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56750001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4.8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资源描述: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6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第一章 总 则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上特大、大、中桥桥位勘测设计的准则。厂矿道路和林业专用公路以及城市道路上的特大、大、中桥桥位勘测设计,亦可参照使用。桥位设计包括桥梁、调治构造物、引道路堤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桥位布设应根据道路交通的要求,结合河段特点,地形、地物、工程地质极环境等条件进行。桥位设计河段分类表一、第一种河段分类表河流类型河段类型稳定程度河 流 特 性 及 河 床 演 变 特 点序号分类形 态 特 征水 文 泥 沙 特 征河 床 演 变 特 征河 段 区 别 要 点山区河流峡谷河段稳定1、在平面上多急弯卡口,宽窄相间,河床为V型或U型。2、河流纵断面多呈凸型,比降

2、缓陡相连。3、峡谷河段,河床狭窄,河岸陡峭多石质,中、枯水河槽无明显区别。4、开阔河段,河面较宽,有边滩,有时也有不大的河漫滩和明显阶地,有的地方也会出现心滩和沙洲,比降较缓,河床泥沙较细。1、河床比降陡,一般大于2。2、流速大,洪水时河槽平均流速可达58 m/s。3、水位变幅大,个别达到50米左右。4、含沙量小,河床泥沙颗粒较大。由于流速大,搬运能力强,故洪水时河床上有卵石运动。1、河流稳定,变形多为单向的切蚀作用,速度相当缓慢。2、峡谷河段的进口或窄口的上游,受壅水的影响,洪淤、枯冲。3、开阔河段有时有较厚的颗粒较细的沉积物,且多是洪冲、枯淤变化。4、两岸对河流的约束和嵌制作用大。峡谷河段

3、,河床窄深,床面岩石裸露或为大漂石覆盖,河床比降大,多急弯、卡口,断面呈V型或U型。开阔河段和顺直微弯河段,岸线整齐,河槽稳定,断面多呈U型,滩、槽分明,各级洪水流向基本一致。开阔河段平原区河流顺直微弯河段1、平原区河流,平面外形可分为顺直微弯型、分汊型、弯曲型、宽滩型和游荡型。2、河谷开阔,有时河槽高出地面,靠两侧堤防束水。3、河床横断面多呈宽浅矩形,通常横断面上滩槽分明,在河弯处横断面呈斜三角形,凹岸侧窄深,凸岸侧为宽且高的边滩,过渡段有浅滩、沙洲。4、枯水期河槽中露出各种形态的泥沙堆积体。5、由于平原区河流多河弯、河滩连续分布,因此,河床纵断面亦深浅相间。1、河床比降平缓,一般小于1,有

4、时不到0.1。2、流速小,洪水时河槽平均流速多为24 m/s。3、洪峰持续时间长,水位和流量变幅小于山区河流。4、河床泥砂颗粒较细, 水流输送给泥沙以悬移质为主,多为沙、粉沙和粘粒;但也有推移质。5、或者为宽滩河流。1、顺直微弯河段,中水河槽顺直微弯,边滩呈犬牙交错分布;洪水时边滩向下游平移,对岸深槽亦向下游平移。?2、分汊河段,中高水河槽分汊,两汊可能有周期性交替变迁趋势。3、弯曲型河段,凹冲凸淤。自由弯曲型河段,由于周而复始的凹冲凸淤,随着凹岸侧冲刷下切和侵蚀,弯顶横移下行,凸岸侧成?岗地形并扭曲弯向下游;与此同时弯曲路径加长,阻力加大,颈口缩短,洪水时发生裁弯取直。4、宽滩蜿蜒型河段,河

5、床演变与弯曲型河段类似。5、游荡型河段,河槽宽浅,沙洲众多,且变化迅速,主流、支汊变化无常。稳定性和次稳定性河段的区别:前者河槽岸线、河槽、洪水主流均基本稳定,变型缓慢;后者河湾发展下移,主流在河槽内摆动。分汊河段,两汊有交替变迁的趋势。宽滩河段泛滥宽度很宽,达几公里 、十几公里,滩槽宽度比、流量比都较大,滩流速小,槽流速大。分汊河段次稳定弯曲河段宽滩河段游荡河段不稳定山前区河流山前变迁河段山前变迁河段,多出现在较开阔的地面坡度较平缓的山前平原地带,河段距山口较远,其下多是比较稳定的平原河流,水流多支汊,主流迁徙不定,河槽岸线不稳,洪水时主流有滚动可能。1、河床比较介于山区和平原区之间,一般为

6、1 10;但冲积漫流河段有时大于20 50。2、流速介于山区和平原区之间,洪水时河槽平均流速可达到3 5 m/s。3、水流宽浅,水深变幅不大,既小于山区亦小于平原区。4、泥沙中等或较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洪水时往往携带大量细颗粒泥沙(既有悬移质又有推移质),是淤积的主要材料。1、山前变迁型河段,泥沙与河床演变特点有类似平原游荡型河段之处,但其比降和泥沙颗粒皆大于平原游荡型河段;主要还是山前河流的特点,夺流改道之势更为凶猛迅速。2、冲积漫流河段,通常无固定河槽,夹带大量粗颗粒泥沙的水流淤此冲彼;加以坡陡、流急造成水沙混合体奔突冲击,有很大的破坏力。洪水后,河床支汊纵横,支腐破碎,没有固定河漫滩

7、,是最不稳定的河段,河床有可能淤高。不稳定河段与次稳定河段的区别: 前者主流在整个河床内摆动,幅度大,变化快,河床有可能扩宽;后者主流的河槽内摆动,幅度小。游荡性河段与山前变迁型河段的区别: 前者土质颗粒细,冲刷深,回淤快,主流不仅在河床内摆动, 甚至可能造成河道改道;后者颗粒粗,冲刷浅,由于河床淤高扩宽和主流摆动,造成主槽变迁,河岸傍切扩宽幅度小。冲积漫流河段地貌大致具有冲积扇体特征,床面逐年淤高,较游荡型河段明显,洪水股流按总趋势在高沟槽中通过。冲积漫流河段冲积漫流河段,距山口较近,河床坡度较陡;因为地势单调平坦, 水流出山口后成喇叭形散开,流速、水深骤减,水流夹带大量泥沙落淤在山口坦坡上

8、形成冲积扇。河口三角港河口三角港河口段为凹向大陆的海湾型河口段。比降一般小于0.1, 流速也小;由于受潮汐影响,流速呈周期性正负变化;泥沙颗粒极细,多为悬移质。河口除受波浪和海流作用外,河流下泄的部分泥沙(进入河口后),由于受潮流和迳流的相互作用,常形成拦门沙,加之咸、淡水交汇造成泥沙颗粒的絮凝现象,促进了泥沙的淤积,洪水期山水占控制的河段,可能有河床冲刷。因此很多河口段河床的冲淤变化很明显。区别要点同形态特征。三角洲河口三角洲河口段为凸出海岸伸向大海的冲积型河口;河口段沙洲林立,支汊纵横交错。注:表列河段为一般情况,如山区河段一般为稳定性河段,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有的山区河流有次稳定的、甚至有

9、不稳定的河段,遇到这类场合,应根据具体河段的实际情况,分析其稳定性,决定采用何种勘测设计方法。二、第二种河段分类表峡谷性河段稳定性河段次稳定性河段变迁性河段游荡性河段宽滩性河段冲积漫流性河段稳定性及变形特点河段平面外形断面及地质特点水文特点河段区别要点交通正常营运状态下,顺畅地通过 设计洪水和凌汛;满足通航要求;与附近城乡、工农业和周围环境以及引道路堤和路面等的排水设施相配合。桥位设计所需收集的资料,应做好调查研究,鉴别其可靠性;对水文、水力计算结果,区域地质资料和有关测量成果,应结合当地具体条件和地区特征,进行合理性分析论证和选用。水利工程地区和通航河流上的桥位,原则上应按既有工程的现状进行

10、设计。如需考虑发展规划,必须有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划文件。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通航等级高、技术复杂的特大桥,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工模型试验和地基承载力及摩阻力的试验;经过省、部级鉴定的试验成果应作为设计依据。第二章 勘测设计的任务和内外业工作第一节 勘测设计的任务和工作内容 主要任务:为桥位设计提供必要而可靠的基础资料。推荐经济合理的桥位和接线方案。预测建桥后可能引起的水文条件、环境条件变化和河床演变。确定桥孔长度、桥梁高度和河床最低冲刷深度及引道、调治构造物设计方案。 主要工作:勘测前的技术准备。野外勘测和资料整理。水文计算,桥长、桥高和冲刷计算以及引道和调治构造物等工程设计。编制勘测设

11、计报告(包括水文、地质、测量)。第二节 勘测前的技术准备 地形与测量资料地形图、航摄像片、水准点位置、高程及高程系统,三角点、导线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等资料。 水文资料流域水系图、桥位以上流域面积;桥位所有河段河床及河岸变迁资料;桥位附近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流量及其相应的水位、流速、糙率、水面比降、测流断面、含沙量和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以及特殊河段所需资料等。 气象资料桥位附近有关气象台(站)历年最大风速和最多风向及频率;年、月、日平均气温和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历年年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最大1小时降水量和最大24小时降水量、降水天数;以及相对湿度和最大冻土深度

12、等资料。 流冰、流木资料桥位河段最高和最低流冰水位、封冻最高水位;冰厚、冰块最大尺寸;冰块的密度、流冰的速度、冰坝抬高水位的高度;流木最大长度,以及漂流物类型、大小等资料。 通航资料桥位河段通航等级、通航船舶、船队尺度,排筏最大宽度和长度,航运密度和发展情况;航道图、航迹线位置图,最高、最低通航水位、封冻停航水位、通航净空和通航孔数;以及航道整治、规划和船舶上、下行限制速度等资料。 地质资料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基本烈度、建筑材料以及桥位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等资料。 其他桥位所在地区的水利、农林、铁路、公路、水运、城建和环保等部门的有关设计和规划资料。第三节 勘测设计内外业工作

13、原则: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when两阶段设计,地质勘察工作按初勘和详勘分别进行。桥位测绘和水文调查原则上一次完成。外业工作 水文调查和测量1. 水文调查断面选择和测量;2. 洪水痕迹、河床演变的调查与测量, 河段类型、地表特征调查,现场划分滩、槽。3. 河床比降、水深、流速和流向测量。4. 调治构造物布设测量。5. 既有桥和有关涉河工程的调查测绘。6. 补充收集水文、气象资料。必要时,应收集堤防有关资料。 地形测量1. 桥位选择和桥位平面控制测量应包括比较桥位。2. 桥位总平面图和桥址地形图的测量。3. 桥位中线和引道纵横断面测量。4. 补充收集地形图等资料。 工程

14、地质勘测1. 桥位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勘察与测试。2. 天然建筑材料调查与勘察。3. 收集区域地质、地震等资料。4. 桥位和桥基工程地质条件的初步评价。 其他1. 收集编制施工方案及设计概(预)算所需资料。2. 与有关单位协商,签订协议。3. 必要时,应进行水文观测,并收集与测绘水工模型试验所需的资料。内业工作(不包括结构施工图设计) 水文资料整编1. 绘制水文要素及水文观测图表(水位-流量、水位-流速、水位-面积、水位-比降和流速、流向图等)。2. 设计流量、流速、水位的推算。3. 桥长、桥高、冲刷和壅水计算。4. 绘制桥位中线和水文断面图。5. 绘制河段比降图。6. 调治构造物的水文分析计

15、算。7. 必要时,编制桥位河段行洪报告。 测量资料整编1. 绘制桥位总平面图和桥址地形图。2. 导线坐标计算和平差计算。 地质资料整编1. 编制桥位野外勘测说明书。第三章 桥位选择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一般地区的桥位选择 水文方面的要求:1、桥位应选在河道顺直、稳定、滩地较高、较窄,且河槽能通过大部分计算流量的河段上; 不宜选在不稳定的河汊、河床冲淤严重、水流汇合口、急弯、卡口、古河道以及易形成流冰、流木阻塞的河段上。2、应考虑河道的演变。3、桥梁轴线宜与中、高洪水时的流向正交;如不可能,当斜角大于5时,则应在孔径和基础设计时考虑其影响。4、与水流斜交的桥位,应避免在引道上游行成水袋;若不可

16、避免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地形、地物、地貌等方面的要求:1、桥位尽量选在两岸有山?或高地等河岸稳固的河段;平原河流的节点河段;两岸便于接线的较开阔的河段。 2、应避免在桥位上下游有山?、石梁、沙洲等干扰水流畅通的地段。3、尽量避免地面、地下既有重要设施的拆迁。4、应考虑施工场地布置、材料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工程地质方面的要求:1、桥位应选在基岩和坚硬土层外露或埋藏较浅、地质条件简单、地基稳定处。2、桥位不应选在活动性断层、滑坡、泥石流、强岩溶以及其他不良地质的地段。 通航方面的要求:1、桥位一般应选在航道比较稳定、顺直且有足够通航水深的河段上。如航道不稳定,应考虑河道变迁的影响。2、桥位应离开

17、险滩、浅滩、急弯、卡口、汇流口和水工设施、港口作业区和船舶锚地。其距离,上游不小于顶推船队长度的四倍、拖带船队或拖排队长度的三倍;下游不小于顶推船队长度的三倍、拖带船队或拖排队长度的一倍半。3、通航期内,桥轴线应与主流正交,如斜交时,桥轴线的法线与主流交角不宜大于5,否则应增大通航空的跨径。4、桥位应选在码头、锚泊区和排筏集散场的上游一定距离处。 各类河段上桥位选择特点:1、在水深流急的山区峡谷河段,桥位宜选在可以一孔跨越处;否则,宜选在水深较浅、流速较缓的山区开阔河段上。2、在平原顺直微弯河段上,桥位宜选在河槽与河谷方向一致,槽流量较大处;桥轴线宜与河岸线正交。3、在平原弯曲河段上,桥位一般

18、应选在主槽流向和河流的总趋势一致的、比较长的河段上;如河弯发展已逼河谷的基本岸边时,宜选在河弯顶部中间部位;如弯顶正在向一侧发展且难以固定时,宜在两弯之间较稳定的直线段上设桥。4、在平原分汊河段上,一般桥位应选在分汊点以上;在江心洲稳定的分汊河段上,桥位亦可在江心洲或洲尾两汊深泓线汇合点以下。5、在平原宽滩河段上,桥位宜选在河滩地势较高、河槽居中、稳定、顺直和滩槽流量比较小的河段上;当滩、槽流量比较大且滩内汊流距主槽较远时,宜选在河滩地势有利于分流的河段上,采用一河多桥方案;如桥位附近有村镇,宜选在村镇上游。6、在平原游荡河段上,桥位宜选在两岸有固定依托的较长束窄河段上;如岸壁是岸坎、人工建筑

19、物或具有抗冲能力的土质等地段,桥轴线宜与河岸正交。7、在山前变迁河段上,桥位宜选在两岸与河槽相对比较稳定的束窄河段上;若必须跨越扩散段时,也应选在摆动范围比较小的河段上,桥轴线宜与洪水总趋势正交。 8、在山前冲击漫流河段上,桥位宜选在上游狭窄段或下游收缩段上,不宜选在中游扩散段;如必须通过中游扩散段时,宜采用一河多桥方案,且使各桥位大致在同一等高线上。 城镇附近的桥为选择1、考虑城镇规划的要求,并尽量遵循近城不进城的原则。2、宜与治河、防洪、环保相配合。有防洪要求的城镇,桥位宜选在城镇上游。3、桥头接线应尽量避免拆迁有价值的建筑物。 既有桥附近的桥位选择(一)必须从整体出发,除考虑施工、营运、

20、航运以及路线要求外,尚应考虑下列因素:1、如既有桥上游已设置调治构造物、破冰棱,且桥头河滩路堤设有防护设施可以利用时,宜选在既有桥下游侧。2、如能利用新桥改善既有桥的工作状态,宜增做新桥设在既有桥上游的比较方案。3、水利工程或铁路与公路有干扰时,或河道内有残留障碍物时,桥位宜选在无干扰或干扰较少的一侧。4、既有建筑物、高压线等设施不宜轻易改移。(二)两桥间距1、非通航河流上,两桥间距应考虑城市防洪要求、既有桥工作情况、桥梁基础结构状态、工程地质条件、施工与营运干扰等因素来确定。2、通航河流上,两桥间距一般为:一至五级航道不小于船队长度加船队下水五分钟航程之和;六、七级航道不小于船队长度加船队下

21、水三分钟航程之和。如不能满足时,应同航政部门研究,在确保船舶和桥梁安全的情况下,商定解决办法。(三)在铁路附近的桥位,宜选在公路路线总方向的一侧,以免反复跨越铁路。 桥位与管线之间的关系u 油、气管道穿跨河流时,宜在桥位的下游侧;管道距大桥不应小于100m,距中桥不应小于50m;若在已有水下管道上下游建桥时,桥距管线位置不应小于100m。u 油、气管道若在现有桥梁上游跨河,其设计洪水频率标准不应低于该桥的设计洪水频率标准;若在现有跨河管道上游建桥时,也应按此办理。u 石油管道如需设在现有桥梁上跨河或考虑结合修建时,应由双方协商确定。u 天然气管道不得设在公路桥上。u 桥位与高压线跨河塔架轴线间

22、的距离应不小于 1.2 1.5 倍塔架高度;钢结构桥梁以及在电压高、塔架跨距大且风力大的地区宜用偏大值。u 桥位与其他管线之间的关系,均应协商办理。第三节 特殊地区的桥位选择l 泥石流地区1、在强烈泥石流地区,桥位应采取绕避方案。2、岩溶岩溶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有时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往往呈奇特形状,有洞穴、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此种地貌地区,往往奇峰林立。 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有这种地貌。著名的桂林山水所呈现的奇峰异洞就是这样形成的。 旧称喀斯特,源于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地名。 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

23、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既包括水动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运,又包括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作用,还包括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在水流作用下,形成陡峭的海岸、弯曲的沟壑、高高的冰蚀悬谷、气势磅礴的大峡谷。“滴水穿石”也是水的化学侵蚀作用的写照。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斯拉夫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按其发育

24、演化,岩溶可分出以下6种。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

25、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世界上最大的溶洞是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犸猛洞,位于肯塔基州境内,洞深64km,所有的岔洞连起来的总长度达250km。洞里宽的地方象广场,窄的地方象长廊,高的地方有30m高,整个洞平面上迂迴曲折,垂向上可分出三层。雨季,整个洞内都有流水,成为地下河流在坡折处河水跌落,形成瀑布;旱季,局部地区有水,成地下湖泊,可能还有积水很深的潭,不妨称无底潭。 中国是个多溶洞的国家,尤以广西境内的溶洞著称,如桂林的七星岩、芦迪岩等。北京西南郊周口店附近的上方山云水洞,深612m

26、,有七个“大厅”被一条窄长的“走廊”相连,洞的尽头是一个硕大的石笋,美名十八罗汉,石笋背后即是深不可及的落水洞,也有一定规模。周口店的龙骨洞,洞虽不大,却是我们老祖宗的栖身地 。l 潮汐河段桥位不宜选在涌潮区段;应避开滩岸和凹岸多变地段;应离开既有挡潮闸一定距离。l 河网沼泽地区l 水库地区修建水库产生的不利因素?l 黄土高原地区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第四节 桥位方案比较l 原则: 资料必须齐全、可靠;同等设计深度、同一起讫点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比较。l 推荐方案应综合考虑下列要求:工程费、维修养护费、营运费(20年计)的总和最少;工期短、工效高、经济效益好。施工场地和材料运输有较好的

27、条件。桥头引道和调治构造物的技术指标优化、合理和工程量省。优先选用具有良好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的方案。对当地农业、水利、城镇、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干扰最小。 有利于环境保护。第四章 桥位测量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桥位平面控制测量桥位测量的平面控制网,一般可采用闭合导线三角网。闭合导线选点比较自由,能更好地满足施工对控制点点位的要求。导线点应与路线上的平面控制点联测闭合。第三节 桥位高程控制测量 第五章 工程地质勘察第一节 一般规定桥位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一般两阶段勘察,即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初勘)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详勘)。当桥位明确,无比选桥位,且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时,一般大、中

28、桥采用一阶段详勘。FOR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特大桥和大桥,必要时,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审批意见,增加技术设计阶段勘察(技勘),对初勘作进一步补充勘察工作。勘察前,必须全面收集、掌握前阶段有关成果资料;勘察时按各阶段要求精心勘察。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特大桥和大桥,必要时,应进行施工补充勘察。n 岩土分类标准 桥涵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 - 85)。 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蚀的评价标准。 公路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分类和公路工程地质图利及符号,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JTJ064 - 86)。n 工程地质条件分类简单的: 地形简单,地貌单元少;地层结构简单、无特殊土层、基岩

29、分化不严重、顶面起伏不大;地质构造较简单;地下水对桥基无不良影响和桥位处无不良地质现象。复杂的: 地形较复杂,地貌单元多;地层结构复杂,有特殊土层、基岩分化严重、顶面起伏大;地质构造较复杂;地下水对桥基有不良影响和桥位处有不良地质现象。n 各阶段勘察要求n 成果质量检验n 安全作业。遵守安全规则,加强与航运、气象、水文站等部门的联系,确保安全作业。第二节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n 目的与任务根据掌握的地质资料,查明各桥位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为桥梁初步设计提供必须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对选定桥位处进行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勘探宜先用物探作面上控制,再用钻探、原位测试进一步查

30、明各桥位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特别应查明与桥位方案比选有关的主要工程的地质问题。n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在桥位处必须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特大桥和大桥,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中桥,工程地质测绘视需要确定。调查测绘前,应对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如图件比例尺符合测绘要求或有更大的比例尺时,可在现场进行核对、补充、修订,是否应实地测绘。测绘比例尺,一般为1:2000 1:20000;如有需要,可适当放大。 调查与测绘范围1. 调查范围一般包括对桥梁及其附属工程有影响的工程地质现象。2. 测绘范围一般包括桥轴线纵向的河床和两岸谷坡或阶地,以及横向的河流

31、上下游各200500m。如设计有特殊要求,可增加测绘范围。 调查与测绘内容七、其他资料,如勘探、物探、测试成果和照片等。第四节 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土的工程地质勘察u 岩 溶(一) 勘察内容1. 桥位处的河谷、地形、地貌,岩溶形态、规模和性质。2. 岩溶发育的基本规律与岩性,各岩层间的接触关系以及与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的关系。?3. 调查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和垂直分布情况,分析岩溶于地下水的循环关系。 4. 查明桥位处溶洞、地下河等的位置、高程、断面形态与延伸的特征,以及溶洞、地下河顶板和底板高程、顶板厚度、洞壁岩体的稳定强度。(二) 勘探要求充分发挥物探的优势,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方法进

32、行。 1.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一般应在桥轴线上布置钻孔,对地表塌陷、洼地、基岩起伏或软弱土层分布不均、物探异常地段,应作为布孔重点,查明各桥位处地下水特征、岩溶发育程度和发育规律。对建桥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为优选桥位方案提供依据。2.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具体查明各墩台(桩)处岩溶形态、位置、规模、埋深、围岩,洞穴充填物性状和顶板的厚度,地下水特征、地下河大小及其贯通等情况,进一步评价地基稳定性,并为桥基设计和工程处理提供工程地质资料。3. 钻孔一般应钻至基础底面以下5 10m。如有溶洞时,孔深应穿过溶洞,并在完整基岩上深入 3 5m。对重要基础还应适当加深。4.评价要点u 滑

33、坡(一) 勘察内容调查测绘范围:滑体及相邻地段(当滑坡具有地区性特点时,应适当扩大调查范围)。调查内容: 滑坡所在地区的气象、水文、地震以及人类活动等情况,并分析滑坡的影响。桥位处滑坡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产生滑坡(二) 勘探要求(三) 评价要点u 泥石流(一) 勘察内容调查测绘范围:供给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供给区: 水源类型、汇水条件、水量、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人为活动的影响以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的分布范围与概略储量。(二) 勘探要求(三) 评价要点u 湿陷性黄土勘查内容勘察要求取原状土,宜用薄壁取土器。为判定湿陷等级,取样的间距为 1 2

34、m。评价要点桥头引道或岸坡加固及防水的必要措施。第六章 水文调查与勘测第一节 水文调查与勘测的目的和内容目的:了解河流的水文情况,为桥位设计提供必要的水文资料。主要内容:1. 补充收集桥位区的水文和气象资料。2. 水文调查。3. 洪水观测。4. 调查与勘测资料的整理。第二节 水文调查对于缺乏水文观测资料的河流,水文调查是获得桥位设计所需水文资料的最基本方法。对有实测资料的河流,水文调查是获得补充资料的方法。u 洪水调查1. 洪水调查的河段宜选在桥位附近或水文断面附近,其两岸宜有较多的洪痕点,且宜选在顺直而稳定的河段,尽量避开回流和人工建筑物的影响。2. 调查前应将已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大致掌

35、握流域内洪水发生的情况,以便有目的地进行调查。3. 调查历史洪水情况时,应尽量收集水利部门的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对早期的历史洪水,宜访问当地老居民;对近期的历史洪水,宜访问中、青年居民。应联系生活中印象较深的事,结合收集到的民谚、记水碑文、报刊、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洪水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4. 调查各次大洪水发生的时间(年、月、日)、大小以及洪水时的雨情、水情与灾情。调查洪水来源、发生原因、涨落幅度、洪水时的主流方向,调查有无漫流、分流、死水以及流域自然条件有无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等。除了实地调查洪水外,还应广泛收集有关地方历史文献档案、水利河道专著及各省、市历史洪水整编成果等。5. 调查各次

36、大洪水的洪痕水位,同一次洪水至少要调查3 5 个可靠或较可靠的代表性的洪痕点。在确定洪痕时,应注意洪痕标志物有无变动,有无受到波浪、漂浮物、水拱、决堤等影响及河床断面冲淤变化程度。洪痕可靠程度评定标准评定因素等级123可靠较可靠供参考指认的印象和旁证情况亲身所见,印象深刻,情况逼真,旁证确凿亲身所见,印象深刻,所述情况比较逼真,旁证材料较少听传说或印象不深刻,所述情况不够清楚具体,缺乏旁证标志物和洪痕情况标志物固定,洪痕位置具体或有明显的洪痕标志物变化不大,洪痕位置较具体标志物有较大变化,洪痕位置不具体估计可靠误差范围0.2m以下0.2 0.5m0.5 1.0m注:评定时以1、2项为主,3项仅

37、作参考;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能机械套用。6. 在人烟稀少地区,可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根据洪水淤积物,河岸受洪水冲刷痕迹,洪水对河岸所起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的作用标志,以判断历史最高洪水位或多年平均洪水位。7. 调查波浪高度和洪水发生季节及水文断面地表特征。8. 洪水点高程用水准仪施测,由水准点引测的闭合差不应低于五等水准测量要求。 洪水位点平面 位置,可采用光电测距、经纬仪视距、直接丈量测定,或在地形图上能找到点位量取。l 河道调查1. 收集河道管理部门的有关河道历年变迁的图纸和资料。2. 调查河道弯曲及滩槽情况,以及有无支流、分流、急滩、卡口、滑坡、塌岸和自然壅水现象等,以确定河段类型。3

38、. 调查河道历史上主槽、边滩和沙洲变迁或移动情况、支汊分流的变化、漫溢泛滥宽度、河岸稳定程度、改道原因、航道变化等,并分析预估演变发展的趋势。4. 调查河床冲淤变化,上游泥沙来源,历史上淤积高度和下切深度。5. 调查桥位上下游水位站、水文站、观潮站、径流站、临时水尺、实验研究场站的设站沿革?和资料等情况。l 既有涉河工程调查1. 桥位河段上既有桥梁和跨河管缆的跨度、全长、基础埋深、运营、水害和防护等情况。2. 河段堤防标准、历史沿革、灾害和防护措施等情况。3. 上、下游水库设计频率、泄洪流量、汇水面积、壅水范围、河床冲淤等情况。4. 沿河城镇、农业、厂矿、经济、文化、环保设施以及灾害和防护措施

39、等情况。5. 其他涉河工程如取水口、泵站、码头、贮木场和锚地等情况。l 冰凌调查调查历年封河及开河的时间、开河形势、流冰水位、冰块尺寸、水流速度、流冰速度和流冰疏密度等,上下游是否形成过冰塞、冰坝和历史上凌汛水害情况,以及上下游水工建筑物对流冰的影响。l 汇水区流域特征及其他调查1. 土壤种类及其分布。2. 农田、森林、沼泽和岩溶的情况。3. 流域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流域面积、流域水系分布。4. 最低枯水位、通航水位和常水位。5. 人类活动的影响。6. 其他。l 历史洪水重现期的确定1. 当历史文献资料比较缺乏,而群众对历史洪水的大小和发生年份等记忆较清楚时,可根据当地老居民记述的情况,确

40、定历史洪水重现期。2. 如调查的历史洪水为自发生年份至今的最大洪水,可将发生年份至今的年数作为重现期。3. 当历史洪水发生的年份距今较近,采用上述方法确定重现期往往偏小,此时,重现期的确定应尽量通过文献考证,向前追溯。4. 在人烟稀少地区,可参照桥位上下游附近流域的洪水调查资料确定。l 桥位河段洪水比降图的绘制1. 根据“桥位总平面图”上的洪痕位置、洪痕调查记录和洪痕抄平记录等绘制。纵坐标由洪痕高程确定,横坐标根据洪痕在水流中泓线上的投影距离确定。2. 洪水比降图应标明枯水比降、测时水面比降、平均洪水比降、各级调查洪水比降、桥轴线及水文断面位置。3. 水面比降图比例尺,垂直1:20 1:200

41、,水平 1:200 1:2000。4. 河弯段洪痕高程的改正:当两岸有洪痕时,取平均高程;仅一岸有洪痕时,可根据河弯观测资料改正或按河弯超高计算办法改正。u 水文断面的选择与测绘要求1. 水文断面位置应根据河段特征、水文情况和洪水位的分布密度确定,水文断面应尽量与流向垂直,宜选在河段顺直、河床和岸坡稳定、冲淤变化小、泛滥宽度较小、无死水回流和断面比较规则的河段上。2. 水文断面一般应在桥位上下游各选一个,以资校核。对河面不宽的中桥可只选一个水文断面。3. 桥轴断面若符合条件或有水文基线断面离桥位不太远,亦可作为水文断面。4. 水文断面的测绘范围:平原宽滩河流可测至历史最高洪水泛滥线以外50m,

42、山区应测至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上2 5m。河槽与河滩地划分应在现场确定。u 水文断面的测量方法及对断面测点的要求,按条规定办理。u 水文断面比例尺泛滥宽度小于小于大于水平比例尺或或垂直比例尺或或u 水文断面绘制内容河床横断面、测时水位、各种特征水位、滩槽分界线、植被和河床地质情况等。u 洪水糙率的选定1. 根据水文站或勘测的实测资料,用曼宁公式求糙率。2. 根据桥位处河段平面及水流状态、河床泥沙组成及床面形态、岸壁及植被情况等,在现场参照附录十选定。 第三节 洪水观测u 观测对象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通航等级高、技术复杂的特大桥或需做模型试验的特大桥,应进行洪水观测。其他大、中桥,在勘测时如遇洪

43、水,亦应尽量进行观测。u 观测项目水位、水深、流速、流向、断面、比降和含沙量等。寒冷地区还需要观测冰情。u 观测方法与要求基本水尺应设在水文断面或桥轴线断面上,观测次数与观测精度要求与上下游水文站相同。洪期增加观测次数,以控制洪峰过程为准。比降水尺宜在基本水尺上下游各设一支;如有困难,也可用基本水尺代替其中一支。两尺间距,按下表规定办理。比降水尺间距比降()6.83.82.82.21.91.61.51.31.21.1水尺间距(m)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水面比降可沿一岸施测。当设计需要两岸水面比降时,应在两岸同时施测。水面比降施测长度,应根据洪痕分布情况、

44、水文断面位置和河段水文特征等情况确定,一般不应少于三倍河宽,上游二倍,下游一倍。宽滩河流或大江大河可适当缩短。对于水面比降特别平缓的宽滩河流,测量长度上下游的水面高差不应小于0.1 0.3 m。测时水面比降的测点间距一般为 20 50 m,最大不应超过 100 m;当水面比降有突变时应加密测点。对季节性河流也可用河床比降代替水面比降。比降测量精度要求按照条规定进行。l 流速仪测速法测速一般以流速仪施测法为主。在漂浮物较多,水深较浅或水流过急处,流速仪施测有困难时,可用浮标法施测。可与流向同时进行。当洪峰历时短暂、水位涨落急剧,须缩短测速时间时,可改用中泓浮标法施测。 流速仪测速垂线布置原则测速

45、垂线分布应与河床断面变化及流速分布相适应,通常测速垂线数目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断面测速垂线分布水面宽度(m)100100 300300 600600 10001000垂线数目5791114主槽的垂线分布应比河滩地垂线密些,在滩、槽分界处应布设垂线。对宽深比特大或漫滩严重的河道,应适当增加垂线。在每一支汊处均应布设测速垂线,施测各支汊流量分配情况。 测速垂线上的测点布置基线水深h(m)测点相对水深10五点法(0.0,0.2h,0.6h,0.8h,h -)8 10三点法(0.2h,0.6h,0.8h)1.5 3.0二点法(0.2h,0.8h)1.5一点法(0.6h) 为流速仪净空,视工作方法、铅鱼

46、及河底电接触器的尺寸而定。如遇水位涨落急剧等特殊情况,可适当减少测点。 垂线平均流速五点法: 三点法: 二点法: 一点法: 流速仪测速的精度1. 流速应记至cm/s。2. 测速时间应记s。3. 悬放流速仪的钢丝绳与垂线方向的偏角读数应准确至2。4. 垂线水深施测相对误差1% 3%;河底不平或有波浪影响相对误差可达5%。5. 垂线的平面位置可用经纬仪交会,经纬仪水平角读数准确至1。u 浮标测速法1. 应选择在风平浪静能见度较好的天气进行。2. 投放浮标时,主河槽中行走线数按下表规定执行。主河槽中浮标行走线数水面宽度(m)200200 500500 10001000垂线数目7 99 1111 13

47、13 153. 浮标应尽量在全河宽范围内均匀分布,并从一岸向另一岸顺序投放。4. 施测方法根据各地经验办理。5. 断面控制法,断面间距按下表规定执行。浮标断面间距最大表面流速(m/s)中、上断面间距(m)中、下断面间距(m)上、下断面间距(m)1.015 2015 2030 402.025 4025 4050 803.040 5040 5080 1004.050 8050 80100 160洪水涨落变化急剧时,可在主流部分投放中泓浮标,选用其中历时最短、运行正常、流速最为接近的2 3个浮标,用其流速的平均值。被选用的有效浮标中,其运行历时相差不得超过10 15 %,否则应予舍弃,有效数不足时,

48、应及时补救。浮标系数一般为0.8 0.9,视风力、风向等不同情况并参照上、下游水文站的浮标系数合理选定。u 流向测量的方法和要求流向可采用流向仪、流向器、浮标(可与浮标测速同时进行,方法相同)等方法施测。施测范围:浮标观测的河段长度,一般情况在桥址中线上游不小于两倍河宽,下游不小于一倍河宽;特殊情况和适当增减。浮标观测开始及终了,均应施测水位、风力和风向。当观测过程中接近峰顶前后时,应增加施测水位的次数。竖直角观测法测定浮标位置可按下式计算: (上游取“+”,下游取“ ”)式中: D:置镜点至浮标或冰块的距离。 :浮标视线与置镜点所在断面之间的水平夹角。 I :水面比降。 :竖直角。 H:置镜

49、点高程 + 仪器高 - 置镜点断面处的水位高程。u 流冰流向测量方法和要求一、 估计最大冰块的尺寸和形状。二、 施测时应注明冰块在河面上大致分布情况,或不同流速区域内的流冰疏密度。三、 流冰开始时,记录气温和时间;流冰结束时,统计历时。四、 测量方法:a) 经纬仪前方交会法精度要求:前方交会法测定水中测点的距离时(基线的起点在断面上),基线丈量的限差不应大于长度的1/200;断面上最远测点的仪器视线与断面间夹角不应小于8,特殊情况下不得小雨5;最大角不应大于120。b) 竖直角观测法最远观测的竖直角不应小于2,特别情况下不得小于1。计算方法参照上面的公式。u 桥梁的冲刷观测在既有桥附近新建或改

50、建桥梁,需要探清既有桥冲刷情况时,进行冲刷观测。n 桥下一般冲刷观测1. 断面位置:应选沿桥梁上游边的河床断面。2. 宜在洪峰时和洪峰前后进行。施测水位、流速,必要时测定流向。3. 测深垂线:每孔不应少于三根,跨中必须有一根。邻近桥墩的测深垂线应尽量避开局部冲刷坑。有条件处或重点观测桥,每孔宜设五根垂线。4. 垂线起点距(垂线在桥跨上的位置),宜在桥梁上部结构上直接量取。各垂线应统一编号,并不应随意变动。5. 测量结果及时调整,并绘制断面图 桥址一般冲刷断面图。(1) 比例尺:横向1:200 1:500,纵向1:50 1:200。(2) 内容:墩台位置和基底、墩台顶梁底的高程。(3) 示明各垂

51、线的起点距、河底高程、地质概括等。(4) 注明测时水位、流速及历年最高和最低水位,有风时应注明风向和风速。(5) 应附有必要的说明。有条件时,附上建桥前原始河床断面图及早年实测河床断面图。n 桥墩局部冲刷观测2. 观测方法:定点法(在桥墩周围布置若干个固定的断面,每个断面上有若干个测点)(固定各测点的位置和编号,不应随意变动) 自由点法(在桥墩周围施测水下地形图)3. 范围: 局部冲刷坑以外。4. 测深点间距: 宜为1 5m,靠近桥墩根部应有测点。5. 建立水位标尺,定时观测水位,在测深时应尽量同时测速。6. 绘制桥墩局部冲刷坑平面图和断面图,比例尺宜为 1:50 1:200。第四节 水文调查

52、与勘测的成果整理边调查、边勘测、边核实、边整理要求提交的成果整理资料:一、 资料部分1. 水文资料:整理收集有关测站每年实测的最高水位相应的流量、流速、比降、糙率、推移质输沙率、悬移质含沙量、河床泥沙粒配资料,并绘制水文要素关系曲线。2. 气象资料:整理桥位河段附近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绘制风玫瑰图)、流域暴雨资料。3. 文献资料:编制历史洪水文献摘录汇总表。二、 洪水调查部分1. 洪水调查整编情况说明表。2. 洪水痕迹和流域洪水发生情况说明表。3. 历史洪水洪峰流量推算和水文要素计算成果表。4. 河段洪痕分布图、洪水比降图、水文断面图、桥轴断面图,图中要标出最高、最低水位,设计水

53、位,测时水位,通航水位等。5. 整编水文分析与水文计算书。三、 水文观测部分1. 水位资料:整理基本水尺、比降水尺观测记录,绘制基本水尺观测的水位过程线,绘制基本水尺与相邻站的水位关系曲线。2. 流量资料:整编流速仪或浮标观测的流量成果,绘制桥位河段流向分布图及桥轴断面流向矢量合成图。3. 相关曲线:通过水位和流量观测资料和相邻测站建立的关系曲线,分析,计算,绘制桥位断面的H-Q、H-V、H-w等关系曲线图。四、 河道调查报告对有特殊要求的特殊大桥及河道情况复杂的不稳定河段上的大、中桥,可根据工程需要提出桥位所在河段的河道调查报告。主要内容有:1. 河道平面和纵断面的自然情况、历史变迁情况和预

54、估可能的变迁。2. 桥位处河段上下游各两倍桥长范围内最大水深点的分布和变化。3. 航道、筏运和漂浮物的情况和可能的变化。4. 凌汛情况和可能变化。5. 既有涉河工程现状,对河道的影响,以及与拟建桥可能的相互干扰和建议的避害措施。6. 沿河城镇经济、文化、环保和防灾设施等的现状,近期可能的发展与拟建桥的相互关系,以及可能的避害措施。7. 其他宜提出报告的调查和勘测内容。第七章 水文计算第一节 一般规定目的:求得设计洪水的水位和流量,视需要求出洪水过程线。基本资料应审核可靠性、独立性、一致性和系统代表性。根据资料情况、地区特点,多种方法计算,分析论证选用合理的计算成果。第二节 根据流量资料推算设计

55、流量u 资料的可靠性审查1. 不同时期的观测资料的可靠性,须仔细分析,必要时实地调查考证。情况复杂的应写出分析考证报告。2. 列表说明收集资料的水文站:水文站与桥位关系、设站沿革(实测内容缺测年代等)、水尺、断面、水准基面、零点高程等基本要素的变动情况以及历次变动的相关关系。3. 评估观测资料的精度,考查有无因仪器参数或浮标系数选用不当等原因引起的系统误差。对可能的系统误差,必要时通过上下游水文站和干支流水文站的水量平衡分析,进行审查,发现问题时应与有关单位研究改正。4. 历史洪水调查,采用可靠或较可靠的数据。洪水标志物已有较大变化,洪痕位置不具体和精度不高的资料仅供参考。5. 资料可靠性审查

56、的重点,应放在对设计洪水影响较大的首要几项洪水的分析论证上。u 洪水系列的代表性分析1. 短系列资料与邻近测站或同一气候区的测站资料进行比较,借以判断短系列的代表性。2. 注意系列(特别是短系列)是否处在丰(枯)水年份成群出现的时期,从而使频率计算成果显著偏大或偏小。3. 频率计算时,一般要求实测年份多于20年。无论实测期长短,均须进行历史洪水的调查和考证工作,以增加系列的代表性。u 洪水资料样本的选择1. 独立随即取样。2. 所选各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属同一洪水类型。u 资料的插补和延长 注意事项1. 插补延长年数视相关关系好坏而定,一般不宜超过实测年数。2. 应结合气象和自然地理条件进行

57、合理分析,避免机械使用和辗转相关插补资料。 方 法1. 流域面积比拟法上下游两水文站的流域面积之差不超过10%,两水文站间河道平面和纵剖面皆较平顺,无分洪、滞洪时,历年最大洪峰流量可以互相搬用。上下游两水文站的流域面积之差不超过20%,且全流域的暴雨分布较均匀,区间屋特殊调蓄作用时,可按面积比将参证站的设计流量推算到设计断面上,换算式为: 桥位附近水文站(即设计断面)的流量(m3/s)与流域面积(km2)。 桥位上游或下游水文参证站(即设计断面)的流量(m3/s)与流域面积(km2)。 经验指数,附录十二。2. 相关分析法两水文站相关关系的点群分布有明显的规律,可用图解法插补。两水文站相关关系

58、得点群绘制相关曲线比较困难时,可考虑建立回归方程插补延长。3.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桥位上下游两水文站之间无较大支流汇入,两站相同观测年份的最大洪峰流量大致成比例关系时,则可绘出两站的、关系曲线,进行插补延长,相互补充缺测资料。4. 过程线叠加法两支流上有较长观测系列,合流后实测系列短,则可利用两支流过程线叠加法插补延长合流后的流量。洪水传播时间L:洪水传播距离(m)。 Vs :洪水传播速度(m/s)。根据实测资料选其出现次数最多者。u 经验频率计算 连续系列(数学期望公式) - 1 : 经验频率,以%计。 :系列按递减次序排列的序位。 : 观测系列的项数(即年数)。 不连续系列1. 实测系列较

59、长,代表性较好,但历史洪水可靠性较差时,可按历史洪水与实测系列分别单独取样,作为从总体中抽取的几个系列进行排位,按公式1计算经验频率。若某项大洪水可同时在两个时期内出现,排位时其经验频率宜取时期较长者。2. 实测系列代表性较差,而为首几项历史洪水可靠性较高,可按历史洪水与实测洪水系列共同组成不连续系列处理。如在调查考证期N年中,调查到为首的 a 个大洪水,其中有 l 个发生在实测与插补后的 n 年系列之内,在 N 年中第M位(M依次取1,2,3,a)洪水的经验频率按下式计算:当 M = a 时,第 a 位洪水的经验频率为在实测与插补后的n年系列中,第m位(m依次取,)洪水的经验频率按下式计算: 理论频率曲线的线型,宜采用皮尔逊型(P - )曲线,在特殊情况下经分析论证也可采用其他线型。 统计参数计算A. 连续系列洪峰流量均值(m3 / s) : 历年洪峰流量的总和(m3 / s)。: 观测系列的项数(即年数)。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