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wan****21 文档编号:157083444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博客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博客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博客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博客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客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博客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摘 要 近年来,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迅速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以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在实际实施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师生分离、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充分利用博客的特点来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让博客成为辅助实践教学的得力工具。关键词 博客;实践教学;电子档案袋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blog in practical teaching/han xiaoling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a new emerging media, blog has attracted more

2、 attention from educators and it is quickly applied in teaching progress. the purpose of practical teaching is to foster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implementation, such a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lack o

3、f 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etc.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blog to make up the deficiencies of practical teaching, blog can become the effective tool to support practical teaching.key words blog; practical teaching; application strategy; electronic portfolio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4、,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china 2500141 引言博客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简称,是一种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在这里,用户能够以日志方式发布网页,发表自己的个人内容。它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1,也有人称博客为部落格或部落阁等,现已成为社会媒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上讲,目前我国博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it业界对博客的应用,他们主要集中研究博客意义、技术、应用和博客的未来发展探讨等方面。二是博客作为公众的聊天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博客上自由发表日志、意见,供其他人评论、查看、留言,

5、不受国界、宗教的限制,相互自由地交流意见。三是教育领域对博客的应用,博客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从2003年王培森写的第一篇文章博客、网络教育及知识能量开始,在国内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迅速发展起来,主要关注博客技术对教育教学领域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范式的讨论以及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等2。近年来,实践教学以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在教育领域也渐渐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实践教学有他自身的优势,例如可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等等;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渐渐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如师生分离状态,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如何使实践教学良性发

6、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正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2 博客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博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共享精神和交流是博客发展的两大核心支柱。博客具有开放性、交流平等性、资源积累和及时更新等特点,在实践教学中使用博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弥补实践教学中师生分离、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不断促进师生的交流和反思,改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2.1 博客作为记录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电子档案袋学生的电子档案袋是目前博客在教育中应用最多的场合。虽然电子档案袋的设计思想早已存在,但是在知识与信息的捕获上始终存在一定障碍,原因就在于很多信息都来自事后处理,不能及时反映真实的实

7、践学习过程。博客的及时性刚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将博客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后,每个学习者完成的课业都可以用数字方式记录下来,这就形成了能够及时反映学生实践学习成果的电子档案袋3。这种博客常用于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协作、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的汇报,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时收集整理学习资源。学生电子档案袋记录的内容非常全面,包括学习者自身的实践内容、搜集的资料,其中还有对于这些内容或他人所作出的评论或评价信息,这样教师和家长更容易全面了解和跟踪学生实践学习进度,真实地展示学生知识积累和认知提高的轨迹。在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中学生电子档案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档案袋并非一定由学生使用,教师

8、或者家长也能融入其中,可以形成一个学校和社会范围的知识管理体系和新型评价体系。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与学生共同看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全景,其他的评价者则从与教师不同的角度也作出相应评价,综合各方面的智慧,从而作出比传统的评价考试方式更有效的评价。2.2 博客可以辅助实践教学的教学实施1)博客是实践教学过程中交流与协作的工具。利用博客作为实践教学交流协作平台,教师可以用其提前发布与实践教学相关的通知,发布学习任务与要求,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以及提供学习资源链接等4,使学生对即将参加的实践教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提前做好实践准备。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结束以后进入班级博客,查看学生对当天所学内

9、容的疑惑,在线回答学生的问题,或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统一归类、分析,将问题的解答发布到博客上供全班学生参考,以辅助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5。对于一些与实践教学相关主题活动,可以不在课堂上开展,而在博客中发布出来。学生可以在博客上进行留言,围绕教师发布的主题进行活动,发表主题学习日志或者观察其他学生的最新日志,参与日志的评论交流。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的主题交流活动,发表主题教学日志,观察学生成员日志,解答学生日志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协作学习、进行评价。2)博客是实践教学课程信息的管理工具。教师可以将网络上与实践教学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过滤,发布在博客上用来辅助教学。同时也为教学提供建立电子教案的平台,这

10、样教师就能够通过博客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控制,使得实践教学的开展更加方便高效6。2.3 博客作为实践教学反思的工具1)教师使用博客作为教学反思工具。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后,回想当天所教的内容中有什么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都可以在博客中记录下来。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醒自己曾经的不足,其他教师也可以引以为戒,避免自己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相似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教师或者学者也会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宝贵的合理化建议,大家的想法交融在一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2)学生使用博客作为学习反思工具。博客是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11、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博客来定制学习计划、书写实践教学项目计划书、发布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等,学生间可以对别人发布的某个主题或计划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讨论,促进思考并及时改进;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心得发布到班级博客上,让班上的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其中的难点,同时让大家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且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博客,学生还能看到其他同学的博文,多方面比较参考,争取从其中提炼出最精华的部分,并且能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3 结语博客的出现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博客带来了开放的学习理念,利用博客搭建的写作与资源积累

12、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只有利用好博客,才会凸现其更多的教育功能,在更多方面有效地促进教学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博客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还应注意要让实践教学教师真正认识到应用博客辅助教学的优势,要对学生的博客日志做出及时的反馈,博客写作贵在坚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正确使用博客是博客运用与实践教学的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博客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参考文献1王鹤娴,陶伟业,罗漫.blog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4).2张豪锋,卜彩丽.博客在国内外教育应用的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0):75-78.3毛向辉.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j.中国远程教育,2003(2):73-76.4赵英芳.blog应用于教育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4(8).5王润兰,王跃生,黄金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7(5):26-29.6林阳,祝智庭.blog与信息化教育范式转换j.电化教育研究.2004(3):49-51.7赵朝.blog及其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s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