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第5周周测试题

上传人:Za****n* 文档编号:156762840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下历史第5周周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下历史第5周周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下历史第5周周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八下历史第5周周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历史第5周周测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灌云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第5周周测历史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2分,共30分)1.1978年 5月11日,光明日报发文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2.右图所示信息反映了( ) 外出6个月以上农民工的人数变化表 A.农民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B.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迅速深化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3.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下列属于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

2、新元素的是( )A.井冈山精神 B.大庆精神 C.雷锋精神 D.小岗精神 4.1984年刚上任的青岛电冰箱厂厂长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8点来,9点走,10点院里手榴弹炸不到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包产到户 B.人民公社化化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导致右面柱状图反映的历史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连云港、南通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B.上海浦东开发的推动C.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6.深圳在短短几年内,由落后的小镇发展为繁华的现代化大城市,主要得益于( )A.国企改革 B.经济特区的设立C

3、.包产到户的推广 D.民主法治建设加强 7.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其突破口是( )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设立经济开放区 D.设立浦东开发区 8.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地区进一步扩大,增设海南岛为( ) A.特别行政区 B.经济特区 C.经济开发区 D.自由贸易区 9.有人把我国的对外开放进程归纳为:有重点 点到线 点线面结合 全方位4个阶段。 1992年,呼和浩特成为对外开放城市属于这一过程中的( )A.有重点 B.点到线 C.点线面结合 D.全方位 10.1984年,国外媒体评论说:“中国政府开放这个海岸,意味着开放整

4、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设立长江开发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浦东新区 11.有人把上海、南昌、延安、深圳称为永载史册的城市。其中深圳称为其中之一的理由是( ) A.中共成立之地 B.解放军建军之地 C.对外开放窗口 D.毛泽东思想确立之地 12.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13.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5、,大家都散伙了。其中“都散伙了”是指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14.下列各项中,最能全面反映右图主题的是( ) A设立经济特区示意图 B开放沿海城市示意图 C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示意图 D.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15.某文章写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其中“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设立五个经济特区 C.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 D.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二、 材料题(共3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1)据材料

6、一,归纳凤阳农业生产的趋势;结合所学内容,回答其原因。(4分) 材料一: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2)据材料二,归纳深圳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深圳变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意义。(10分) 材料二: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也较早地达到小康水平。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座崛起之城”。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1)写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涵;并据材料一,概括它在全国范围得以推广的原因。(8分) 材料一:1980年1月在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农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包产到户不是分田单干,分田单干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效果好,群众已经认可了”。“到底建立哪种责任制合适?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有研究表明,这是自1962年以来中共高层领导人第一次公开表明支持包产到户的立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农村推广。(2)据材料二概括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及其成效。(6分) (3)综上所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2分)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