带宽。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频率选择法,其调制原理框图如图15-6所示:图15-6 2FSK调制原理框图由图可知,从“FSK基带输入”输入的基带信号分成两路,1路经U404 (LM339)反相 后接至U405B(4066)的控制端,另1路直接接至U405A(4066)的控制端。从“FSK载波 输入1 ”和“FSK载波输入2”输入的载波信号分别接至U405A和U405B的输入端。当基带 信号为“1”时,模拟开关U405A打开,U405B关闭,输出第一路载波;当基带信号为“0” 时,U405A关闭,U40

11、5B打开,此时输出第二路载波,再通过相加器就可以得到2FSK调制信 号。3. 2PSK调制原理。2PSK信号是用载波相位的变化表征被传输信息状态的,通常规定0相位载波和n相位 载波分别代表传1和传0,其时域波形示意图如图15-7所示。设二进制单极性码为an,其对应的双极性二进制码为bn,则2PSK信号的一般时域数学 表达式为:S(t) = b g(t nT ) cosw t(15 10)2 PSKnsncr1当1 = 0时,概率为P其中:b =S_L1n 十1n当1 =1时,概率为1P n则(15 10)式可变为:由(15 10)式可见,2PSK信号是一种双边带信号,比较(15-10)式于(1

12、5 3)式 可知,其双边功率谱表达式与2ASK的几乎相同,即为:P2 PSK ( f = fP (1 - P) IG ( / + f )2 +G ( f - fC ) +1 f 2(1 - P)2|G (0)|2k (f + f ) + C (f - f )(15 12)4 scc2PSK信号的谱零点带宽与2ASK的相同,即B = (f + R ) - (f - R ) = 2R = 2/T (Hz)(15 13)2 PSKc sc sss我们知道,2PSK信号是用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的数字信号而得出的,在这 种绝对移相的方式中,由于发送端是以某一个相位作为基准的,因而在接收系统也必须

13、有这 样一个固定基准相位作参考。如果这个参考相位发生变化,则恢复的数字信息就会与发送的 数字信息完全相反,从而造成错误的恢复。这种现象常称为2PSK的“倒n”现象,因此, 实际中一般不采用2PSK方式,而采用差分移相(2DPSK)方式。2DPSK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载波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例如, 假设相位值用相位偏移x表示(x定义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并设=兀T数字信息“1 ”=0 T数字信息“0 ”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下:数字信息:00111001012DPSK信号相位:000n0nn n 00n成:nnn0n000nn0

14、图15-8为对同一组二进制信号调制后的2PSK与2DPSK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2DPSK 信号波形与2PSK的不同。2DPSK波形的同一相位并不对应相同的数字信息符号,而前后码 元相对相位的差才唯一决定信息符号。这说明,解调2DPSK信号时并不依赖于某一固定的载 波相位参考值。只要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关系不破坏,则鉴别这个关系就可以正确恢复数字 信息,这就避免了 2PSK方式中的“倒n”现象发生。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单纯从波形上 看,2PSK与2DPSK信号是无法分辨的。这说明,一方面,只有已知移相键控方式是绝对的 还是相对的,才能正确判定原信息;另一方面,相对移相信号可以看成是把数字信息序列

15、(绝 对码)变换成相对码,然后再根据相对码进行绝对移相而形成。PSK波形数字信息(绝对码)00 11 1001DPSK波形相对码 000101110图15-8 2PSK与2DPSK波形对比为了便于说明概念,我们可以把每个码元用一个如图15-9所示的矢量图来表示。图中, 虚线矢量位置称为基准相位。在绝对移相中,它是未调制载波的相位;在相对移相中,它是 前一码元载波的相位。如果假设每个码元中包含有整数个载波周期,那么,两相邻码元载波 的相位差既表示调制引起的相位变化,也是两码元交界点载波相位的瞬时跳变量。根据 ITU-T的建议,图15-9 (a)所示的移相方式,称为A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每个码元的

16、载 波相位相对于基准相位可取0、n。因此,在相对移相后,若后一码元的载波相位相对于基 准相位为0,则前后两码元载波的相位就是连续的;否则,载波相位在两码元之间要发生跳 变。图15-9(b)所示的移相方式,称为B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每个码元的载波相位相对 于基准相位可取 n/2。因而,在相对移相时,相邻码元之间必然发生载波相位的跳变。 这样,在接收端接收该信号时,如果利用检测此相位变化以确定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即可 提供码元定时信息,这正是B方式被广泛采用的原因之一。五、实验步骤(选作ASK的调制与解调或者FSK的调制与解调)将信号源模块、数字调制模块、数字解调模块、同步信号提取模块小心地固定在

17、主机箱 中,确保电源接触良好。1. 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再分别按下四个模块中的开关POWER1、 POWER2,对应的发光二极管 LED001、LED002、D400、D401、DA00、DA01、D500、D501 发光,按一下信号源模块的复位键,四个模块均开始工作。(注意,此处只是验证通 电是否成功,在实验中均是先连线,后打开电源做实验,不要带电连线)2. 将信号源模块的位同步信号(BS)的频率设置为15.625KHz,将信号源模块产生的NRZ 码设置为01110010 11001100 10101010,将同步信号提取模块的拨码开关SW501的第 一位拨上。3. ASK

18、解调实验 用信号源模块产生的NRZ码为基带信号,合理连接信号源模块与数字调制模块,使 数字调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点“ASK调制输出”能输出正确的ASK调制波形。 将“ASK调制输出”的输出信号送入数字解调模块的信号输入点ASK-IN”,观察信 号输出点“ASK-OUT”处的波形,并调节标号为“ASK判决电压调节”的电位器,直 到在该点观察到稳定的NRZ码为止。将该点波形送入同步信号提取模块的信号输入 点“NRZ-IN”,再将同步信号提取模块的信号输出点“位同步输出”输出的波形送 入数字解调模块的信号输入点“ASK-BS”,观察信号输出点“OUT1 ”、“OUT2”、“OUT3”、“ASK解调输出”

19、处的波形,并与信号源产生的NRZ码进行比较。 改变信号源产生的NRZ码的设置,重复上述观察。4. FSK解调实验 将信号源模块的位同步信号的频率恢复为15.625KHz,用信号源模块产生的NRZ码 为基带信号,合理连接信号源模块与数字调制模块,使数字调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点 “FSK调制输出”能输出正确的FSK调制波形。 将点“FSK调制输出”的输出信号送入数字解调模块的信号输入点FSK-IN”,观察 信号输出点“FSK-OUT”处的波形,并调节标号为“FSK判决电压调节”的电位器, 直到在该点观察到稳定的NRZ码为止。将该点波形送入同步信号提取模块的信号输 入点“NRZ-IN”,再将同步信号提取

20、模块的信号输出点“位同步输出”输出的波形 送入数字解调模块的信号输入点“FSK-BS”,观察信号输出点“单稳输出1”、“单 稳输出2”、“过零检测”、“FSK解调输出”处的波形,并与信号源产生的NRZ码进 行比较。 改变信号源产生的NRZ码的设置,重复上述观察。5. PSK解调实验 将信号源模块的位同步信号的频率恢复为15.625KHz,用信号源模块产生的NRZ码 为基带信号,合理连接信号源模块与数字调制模块,使数字调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点 “ PSK调制输出”能输出正确的PSK调制波形。 将“PSK调制输出”的输出信号送入数字解调模块的信号输入点“PSK-IN”,将“PSK 调制输出”的波形送入

21、同步信号提取模块的信号输入点“S-IN”,使信号输出点“载 波输出”能输出提取出的正确的载波信号(方法请参考实验十四),再将该点的输 出波形送入数字解调模块的信号输入点“载波输入”,观察信号输出点“ PSK-OUT” 处的波形,并调节标号为“PSK判决电压调节”的电位器,直到在该点观察到稳定 的NRZ码为止(电位器WA02可调节乘法器的平衡度,该处在出厂时已经调好,请勿 自行调节)。将点“ PSK-OUT”输出的波形送入同步信号提取模块的信号输入点 “NRZ-IN”,再将同步信号提取模块的信号输出点“位同步输出”输出的波形送入数字解调模块的信号输入点“ PSK-BS”,观察信号输出点“ OUT

22、4”、“OUT5”、“PSK 解调输出”处的波形,并与信号源产生的NRZ码进行比较。 改变信号源产生的NRZ码的设置,重复上述观察。六、实验数据ASK基带输入和ASK解调输出的波形jlllf:1 J 1!ASK-OUT 和 OUT1 波形ASK-OUT 和 ASK-BS 波形七、实验数据分析1、分析2ASK、2FSK的调制与解调原理?答:2ASK:二进制幅度键控。2ASK调制原理:在振幅键控中载波幅度是随着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的。使载波在二 进制基带信号1或0的控制下通或断,即用载波幅度的有或无来代表信号中的“1”或“0”, 这样就可以得到2ASK信号,这种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二进制振幅键控方式

23、称为通一断键控 (OOK):2ASK信号的一般时域表达式为:S(t) = Z a g (t - nT ) cos & t2ASKnscn图15-3 2ASK调制原理框图解调原理:与AM信号的解调方法一样2ASK/OOK有两种基本的解调方法:非相干解调(包 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相应的接收系统方框图如图:(t)2 ASK3)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2FSK: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信号的产生通常有两种方式:(1)频率选择法;(2)载波调频法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频率选择法,载波调频法是在一个直接调频器中产生2FSK信号, 这时的已调信号出自同一个振荡器,信号相位在载频变化时始终是连续的,

24、这将有利于已调 信号功率谱旁瓣分量的收敛,使信号功率更集中于信号带宽。其调制原理框图如图15-6所 示:图15-6 2FSK调制原理框图2、比较2ASK、2FSK调制信号的频谱并作分析,进而分析三种调制方式各自的优点和缺点?2ASK.2PSK.带宽是码元速率二倍,2FSK带宽是两个载频之差加上两倍码元速率。误码率 2PSK2FSK2ASK。设备复杂度上2FSK最复杂。由于2ASK存在最佳判决门限,因此对信道最 敏感。2FSK通过比较两条检测支路的电压大小来判断码元,剩下的两个是过零比较。八、参考文献现代通信技术电子信息专业实验教程九、实验体会通过此次实验,我掌握绝对码、相对码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和变换方法,掌握用键 控法产生2ASK、2FSK信号的方法,以及2ASK相干解调、2FSK过零检测解调的原理,相对 码波形与2F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2ASK、2FSK信号的频谱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