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五菱面包车测绘-行李箱车门设计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56759919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9.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柳州五菱面包车测绘-行李箱车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柳州五菱面包车测绘-行李箱车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柳州五菱面包车测绘-行李箱车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柳州五菱面包车测绘-行李箱车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五菱面包车测绘-行李箱车门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柳州五菱面包车测绘行李箱车门设计摘 要车门不仅关系到车辆本身的安全问题,而且可以分散整车应力、增强整车强度,从而降低车祸发生时对车内人员的伤害程度。车内地板主要承受车内载荷,安放其它附件,对传动系的布置形式也有较大影响。本次设计的步骤如下:测绘得到整车主要外形参数,通过论证确定要设计的车门类型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工艺路线,根据所测数据以及实际要求进行选材、加工、校核,得出内、外板零件,并以焊接方式将其连接成型。然后选择并安装车门附件,例如车锁、车窗玻璃等,并用合适的密封方式对车门及车窗进行密封。最后选择合适的装涂材料对车门外板进行喷漆处理,得到所需产品。关键词:安全,测绘,车门设计,地板, TH

2、E MAPPING OF AUTOMOBIL DESIGNDE FOR THE BACK DOOR OR LIU ZHOU WU LINGABSTRACTAs a component of the car body, the door can not be ignored.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the vehicle itself but also to scattered vehicle stress、enhance the whole strength and lowered the damage to people inside

3、 when the accident took place. The floor which inside the car is not only bear the load but also install other accessories,and has a greater effect in the layout. The design steps are as follows:what I first do is to have mapping the shape parameters of the main vehicles,and then,to process analysis

4、 and designing the line of the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to choice the materials 、processing and checking,to get the inner and outer plates parts, and connect them by wilding. Then select and install the door annex,for example, like the lock and glass of the

5、 car and so on, to choose suitable method to seal doors and windows. Finally, choose a suitable coating materials to deal with the car,and get a more reasonable theory products.KEY WORDS:safety,survey and mapping,door design of automobile,car door前 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一种普及的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它以其具有动感的造型特点加上装饰和色彩,

6、既可以美化市容点缀大自然环境,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强烈的精神感染,它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以及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可缺少并具有双重功能的工艺美术品。建国以来。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有了很大发展。但长期以来徘徊在货车(主要是中型)的生产水平。车身技术一直是我国汽车行业中的薄弱环节。国外轿车工业发达,由于对轿车车身的要求很高,从而大大刺激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由此可以全面带动其他各种车型车身技术的开发,日本轿车的发展对其汽车工业的促进气流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是明显的例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为了尽快振兴我国的汽车工业,必须结合国情量力而行地重视轿车的发展。而轿车发展的关键主要就在车身技术上。

7、国内外汽车生产的实践一再表明:整车生产能力的发展取决于车身的生产能力;汽车的更新换代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与车身;在基本车型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只有依赖车身改型或改装才能打开销路。凡此等等都足以说明,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而重中之重则非车身莫属。1、现代轿车车身技术发展趋势1)利用人体工程研究成果和电子控制技术,不断提高室内装备性能,达到轿车车身的高实用性和高舒适性。2)进行车身空气动力特性研究,降低空气阻力;努力减小车身重量,生产出具有高经济性的轿车车身。3)设计出符合工程学及美学要求的、不拘一格的轿车车身外形。4)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工程,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适时地推出满足市

8、场需要的新车型。5)车身结构不断采用新型代用材料,达到降低成本、轻量、美观、大型化和防腐性强等目的。6)不断进行车身安全性研究和试验,努力提高汽车的安全性。2、轿车车身设计的要求及原则由于轿车车身独特的使用性能要求和使用环境,决定了现代轿车车身设计所必须满足的要求和需要达到的目的。这些要求和目标主要有:1)车身结构强度须能承受在其整个使用寿命内可能达到的所有静力和动力载荷。2)车身布置必须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空间,良好的操纵性和乘坐方便性以及对大自然影响的抵御能力。3)车身必须具有良好的对车外噪声的隔声能力。4)车身的外形和布置必须保证驾驶员和乘员有良好的视野。5)车身材料必须是轻质的,以使整车

9、重量降低。6)车身外形必须是具有低的空气阻力,以节省能源。7)车身结构和装置措施必须保证在汽车发生事故时对乘员提供保护。8)车身结构材料必须来源丰富、成本低,所选择的材料必须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制造和装配。9)车身结构设计和选材须保证车身在整个使用期间满足对冷、热和腐蚀的抵抗能力。10)车身的材料必须具有再使用的效果。11)车身的制造成本应足够的低。总之,从决定车身设计的因素和车身设计必须满足的要求来看,在进行轿车车身设计时3、必须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车身外形设计的美学原则和最佳空气动力特性原则。2)车身内饰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3)车身结构设计的轻量化原则。4)车身设计的“通用化,系列化,标准

10、化”原则。5)车身设计符合有关的法规和标准。6)车身开发设计的继承性原则。车门作为车身上的一个重要总成,其好坏也直接关系着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美观性等。因此,设计美观实用的车门也是一个迫切的需要。我此次的任务就是设计车门,因为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1章 车门设计 1.1 车门总成的分析及选择车门的结构:车门由壳体、附件和内饰板三部分组成。壳体按其结构可分为整体使和框架式。整体式车门的玻璃窗框是与门内外外板一体冲压的,其优点是车门零件数少,组装方便,车门刚性好并便于设两道密封条,但需要压床台面和吨位都较大,造型也受到一定限制。框架式车门是用螺钉固定或焊接在门

11、体上的。车门的结构形式很多,有旋转门、拉门、折叠门和外摆式车门。后两者主要用于大客车上。各类车型的驾驶员用门,货车及轿车车门,大多采用旋转门,开门时旋转方向可以是往前(顺开门)或往后(逆开门),顺开门在行车时比较安全1.1.1 对车门的要求:1)具有必要的开度,并能使车门停在最大开度上,以保证上下车方便。2)安全可靠。车门能锁住,行车或撞车时车门不会自动打开。3)开关方便,玻璃升降方便。4)具有良好密封。5)具有足够的刚度,不易变形下沉,行车时不震动。6)制造工艺性好,易于冲压并安装附件。7)外形上与整车协调。五菱吉星汽车是一种家用汽车,主要功用是载人,也可以运输少量货物。所以,对行李箱(实则

12、后车门)的要求不是太高。所以可在以下三种车门中进行选择:如图11中所示a:合页式车门b:外摆式车门c:旋转式车门 图1-1 常见的三种车门合页式车门,一般外部有门闩,用大锁锁紧。锁上强度比较高,有可靠的安全性。但外形不美观,而且开关时对车门表面锁闩部位摩擦较大,易掉漆。这种车门大多用于集装箱、食品运输车等。外摆式车门,受车门铰链的影响,开度不是很大。而五菱吉星面包车不载人情况下一般装载少量货物,因后备箱开度小,装卸不方便。所以,该类型车门一般用在前门或中门。旋转式车门,开度很大,适宜装载;采用按锁,开关方便 ;外表流线,减少行车阻力;而且便于密封,外形美观,用于面包类车型很是合适。经过综合比较

13、,故选择旋转式车门。1.2 车门选材及加工工艺要求 车门的选材车门起着防盗、增加整车强度、减小意外伤害等多种作用,所以其选材一定要慎重。由于车门在正常情况下受力很小,所以不需要选择强度、硬度很高的材料。车门内外板是冲压成型的,所以所选材料要有很好的韧性,不至于加工过程中造成折裂、断口等。因此,首先考虑钢板料。通过查资料了解到,车身用板料一般为碳素结构钢。这种钢硬度强度不是很大,但是韧性很好,适用与冲压成型的零件。这种钢的牌号主要有08F、10F、15F、08、08Al、10、15、20、25、30、35、40、45、50这几种。通过性价比,最终决定选择厚度为1mm型号为08F的钢板来制造车门内

14、外板件。 有关零件冲压、弯曲等工艺的要求车门壳体一般是由厚度0.81.0 mm的钢板冲压的外板和内板等焊接而成。内板外形与整车协调,外板包着内板,沿着门的边缘形成一刚性箍。内板是车门的主要零件。在内板上冲有各种形状的窝穴、加强筋和孔洞,以便安装附件。在安装完附件之后,用内饰板将其掩盖。根据需要在内板上焊有加强板和支架等,以便将集中载荷有效地传到内板较大的垂直面上。1)冷冲压零件所需要的材料,不仅要适合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条件,而且要适合冲压过程中材料变形特点及变形程度所决定的制造工艺要求。满足这种要求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较高的可塑性,前者决定于强度极限。后者决定于延伸率及拉伸时的收缩率;可塑

15、性也可有强度极限及屈服点确定。在一般情况下,不同结构类型的冲压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要求可见下表。对于有复杂变形工序的冲压件,则对材料有更多的要求,如对加工硬化指数n值、塑性硬变化比值和凸耳参数值的要求等。表1-1 不同材料的冲压方法材料牌号冲压方法剪裁、落料、冲孔弯曲延伸Q195,08,10,15+Q215,Q235,15,20,30+40,45+65Mn,70Mn+在选择深延伸用金属时,可塑性更加重要,推荐采用2t)作90垂直于板料轧制方向的简单弯曲(t为材料厚度)5004147585浅拉深和成型以圆角半径(r0.5t)作180垂直于板料轧制方向的弯曲或90平行于轧制方向的弯曲43013276

16、474拉深成型以圆角半径(r0.5t)作任何方向的180的弯曲38024365264深拉深成型340334548522)车身上许多装配附件的小孔或连接用孔等,应尽可能采用规则形状,如圆孔、方孔,避免采用细长孔;因为规则形状的孔,加工成本低,细长孔则对模具的强度不利。孔位的分布必须恰当,例如孔与孔之间,孔与边之间,距离太小则冲裁时可能引起孔周围材料变形或破裂。带孔的弯曲件,孔离弯边远,则可复合落料与冲孔工序后再弯曲,如果孔与弯边距离太近,为保证孔型和孔位,就必须压弯后再冲孔,从而增加了一道工序。3)弯曲零件的弯曲角大于90时弯曲半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小于90,则由于外层纤维延伸加剧,弯曲半径r应

17、相应增大,最好取rt。局部压弯的零件,为避免在压弯处撕裂,必须预先切出深度为k的槽,且kr,或将压弯线外离一定距离。翻边成型几乎是每个车身附件所必须的工序。翻边可用于加强零件刚度,而大多数用于与其它零件连接。表1-3 最小弯曲半径材料退火或正火冷作硬化的弯曲线位置与轧纹垂直与轧纹平行与轧纹垂直与轧纹平行08,10刚0.5t1.0t1.0t1.5t20,30,45号钢0.8t1.5t1.5t2.5t60,65MnT1.0t2.0t2.0t3.0t软杜拉铝1.3t2.0t2.0t3.0t硬杜拉铝2.5t3.5t3.5t5.0t黄铜、铝0.3t0.45t0.5t1.0t曲面上翻边,或曲面上翻曲边,将

18、在边缘上产生压应力或拉应力;当翻边过宽时会引起皱纹或破裂。设计时应按曲率的大小使翻边的宽度相应地减小,例如车门外板的拐角出的翻边宽度b1小于平直部分的宽度b2,或切有切口;此外,孔的翻边高度不应超过孔径的30%。此外,应注意减少工序和简化工序。例如,当零件上既有翻边,又有局部鼓包和凸起肋等,应尽可能设计成使凸起的方向与翻边压弯方向一致,以便在一道工序中冲压出来。1.3 车门内外板连接方式 车门内、外板是板金件,是冲压而成的。它们是通过压边咬合的,然后再进行焊接。咬合基面图下: 图1-2 车门内外边结合方式第2章 车门附件的设计及选择 车门附件包括车门铰链、车门开度限制器、带有内外操作手柄的门锁

19、、定位器、车门密封条,在门内外板之间还装有玻璃、玻璃导槽和导轨及玻璃升降器等。有的还有旋转窗。现就对其各部分进行设计。2.1 车门锁及手柄车锁,主要用途是保证车内及车本身安全,同时也限定车门不能自动开关,对车身等造成磨损或发生意外,所以车锁装置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2.1.1对车门锁装置的要求1)操纵内外手柄时,车门能轻便地打开,关闭时车锁装置具有对车门运动的导向和定位作用。2)门锁应具有两档锁紧位置:全锁紧和半锁紧,以防止汽车行驶时车门突然打开,其安全保护作用。3)设有锁止机构。当锁止时,在车外只有用钥匙才能打开车门,在车内必须先解除锁止状态才能打开车门。4)具有防误锁作用。当前门开着而锁钮

20、被按下时,若关闭车门撞动锁抓,即可通过联动机构解除锁止状态,从而防止由于钥匙遗忘在车内而打不开门。5)强度要求:当车门处于全锁止状态时车门锁能经受一定的纵向载荷、横向载荷和冲击惯性力的作用,从而不因汽车碰撞、翻车、颠簸而使门锁失灵。纵向载荷是使汽车前后方向上门柱拉开门锁与挡块的载荷,按日本和美国SAE标准规定,进行纵向载荷试验时,在垂直于车门板的方向上,应施加900N的横向作用力,以不超过5mm/min的速度,在处于啮合状态的门锁与挡块结合面的垂直方向施加纵向载荷,直至破坏。横向载荷,是使汽车车门从关门位置到开门位置,拉开门锁与挡块的负荷。 门锁的分类与特点门锁按其结构大致可分为舌式、棘轮式、

21、凸轮式。舌式锁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对车门的配合精度要求不高;缺点是只有横向的定位,不能承受纵向的载荷,故可靠性差,加之关门沉重,噪声大,锁舌与挡块易磨损,因而在现代汽车上基本被淘汰。 棘轮式所现在广泛采用。其特点是锁内部有一套由锁钩和棘轮组成的制锲机构。由于位于门腔外部的锁闩和门柱上的挡块形状不同,有转子式门锁、卡板式门锁等等。门锁的内外手柄有旋转式、掀拉式和手扣式,外手柄还有按钮式。从不会碰伤人手以及不会由于冲击加速度使门自动打开等安全角度看,手扣式比较好,它凹陷在车板内,也有利于减少空气阻力,但手扣式手柄质量较大,成本也高。2.2 车门玻璃玻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它是以石英砂、纯碱、长石、石

22、灰石等为主要原料, 第3章 车门的密封车门的密封包括车门和车身之间间隙的密封和窗玻璃的密封。现就对这两种密封作出详细说明。3.1 车门与门框的密封 密封条截面形状及材料车门和门框之间的间隙是用密封条将其填充,以防雨水、灰尘进入车内,同时在开关车门时起缓冲作用,在汽车行驶时防止车门震响。密封条的截面形状按其变形情况可分弯曲型、压缩型、复合型和空心压缩型。弯曲型密封时接触面小,优点在于在载荷变化不大的区段可得到较大的变形,因此有利于弥补车门和门框之间的间隙误差;缺点是容易产生永久变形。压缩型密封是接触面大,在同样变形量时其载荷变化比弯曲型要大,因此密封效果好些;但车门反力增大,使开关车门时费力且震

23、响声大。现在广泛采用的是空心压缩型密封条,由起密封作用的海绵橡胶部分和起夹紧门框作用的夹持部分所组成,其尺寸随车型的不同而不同;非线性的弹性特性使关门时消耗能量小,密封效果也好。为降低压缩密封条的载荷,可在密封条上加工排气孔,孔径一般为34mm,孔距约为200mm。 密封条的布置形式及固定方式密封条的布置形式有布置在车门上的,布置在车身门框上的以及双重布置的。密封条的固定方式:1)粘接。用粘接剂2)机械固定。多用卡扣和卡槽3)夹持带金属骨架的密封条可直接夹持在门框上 密封的要求对于车门来说,要求密封条沿车框四周能与车门内侧均衡柔软地接触。在设计中,首先应考虑车门在关闭状态下,密封条是如何接触受

24、力和被压缩的,应保持压缩面和接触方向的一致性,这一点与车门的形状和铰链的位置有关。此外,还应考虑车辆行驶中车门的振动情况,以免密封条在使用中变形扭曲影响密封性能,或被撕脱。密封条断面形状的设计应考虑接触强度、密封条的安装部位,以及车门的结构型式和密封要求,而且,为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根据密封间隙合理选择中空型密封条的压缩量或唇形密封条的弯曲贴紧程度是非常重要的。第4章 装涂材料装涂材料是一种流动或粉末状态的有机物质,可采用不同的工艺涂覆在物体表面上,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的连续固态薄膜。统称为涂膜,又称漆膜或涂层。对于所形成的涂膜而言,涂料是涂膜的半成品,涂料只有经过使用即施工到被涂物件的

25、表面形成涂膜后才能发挥作用。涂料工业发展很快,品类繁多,按其主要成膜物质的不同,可分为若干系列。主要有三大类:以单纯油脂为成膜物质的油性涂料,如清油、厚洒漆;油性调和漆;以油、天然树脂为成膜物质的油基涂料,如磁性调和漆;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各类涂料等。4.1 涂料的作用及特点 涂料的作用1)保护作用。涂料在物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能阻止或延迟材料在大气等各种介质中的锈蚀、腐朽和风化等破坏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使材料的使用寿命延长。2)装饰作用。涂料可以改善材料表面的外观现象,起到美化作用。3)特殊功能作用。涂料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特殊功能,如改善材料表面的力学、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等方面的性能

26、。 涂料的特点1)适用面广,可广泛用于各种不同材料的物体表面。2)能适应不同性质的要求。3)使用方便,一般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和设备就可以进行施工。4)涂膜容易维护和更新,这是采用涂料的优越性之一。5)涂膜装饰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涂料材料多是有机物质,且一般涂层较薄,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4.2 涂料的组成第5章 地板5.1 地板的布置形式 地板各种布置形势特点轿车车身的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受底盘布置形式的制约。如所周知,轿车底盘有三种常见的布置形式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传统式布置)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前驱动布置)3)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目前多采用传统式布置(发动机前置

27、、后轮驱动,通常用FR表示)和前驱动布置(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通常用FF表示)两种形式。由于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缺点较严重,实际上已被逐渐淘汰。传统式布置形势有利于车市内部(包括行李舱)布置,而且可以提高操纵稳定性以及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式,所以长期以来被广泛采用于中、高级轿车。其缺点在于地板中部出现凸包,影响踏板布置以及整车高度的降低和质量的减轻。对于前驱动布置形势,由于取消了传动轴,可以降低地板和整车高度,如果采用横置式发动机,则更便于车室内部布置。此种布置式对车身总布置、降低风阻和整车轻量化等都是很有利的。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德国前轮驱动轿车的产量在轿车总产量中仅占2%4

28、%,1986年既提高到60%以上,1990年西欧各国前轮驱动轿车的产量已达95%。根据车身承载形式之不同,可以绘出地板总成的横截面。如下图5-1a) 周边式车架b) X型车架c) 梯形车架d) 承载地板 图5-1 各种不同车架形式下底板总成截面车架或地板总成的形式取决于纵梁沿宽度方向的布置。地板高度取决于离地间隙以及纵梁和横梁的截面高度。车身地板的离地高度应在保持必要的离地间隙情况下尽可能减小,以降低汽车的重心,提高高速行驶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车身地板凸包的高度最小以及后座凸包上的坐垫有足够的厚度,通常采取在直平面内将传动轴布置成U型的方案,这样可以降低传动轴的轴线,同时又能保证动力总成的外廓

29、不致离地间隙,而且万向节叉轴线之间的夹角也不致超过允许值。凸包与中间传动轴部分之间的最小间隙一般可取1015mm。在绘出传动轴的最高轮廓线之后,即可据以决定传动系以上的凸包线。进一步即可确定地板平面, 为降低轿车的地板高度,可采取以下措施:1)减小车架纵梁高度2)后桥上面的一段纵梁做成向上弯的形状3)后桥采用双曲面齿轮传动以降低传动轴等5.2 地板的选材 地板在车内起支撑以及固定座椅、换挡手柄座、手刹座等,它下面有加强板,总的来说,地板受到的力不是很大,所以在强度方面要求不是太高。 第6章 集中应力的处理6.1 集中应力的产生当受力杆件的截面发生突变时,就会由于刚度突变引起截面变化处应力集中。

30、在经常承受交变应力的汽车车身上,应力集中可能诱发进展性裂缝,导致疲劳损坏。这是车身结构损坏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结构设计时要避免截面急剧变化,特别是要注意加强板和接头的设计。6.2 集中应力的处理在车身上有许多受有集中力需要使用加强板的部位,如固定车门铰链的地方、悬挂操纵踏板处等。但是应合理设计加强板的大小和厚度。加强板太小,则不足以将集中载荷通过加强板分散到较大的面积上;加强板太大则会增加质量。一般加强板的厚度比被加强件的板料为厚,但厚度不宜相差太悬殊,否则,不仅在加强板边缘由于刚度突变会引起应力集中而出现裂纹,而且对焊接强度也不利的。车身承载杆件上往往需要开一些孔洞,以便安装各种导线、管道和

31、机构等。显然,由于这些孔洞将产生集中应力,应尽可能将孔位选在应力较小部位。如截面中性轴附近。此外,开一个大孔要比开几个小孔应力集中更严重。纵、横杆件的连接点即通常所谓的“接头”,诸如底架纵梁与横梁的交接处、横梁与立柱的节点、门窗以及门框的四个角等,这些部位一般都容易出现集中应力,如设计不当很可能造成车身的隐患。从提高扭转刚度来看,纵梁与横梁应以翼缘相连,但一般翼缘的弯曲应力和约束扭转正应力都最大。因此,必须认真设计接头的形状和连接强度。可用角板等各种连接方式,以扩大接触的面积,减少集中应力。还需指出,过分地加强接头,也可能由于接头刚度太大而使接头边缘的被加强梁上产生集中应力,或者由于接头的约束

32、程度过大致使约束扭转正应力加大而损坏。谢 辞到今天为止,为期两个月的毕业设计终告结束。在这次大学期间最后一次设计中,我又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前上课时不是很专心,所以有些东西学得似是而非。但设计是不能投机取巧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作假!所以,在设计中遇到问题,不得不自己查资料、向别人请教。在这个过程中,以前不太懂的和根本就不明白的知识,也逐渐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成为自己的东西。通过这次设计,不仅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把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所学知识更加稳固。在毕业设计中,我感触颇深。设计期间,我有过苦恼,有过退缩。毕业设计毕竟不同以往,需要的工作量很大,遇到的困难也可想而知。所以有时自己压力

33、真的很大,但我最终坚持了下来!在此,我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程广伟程老师。设计期间,他以身作则,每天我们八点钟去地下室拆卸面包车,他也准时到场,对我们进行指导。如果遇到不懂问题,他耐心解答,还经常抽空在网上查一些有关我们设计有关的东西,指点我们少走弯路,如果缺少什么东西他也会尽快解决。还很感谢我的同学们,在设计中遇到问题,他们也尽自己所能来帮助我,在遇到难题心情低落时,他们会劝导我是我重获信心。最后感谢学校,感谢百忙中抽空要为我们组织答辩的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再次对所有帮助我的人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1 黄天泽,黄金陵主编. 汽车构造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2 黄天泽主编.车身设

34、计.长春:吉林工业大学。19833 黄金陵主编.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长春:吉林工业大学,19854 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编.汽车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5 王宏雁,刘忠铁主编.汽车车身造型与结构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106 李明惠主编.汽车材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7 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8 杨志勇主编.汽车涂装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69 宋年秀,腾飞,朱永强主编.图解汽车车身构造与拆装.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0 梦少龙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311 关文达主编.汽车构造.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12 于兵主编.非金属材料大全.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713 张俊臣主编.化工产品手册.(第二版).涂料及涂料无机颜料.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