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5.双股rna病毒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56694460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5.双股rna病毒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5.双股rna病毒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5.双股rna病毒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5.双股rna病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5.双股rna病毒(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30章章 双股双股RNA病毒病毒v 呼肠孤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v 双双RNA病毒科病毒科核酸为线状双股核酸为线状双股RNA、分节段病毒,多无囊膜、分节段病毒,多无囊膜第第1节节 呼肠孤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主要分离自呼吸道、肠道,与当时研究的疾病并无主要分离自呼吸道、肠道,与当时研究的疾病并无联系,如同孤儿,故称呼肠孤病毒。联系,如同孤儿,故称呼肠孤病毒。该科病毒特征该科病毒特征:球形,直径球形,直径80 nm线状双股线状双股RNA,分节段,分节段;10-122-3层衣壳,二十面体对称层衣壳,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无囊膜胞浆内复制胞浆内复制分类分类v 分为分为12个属,宿主包

2、括哺乳动物、禽类、爬行类、个属,宿主包括哺乳动物、禽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无脊椎动物以及植物两栖类、鱼类、无脊椎动物以及植物v 对脊椎动物致病主要有对脊椎动物致病主要有6个属:个属:正呼肠孤病毒属正呼肠孤病毒属 RNA10节段节段 环状病毒属环状病毒属 RNA10节段节段 轮状病毒属轮状病毒属 RNA11节段节段 科州蜱传热病毒属科州蜱传热病毒属 RNA12节段节段 东南亚十二节段病毒属东南亚十二节段病毒属 RNA12节段节段 水生呼肠孤病毒属水生呼肠孤病毒属 RNA11节段节段轮状病毒轮状病毒(Rotavirus)v 球形,平均直径球形,平均直径70nm左右左右v 11节段双股线状节段双

3、股线状RNAv 双层衣壳,成轮缘状,围绕内层双层衣壳,成轮缘状,围绕内层v 某些毒株具有血凝性某些毒株具有血凝性v抵抗力较强:耐乙醚和弱酸,在抵抗力较强:耐乙醚和弱酸,在-20可以长期保可以长期保存,存,56 1小时可被灭活。小时可被灭活。v可在猴肾原代细胞中传代和繁殖。可在猴肾原代细胞中传代和繁殖。内层衣壳呈放射内层衣壳呈放射状排列,形似车状排列,形似车轮幅条轮幅条致病机理致病机理v 病毒感染小肠绒毛,使之变短、萎缩,并被立方上病毒感染小肠绒毛,使之变短、萎缩,并被立方上皮细胞覆盖。皮细胞覆盖。v乳糖酶等分泌减少,影响糖的吸收,奶中未消化的乳糖酶等分泌减少,影响糖的吸收,奶中未消化的乳糖促进

4、细菌的生长,从而加剧腹泻。乳糖促进细菌的生长,从而加剧腹泻。v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幼畜,引起病毒性胃肠炎。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幼畜,引起病毒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流行情况轮状病毒流行情况v 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幼儿死亡的人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幼儿死亡的人数大约为数大约为90万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万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v 在我国,在我国,02岁以内的婴幼儿人数约为岁以内的婴幼儿人数约为4000万人万人(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人数的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人数的1/4

5、,是引起婴幼,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病原。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病原。症状症状v 轮状病毒感染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严重发轮状病毒感染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严重发病,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肠炎、脱水及电解病,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肠炎、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轮状病毒胃肠炎的症状包括发质平衡失调。轮状病毒胃肠炎的症状包括发烧、呕吐、腹痛以及无血色水样腹泻,症状烧、呕吐、腹痛以及无血色水样腹泻,症状可持续可持续39天天 诊断诊断v 电镜观察(粪便)电镜观察(粪便)v ELISA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抗原v RNA电泳图谱,可区分不同型病毒电泳图谱,可区分不同型病毒防控防控v 肠道局部免疫比全身免疫更有保护作用

6、,初肠道局部免疫比全身免疫更有保护作用,初乳中的抗体至关重要乳中的抗体至关重要v 灭活疫苗接种母畜灭活疫苗接种母畜v 人口服疫苗人口服疫苗草鱼呼肠孤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u 我国分离、鉴定的第一株水生动物病毒(我国分离、鉴定的第一株水生动物病毒(1970年年)u 暴发性草鱼出血病的病原,发病死亡率可高达暴发性草鱼出血病的病原,发病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以上 u 二十面体对称的球形颗粒二十面体对称的球形颗粒,基因组由基因组由11条分段的双链条分段的双链RNA组成组成双双RNA病毒科病毒科v病毒无囊膜,直径病毒无囊膜,直径60 nm,一层衣壳,基因组

7、含,一层衣壳,基因组含A、B两个线状双股两个线状双股RNA分子。分子。v 病毒对热稳定,在病毒对热稳定,在pH3-9、经乙醚或氯仿处理不丧、经乙醚或氯仿处理不丧失其传染性失其传染性 传染性囊病病毒(传染性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又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又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双股双节段双股双节段RNA;20面体立体对称;无囊膜面体立体对称;无囊膜v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感染,污染病毒的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感染,污染病毒的蛋壳可传播病毒。蛋壳可传播病毒。v病鸡舍中的病毒可存活病鸡舍中的病毒可存活100d以上。病毒耐热,

8、耐阳以上。病毒耐热,耐阳光及紫外线照射光及紫外线照射56加热加热5h仍存活,仍存活,60可存活,可存活,70则迅速灭活。则迅速灭活。v病毒耐酸不耐碱,经病毒耐酸不耐碱,经1h不被灭活,不被灭活,pH12则受抑制。则受抑制。v病毒对乙醚和氯仿不敏感。病毒对乙醚和氯仿不敏感。v3%的煤酚皂溶液、的煤酚皂溶液、0.2%的过氧乙酸、的过氧乙酸、2%次氯酸钠、次氯酸钠、5%的漂白粉、的漂白粉、3%的石炭酸、的石炭酸、3%福尔马林、福尔马林、0.1%的的升汞溶液可在升汞溶液可在30min内灭活病毒。内灭活病毒。致病机理致病机理v 病毒感染后在肠道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中复病毒感染后在肠道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中复

9、制,进入部分循环系统导致初次病毒血症。制,进入部分循环系统导致初次病毒血症。感染感染11 h后,大量病毒存在于腔上囊中,并后,大量病毒存在于腔上囊中,并释放,导致二次病毒血症。释放,导致二次病毒血症。v病毒在囊内的前淋巴细胞选择性地复制,破病毒在囊内的前淋巴细胞选择性地复制,破坏囊内坏囊内B细胞,从而造成免疫抑制。细胞,从而造成免疫抑制。3-6周龄周龄鸡的囊发育最完全,因此最易感。鸡的囊发育最完全,因此最易感。症状与病变症状与病变 v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和肾脏损害为特征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和肾脏损害为特征流行特点流行特点v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病鸡是主要传染源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病鸡是主

10、要传染源 v本病一般发病率高本病一般发病率高(可达可达100%)而死亡率不高而死亡率不高(多为多为5%左右,也可达左右,也可达20%30%),卫生条件差而伴发,卫生条件差而伴发其它疾病时死亡率可升至其它疾病时死亡率可升至40%以上,在雏鸡甚至可以上,在雏鸡甚至可达达80%以上以上 v发生本病的鸡场,常常出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发生本病的鸡场,常常出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抑制现象常使发病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抑制现象常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 微生物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 v1、病原的分离鉴定、病原的分离鉴定(1)病料采取:除脑外多数器官都含有病毒

11、,其中法)病料采取:除脑外多数器官都含有病毒,其中法氏囊和脾中的含毒最高,其次为肾脏。氏囊和脾中的含毒最高,其次为肾脏。(2)病毒分离培养:绒尿膜接种)病毒分离培养:绒尿膜接种911日龄鸡胚,鸡胚日龄鸡胚,鸡胚常在常在37d死亡。死亡。v2、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1)琼脂扩散试验)琼脂扩散试验(AGP)(2)病毒中和试验)病毒中和试验(VNT)(3)免疫荧光试验)免疫荧光试验(IF)(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防控防控v 疫苗效果较差,种鸡可用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在疫苗效果较差,种鸡可用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在18周龄产蛋前接种灭活疫苗。周龄产蛋前接种灭活疫苗。v 感染感染IBDV的囊组织制成的灭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的囊组织制成的灭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疫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