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三讲.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5685143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三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三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三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三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三讲.ppt(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讲: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如果增长没有被转化到人民生活中,它的意义何在? 联合国: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1,西方国家法定准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演变 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是使用时间最早,历史最长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被认为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基础。 缴纳存款准备金作为一种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形成的。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始于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随后德国等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也相继作出了类似的规定。存款准备金的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作为稳定金融业的一种手段。之后,逐步演

2、化为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有如下一些特点: 改变法定准款准备金对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平等的,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的影响是极强的,即使是小幅调整,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大幅波动。传统经典理论一般认为很难利用其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经常的小幅度调整。 准备金制度可以强化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强烈,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存款准备金的运用效果受银行超额准备金多少的影响。如果超额准备金过多,提高准备金只是冻结了部分超额准备金,对货币供给量影响较小。反过来,如果超额准备金较低,则可能立即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3、因此,一般认为,过多调节法定准备率,不利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存款准备金是影响货币乘数的重要因素,对货币供给量影响猛烈,因此一般认为其调整属一次性的,不能够经常做频繁的调整,缺乏操作的灵活性。否则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大幅波动,不利于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加大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2,西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国家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地位从相对重要到后来一直不断下降。其主要表现为:准备率不断下降和趋于固定化(保持较低的水平和基本稳定;并有不断下降的趋势)。目前,世界上去多国家已经较少使用这一工具。并且有不少国家已经

4、开始采用非常低和相对固定的准备金制度。(见下表):,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3.0-10,3.0-12,美国,0.35,0.45,英国,2.5,2.5,瑞士,2,5.0,西班牙,变动,变动,荷兰,0.5-1.3,0.125-2.5,日本,16.06,22.5-25,意大利,1.5-2.0,4.15-12.1,德国,0.5-1.0,0.5-5.5,法国,3.5-5。0,4.5-9.0,奥地利,1.0,1.0,澳大利亚,1996年度,1990年度,国家,单位:%,近年来,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降低甚至取消了法定准备金率:1992年4月加拿大的金融法规取消了所有两年以上存款的法定准备金要求。进入200

5、0年后,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中央银行已经基本完全取消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目前美国的定期存款准备金也已经完全取消,仅对支票存款征收10%的准备金。 西方国家取消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经济背景: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历来以威力巨大而著称。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央行都降低或取消了法定准备金率,零准备金率正成为一种趋势。各国中央银行之所以降低或取消法定准备金率,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存款准备金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二是外部环境变化已经使存款准备金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不少学者认为:降低或取消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6、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1), 存款准备金制度始于19世纪的美国,最初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为了保持银行流动性;其后,随着社会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指导思想也经历了两次变化。第一次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1931年宣布“保证或维持银行的流动性已不再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主要目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最重要的作用是控制信贷”。第二次是在50年代,随着狭义货币供给量成为央行监测和控制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作为能强有力地影响货币供给量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备受重视,因而,控制货币供给量也就成了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目的。 存款准备金制度指导思想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金融体系变迁和人们对准备金制

7、度及其与货币供给、信贷控制等方面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也说明准备金制度能否发挥作用还要取决于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存款准备金制度真正受到重视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货币学派的兴起)。这期间,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货币供应量指标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或唯一中间目标。 央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有两条渠道: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而存款准备率是影响、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主要因素,控制货币供给量又成了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新目的。,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2),存款准备金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 首先,80年代后期,金融宏观值的放松导致金融创新,货币定义

8、变得模糊不清,货币流通速度不再被认为是稳定的,对货币供给量的计算变得困难,导致货币需求函数失效,M1、M2之间的关系破裂。一些国家宣布取消了货币供给量指标或者降低了其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我国目前也如此)。因此,以调节货币供给量为己任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其存在的重要性也就大大降低了。 其次,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是针对商业银行而设计的,历史上只有商业银行具有吸收和创造活期存款的能力,准备金相当于是一种“存款税”,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一部分收入。可以使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基础更加公平。但是,到了80年代后,由于金融创新的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存款资资产和非存款资产、非银行机构和银行金融机构的差别

9、逐步缩小,商业银行的份额不断下降,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的约束就成了对商业银行不公平,导致市场效率的下降。这也促使准备金制度的作用下降。,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3,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践(19842010)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始于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并在很长时期内保持了准备金和备付金两个账户。当时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企业存款准备率为20%;储蓄存款为40%;农村存款为25%。主要功能不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而是在于集中资金,便于调整信贷结构。同时央行对准备金存款支付不低于一年期储蓄存款的利息。 1985针对当时准备金率偏高,超过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促进商业银

10、行自求平衡、减少再贷款的过度投放。统一调整为所有存款的10%。 1987-1988年为了应付当时的货币投放过多,经济偏热。1987年四季度提高为12%。88年九月,提高为13%。此后近十年时间,存款准备金基本没有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使用,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1998年3月25日起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制度的重大改革: 首先,调整金融机构一般存款范围,将商业银行的财政性存款(如机关团体存款、预算外存款等)划为需要缴纳准备金的一般性存款。 其次,备付金账户和准备金账户合并,统称为“准备金存款”帐户 第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 下调到8 。按旬考核。出现透支按规定处罚。准备金利率为5.22%,同

11、业存款利率不得高于准备金利率。 1999年11月准备金率由8%下降为6%;2003年9月,面对商业银行信贷过量增长,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7%。,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2004年4月25日,我国开始调整准备金,实行差别准备率。 其主要内容是,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高、不良贷款比率越低,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低。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 年4 月25 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 . 5 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7

12、 提高到7 . 5 。执行7 存款准备金率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有关外资金融机构,将执行7 . 5 的存款准备金率。,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同时根据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要求,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执行8 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7 . 5 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执行6 的存款准备金率。 至此,中国开始了持续的大规模使用和调整准备金率来调控经济的时期。 今年(2011)以来,央行更要求实行动态差别准备金率来调节,但由于银行普遍反映测算公式过于复杂,

13、测算工作量大,主观性太强等理由要求搁置,但央行表态仍决心推行,不过推行进展较为缓慢。 准备金调整一览表.docx,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附录: 动态差别准备金率公式: 根据央行提供的测算公式,某一银行需要缴纳的差别准备金率=该行的稳健性调整参数(按照宏观稳健审慎要求测算的资本充足率该行实际的资本充足率)。 所谓稳健性调整参数,需要考虑某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杠杆、拨备、审计结论、信用评级、内控水平、支付结算案件、信贷政策(投向、结构等)执行情况等; 而按照宏观稳健审慎要求测算的资本充足率=最低资本充足率(8%)+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逆周期资本缓冲。 准备金利率方面,一般情况下,差别准备金按照法

14、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62%进行付息,但如果某家银行信贷增速持续过快,屡次被要求缴纳差别准备金,人民银行将考虑按照超额备付利率(0.72%)进行付息或不计利息。,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2006年6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8%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暂不上调。7月21日、11月15日继续两次提高准备率0.5%,达到9%。 2007年十次分别提高准备率,年底最高准备率达到14.5%,超过历史高点13%;2008年6月止,六次提高准备率至17.5%。一般认为继续提高准备金的空间已经狭窄。因此利率

15、调整应该是今后一段时期央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但利率调整的幅度也很有限,因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联邦储备银行已经自2004年以来年以来开始宣布降低利率,这样就会加大每中美两国的利差,使美元进一步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大,货币的流入对中国过剩的流动性可能造成更大的冲击。,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2008年9月25,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和对金融危机的国际蔓延的担忧,终于终止了中国持续四年多的提高准备金率的过程,四年来首次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因次贷危机准备金连续频繁提高的趋势得以结束。以货币数量扩张为标志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式实施。 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

16、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2010年以来,面对信贷增幅过大和通胀压力增加的局面,准备金率下调的局面终止,预示着扩张性货币政策开始退出。 央行自1月18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2月25日再次提高0.5%,大型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5.5%的水平。两次提高准备率共回笼基础货币6000亿。 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今年这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都被排除在外,仍然维持13.5%的准备金水平。

17、 到今年为止,准备金已经高达20%。中小金融机构16.5%。,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思考:如何看待我国央行对准备金存款账户付息以及是否应该降低直至取消准备金存款付利息?,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4,关于准备金政策的有关问题:(1)公平问题。准备金在某种以上是对商业银行的一种征税。在历史上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活期存款、进而创造派生存款。因此利用准备金进行约束,不存在公平与否的问题。但随着混业经营和存款界限的模糊,只对商业银行征收准备金就有公平与否的问题。(2)是否应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的问题。世界上多数国家央行在过去都不对准备金支付利息。理由是存款创造是一种特权,对准备金不支付利息,对银行

18、利润有一个基本约束,有利于 银行积极审慎地用好资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一直要支付利息。印度等国家也要支付利息,但2007年印度正式停止支付利息。而长期不支付利息的美国却在2008年底宣布对准备金支付利息,作为提高货币政策灵活性和对付流动性紧缩、增加银行收如的一种手段。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央行推进货币政策工具改革:拟下调超额准备金率,5,中西方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演变对我们的启示 从长期来看,金融经济全球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我国金融业正处在全面对外开放中。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也会面临和西方商业银行发展所遇到的相同问题。但就我国目前而言,法定存款准备金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仍将

19、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首先,我国经济总体上表现为高速发展且波动较大,仍然存在紧缩的内在要求,这就为存款准备金制度提供了适宜存在的空间。 第二,我国目前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还缺乏价格调控手段。作为数量调节的有力武器,存款准备金制度还不可或缺。 第三,是当前我国调节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每提高或降低0.5%,大约可以收回或释放2500亿至3000亿的流动性。,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第四,由于分业管理仍然存在,金融工具的创新较之西方国家发展还是相对滞后,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份额仍然占据绝对地位,所以,准备金制度对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基础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不公平。 第五,我国从1998年以来对准备金制度的使用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有了相当大的中国特色:微调和频繁调节(小步快跑)。充分利用其宣示性效应,同时又减少其对经济的震荡。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还不能够盲从西方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演变的潮流而忽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设。目前我国维持必要水平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必须的。 对我国目前对准备金制度的运用也有人认为是针对流通性的一种无奈之举。是金融调控的一种变相行政手段,是一种倒退。 思考: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银行经营管理有哪些影响?你认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应该如何改进和完善?,三、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