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706431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ppt(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记叙文阅读指导,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文体知识知多少,1.记叙的六要素: 2.记叙的线索,以人为线索 以物为线索 以事件为线索 以感情为线索 以时间、地点为线索 以所见所闻,(1) 顺叙: 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3.记叙的顺序及作用:,(2) 倒叙: 制造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吸引读者,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 插叙: 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4.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第一人称: 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与读者没有距离。 第二人称: 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第三人称: 是以“他”

2、叙事。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叙述的角度比较灵活、自如。,5.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议论为记叙服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作用是突出人物性格特征,深化文章中心思 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6.描写人物的方法:,A.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B.侧面描写 C.细节描写,7.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8.记叙文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偶、对比等。,对比、象征、以小见大、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渲染烘托、夸

3、张、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开门见山等,题型一:整体感知 (用简洁的概括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 题型二:分析文章的结构、顺序 (顺序、线索、句子、语段的作用 ) 题型三:分析人物形象 题型四:赏析语言 题型五:分析标题 题型六:赏析写作手法 题型七:启发感悟,考点分析及方法技巧,1.用简洁的概括主要内容,考点分析及方法技巧,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或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2.用简洁的概括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3.找出文章的线索,考点分析及方法技巧,一是 注意文章

4、的标题。 二是 注意文章反复出现的词(句子)或事物。 三是 注意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 四是 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4.句段在文中的作用:,1、开头: 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渲染气氛、 埋下伏笔、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总领全文 2、文中: 表现了人物的品质、揭示某种道理、抒发某种感情、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下文内容的叙写)、详略结合、铺垫蓄势、埋下伏笔、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 篇末点题(画龙点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升华感 情、令人深思,给人以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含蓄

5、有味、 言已尽而意无穷、 首尾照应(照应前文、标题),结构完整,考点分析及方法技巧,4.分析人物形象,考点分析及方法技巧,一是通过典型事例来分析理解人物;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5.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暗示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4、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本段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 塑造了(如果是侧面描写用衬托)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修辞方法及作用,(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突

6、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6.语言赏析,考点分析及方法技巧,常见题型: 1、赏析句中加点词语(。 2、赏析某个句子。 3、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找句子的时候要注意,找一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或者运用

7、了写作手法,或者是一些哲理句、特殊句式,结构上起一定作用的句子,也可以是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句子。),6.语言赏析,考点分析及方法技巧,A.从用词上:动词、形容词(词语+内容、特点+作用) B.从修辞上 :运用_的修辞方法,(找出表达效果)写出了_内容、特点,表达(表现、赞美了)了_的思想感情。(修辞+内容、特点+作用) C.从描写方法上:运用_描写方法,描绘出人物_形象,表达了作者_的感情;运用_描写,渲染了_的氛围,烘托出_的心情。,6.语言赏析,考点分析及方法技巧,D.从描写角度上:从_(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多种感官等)的角度,写出了_的特点,抒发了_感情。 E.从表现手法上

8、:运用了_的写法,写出了_的特点,抒发了_感情。 F.从包含的哲理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简洁准确、生动(优美)传神(形象) 、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等。,解释词语意思之类的赏析,可以用这样的答题格式: “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挑逗”一词指招惹,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开的茂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1、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牛刀小试,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

9、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格式: 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副词、动词、形容词) 写出了(内容) 表现了/突出了(精神品质),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油蛉和蟋蟀们人格化,“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乐趣。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修辞角度赏析的方法: 找修辞(注意找全,大多运用比喻和拟人) 找出表达效

10、果:写出了(内容) 表现了/赞美了,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赏析: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的贪婪、鄙俗的性格特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分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例如: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赏析:关于芦花的描写,描绘出了芦花开放时的景象,渲染了优美静谧的气氛,烘托了老交通员和二菱为大菱复仇后的喜悦、畅快淋漓的心情。,这属于描写。 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 渲染了气氛。(景物的特点) 烘托了人物心情。,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赏析。只要找准一个

11、切入点,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即可。 例如: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着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湿润着房中的一切。 1、抓关键词进行赏析:用“冲”“粘”“湿润”形容潮来时的动作,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作者运用三个比喻句来描摹海潮。“细雨”“朝雾”“暮烟”三个比喻体,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是春雨蒙蒙,是晓雾弥漫,还是暮烟暮霭?给人以沾衣欲湿且虚幻迷离的感觉,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 3、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分别描

12、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动作。以 “细雨”“朝雾”“暮烟”形容潮来时的形态,以“腥味”“咸味”形容潮来时的气息。,此句运用了(语言表达形式: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了(内容),用这种形式表达这个内容带来(艺术效果),常见的修辞方法的作用:,比喻、拟人: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突出增强幽默或讽刺意味。 排比:增强语言表达的音乐美或节奏感、增强语势。 设问、反问:加重语气,起强调作用,强调了 对偶:句式整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常见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的作用:,衬托: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凸显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能有效的深化主题。 对比:突出几个事物的不同点,或者突出其中

13、一个事物的某个特点。 借景抒情:表达形式委婉艺术;感情表达具体、细腻、感人;文章感情饱满,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表达理想、志向、追求方式艺术委婉;把自己的追求表达得生动形象;语言富有文采。 象征:将抽象的精神品质和理性,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常见的表达方式的作用:,记叙:记叙过程简洁明快。 说明:语言表达简练,通俗易懂。 议论: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深入揭示事件的本质;体现语言表达的严密逻辑性,增强说服力;能透过现象,揭示共性规律;具有组织功能、判断辨别功能。 描写: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14、、具体。 抒情:感情饱满、感人。,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好处:生动形象具体。,7.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考点分析及方法技巧,常见题型: (1)为什么以此为题?(2)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3)试分析题目的作用。(4)给文章加(换)题目。,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 2、

15、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品质、感情)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具有象征意义。 5、语带双关。(运用修辞,) 6、是全文的“文眼”,点明文章中心,简明而扼要。 7、吸引读者兴趣,新颖。 8. 寓意含蓄,引人深思;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7.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 2、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提示】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品,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7.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技巧:第一步、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16、。第二步、再思考深层含义: 1.结构(线索悬念) 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 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4.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 5.表现手法象征 第三步、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7.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拟定文章标题:1、要能点明中心,概括大致内容。2、反映独特的思想感受,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3、富有诗意(奇特新颖性、运用修辞),吸引读者兴趣。4、运用小标题(格式新颖、条理清晰),能很好地反映文章的结构脉络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8.常见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及作用:,衬托:增

17、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凸显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能有效的深化主题。 对比:突出几个事物的不同点,或者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某个特点。 借景抒情:表达形式委婉艺术;感情表达具体、细腻、感人;文章感情饱满,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表达理想、志向、追求方式艺术委婉;把自己的追求表达得生动形象;语言富有文采。 象征:将抽象的精神品质和理性,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5.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中“歌唱”的理解。 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点明了 文章的主旨,暗喻了在逆境中 顽强奋斗的人(或者“

18、黄春草”),请你记得歌唱 2.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中“歌唱”的理解。(3分) 题目中的歌唱并不仅指音乐中的歌唱,它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它包含着努力、尊严、坚持和快乐(3分,如果只说音乐中的歌唱给1分。),微笑的可乐 请说说题目“微笑的可乐”有什么含义?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含义:冰镇饮料及其带来的美好、成功的生活。 作用:给文章提供了一个线索,并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六个馒头 1文章题目“六个馒头”,字面简单,信息单一,极其平常,你认为这样的标题是否适合本文?为什么?(文章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 以极平常的馒头为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六个馒头是本文的线索(故事围绕这六个馒头展开);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使文章主题得以表现。,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1.我与父亲抬担 2.小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将担绳捋向自己一边,承担了担子的绝大部分重量;长大后和参加工作后的“我”同样将担绳捋向自己一边,承担了担子的绝大部分重量。表现了父爱子、子敬父的至真至纯的深情。 3.捋担绳,把担子移向自己一边。 4、第一层是字面意思,跟着父亲一直把煤饼送到埕场。第二层意思是说,跟着父亲一直走下去,带着父亲的精神继续前进。(父亲的坚强,父亲的爱心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鼓舞着“我”在生活中稳健地朝前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