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单反相机摄影入门教程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156704284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码单反相机摄影入门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数码单反相机摄影入门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数码单反相机摄影入门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数码单反相机摄影入门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码单反相机摄影入门教程(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摄影技巧入门数码单反摄影(摄影技巧入门前言)目录:1. 废话。2. 摄影基本原理。2.1 光圈焦距2.2 景深快门速度,曝光2.3 ISO摄影技巧入门。2.4 基础练习拍摄孩子的技巧。3. 照片后期处理与存储。文献索引废话买数码单反,对于本来不是玩摄影的人而言,就是给孩子拍照片。然后慢慢发现单反的好处,再拍些别的东西。我以血泪教训得到的经验来说,如果能买得起,就早买。在孩子出生前买,这样有时间上手学习学习。单反最有用的时候就是孩子小的时候。家里光线当然比较暗,而小孩子的主要活动就是睡觉,更是要关窗拉帘的,光线更加不好。另外小孩子眼睛没有发育完全,不适合开闪光灯。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大光圈的定焦

2、镜头(标头)闪亮登场,那么还是可以拍出孩子艳若桃花色如春晓的粉嫩小脸蛋的。否则靠傻瓜相机照片一定会糊。接下来孩子会走了,用傻瓜相机拍一个没有2秒钟在同一个地方的孩子,而不开闪光灯,是不现实的。如果靠过量繁殖的方法,大概拍上500张,能有一张孩子表情还可以(正脸),而且不是那么模糊的。但是如果有单反和标头,那么出片率迅速提高到10张就有一张可以保存的。虽说照照片不花钱,但是总得找硬盘之类的保存吧。而且一般做家长的,照废了的照片基本不肯删。接下来废话数码单反和镜头的选择,当然这都是一家之言。数码单反有若干家(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帕斯,喷尼克斯),基本都是日货,所以除了咬紧牙关根本不买,总是要买日

3、货的。各家同档次的相机其实差别不是很大。我觉得,如果本来有某家的非数码单反,攒了些镜头,那么就接着买这家的数码单反好了,这样不用重复镜头投资。否则就是看哪家便宜(赶上折扣),就买哪家。各家的数码单反都基本分三档:入门级别,准专业级别,专业级别。要是买单反的目的就是给孩子拍照片,以前也不是摄影发烧友,那么专业级别的就不要考虑了。数码相机不像镜头,数码相机是贬值的,而镜头则很保值。所以可以先买一个入门级别的数码单反,慢慢配上镜头,然后如果将来觉得自己可以在摄影方面有所发展再升级相机。但是准专业级别的当然比入门级别的多若干好处,如果觉得这些好处可以justify多花的钱的话,那么买准专业级别的当然也

4、不会后悔。佳能30D是准专业级别的。再废话镜头。最先上的,是一个小变焦头,我用的就是30D的套头,很多人都瞧不上。但我从傻瓜相机突然飞跃到数码单反,即使是这个套头,也让我异常惊喜。然后上的,就要是个标头(定焦小光圈)。在光线不好的室内给孩子拍照片必不可少园心听了这话,立马把手里抹布们接二连三的往我身上扔,看看还剩一块抹布,顺手又扔小e身上了。接下来是长焦。我买的是小小白。1. 摄影基本原理有的人,一看数字/辅助线就头疼,一听专业名词就发晕,那么也不能不给孩子拍照片,但是可以略过本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直接看第四节。当然如果什么原理都不懂,那么赶上运气好孩子也配合,大概100张里能有一张值得放到

5、网上供亲朋好友满怀喜悦的赞叹,大概2000张里能有一张值得打印出来,镶相框里挂墙上。但如果懂原理的话,加上锻炼,出片率可以大大提高。总而言之,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不花钱(请专业人员拍)要不花时间(自己努力学习),没有什么捷径。摄影,说白了就是把光线的作用记录下来。那么关键就是两点,第一,记录什么部分的光线(构图),第二,记录什么样的光线(光圈+快门+焦距)。关于构图,请参见第四节。本节主要说这个第二部分。1.1 光圈先说光圈(Aperture)。这个是精华,也是最难的。理解好这个了,别的术语就都好说了。光圈是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用

6、F值。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为什么光圈是这些乱七八糟貌似没有规律的值呢?因为光圈F值同镜头直径成反比(参见公式1),而光线进入量同光圈的面积成正比(光线进入量基本等于光圈的面积,乘以进光的时间),这个很好理解。注意了,圆的面积是2PIRA2(二派R方)。那么,光圈的F值的倒数(和直径成正比)的平方(和面积成正比),就同进光量成正比。(1/1)A2=1(1/1.4)A2

7、=0.51/2)A2=0.251/2.8)A2=0.1271/4)A2=0.0625所以,上一级的进光量是下一级的一倍。买镜头的时候,光圈的F值越小,说明进光量越大,那么在进光时间短的情况下,就越容易拍出不模糊的照片。比如说,孩子在屋子里乱跑(在照片上产生不可见的位移的限制是1/10秒,换言之,快门时间要在1/10秒以内)。这时有两个镜头,一个的光圈是1.4,一个是5.6。1.4的镜头的镜头的进光量是5.6的镜头的16倍。那么,获得相同的曝光量,1.4的镜头需要的时间就是5.6的镜头的16分之一。就是说,如果1.4的镜头可以在1/16秒之内曝光完毕,但是5.6的镜头就需要1秒钟。在这种情况下(

8、孩子在跑),1.4的镜头就可以得到一张清晰的照片,而5.6的照片一定要不是黑的(曝光不足)要不是模糊的(曝光时间过长)。另外一点,镜头的光圈值都是最小F值。所以,F1.4的镜头可以产生F5.6的大光圈,但是F5.6的就不能产生F1.4的小光圈。注意,光圈的大小指的是光圈F值的大小,所以大光圈事实上是进光量小。非单反相机(我的理解就是镜头不能换的相机),由于镜头面积有限,很难做到大光圈。所以用傻瓜相机在室内拍孩子,除非用闪光灯,基本上照片都是糊的。而单反相机的镜头当中,变焦镜头由于变焦的限制(具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小E!快来呀),光圈也不会做到很大。所以,小光圈要定焦镜头(就是焦距不能变的)才能

9、做到。比如说佳能50mmF1.4,就是光圈最小1.4,焦距固定50mmB勺镜头。1.2 焦距一个镜头的成像距离,是由镜头和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决定的。我们通常所说的60mm,18mm,200mm说的就是镜头中心到胶片(或者数码感应面)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叫焦距。一个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这个镜头的成像距离,亦即这个镜头能正确聚焦的最小距离,从这个距离往上,都是可以对准的。所谓变焦是指焦距可变,直观一点说,就是镜头本身可以伸长伸短,镜头通过拉近拉远可以放大或者缩小被摄物体,同时改变成像角度。跟能在哪里Focus关系不是很大。除非螺一定需要万人迷占据画面的巨大比例,或者万人迷总是往螺前面凑超过最小成像距离

10、(这个各个镜头不同,要查一下),否则不一定需要跟着万人迷满屋子跑。偶尔也可以拍一些万人迷的小人像儿嘛【以上焦距部分乃是拷贝小e的原文,请e徒们早晚背诵各一次】从上图可以看出,在物体距离成像面(胶片,或者数码感应面)距离一定的情况下,焦距越大(镜头中心距离成像面的距离越大),(请自己画辅助线两条)物体在成像面上成的像也越大。换言之,拍东西的时候,把焦距拉长,那么那个东西在照片上就变大;把焦距拉短,东西就变小。我闲得,自己列公式算了一下。如果一个傻瓜机有5倍光学变焦,那么最大焦距与最小焦距的比值应该是:(a+b)*5/(5a+b)。这里b是物体的高度,a是成像面的高度。一般而言,成像面的高度远远小

11、于b,那么这里就可以把a当0看。所以基本上就是,最大焦距是最小焦距的5倍。除了一些特别贵的镜头(比如U忽悠的一镜走天下,两千多块),一般成像好的变焦镜头,最大焦距是最小焦距的3倍。比如佳能经典的70mm-200mm的小白,小小白,大白一一同学们,我语重心长的说,就算对于摄影啥也不懂,也要把这些昵称记牢。这样说起来就会显得很内行的样子。傻瓜相机会配两千块钱的镜头么?不会。所以,号称5倍10倍变焦的傻瓜相机,不可能在所有的焦段都成像质量好虽然有可能在所有的焦段都成像质量不好。用定焦头拍照片,没有办法改变人在照片上的成像大小,所以孩子要是跑远了,照出来就小;孩子要是离得近,那么照出来的就大。即使这样

12、,定焦头因为光圈大,室内拍出来的照片会更加不容易模糊,所以如果嫌孩子占画面的比例不够大,后期把照片裁小就可以了。【小e的话:】另外,我一直推荐定焦的原因是,相对而言,变焦容易带来色差,相差(技术部分咱就跳过了啊),由于拉近拉远也容易带来机械磨损(当然俺这是旧时代的老眼光了,现在的技术,很大的程度上的弥补了这个缺陷)。咱们业余玩儿的人,从资金投入上来说,当然定焦不必多买,买个一支两支就足够了。1.3 景深镜头对某物体对焦时,以物体为中心,从前方到后方的一定距离属于景深。就是说,不光这个物体清楚,它前前后后距离内还能有一些是清晰的。光圈愈大则景深愈长。这个景深有什么用呢?景深越浅,那么背景和前景(

13、如果有前景的话,比如人物前面好不好居然有个垃圾筒)就越模糊。这就是著名的“人物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光圈(的F值)越小,景深越浅,效果就看起来越讨好可以把孩子身后乱七八糟的玩具呀被子呀大人呀,都模糊了。所以,用50mmF1.4的定焦头的自动档,在室内拍照片(这是相机一般会自动选择用小光圈),都应该可以做到人物清晰背景模糊。更加详细的关于景深的解释,可以看DepthofField。1.4 快门速度,曝光快门速度(shutterspeed)和曝光(exposure)是同光圈相连的两个概念。快门速度的单位就是秒。除了拍星星(那个需要好多秒),平常说的就是几分之一秒。比如1/60秒之类的。一般相机上

14、面快门的组合就是: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甚至很多专业相机快门值达到301/16000。跟光圈一样,每一个相邻的快门值之间都有一格(或说是一档)的差异。例如1/8跟1/15两个快门相差了一档、1/125与1/250也有一档的差距。每一段快门时间,都是以倍数的方式在增减,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的时间都是次一段快门的两倍。越大值的快门进光时间越长,相对的让底片接受光量的大小就会越多,快门跟光圈组合搭配起来,就是每一次我们拍摄底片曝光组合。咱们平时看到某些镜头就有IS(imagestabilizer)(防抖)功能的。为什么要防抖呢

15、?手持相机拍摄时,手会有抖动,如果曝光时间太长(快门速度慢),就会因这种抖动导致拍出的图像不清楚,IS功能就是补偿这种抖动,使手持拍摄时可以用更低的快门速度。举例,某人用某个焦段的镜头拍照时,最低只能用1/60秒,低于这个速度,就会因手抖而导致拍出的照片不清楚,而开启IS功能后所谓“快门速度降低三档”就意味着它可以用1/8秒的曝光时间手持拍摄而能保证照片基本清晰。这个快门速度同快门时滞是不同的概念。快门时滞指的是,按下快门之后,具体成像要过一点点时间。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给孩子拍照片,孩子在,比如说,扭头当中。用傻瓜相机拍,自己看着是孩子脸朝自己的时候按下去的快门,结果照片上就是孩子的脸已

16、经侧过去了。感觉就是相机的反应慢。1.5 ISOISO的概念十分简单,指的是成像的质量。ISO值越高,颗粒越大,质量越差。有人问了,既然这样干嘛不把ISO干脆就都设得值低低的,质量高高的?这个问题貌似简单,事实的含义非常深刻。这个吧,世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所有的好,也都是相对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好”的标准就是人眼睛看着觉得好。如果不是要把照片放大做成42寸的照片挂墙上,那么只要人眼睛看不到的颗粒,就无关紧要。而且,要想ISO低,那么无非就是:光圈值小,快门速度大。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很难做到,尤其是在室内。所以,在室内的时候,光圈有限,那么可以适度的把ISO的标准降低一些,这样好歹能拍出不

17、模糊的照片。2.6白平衡摄影技巧入门掌握光圈,焦距,景深,快门,ISO,这几个基本概念之后,就可以开始练习拍照片。知道那些基本原理,在练习的时候就不是盲目的乱试,而会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在练习之前,说一说相机配的镜头。首先,需要一个短焦(甚至广角)变焦镜头,用来拍身边的人物。这个在出去玩的时候比较有用。我用的就是30D的套头EF-S18-55mmf/3.5-5.6。其次,需要一个定焦镜头。佳能的定焦头比较普遍的有两个,一个是50mmF1.8,80块钱;一个是50mmF1.4,300块钱。性能价格比最高的,莫过于那个80块钱的定焦头。虽然便宜,但室内成像效果好过大多数变焦头(不论几千块

18、的),因为光圈的值实在小。第三,需要一个长焦头。我买的是CanonEF70-200mmf/4LUSM,500块钱,人称小小白的那个。在孩子小的时候,长焦头没有什么用处。即使出去玩,也没什么时间拍照。当孩子大一些,2,3岁开始跑了,长焦头就大大的有用。3.1基础练习练习工具:单反相机1台,任何一个镜头一个(可以用套头或者别的短焦镜头,或者定焦头,但是最好别用长焦。)。数码相机摄影技巧入门随着数码的不断普及,数码相机(DC)已不再是罕有的物体。而数字化的今天,对人们在原来的拍摄技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初级用户反映: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图片暗淡,欠缺活力、噪点多、景深浅(特别在微距模式下)、

19、偏色等。但摄影本来就是心灵与光线沟通的桥梁,要掌握传统拍摄技艺并非易事。下面就让笔者为大家简述一下数码相机在拍摄中必需注意的问题,同时也讲述一些拍摄前后的事项。1、浏览说明书很多用户都不喜欢厚而繁琐的产品说明书,一般买数码相机购回后都喜欢自行摸索。当然,在摸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惊喜,但这会花费的不少时间,而且也不能以最短的时间系统了解你手中的产品的特性;如果看过说明说后再操作的话还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操作。因此在初接触新品时,应简要先浏览一回厂家为大家用心汇编的说明书,熟悉一下数码相机的基本菜单与功能。以后再有所不明时也可以翻一翻它,会有所收获的。2、合理选用图像格式我们都很清楚,数码照片的质量与象

20、素(分辨率)有关,象素越高图像质量就会越好。而经实际情况的推算,200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大约与1200dpi的扫描仪拥有同等的数字影像撷取能力,而600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则可视为与2400dpi的扫瞄器同级。若只是使用一般的平台扫描仪进行相片数字化,那么数码相机只要200万300万象素就可轻易地胜过35mm相机了。不过,如果输出4x6,约A6大小,使用200300万象素足可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而若只是用于电脑72dpi的显示器,要求就更低了,分辨率为1024X768,才约为80万象素,任何一台二百万级别的DC都可以游刃有余。因为数码相机储存空间有限,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分辨率,如:只用于PC

21、的,对于本人的SONYDSC-S75般使用1280X960;如应用于印刷,一般采用1600X1200;拍生活照时当然用2048X1536。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压缩标准也采用STANDARD,这可比FINE的压缩标准存多一半的图片呢!3、构图与思考对于摄影有一定了解的用户来说,都清楚明白准确构图的重要性。如:若不是拍摄特写,一般应把主体放在画面的1/3处,同时尽量避开杂乱的背景,从特别的视角来拍摄,尽量捕捉物体的细节与个性,利用一些斜线或曲线的背景构图会让整体画面看上去更为生动。另外,我们要善于运用二维的眼光观察。因为摄影只有二维空间,它通过透视关系(即光和影的造型效果为参照物)来表现空间感,不

22、同于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三维人眼。不过,现时的数码相机绝大部份都有直观LCD取景屏,而且其视野率均在90%以上,有些接近100%,如S75就达99%。可以直截了当地观察到空间感和距离感是否足够,可做出及时的调整。不过一般的数码相机LCD的分辨率都比较低,清晰度一般不能令人满意,但笔都对S75还是挺满意的。可也不能迷信于它,因为在实际上使用中发现:在LCD中显示曝光轻微过度,在电脑的显示器中显示曝光量度刚好。这也是有部份用户总是拍出暗淡图片之因。而且LCD耗电量也一直让”色友们头痛,因此有不少”色友在拍摄中还是习惯于使用光学取景器,就考虑到光学取景器的视野率只有80%-90%,而在拍摄近特写

23、还要记得它可是旁轴的呀!当然,想拍出壮观的画面还得闭上一只眼睛,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搭一个镜框”,把眼前的景象想象成一幅印在书里或挂在墙上的画;:黒餾.总之,相机是拍摄的结束,之前的过程才是关键。4、不要迷信DC的自动模式首先,和传统相机另一个最大的差别是DC有一个白平衡。这有点类似于传统摄影中的色温,也正是由于初学者没有重视这白平衡,所以才会生产偏色。DC一般都提供有自动、室内、室外、手动四种模式,初学者都信赖AUTO,可往往拍出的图片偏了某一颜色,只要我们细心注意LCD取景窗是可以看出的。当我们刚拍摄到某一实物,该实物一般偏重某一颜色,假如蓝色,这时DC的白平衡会自动偏向于蓝色,再拍摄其它

24、实物时自然也是会偏色的了。这点虽然在LCD中会体现出来,但初学者一般都没发觉。同时,有些模式也不尽完善,女口:SONY的DC在室内模式下都有”蓝色综合症”现状,因此我们还是尽可能使用手动白平衡为好。而且,还要密切留意LCD的色彩变化,一发现该白色的不是白色,就得重新对白色的实物取光修正白平衡。另外,有些数码相机也具备了自动包围式白平衡的功能,以便记录准确的色彩信息。其次,光圈、快门的控制。建议若有手动的也应使用手动模式,因为自动模式下DC一般会自动提升DC一般会自动提升通常拍出来的图片暗淡,特别是窗内,噪点也多。因为在室内拍摄时,ISO值,如:SONYDSC-F505V在室内一般达282左右,

25、而感光度与影像质量成反比关系,即选用的等效感光度越高,影像质量越差。这和传统感光材料的特性类似,只是在数码相机上这种特性表现更为明显。因为传统摄影中,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感光度胶卷或者通过”提速增感来改变拍摄时的感光度,但是数码相机就不能这样做,它只能通过提高CCD的灵敏度以及电路的增益来提高CCD的反应速度,即牺牲滤波性能和分辨率指标为代价,这样做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噪声的问题,并最终在画面上留下痕迹,这一点和传统的高感度胶卷的粗颗粒十分类似。所以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若想获得好的成像质量应尽可能地选择低的等效感光度,或直接固定在最小值。再次,DC都有微距模式,而且数码相机的广角一般较大,达F2.0

26、左右。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的收缩一般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如:SONYDSC-S75在拍一些手机按键时,只有中间部份清晰细腻,周边的都带轻微的模糊。因此,我们最好使用光圈先决或全手动模式,使用较小的光圈以扩大景深。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能有所改善。5、正确用光、与光线对话光是摄影的灵魂。因此我们要留心光线的变化,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用心与光线对话。女口:落日把晚霞染成红色,象征着浪漫;

27、阴暗的天空呈现出灰色的冷色调,象征着忧郁;树荫中撤下一束阳光,透射出欢乐、愉悦的情绪。分辨光的强度硬调光通常是由单一光源发出的,比如:太阳、聚光灯、闪光灯或单只灯泡。在这种照明下,被摄体反差较大,细节和质地被突出。你可以运用这种光线获得纪实效果。与此相反,漫射光线产生的光质较软。室内间接的照明,户外的树阴和阴天时都属于这种情况。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肖像和静谧的户外风景都是再理想不过的了。讲究用光角度用光的角度不同,被摄体的质感会相应地被强化或削弱,被摄体的形状就会被突出或被淡化。照片的基调是愉快的还是忧郁的,也会因用光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从相机上方或后方(通常称之为正面光)投射过来的光线会降

28、低被摄体的层次感,原因是正面光不利于营造高光和阴影。较好的选择是让光源偏于一侧,同被摄体成大约45角的侧光,就可以很好地表现被摄体的形状和细节。当光线从被摄体身后射来,正对着相机时就会产生逆光。拍摄对象在逆光中显得富于戏剧性。在拍摄肖像时,逆光在人物的头发边际产生漂亮的轮廓光。反差大的逆光可以产生剪影的效果。数码相机摄影技巧在传统摄影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也不容易掌握的色温问题,在数码相机中已不复存在,因为数码相机可以通过白平衡来调整解决,而无需考虑光源色温与底片的关系了。这又是数码相机的一大优点。而数码相机比起传统感光材料,尤其是新的染料型感光材料,数码相机在曝光宽容度指标上并无优势,所以拍摄时

29、的准确曝光仍是数码相机获得良好影像质量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数码相机对光线的要求更高,在室内拍摄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室内拍摄时若不可外另照明时,就应尽量使用闪光灯。6、几个误区习惯使用UV滤镜对于传统的摄影师,UV镜是必备之一。但由于DC光灵敏度区间向长光波端偏移,就是说对红光及红外光敏感而对蓝紫光(尤其是紫外光)并不敏感。所以在数码相机上加用UV镜将得不到所期望的有利效果,而光学性能不好的UV镜还会对成像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就,UV就不必了。三脚架已是昨日黄花另U以为除了专业的摄影师或那些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三脚架对于数码相机没有武之地。因为要拍摄清晰的图像,拍照时必须绝对握稳照相机

30、,即使最轻微的抖动都会造成模糊不清的图像,而且对于这种结果我们往往束手无策,无法通过后期制作来消除这种影响。当然,用普通胶卷相机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数码相机的光灵敏度低,并需要一系列的电路处理、存在快门延时的毛病,如:S75的快门延时近0.1S,比用快速胶卷的胶卷相机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在光线较弱时,更是如此。为了稳住相机,拍摄时应尽量夹紧胳膊肘,并应放置到人的最稳定部位-额头上,并轻轻地按下快门。但最好的办法是将相机装在一个三脚架上,或者将它放在一张桌子、柜台或其它不会移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拍摄特写或微距摄影时,使用三脚架会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漠视后期处理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数字图像,只有极

31、少数看上去是完美的,事实上,用普通的胶卷相机拍摄也是如此。当然,数字图像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进行后期加工,但有人会认为这已失去”保真”的真实含义了。其实它仍是在摄影创作的基础上,经创意构思,运用各种数码技术手段,将摄影素材优化或组合,从而化平淡为神奇的重新创作的艺术作品。只要适当利用图像编辑工具,诸如:PHOTOSHOP等等,你就可以让那些并不出众的照片变得颇具水准。你可以使曝光不足的图像加亮、校正色彩均衡,剪裁掉分散注意力的背景,覆盖住一些小的缺陷(比如反射光造成的热点),甚至将几张照片或图像进行合成(见图)。能够进行照片编辑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主要优点之一。7、知识在运用中体现价值-运用在于实践

32、不一定是”工多艺熟”,但要想艺熟就必需要工多,数字摄影也不例外。所以,尽可能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多拍一些照片。拍摄时,注意记录拍摄时所用的相机设置和光线条件,然后研究结果,看看哪种条件下哪种设置最佳。专业摄影师在拍照时对同一图像总要拍摄好几次,每次改变一下拍摄角度或曝光时间等设置,我们也应该这么做。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有LCD显示屏,你可以利用它轻松地观察并删除你不喜欢的图像,所以不必担心会因滥拍而造成存储量不足,尽管放心地去拍摄多种曝光的图像吧,这样,最终至少会有一张好照片。微距摄影入门指南以前胶片相机拍摄微距,要么使用微距镜头,要么使用大长焦镜头,两者价格都不菲,而对数码相机来说,即使是很多民

33、用级的低端数码相机,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虽然与专业的微距拍摄无法相比,但会让你一试微距世界的美丽。如果你还没尝试过拍微距,请跟我来。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微距题材很广泛,盆养的花、厨房菜板上被切开的菜、家中的小饰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楼下草地里的昆虫世界拍摄时的注意事项:如果是拍摄花草类的静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虑用光与造型。大光圈可以助你获得极好的浅景深,并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虚掉,同时可以获得艺术美感的效果。但因为是微观世界,相机镜头与被摄物间已经离得很近,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所以辅助光是不可少的。如

34、果在室内拍摄,请使用大功率家用台灯之类,至于是白炽灯还是荧光灯并不重要,因为DC都带有白平衡调节,大不了多试几次。另外,一张白板纸用来补光也是很好的建议。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辅助架稳相机的三脚架、独脚架是必不可少的。导读对数码相机来说,即使是很多民用级的低端数码相机,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虽然与专业的微距拍摄无法相比,但会让你一试微距世界的美丽。如果你还没尝试过拍微距,请跟我来。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以前胶片相机拍摄微距,要么使用微距镜头,要么使用大长焦镜头,两者价格都不菲,而对数码相机来说,即使是很多民用级的低

35、端数码相机,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虽然与专业的微距拍摄无法相比,但会让你一试微距世界的美丽。如果你还没尝试过拍微距,请跟我来。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微距题材很广泛,盆养的花、厨房菜板上被切开的菜、家中的小饰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楼下草地里的昆虫世界拍摄时的注意事项:如果是拍摄花草类的静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虑用光与造型。大光圈可以助你获得极好的浅景深,并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虚掉,同时可以获得艺术美感的效果。但因为是微观世界,相机镜头与被摄物间已经离得很近,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所以辅助光是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内

36、拍摄,请使用大功率家用台灯之类,至于是白炽灯还是荧光灯并不重要,因为DC都带有白平衡调节,大不了多试几次。另外,一张白板纸用来补光也是很好的建议。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辅助架稳相机的三脚架、独脚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拍摄对象是怕惊扰且行动迅捷的小昆虫,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素。获取高速快门有三种途径,一是使用大光圈,通光量足了,快门速度就可以相应提高。二是使用高ISO,但高ISO会造成画面较粗糙,颗粒感加强,因为表现微观世界一定要细腻一些好,所以除非在高阶ISO还能获得足够精细的画面(像Canon300D在ISO800下还可以获得通透的片子来),否则不建议使用。三是使用闪光灯,例如为了拍一只纵深感清晰的

37、蝗虫照片,只有通过小光圈才能获得,但是小光圈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减少与快门速度的降低,而行动快捷的小动物不会给你机会打辅助长明灯光,闪光灯是唯一选择,而且行动要快。为了避免直射过曝,请在闪光灯上加柔光罩。1.遥控或快门线的使用有助于获得清晰的照片,或者使用相机的定时自拍功能。2.测光与聚焦模式尽可能不用点测,因为在点测时反而测焦不准。一般的消费类DC手动聚焦功能较弱,而在被摄物较小不易准确聚焦时,可以在同距离处手持手表之类的大一点的物件来辅助对焦。3.使用液晶屏取景,因为拍微距本身就要与被摄物离得很近,再使用取景器取景不仅姿势不雅,关键是不易端稳相机。而使用液晶屏取景,可以让拍摄者很从容

38、地构图,并方便看到最终的浅景深效果。4.注意背景。尽管微距一般都可以很好地虚化背景,但也要留意背景物体间的接缝处,有时一不小心就会破坏整体效果。缝处,有时一不小心就会破坏整体效果。5.巧妙搭配不同摄影器材。同事中有人成功使用E20P配标头反接,这时反接的标头就成了一个放大镜,可以获得更好的微距效果,尽管成像中带有黑圈,使用大分辨率做裁剪就可以了。6.适当尝试逆光效果.特别是边缘薄且透的植物花、叶之类,逆光下会表现出特别的美感。7.旅游景点中,像风蚀的石刻、锈迹斑斑的门锁之类,在微距拍摄中会表现出强烈的质感。随身必备物品:黑布:方便人工布置背景,突出主体摄影。白布、白卡纸(有一定硬度)、小夹子:

39、一是可以方便补光,二是可以挡风,以防花草在风中摇摆。水、小喷壶:拍花草时特有用,喷洒点水会使照片特灵光,简单一点的解决方法就是带矿泉水,口含水喷一下最方便了。“虚化背景“的拍摄方法在室外进行器物摄影,经常会遇到主体物虽好,但背景却过于杂乱无章,严重妨碍画面结构整体美感的情况。设法让杂乱的背景虚化,使之成为“虚化背景“,以虚托实,虚实相衬,将会产生良好的画面效果。背景影像的虚实,取决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镜头焦距的长短,光圈的大小,背景器物距离主体物的远近等。镜头焦距越长,光圈开得越大,背景器物距离主体物越远,背景影像就越虚化;反之,背景影像的虚化程度就比较小,甚至不虚化。因此对主体物的主要部位对

40、焦应该非常精确,调焦工作可以通过三脚架的前脚作轻微的前后移动来进行,这种调焦方法,既方便又准确,不妨一试。生活人像的拍摄人,是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的创造者,因而是民俗摄影所反映的主要对象之一。生活人像摄影,是区别影室人像而提出的。主要表现的是各民族各种人物及其活动情节,反映的是一定的民俗生活主题。但也十分强调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在人物摄影创作中,要表现好人物的形象,必须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就要抓好人物的神态、姿态、皮肤质感等。一幅好的生活人像作品,不是就人照人,一般地表现民族的人物,而是表现出比真实的人看起来更美、更生动、更有民族特色和民族气质,为此,在实

41、践中应注意掌握以下要领:1 要注意脸部表情的处理通过人物的脸部表情及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其精神风貌,是拍摄生活人像时应掌握的一条重要原则。这就要特别注意拍摄的瞬间,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被摄人物的生动神态,运用自己的摄影技巧熟练地拍摄下来。人物典型神态的流露,往往只在一瞬,抓住了这一瞬间,就抓住了最能代表人物理学性格的神态。世界上没有绝对相似的人,人各有特征,精神面貌各有差异。由于民族、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而形成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性格各有不同。满脸皱纹的老人与朝气蓬勃和年轻人是不同的,城镇职业女性与饱经风霜的农妇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年龄段同一性别的人,由于民族、地区的差异其外

42、部特征和内在性格也有很大差别。这就需要作者在拍摄前对被摄对象的外表特征要有认真的观察和分析。找出能代表其性格的外部神态,并加以突出的表现。外貌最重要的部位是脸,人的神态主要由脸部表达出来,尤其是拍摄近景的胸像和特写的头像时,对脸部表情更要仔细。2 要注意皮肤的处理皮肤是人体外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精神面貌和画面的影调有重要影响。皮肤丰润、影调明朗,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悦的神情和开朗的性格;皮肤憔悴,影调低沉,表现了人物忧郁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的孤僻。所以,拍摄中要注意把人物的皮肤和年轻人的皮肤当然不同,但都要把皮肤的质感体现出来。在生活人像摄影中,拍摄角度的稍微变化,对人物面部形象的表现就会产生不

43、同的效果。拍摄角度的变化一般可分为:正面、九分面、八分面、七分面、六分面、侧面等几种;在高度方面又分为俯拍、平拍、仰拍三种。正面和九分面可清楚的表现出被摄者的五官,看到人物正面的形象;八分面和七分面可表现出被摄者的眼睛、鼻子及侧面的某些特征,能表现出人物的头型,头上的装饰品等;六分面和侧面可突出的表现被摄者的侧面轮廓,清楚地描绘出额头、鼻子和口部的线条及型式样。这里,关键的是作者要根据被摄者的脸部特征,选择合适的角度,尽可能地表现出脸型上的美的部分。拍摄生活人像,选用全适的镜头也很重要。通常应使用标准镜头,距离两米开外拍摄人物理学,因为距离太近会产生透视变形效果。例如用低角度拍摄,人物腿部变长

44、,头部变小;而用高角度近摄,人物理学头部很大,身躯变小。因此,人物摄影不宜选用广角镜头,以使用50mm标准镜头和80mm或75mm中焦镜头,拍摄人物脸部特写,应选用135mm的中长焦镜头。3 要注意手的运作的处理手的动作,能表现出人物理学的心理状态。劳动时,手的动作和人的精神面貌是一致的;唱歌跳舞时,手的动作和脸部表情是和谐的;讲话时,许多人也常常用手势表达思想感情。所以,作者一定要注意被摄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手的不同动作。身体的姿态对表现人物的情绪起着重要作用。在表现身体姿态时,要生动活泼,自然大方,避免呆板。总之,各种姿态都要有助于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4 生活人像摄影用光生活人像摄影的用光

45、,基本是以自然光为主,有时辅以闪光灯拍摄。A正面光。正面光也就是顺光,可使被摄人物受光面大,获得明朗的平调效果,但明暗反差不大,缺乏立体感。所以在利用自然光的正面光拍摄时,可稍偏一点照射角度,这样既可以取得与正面光拍摄的相同效果。又能使脸部产生一点阴影,从而鲜明有力的表现出人物的立体感。B侧光和侧逆光。侧光和侧逆光能使被摄人物理学受光面较小,造成较大的明暗反差,影调对比较为强烈,能表现出人物的立体感。但人物的脸部黑影较明显,可使用反光工具反光,使阴影部分得到必要的辅助光。反射光要高于照相机的位置,使光线从上往下反射,免得出现下明上暗的反常现象。同时还应注意反射光不要过强。采用侧光和侧逆光时,照

46、相机镜头应尽可能加用遮光罩或用其它方法遮挡,以避免光线射入镜头而产生雾翳现象。C逆光。逆光拍摄人物照,成败的关键在于光线的处理。比如,在逆光下,倘若能使人物头顶被阳光照射形成一束光环,背景衬以深色的建筑物或树丛、山坡、画面就会十分悦目。但按正常感光,人物脸部会发黑,此时如有一块反光板反射部分光至人物脸部,或者以闪光灯作为辅助光源,便能降低反差,使人物脸部不致过黑。但是闪光灯射出的光线比较强烈,照射到人物脸部容易使人物面部显得生硬。因此,使用时在灯前罩一层薄的白布,可以使灯光变得柔和。这样拍出的照片就比较理想了。D散射光。用散射光拍摄人物,即有受光照射的效果,又有明暗反差不太强烈的柔和影调,也不

47、必用反光工具辅助照明,很适宜拍摄人物照。在黄昏或黎明,阳光不太强烈,可利用云彩作衬托,能拍出别有情趣的人物作品。但这种光线会使人物形成半剪影状态,不能区分人体的细部。阴天的散射光,由于没有明显的方向性,拍出的人像反差低,效果一般较平淡。在室内拍摄人物照,可根据窗户进光的多少,进行不同处理。若室内只有一扇窗户进光,可采用顺光或侧光拍摄。顺光能获得平调的画面效果,缺乏层次,特别是当人物和背景的亮度接近时,会使人物和背景有重迭在一起的感觉。侧光较易表现人物的立体感,但照片的反差大些,需要辅助光。室内若有相对的两扇窗户进光时,对人物造型较为有利。一面窗户的光线为主光,另一面窗户的光作辅助光或背景光。这

48、样可以获得丰富的影调。如受条件限制人物的方向、位置不便随意变动时,就要避免或遮挡不利于造型的光线,加强有利于造型的光线。5 生活人像的影调人物摄影的影调,是指照片上的黑白密度。影调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不同的影调也可以表现人物皮肤的不同质感。照片的影调,可通过光线处理和洗制条件来控制。常见的人物照,按影调的明暗淡浓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A高调。画面大部分是明亮的淡影调,黑色影调只占少部分,这类照片属于高调,也叫明调。它能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拍这类照片时,应尽量减少人物身上的阴影,或使阴影部分减淡,服装和背景也要选择浅的颜色,这样会产生较好的高调效果。高调人物照,靠淡影调的细微变化来表现形象,但也

49、可以有少量较深的影调用以表现人物某些部分。B低调。低调也叫暗调。其特点是和高调人物照相反,画面上大部分都是较深的调子,尽量避免和少用亮调子。它给人以深沉、庄重的感觉。服饰和背景通常以深色为主。一般采用侧进光或侧光,使被摄者面部阴影大一些,依照被摄者面部的亮度曝光,使亮面再现为中等明暗的调子。个别是的低调人像也可以用顺光拍摄,但曝光量要少,以便将面部再现为暗调。C中间调。中间调是相对高调和低调而言的,其画面上明暗影调分布比较正常,是人物摄影中常见的一种。这类照片给人的感觉既不偏于明快,也不偏于凝重。画面上允许有大面积的淡调子,也允许有一定面积的深调子,有较丰富的中间层次。此外,在谈论人物摄影的影

50、调时,除了以上明暗不同外,还有影调的软硬之分。实践中,许多人物摄影作品就是用柔和、朦胧的软调拍摄的,自然也有与软调相反的、反差大的硬调作品。所以,不妨对这两种调子也分别做一研究。D柔调。柔调人物照的特点是画面的影调配置比较朦胧,而且多半是用中等明暗的调子。(在黑白照片上是灰影调;在彩色照片上是中等明暗的色调)去描绘被摄者的形象。亮调子较少,深暗的调子更是少用或不用。它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比较轻盈、明快,有一种清淡、愉悦的感受。这种柔调人物照的拍摄技巧是,尽量运用散射的柔和光线,而且光比要小,要避免画面中出现明显的深色调子。要瞄准中间影调的部位测光,并根据它的反射亮度曝光。同时,拍摄过程中常常在照相

51、机镜头上加用柔光镜。柔光镜不仅可以使画面的调子柔化,也能使影调进一步变浅。E硬调。硬调人物照的特点与柔调人物照恰恰相反,它主要是运用明暗两极的影调(比如黑白照片上的黑调子和白调子)构成影像,光比大,而中间调子很少。这种影调处理方法常常用来表现被摄者处在明亮的光线之下,或者采用日光拍摄时表现一种暑热的感觉。在曝光技巧上,要分别测量被摄者脸部亮面和阴影的亮度,然后折衷曝光。或者根据脸部亮面与阴影的综合亮度曝光。硬调人物照虽然有以上造型效果,但由于它对于被摄者皮肤的质感表现不充分,所以除了特殊需要时,一般不采用。以上调子各有特点,画面效果各有不同。在拍摄中要根据不同民族的人物特点及作者的表现意图,采

52、用不同影调借以烘托人物,表现出人物的外表与内在素质的关系,通过外表的拍摄来刻划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从而拍出更多更好的民族生活的人像作品。民俗环境的拍摄民俗环境,是经过人们劳动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在各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只要认真观察,善于取舍,到处都有反是非曲直当地民俗特色的景色可以拍摄。如锦绣的梯田,广阔的田野,茂密的山林,古朴的建筑等等可以表现无究。一般村寨小景也可以创作出动人的作品。1 自然环境用高角度拍摄能展示自然环境的大场面壮观景象。这类作品要求景深大,线条和影调分明,气势磅礴,透视效果好,深远感强烈。若平视或仰视拍摄,则难以表现好大地的气象万千。拍摄自然环境时,不应使自己的眼

53、睛只看到田野和植物的色调或面积的大小变化,更要注意山川、河流、林带、道路、田埂等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对构图的影响。这些景物可加强画面的线条变化,层次与深度,能用以渲染气氛,突出主题,增强艺术魅力。采光方法运用得当,是拍好自然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多用侧光和顶逆光,在画面上的造型效果较佳,可达到立体感强,层次多,景物轮廓明朗,线条清晰。在同一景物中,若改用顺光,整个画面会变得平板、单调,景物层次少,画面上的深度效果也出不来。全用大逆光也不行,被摄景物在画面上占的面积过大时,容易形成漆黑一团。此外,对云、雨、雾、霞等自然条件的得体运用,也是拍摄自然环境时营造画面气氛的重要手段。有人说阴雨天气无法拍摄好自

54、然环境照片,但大量实践表明,阴雨天却是表现的有利时机。阴雨天,由于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才能到达地面,从用光的角度说,此时的光线等于加了枚柔光镜,比烈日当空的“顶光“要柔和得多。拍摄时用彩色胶卷比较适宜。这样,只要注意纳入一点暖调色彩,如红橙色的花卉或衣服,使前景中的色彩和雾蒙蒙的背景形成色彩反差,拍成的作品同样十分悦目。通过天气的变化加强对大自然气氛的刻画,或造成悬念,产生联想,或构成特有的意境,使画面形象具有诗情画意。一幅反映自然环境的照片,如果缺少云、霞、或雾气来活跃画面,就象炒菜缺少调料一样平淡无味。云、雾、霞就是摄影的调料,而掌握拍摄时机和角度,抓取瞬间,就是摄影艺术的火候。2 村寨小景

55、拍好村寨小景,也是民俗摄影中常遇到的题材,大场面虽然能表现自然辽阔壮丽的景色,但村寨小景也同样富于诗意,在美的欣赏中给人以启迪,使各族人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陶冶思想情操。拍好村寨小景,应选取有特色,有情趣,多层次的景物,特别要注意周围景物的特征,认真观察阴雨晴雾的变化,寻找最好的角度和理想的光线效果,以相应的景物作陪衬,当即立断地按动快门。选择的拍摄对象,如民居、田间、古建筑、池塘、溪流、椰林等等。村寨小景的拍摄并非靠单纯的摄影技巧取胜,而其更包含着作者对民俗生活的热爱,是在深刻的感受中产生的美的结晶。3 畜牧活动民族地区畜牧活动的拍摄,也是民俗摄影的内容之一。在民俗摄影和其它摄影艺术形

56、式中,表现放牧的镜头较多。但如何拍摄的更有民俗风韵、更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拍摄草原放牧情况,平视拍摄就很难表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气势,只有采取高角度拍摄,才能使视野开阔,深远感强,畜群的层次多,才能使构图有变化。这通常要将拍摄点选在畜群附近的高地上,居高临下拍摄。选择背景亦应尽量寻找有代表性特征的山包、树木、河流等地形,或独特树种、地貌等。形象特点突出,使人一看就大体知道是哪一地区、民族的景象。拍畜牧情景,很多人只注意反映畜群的活动场面,这是需要的。但都拍这种场面,就难免给人千篇一律之感。我们还应从放牧生活中去挖掘那些有情趣的细节,有特点的镜头

57、,如放牧人的动作、情感,个别牲畜的活动,人与畜的感情交流情节,借助云朵、霞光、炊烟等活跃画面。拍羊群、马群、骆驼群,多采用逆光,侧逆光,将被摄体勾勒出生动的轮廓光,再衬以灿烂的云霞,浓郁的树丛,盛开的鲜花等,就会赋予主体形象以美的感染力。民间竞技的拍摄民间竞技,包括各民族的文化体育活动,传统技艺比赛项目,不仅有一定的竞争性,还有浓重的实用性、表演性和娱乐性。我国各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独有的民间竞技活动。尽管种类繁多,内容与形式千差万别,但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相通的,可掌握的。只要把握住它们有规律性,就拿到了拍摄成功的钥匙。竞技性摄影的主要特征是大动态摄影。多数项目是在激烈的运动中进行的。被摄者

58、动作的速度、力量、难度、造型和生动的表情等等,都在“动“中表现出来的。而各种“动“的瞬间,往往又是最紧张、最精彩的画面。这就要求摄影者要在暂短的时间内取景、抓拍,否则就会错过机会。同时摄影教者要在暂短的时间内取景、抓拍,否则就会错过机会。同时摄影者还需要熟悉所要拍摄项目的活动规律、比赛规则,充分运用能显示动感的各种摄影技法,虚实结合的进行拍摄。下面就民间竞技摄影的有关问题做一简要探讨。在动态摄影中,有时适当地使用滤色镜可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例如,用黑白片拍摄运动场全景,如果此时天空晴朗并且有白云浮动,可以使用黄色滤色镜使兰天变暗,白云突出,从而使整个画面显得开阔、明朗。相反,若不使用滤色镜则会

59、显得比较平淡,失去光彩。在室外进行的竞技拍摄,一般使用ASA100(GB21)的胶卷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而在室内拍摄,这种胶卷就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室内照明的亮度要比室外暗得多,而竞技摄影所需快门速度通常要1/300秒以上的快速,要使胶卷准确曝光就必须开大光圈,有时光圈开到最大仍达不到准确曝光的要求。这时应使用感光度在ASA400(GB27)以上的胶卷,才能达到要求,才能把较快的动作清晰地拍摄下来。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闪光灯进行光线补偿,那就例外了。有些情况下的竞技摄影还应使用遮光罩,以防止杂光进入镜头。在拍摄大场面的照片时,应当用三角架固定照相机,这样拍出的照片即使放得很大,也可以获得

60、清晰的图像。有计划有重点地拍摄一个大型的民族竞技活动,往往时间长,内容多,如何在即定的时间内拍下所需要的照片,而避免在拍摄过程中的盲目性,事先需要有一个拍摄计划。首先利用各种途径了解竞技活动的程序。然后确定自己的拍摄项目(一般和重点要有所区分),排列出拍摄表,依次拍摄。拍摄中要以有民族特色的项目为重点。各民族的竞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例如,同样是摔跤,蒙古族与朝鲜族不仅跤服不同,而且比赛的方式也不一样。朝鲜式摔跤,开赛前双方先抱好,而蒙古族的摔跤,开赛前对手是分开的。蒙古族摔跤手进入场地时的动作很有特色,又有舞蹈的美感,还有虎视眈眈的竞争气氛,很有拍摄价值。

61、有些少数民族的运动会,不仅经赛项目别有特点,奖品也是很独特的。有奖励马的,奖励牛的,还有奖励骆驼的,摄影者若将这种独特的奖品作为前景,透过栓在场地上披红戴彩的黄牛,拍摄场地中央龙争虎斗的比赛场面,肯定会使画面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情趣。突出和强化“动“感拍摄各民族的竞技或表演活动,不能只是简简单单地记录那些花花绿绿的场面,要让人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而这类照片的美感又突出表现在动感方面,动中有力,动中有情,动中有美,如何表现“动“感呢?必须针对不同竞技项目“动“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技巧进行拍摄。A用高速拍摄凝固运动瞬间。这种拍摄要特别注意动热的表现,以较快的快门速度固定住优美的动作。陈扬坤拍

62、摄的激浪高歌同心曲,趣味中心是龙舟上的指挥者,你看他高扬手臂,挥动指挥棒,动作潇洒,富有力量感。被高速拍摄凝固的运动员划浆的手臂,全都是一种姿式,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协力同心共争先的赛龙舟主题。高速拍摄不仅固定住了优美的动作,而且又将激起的水花凝固在空中,增加了竞争的气势和画面的动感。B用慢速拍摄虚化动体。同样是拍摄龙舟比赛,黄雄飞选择了慢速拍摄,其作品龙的传人也取得了成功。作者以特写镜头,选取了几位奋力挥浆的运动员,用三分之一秒左右的快门速度抓取运动员迅速挥浆的动作,使画面上形成有规律的运动虚像,动感很强,也很有力度。C用追随拍摄强化动体。追随拍摄,是作者手持照相机紧随被摄目标等速移动的同时按动

63、快门,与战士打活动靶时的射击动作很相似。这样,由于焦点随着动体移动其影像清晰,而画面中的静体则变为虚像。这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画面,动感更为强烈。追随拍摄的方法有很多,实践中应根据目标的不同运动方向采用不同的追随方法拍摄。横向追随。这种方法适于表殃横向运动的民族况技活动,如赛马、赛骆驼等。竖向追随。这种方法适于表现上下运动的民族竞技活动,如跳板运动。竖向追随的方法并不比横向追随复杂,只是相机是向上或向下移动中拍摄。斜向追随。这种方法适于表现倾斜运动的民族技活动。如荡秋千运动。身着彩裙的姑娘踏着秋千飞向高空,背景的人群、树木呈斜向虚线,给人以秋千生风,人飞天空的感觉。纵向追随。这种方法是用镜头

64、正面迎着动体,并随着动体的前进或后退移动焦点,同时按动快门。变焦镜头纵向追随最为方便。如果只有定焦镜头,通过移动机身也可达到变焦效果。纵向变焦会使静止的物体在画面上变为四射的线条,给人以浓重的“爆炸感“。追随拍摄的方法还有几种,如旋转追随。俯角追随等等。每种方法只要运用得当,都能拍出方向性动感很强的作品。值得初学者注意的是,追随拍摄的速度一般都在六十分之一秒左右,所以一般的“傻瓜“相机是拍不出追随效果的。夜晚拍摄民俗运动我国有些民族的民俗活动是在夜幕降临后才开始的,如彝族的“火把节“,许多民族的“灯会“等。“火把节“的夜晚,每家门口都竖有火把,村口有公立的大火把,广场上人们燃起篝火和火把集会。

65、拍摄这种活动的大场面,应尽量选择制高点,将相机固定在三角架上拍摄,为使场面轮廓清晰,可采用两次曝光的方法:天未完全黑时,以低于正常曝光2-3档的曝光组合拍下草场垛子的轮廓,等火把点燃后再以火的亮度正常曝光。在篝火场地拍摄时,要尽量拍出火光映照下的欢快气氛。有时要用闪光灯作辅助光拍摄,闪光灯应尽量加检红色,以使辅助光和火光色温相近,保持一定的现场感。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中,灯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汉族在内的农历“正月十五闹花灯“,是我国最为广泛的灯会活动,还有满族的“放河灯“,有着800多年放灯历史的四川自贡市灯会及其它现代灯会等等。已成为广大摄影受好者十分喜欢的民俗摄影题材。为便于叙述,下面以流传较为广泛的“正有十五闹花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