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竹石教学设计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156825806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竹石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竹石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竹石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竹石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竹石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下册竹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这一经典文化,对提 高我们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加大诗歌学习的力 度是十分必要的。竹石这首诗是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中的一首古诗,它是一 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 铁骨铮铮的骨气。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 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质,她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 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 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劳 天下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那种正 直

2、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 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 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古诗有了一定的积累.已初步掌握理解和朗读古诗 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运用搜集资料、查阅工具书、合作探究等方式自 读自悟学习古诗,本课古诗的内容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启 蒙价值,诗句语言质朴,通俗易懂,诗意极浓,易于学生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2、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3、高山流水音频和有关郑板桥的视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诗中“咬、任、坚劲”等词。掌握“劲”的两种读音。2、有节奏

3、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抓住关键词,了解竹子的特 点。(二)过程与方法:初读诗文,自主感知;读懂古诗,理解诗意;品读赏析,领悟情 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诵读古诗,体会诗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感受竹子坚定顽 强的精神,让学生学习竹子坚韧不拔、不怕艰难的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学习竹子顽强不屈的品质。难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强不屈、 刚毅正直的胸襟。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中国文化中,一提到主,很多人并不陌生,你会想到什么呢?2、对,她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又与“梅、 松”享有岁寒三友的雅称(幻灯片播放)。从古到今,不知有多

4、少文人墨客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宁可食 无肉、不可居无竹”啊。在这其中,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一一郑燮,二、郑燮简介。郑燮号“板桥”,人们常叫他郑板桥。在清代,扬州有八个人因 为书画各异,不落俗套,被称为“扬州八怪”,郑板桥就是这八怪之 一,他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一生爱竹。三、初读古诗1. 出示幻灯片(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 挥写夜间思)。郑板桥画画呀,一画就是这一生。他的书画是书中有 画、画中有诗呀。2. 出示竹石图。他在古稀之年曾画有一幅竹石图,我们来看看, 你发现什么了呢?对,原来今天我们要学的竹石这首诗正是竹石 图上的一首题画诗。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

5、节奏。3. 出示竹石这首诗。看到这首诗。很多同学并不陌生,很多人都已经会背了。那么在 这首诗当中,哪些词能体现郑板桥笔下竹子的特点呢?是这个词吗?“坚劲”。在这里,读后鼻音,它是一个多音字。他为什么读后鼻音 劲呢?我们要根据他在诗中的意思来解释。当他读前鼻音,有两种解 释,一表示“力气“,二表示”精神、情绪”,当他读后鼻音就是“坚 强有力”,竹石中的“坚劲”就是坚强有力。4、再次出示竹石这首诗。告诉同学们,竹石中的“坚劲” 就是坚强有力。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坚劲”这个词语。读懂了这个 词,找到了竹子的特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竹石,看看哪些地方 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竹子“坚劲”的特点呢。四、品味古

6、诗1、首先让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岩在破 岩中”。同学们,这竹子生长在哪里呢? “青山”,长在山上。“破岩” 长在破裂的岩石缝儿中,看来呀,这既不是水中竹,也不是园中竹, 而是生长在青山岩石缝中的竹子。我们再读读这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你发 现哪个词运用的最新奇呢?(看到“咬”这个字了吗?是啊,竹子没 有牙齿怎么会咬呢?你想象到了竹根盘根错节的情形了吗?你有没 有想到竹根牢牢扎根在岩石上的情景呢?)孩子们,竹原本就扎根于岩石缝中,所以他紧紧的咬住青山绝不 放松,那么这个“咬”字如果我们给他换一个字,你可以换成什么字 呀? “抓、攀、卧”好,我们再和“咬”字

7、来比一比,对!它们没有 咬字那么有力,那么坚定。看看,一个极其平常的词语,用在这首诗中就显得格外生动,这拟人化的写法,通过一个“咬”字看到了竹子强大的力量,“咬定青 山、扎根岩缝。孩子们,这是一棵怎样的竹啊!对! “内心顽强,内心坚定,积 极向上的竹”,让我们再读读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 岩中”,那竹子的生长环境如此险峻,那它的自然环境又是如何呢? 我们来看看诗的三四句吧。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来看看这生长在 青山岩石缝中的竹子,会遇到怎样的千磨万击呢?烈日炎炎、冰天雪 地、暴雨倾盆、还是电闪雷鸣。别忘了!还有东西南北风。想想这是 什么风?仅仅是轻轻杨柳风吗

8、?不!有肆虐的狂风、凛冽的寒风,此 时我们来闭上眼睛,再来回味这首诗,仿佛在看电影似的。竹深深的扎根在青山岩石缝中,经历着春夏秋冬、经历着风雨雷 电的考验,可是他却依然昂首挺立!面对种种的千磨万击,竹怕了吗? 对!它不怕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来看看这个“任”字,“任”就是任凭,“尔”,就是你,“任 凭就是随你,随你是什么风,狂风也好,寒风也罢,还是八面来风, 我都毫不畏惧!任你是什么困难我都依然挺立!孩子们,八面来风, 毫不畏惧!3、看到这里,我们仿佛对这棵竹肃然起敬,这是一棵怎样的竹 啊?不怕困难、坚强不屈、内心坚定、积极向上的竹,让我们带着自 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首诗

9、诗吧!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配乐朗读)五、拓展延伸1、除了竹石,其实郑板桥的书画中竹与石是分不开的,来看“画 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一题画。真可谓是“无石竹不坚,无竹山不青”,这才是郑板桥所 爱的竹呀!竹石背后的郑板桥又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来看一段视 频,了解一下郑板桥的身世。2、了解了郑板桥的身世,我们再看竹石,你发现了什么呢?郑 板桥落魄的家境和他的卖画生涯,不就像竹子生长的破岩吗?可他和 竹一样,坚定人生的理想信念,二十年年的不懈努力,铸就了强大的 内心,郑板桥画的竹坚劲,写的竹坚劲。后来

10、,郑板桥到了范县,当了县官儿,他关心百姓疾苦,甚至拿 自己微薄的俸禄带着其他官员一起捐献,让百姓们修筑城墙,这样一 来,老百姓既有了事儿干,又可以养家糊口。据资料记载,在郑板桥 为官期间,老百姓的生活那是安定、祥和,一派和谐!后来郑板桥到 了潍县做了县官,在那里却遇到这样一件事。(观看视频)3、出示:郑板桥所作的竹画图和一首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 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清瘦竹,秋风江上作调官。予告归里, 画竹别潍县绅士民。六、课堂小结让我们再回到这首诗(出示竹石全诗)孩子们,郑板桥的卖画生涯,其实不都是竹生长的破岩吗,他们 都是生活在困境中,可郑板桥却偏偏能扎根在岩石缝中,咬定自己的 人

11、生目标和人生信念,决不放松,这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 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人们常说:诗画言志!郑板桥晚年所作的这首诗竹石就是以 竹言志,画竹传情,简直就是他自己的人生写照!其实人生哪有什么 风调雨顺,是郑板桥一如他笔下的那只“咬定青山、毫不畏惧的竹子” 才有了清清白白、潇潇洒洒、坦坦荡荡的人生!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竹吗?你们喜欢这样的郑板桥吗?七、作业1、补充竹石古诗。2、课下搜集托物言志的诗。八、板书设计咬(内心顽强)竹石坚劲托物言志(郑燮)任(坚韧不拔)课后反思:竹石这首诗是咏物诗,借赞美竹石来歌颂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 的精神。本诗浅显易懂,学生不难理解,我

12、大胆引导学生读、悟、体 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上课伊始,说到诗人郑燮,有些学生很陌生,但课前做了充分准 备的学生知道郑燮就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他素有“诗 书画”三绝。诗人十分喜爱竹,所以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竹石,学 生在了解了诗人和创作背景后,自由读诗,抓住关键词“咬、任、坚 劲“等词语来感受竹石的高尚品质。开头用”咬定“二字把竹拟人化, 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质,它经过了无数次的 磨难,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他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 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 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 时

13、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 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字内容是有呼吸的,有情感的,有体温的。 领悟了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后,再引导学生读,以诵读加深对诗歌的 理解,文字应用心吟诵,20分钟的微课,感觉时间短,朗读古诗还 是有点少。仔细想想这堂课仅20分钟,没有学生,还必须讲得绘声 绘色,引人入胜,对于我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挑战。课堂效果由多种 因素的制约,其实,这堂课我想把我的教育思想完全体现出来,最后 顾此失彼。一堂设计比较精彩的课,因为我害怕没有新意而不太满意。其实,“课堂是学生的”,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在乎这次微课真 正能让孩子们学到东西,能够让孩子们领悟诗歌的魅力,了解竹子的 特点,进而学习诗人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失 落学生,会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设计,这堂课才是永远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