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共二篇)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156826015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语文(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共二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共二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共二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共二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共二篇)(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语文(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 单元孟子三章中的最后一篇文言文,这是孟子的经典之作, 它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的观点。文章感情强烈、论述严密、观点鲜明,思想深刻, 读后发人深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篇课文面对的是八年级上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 已经正式学习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在议论文方面, 学生也已基本掌握了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但是接触文言议论文还 是首次。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且部分语句比较晦涩, 这就给学习本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降低 难度,把

2、重点放在“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反复品读,体会 作者思想”上,而不在文体阅读上浪费时间。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 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 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 学生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 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平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成功之处:1. 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 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2. 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

3、匠, 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 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3. “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 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4. 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 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 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 在读中赏 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5. 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 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足之处: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

4、的评价,让学生 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孟子的思想不会过时,即使过去了 2000多年依然通用。这 一次授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 会他们何为“大丈夫”,以及养成忧患意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 的。学生们也都能够掌握理解,效果很好。初中语文(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二)这次上课的课题是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这一 堂课的准备与授课中,我深刻感受到,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必须先静下心来细细的读课文,不要急着去找一堆资料,否则, 只会自乱阵脚,无从备课,此外,要多联系生活,融入文本,融 入自己的感情。语文教学中以情动人,往往能给你带来惊喜。总的

5、来说,这节课,从教学流程的设计到对文本的解读,到 教学目标的确定,都做得较好,教学重难点也把握得很到位,另 外,课前准备很充分,从主题的选择到板块的设计都精心准备, 进行了取舍。具体反思如下:一、成功的地方1、教师的问题串设计的有效、有序。问题2面对基础较差 的学生,让他们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问题3、4、5主要针对基 础好的学生,让他们有挑战自我的机会。不同水平的学生从不同 角度进行多层次的思考。2、在品味精彩语言这一环节,老师能够针对学生已有的知 识设计活动,促使学生自己去体验,一步一步把语言特色说的很全面。3、学生活动方式多样化,不仅有常规的一问一答式,还有 小组分工合作式,不仅有大声朗读

6、,还有辩论式的体味式朗读, 还有学生的小练笔环节,整节课,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 锻炼。4、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老师没有仅仅停留在指出中心论 点上,而且还设计了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心论点,这一点也 是值得一提的一大优点。5、板块设计巧妙,创设的情境很有现实意义,材料补充的 恰当,有效,小组合作分工细致,任务明确,没有流于形式。6、本节课,老师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一致,老师想教的 与学生学到的一致,对文本的解读到位,有没有局限于文本,针 对所教知识进行了拓展,是一节原生态的课。二、对几个问题的反思与探讨1、对文本的定位,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议论文,其实确切 地说,应该是语录体性质的文章,所以

7、有点大话议论文的感觉。2、备课时所作的取舍,如果取孟子的思想价值,联系战国 时期的背景,作者写这些文章的目的,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3、老师的过渡性语言过于生硬,缺少巧妙的引导,评价学 生的语言上有些单薄。4、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情感表达不够,今后在这方面一 定要强调真情实感。5、时间不够,以致于课文最后草草结束,下次在做设计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时间问题。牵动人心的导入、有效问题的设计、精彩到位的点评、言简 意赅的结束语等因素在教学流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公开课要求 教师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要上完一篇课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 这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风采,在简洁、精练、流 畅中突出自己的亮点。因此,问题的设计不可太多,当然,太简 单和表层的设计会让你的课苍白无力而又肤浅。所以,在教学设 计中要顾全到深度和广度着实不容易。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 要多学习,多钻研,多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