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角度透视新课程实施后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57077497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学生的角度透视新课程实施后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学生的角度透视新课程实施后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学生的角度透视新课程实施后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从学生的角度透视新课程实施后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学生的角度透视新课程实施后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aa从学生的角度透视新课程实施后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第一作者简介:邹旭铝(1966),男,中学高级,主要从事学校体育研究。 以浙江省慈溪市初中生研究为例邹旭铝1 邵伟德1 陆 阳21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浙江金华3210042慈溪市育才中学,浙江 慈溪 315300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1360名初中毕业生进行了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问卷调查与研究,得出教师的教学行为的7个主要因子,并通过频数分布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感觉依次为“可以充分活动”、“能体验到运动乐趣”和“课的内容丰富”。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感觉依次为“内容没趣味”、“不能充分

2、活动”和“形式单调”等。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评价Perspective on Teaching Behavior of P.E. Teachers in P.E. Classes after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ZOU Xu-lv1 SHAO Wei-de1 LU Yang 21P.E. College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ejiang Jinhua 3210042Yucai middle school in Cixi Zhejiang Cixi 315300Abstract: By means

3、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heritage data method, it analyz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36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n Teaching Behavior of P.E. Teachers in P.E. classes. It figures out seven primary factors of Teaching Behavior of P.E. Teachers. With analyze of fre

4、quence distribution and chi square test, the most three reasons that students like P.E. Classes are doing adequate exercise, experiencing the delight of sports and rich teaching contents. While the most three reasons that students dislike P.E. Classes are tedious teaching contents, doing inadequate

5、exercise and the monotony of form.Key words: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teaching behavior, evaluate 从学生的角度透视新课程实施后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第一作者简介:邹旭铝(1966),男,中学高级,主要从事学校体育研究。 以浙江省慈溪市初中生研究为例邹旭铝1 邵伟德1 陆 阳21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浙江金华3210042慈溪市育才中学,浙江 慈溪 315300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1360名初中毕业生进行了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问卷调查与研究,得出教师的

6、教学行为的7个主要因子,并通过频数分布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感觉依次为“可以充分活动”、“能体验到运动乐趣”和“课的内容丰富”。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感觉依次为“内容没趣味”、“不能充分活动”和“形式单调”等。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评价1研究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后简称为纲要)中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了如下描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

7、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经过近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学生心中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否与纲要中的要求相吻合?我们有必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为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2008年慈溪市39所初中共有毕业生14000余名,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00名学生,有效样本1360名学生。(学生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有效问卷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城区男生 城区女生 农村男生 农村女生 合计人数(个

8、) 260 144 568 388 1360所占比例(%) 19.11 10.59 41.76 28.53 1002.2 研究方法2.2.1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22专家、中学高级教师进行问卷的框架、形式、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咨询,确定问卷的结构与内容,具有较高的效度。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了再测法。2008年12月,用同一问卷对同两所学校的初三学生进行了2次问卷调查(2次问卷前后间隔时间仅一个星期),2次测验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916,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问卷共发放2000份,回收1725份,回收率为86.25%。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1360份。无效卷的主要原因是:答案几乎一致或

9、答案不完整。2.2.2 数理统计法本次问卷的数理统计中采用2种方法。一种是常规数理统计;另一种是主成分分析法统计。所有统计均采用SPSS for windows 13.0软件。3结果与分析3.1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行为主成分分析3.1.1 主要成分的方差分析 本次问卷中有21个题目作为主成分分析的指标,即采用三点量表的所有问卷题目,通过总方差分解,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各成分的特征值(Eigenvalues)、各成分所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 of Variance)、累积百分比(Cumulative %)。从表2来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7个,累积百分比为55.13。因此,我们提取7个因

10、子作为公因子。表2 总方差分解(Total Variance Explained)一览表ComponentInitial Eigenvalues(特征值)(序号)Total% of VarianceCumulative %13.3615.9815.9821.878.9124.8831.567.4332.3241.386.5738.8951.255.9744.8661.125.3150.18781.040.984.964.6855.1359.8190.944.4764.29100.864.0968.37110.783.7272.10120.773.6675.75130.723.4379.1914

11、0.703.3282.51150.703.1485.65160.582.7888.42170.552.6191.03180.532.5593.58190.532.5196.09200.452.1398.23210.371.771003.1.2 各公因子命名与分析从表3中可看出,在第1个因子中,负荷大于0.40的项目共有5个,它们依负荷大小排列的顺序为:“体育课上老师分配的任务正是我想做的”、“老师能按学生实际情况布置练习练习任务”、“如果我想学习课时内容以外的技术,老师也会教我”、“我知道前滚翻技术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当我在课上指出老师的错误时,老师会很高兴,并表扬我”。由于这些项目所涉及的

12、问题主要与教学内容安排有关,故将这一因子命名为“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发展水平”。在第2个因子中,负荷大于0.40的项目有3个,它们依负荷大小排列的顺序为:“老师主动征求和认真听取我们对体育课的意见”、“体育老师在课前课后喜欢与我们愉快地交谈”和“体育老师经常鼓励我自学自练”。由于这些项目所涉及的问题主要与教师的责任感和师生交往有关,因此将其命名为“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与师生友好交往”。在第3个因子中,负荷大于0.40的项目有3个,它们依负荷大小排列的顺序为:“练习时,如果我们的动作不正确,老师会及时纠正”、“在练习动作时,同学之间常常互相观察和保护帮助”、“体育课上,即使犯了错,老师也不会当场训斥我”

13、。这些项目主要涉及老师是否尊重学生的问题,故将其命名为“尊重学生”。在第4个因子中,负荷大于0.40的项目有4个,依负荷大小排列的顺序为:“练习动作时,老师有时会给我们露一手”、“体育课上,老师常注意我的学习情况”、“老师说到做到”、“老师在讲解时,如果自己讲错了,会及时指出并纠正”。这些项目主要涉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题,因此将其命名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第5个因子中,负荷大于0.40的项目有2个,依负荷大小排列的顺序为“上体育课时,老师不迟到或早退”、“老师讲解完新动作后,总是让我们先试一试”。这2个项目主要与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和教学指导有关,故将其命名为“有效指导学习与教学责任感”。在

14、第6个因子中,负荷大于0.40的项目有3个,按负荷大小顺序,分别为“体育课上老师经常鼓励或表扬你”、“上课时,老师有时使用自己或同学制作、改造的器材”、“老师经常要求同学们对完成某一动作或练习做出评价”。这几个项目主要关注的话题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有关,因此将其命名为“发动学生参与教学”。在第7个因子中,负荷大于0.40的项目有1个,即“老师经常让同学们领操、喊口令或整队”。我们将其命名为“鼓励自主学练”。上述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判断的重要因子有7个: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发展水平、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与师生友好交往、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指导学习与教学责任感

15、、发动学生参与教学、鼓励自主学练。可见,初中生期望初中体育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关心他们、呵护他们,能让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他们渴望在学练中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希望自己能在体育课堂中较好地掌握动作。表3 旋转后的因子矩阵(Rotated Component Matrix)一览表问卷调查内容Component1234567体育课上老师分配的任务正是我想做的0.74老师能按学生实际情况布置练习任务0.69如果我想学习课时内容以外的技术,老师也会教我0.60我知道“前滚翻”技术在生活中如何运用0.59当我在课上指出老师错误时,老师会很高兴,并表扬我0.47老师主动征求和认真听取我们对体育课的意见

16、0.65体育老师在课前课后喜欢与我们愉快地交谈0.65体育老师经常鼓励我自学自练0.58练习时,如果我们的动作不正确,老师会及时纠正0.76在练习动作时,同学之间常常互相观察和保护帮助0.59体育课上,即使犯了错,老师也不会当场训斥我0.44练习动作时,老师有时会给我们“露一手”0.76体育课上,老师常注意我的学习情况0.53老师说到做到0.51老师在讲解时,如果自己讲错了,会及时指出并纠正0.47上体育课时,老师不迟到或早退0.78老师讲解完新动作后,总是让我们先试一试0.71体育课上老师经常鼓励或表扬你0.74上课时,老师有时使用自己或同学制作、改造的器材0.64老师经常要求同学们对完成某

17、一动作或练习做出评价0.41老师经常让同学们领操、喊口令或整队0.88注:为了便于观察,将荷载量小于0.40的数据作了删除处理。3.2 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感受表4 “学生喜欢体育课感受”的排序统计一览表问卷调查中的选项内容第一位(频数)第二位(频数)第三位(频数)W排序可以充分参与活动6471711830.301能体验到运动乐趣2483822830.222课的内容丰富1622671780.153在操场上比教室更自由1341642100.124可以和大家一起活动691742810.105老师教的好4495360.046场地器材充足30431680.047经常受表扬2058150.028从表4可以了

18、解到目前初中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原因的前三位是:“可以充分参与活动”、“能体验到运动乐趣”和“课的内容丰富”。这与当前的课程改革要求相吻合。“可以充分活动”,能充分体现出课程的特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而身体练习必定要充分的活动。“能体验运动乐趣”,则反映出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在课堂上更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内容丰富”,为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丰富的课时内容,学生的学练兴趣是难以激发的。因此,笔者有理由相信: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在课堂教学的行为上较以前有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开发课程资源方面比以往的教学更为突出。3.3 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感

19、受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从表5中可以看出:“内容没趣味”、“不能充分活动”和“形式单调”分列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感受”的前三位。从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教学手段与方法上,必须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选择具有一定趣味性的、便利学生充分活动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学练,从多种途径来达成课时的教学目标。表5 “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感受”统计排序一览表问卷调查中的选项内容第一位(频数)第二位(频数)第三位(频数)W排序内容没趣味4293402200.271不能充分活动4241781960.222形式单调1744262370

20、.203场地器材少1061763400.124学习内容太难591241900.085老师教的不好8468550.056学习内容太易3713870.037老师不注意你4129290.0383.4 教师的教学态度学生在“体育课上,老师的语气经常是A、启发诱导式B、训导式C、商讨式D、中立,无任何倾向”这一问题回答情况,我们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8。表6 “师生关系”频数统计一览表 朋友 权威 领导 说不清 总计 n % n % n % n % n % 城区男生 129 49.6 27 10.4 50 19.2 54 20.8 260 100 城区女生 52 36.1 7 4.9 15 10.4 70

21、 48.6 144 100 农村男生 225 39.6 110 19.4 72 12.7 161 28.3 568 100 农村女生 138 35.6 30 7.7 66 17.0 154 39.7 388 100 合 计 544 40.0 174 12.8 203 14.9 439 32.3 1360 100注:差异检验结果 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学生,X2=12.893,P0.01;男生与女生,X2=53.488,P0.01从表6可以看出,选择“朋友”的合计百分比为40.0%,其中,城区男生49.6%、城区女生36.1%、农村男生39.6%、农村女生35.6%;选择“权威”的合计百分比为12.

22、8%,其中城区男生10.4%、城区女生4.9%、农村男生19.4%、农村女生7.7%;选择“领导”的合计百分比为14.9%,其中,城区男生19.52%、城区女生10.4%、农村男生12.7%、农村女生17.0%;选择“说不清”的合计百分比为32.2%,其中,城区男生20.8%、城区女生48.6%、农村男生28.3%、农村女生39.7%。从4个选项选择情况看,学生选择“朋友”位居首位,说明师生关系较多处于朋友之间的关系;“说不清”则位居第二位,即有不少学生认为师生之间关系无法说清楚。经卡方检验,“师生关系”的频数选择中,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3.5课堂教学组

23、织形式从表7中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希望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自由自在”和“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练习”,前者占58.5%,后者占36.7%。说明学生渴望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练习的同时,想通过自身的“自由自在”的学练过程来进行学练。经卡方检验后,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男生与女生之间呈非常显著性差异。表7 “课堂组织形式”频数分布一览表 老师控制课堂内的一切 自由自在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练习 总计 n % n % n % n %城区男生 24 9.2 209 80.4 27 10.4 260 100城区女生 0 0 74 51.4 70 48.6 144 100农村男生 39 6.9 337 59.3

24、 192 33.7 568 100农村女生 2 0.5 176 45.4 210 54.1 388 100合 计 65 4.8 796 58.5 499 36.7 1360 100注:差异检验结果 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学生,X2=38.843,P0.01;男生与女生之间,X2=115.837,P0.013.6 学生自觉学练情况从表8中可以看出,一旦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有48.5%的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有41.1%的学生“学习活动松懈或停止”(主要集中在农村初中的学生中)。也就是说,有相当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对体育课的自学学练认知不高,这可能与学校的场地器材和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方法

25、、教学手段和教学要求等因素有关。经卡方检验,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呈非常显著性差异,但男生与女生之间无差异。表8 “学生自觉学练”情况频数分布一览表 学习活动松懈或停止 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总计 n % n % n % n %城区男生 54 20.8 48 18.5 158 60.8 260 100城区女生 38 26.4 14 9.7 92 63.9 144 100农村男生 291 51.2 39 6.9 238 41.9 568 100农村女生 180 46.4 36 9.3 172 44.3 388 100合 计 563 41.4 137 10.1 660 48.5 1360

26、 100注:差异检验结果 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学生,X2=85.134,P0.054 结论与建议4.1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可以将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归纳为以下7方面的主要因子,即: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发展水平、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与师生友好交往、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指导学习与教学责任感、发动学生参与教学、鼓励自主学练等7个方面。4.2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感觉按次序排列,其前三位为:可以充分活动、能体验到运动乐趣和课的内容丰富。4.3 学生不喜欢体育的感觉按次序排列,其前三位为:内容没趣味、不能充分活动、形式单调。4.4 体育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差

27、异性。建议加强农村初中与城区初中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进一步改进教学行为。4.5 调查结果虽显示出教师的教学行为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但是选择合理的、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仍是当今课堂教学中所努力的方向。4.6 建议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有效程度,从学生的层面来研究、制订相应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使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做到“以学论教”。4.7 建议加强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通过客观、公正、及时、可靠的信息反馈,来评定体育教师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

28、点和不足,以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参考文献1钟启泉等主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8.2钟启泉等主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胡英清.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1142.5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修订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第2版.6武雪鹰.关于城市与初中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特征评价的比较研究C.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集,2003,5. 7吴健. 发展性体育教师评价方法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5:84-898胡飞燕.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4:80-8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