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编练习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6764163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编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编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编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编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编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编练习16 云南的歌会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迤西( )酬和( )譬喻( )即物起兴( )熹微( )淳朴( )龙吟凤哕(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用诗词应答。( )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形容阳光不强。( )3.填空: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_。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依次是_、_、_,三个场合各有侧重,分别侧重写了_ _、_ _、_ _,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4.修改下列病句。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5.根

2、据上下文,填写关联词语。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_ _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_ _唱什么,_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1. 2.酬和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熹微3.散文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唱歌人 唱歌的环境 唱歌的场面4.将“改善”改为“提高”。把“整整齐齐”去掉。5.可是 不论 都】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

3、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6.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7.“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 8.“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10.下面的两首民歌分别属于文中所提到的哪种方式?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口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口小乖乖,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外外哟 来,街前卖嘛?哪样长长你跟前喽。 【6.描绘了山野对歌的场面。7.对调子的来自四

4、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8.“多”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与“也唱其他故事”照应。因此,此处一个“多”字用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9.肖像描写 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场景。10.“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的方式。“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的方式。】三、写作18.利用星期天,到乡间进行调查访问,或查阅资料,收集当地的民风民俗,内容包括:当地各民族同胞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征,然后对材料进行整理,向班上同学说说你的发

5、现。17 端午的鸭蛋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系百索子( ) 门楣( ) 红苋菜( )络子( )腌( )车胤( )2.解释词语。曾经沧海难为水:_与有荣焉:_囊萤映雪:_肃然起敬:_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 )改为( )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改为( )用酒或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 )改为( )城皇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 )改为( )4.本文的作者是_,江苏高邮人。全文隐隐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 _ _。文章流露出_。5.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 卫生保洁工作

6、做得好不好,是一个班优良班风的体现。 这个文化站由于多次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少年,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通过看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会议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6.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句:语文是_,让人_;语文是_,让人_;语文是_,让人_。【1. 2.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因而也感到荣幸。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3.“明”改“名” “藉”改“籍” “或”改“和” “皇”改“隍”4.汪曾祺 端午风俗 家乡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5.把“不

7、好”去掉。把“培养”去掉。把“使”去掉或把“通过看”去掉。“通过并讨论”改为“讨论并通过”。6.示例:色彩缤纷的花园 流连忘返 意境深远的油画 惊叹不已 旋律优美的音乐 听之动容】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油亦走散。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7.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第段: 第段: 8.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

8、蛋久久不能忘怀? 9.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A处: B处: C处: 10.“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11.袁枚是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 12.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13.从语段的语言运用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三、写作19.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节日,以“我家乡的_节”为题写一篇文章,表现当地过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7.家乡鸭蛋的名声。 家乡鸭蛋的特色。 8.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实际上是对儿时的生活,对故乡不能忘怀,而不仅仅是咸鸭蛋。 9.A处:浓

9、厚的口语色彩。 B处:淡淡的幽默。 C处:文言词语与口语相映成趣,增添了典雅之美。10.不可以,“吱”字写出了吃鸭蛋的快感,一个字就写出了特色神韵。11.清代 家乡的咸鸭蛋很有名气 12.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13.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18 吆喝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招徕( ) 囿于( ) 隔阂( ) 钹( )铁铉( ) 饽饽( ) 秫秸( ) 荸荠( )2.以下成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随机应变 不拘一格 寸步难行B.不求甚解 不攻自破 耳目一新C.入木三分 孤方自赏 油嘴滑舌D.耳闻目睹 见多识广 拾金

10、不昧3.本文选自_,作者_是北京人,著名_、_、_。文章用_ _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的_,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_ _。4.找出下列句子的主干。20年代一位在北京做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布贩子手里的拨浪鼓和珠宝玉石收购商打的小鼓,也都给他以快感。5.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够自信,效益并不好。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变动,便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 【1. 3.北京城杂忆萧乾 作家 记者 翻译家 平易而又不乏幽默 吆喝 对往昔岁月的怀想和浓郁的生活情趣】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

11、广告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6.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7.第段中介绍了哪几种叫卖的方法? 第段中写了几种吆喝的声调? 8.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9.文中的吆喝声都带有浓郁的_ _特色。10.体会一下,作者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在你的家乡,你听到过哪些吆喝?请写下一两种。 【6.叫卖有不同的内容。叫卖有不同的声调。7.叫卖的方法:吆喝制作的过程;借甲物形容乙物;戏剧性吆喝。叫卖的声调:声音细而高;声音低而沉;忽高忽低。8.写实的成分多,当有人在背后突然

12、发一声喊,自然可能会“吓了个马趴”,当然,作者也有一些幽默调侃的用意,幽默风趣。 9.北京 10.充满了怀念之情。】三、写作16.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这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你有没有类似的发现,请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19* 春酒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元( )节 ( )枝 枸( ) 门( )脸( ) ( )制 挑( ) 家( )2.解释下列词语。一马当先:_ 顾名思义:_家醅:_ 酬谢:_3.春酒是一篇诗化的_。作者_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_,抒发了_ _之情。4.写出几

13、个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 【1.宵 荔 杞 槛 颊 炮 剔 醅2.形容领先。 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自家酿的酒。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3.散文 琦君 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 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母亲是从不上会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5.用一句话概括所选文段的内容。 6.第段中有两处运用了引号,这两处引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十二碟”:_ _。 “我请你吃十二碟”:_ _。7.从文中

14、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第段中对花匠阿标叔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这个细节写出了他的什么特点?在文段中再找一处细节描写。 9.文段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在家乡喝会酒的情形。 6.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引用 7.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善良大度、很有灵性、充满美德的人,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 8.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细节描写,如: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9.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三、写作16.新年,对于孩子们来说,总是满载着欢乐的。你儿时的新年是怎样过的?把它写下来,让大家和你一同分享。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提示:要表现

15、出过年的风俗及乐趣。20* 俗世奇人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起哄( ) 喝彩( ) 绰号( ) 模样( )怵( ) 撂高的( ) 一瞅( ) 抠下( )2.根据拼音写汉字。发( ) ( )长 ( )浆 发( )发傻3.俗世奇人塑造了两位_的形象。两位艺人都只选择_件小事来写,却写得形神兼备。文章的语言具有浓郁的_风味,并且_、_。4.“一双眼睛百种看法”说明汉语词汇十分丰富。请你写出三个表示“往远处看或往高处看”的双音节词语。_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16、。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5.在写刷子李之前,为什么先描绘天津码头的情况? 6.文中画线的句子中,“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7.“码头上的活法”是怎样的一种活法?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8.作者怎样看待这天津码头的活法? 9.刷子李有什么绝活?他的做法是不是有些故作姿态? 10.你认为在当今社会,这种活法还能行得通吗? 【5.为人物预设一个极不寻常的背景。6.指的天津卫“码头”的生存规则,这是经过长期社会选择而形成的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强者风光弱者受窘的规则。“地地道道”强调的是这条规则所具

17、有的广泛性、彻底性、毫无回旋的余地。7.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是一个对仗工整的对偶句。作者把截然相反的两种人做了一番鲜明的对比。8.作者认为“这一来也就练就出不少能人来”,体现了作者对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的赞叹和肯定。9.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这是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和自豪,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广告效应。】课外语段练习小贩(节选)孙 犁我们的村子是个小村,只有100来户人家。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也总有一些小贩,进村来做买卖。早晨是卖青菜的,卖豆腐的,卖馒头的;晚上是卖杆杂面的,卖牛肉包子的。闲时是打铁的,补祸的,锯碗的,甩

18、绸缎的。年节时是耍猴,唱十不闲、独角戏的。如果打板算卦也可以算在内,还能给村民带来音乐欣赏。我记得有一个胖胖的身穿长袍算卦的瞎子,一进村就把竹杖夹在腋下,吹起引人入胜的笛子来。他自己也处在一种忘我的情态里,即使没有人招揽他做生意,他也心满意足,毫无遗憾,一直吹到街的那头,消失到田野里去。这些小贩进村来卖针线的,能和妇女打交道,卖玩具的,能和小孩打交道,都是规规矩矩,语言和气,不管生意多少,买卖不成人情在,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再进村,就成了熟人,朋友。如果有的年轻人调皮,年老的就告诫说,小本买卖,不容易,不要那样。我在保定上中学时,学校门口附近有个摊贩。他高个子,黑脸膛,沉静和气,从不大声说

19、话,称呼我们为先生。在马路旁,搭了一间小棚,又用秫秸纸墙隔开,外面卖花生糖果,烧饼猪肉。纸墙上开一个小口,卖馄饨。当炉的是他的老婆,年纪不大,长得十分俊俏,从来不说话,也没有一点声响。只是听男人说一声,她就从小窗口送出一碗馄饨来。我去得多了,和她丈夫很熟,可以赊账,我只是从小窗口偶尔看见过她的容颜。学校限制学生吃零食,但他们的生意很好,我上学六年,他们一直在那里。听人说,他们是因为桃色事件从山东老家逃到这里来的。夜晚,他们就睡在那间小小的棚子里,靠做这个小买卖,维持生活,享受幸福。小棚子也经受风吹雨打,夜晚,他们做的是什么样的梦?我有时想写一篇小说,又觉得没有意思。写成了,还不是一篇新的文君当

20、炉的故事?不过,我确是常常想,她们为什么能那样和气生财,那样招人喜爱,那样看重自己的职业,也使得别人看重自己。他们不是本小利薄吗?不是早出晚归吗?劳累一年,才仅仅能养家糊口吗?12.找出第1段中起总括作用的句子。 13.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是三个反问句,把它们改成陈述句。说说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14.本文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 15.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也总有一些小贩,进村来做买卖。13.他们本小利薄,早出晚归,劳累一年,才仅仅能养家糊口。反问语气更能表现出小贩们的生活艰难。14.家乡小贩和气待人,看重自己的职业,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15.作者对小贩的赞美和

21、同情之情。】附表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养成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要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批划、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善读者善用工具书。要在预习、自读、自学过程中,运用工具书,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阅读卫生的习惯。要正确处理好阅读与环境、阅读与自身健康的关系,讲究阅读卫生。附表二: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附表三: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