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研究报告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56680797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程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课程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课程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研究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课程实施中的师生关系研究报告主持人:李振兴 成 员:杨海宏 张雄宽 张献同新课程实施中的师生关系研究报告主持人:李振兴 成 员:杨海宏 张雄宽 张献同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课题研究的目的:确立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打破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对立的现象,探索新课程下科学课堂中新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2课题研究的意义: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师生关系又包括课堂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以及课堂教育外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进行正

2、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忌。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以教师素质教育达标、教育部关于素质教育实施纲要、苏霍林姆斯基的教育民主观、陶行知的民主教育观作为基本依据,逐步形成教师的各项素质,完善教师日常行为;以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指导教师教育行为的指针,对照其有关规定,规范教学行为;借鉴西方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关于师生关系的论点,进一步探索中学教学中新型

3、的师生关系。如果按照上述教育理论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学生同处于和谐、自主的心理环境下,就能产生自信、团结、奋进的群体心理,使学习生活更充满活力,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的融合境界。三、研究目标1加强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人格的研究。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研究。3培养“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四、研究方法1调查分析法:分别用于课题研究的前期和后期调查我校师生关系,调查手段是访谈、问卷、测试。2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与掌握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古今中外相关理论开展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倡导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研究,

4、并通过实践和研究改进方法、提高素质和能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改善。4实验研究法:为了求得科学、公正的实验结论,要确定各自教学的班级为对照班和实验班,边实施方案,边修改方案,课题组成员采用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方法,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5案例研究法:本课题拟在每门学科选择师生典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寻找规律。五、实施过程准备阶段(2010.1-2010.2)1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工作。2课题开题,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人,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实施阶段(2010.3-2010.10)1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并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2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总结。总结阶段(2010.11-

5、2010.12)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素材。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六、研究成果1理论成果: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小学师生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情感沟通的大门在缩小。这一概括是十分准确而生动的,可谓一语中的。初步分析,引起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矛盾冲突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由于教师不喜爱学生所造成的紧张关系。我们知道,学生不能由教师自由选择,因而就可能有令人满意的学生,也有令人不满意的和不可爱的学生。教师出于职业上的考虑,对用功学习、能按其要求去做的学生自然比较喜欢,这部分学生容易受到教师的偏爱,以至于出现“爱有等级”。

6、不少学生由于其不成熟性而常常违背教师的要求,使教师对他们爱不起来,这不仅使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得不到满足,而且会因为教师以淡漠、嘲讽、鄙视的态度对待他们,从而伤害了他们的感情。(2)由于教师不尊重学生所诱发的紧张关系。教师的“不爱”、“偏爱”都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此外,由于学生还不太成熟,使他们在某些教师的眼里往往没有平等独立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还常常把学生的某些兴趣爱好、时尚追求视作幼稚胡闹。同时,师生在角色、身份、地位上的差异也可能使一些教育思想不端正的教师不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批评。而学生的自尊心一般是很强的,对别人是否尊重自己十分敏感。所以,教师若不尊重学生,就特别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7、。(3)由于教师未能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所引起的紧张关系。师生之间存在年龄、阅历、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别,这种差别常常制约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件劳心费神的事,而教师与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这就给教师观察了解学生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不容易把每个学生了解全面、准确。而不全面、不准确,就不能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致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就不能保证对学生作出公正、公平的评价和处理,引起部分学生的抱怨、逆反心理。(4)由于学生的某些偏差行为所导致的紧张关系。学生的不成熟性决定了他们容易对教师产生误解,把教师的严格要求、善意批评视为故意叼难、存心和他们过不去。学生

8、的不成熟性还决定了他们容易违纪违规,忘记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立下的决心,常常多次重犯错误,有的还会对教师有失礼行为。这就形成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5)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配合不好所带来的紧张关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力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尽如人意。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之间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常常出现教育力量中的“内耗”。这也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课题研究所带来的理论成果(1)提升校园品位,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教育力量,具有其他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熏陶、引导、

9、渗透功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课题在开展研究过程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坚持以“民主、平等、和谐”为指导原则,时刻关注学生的“经历(感受、感知)反映(认同、悦纳)领悟(理解、内化)生成(情感、意义)”的体验过程,营造民主和谐的共同言说,互相倾诉的人文环境。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进行文化的陶冶,以德服人、以信制人、以诚待人,教育者尊重学生真实的生命本色、内在需求和生命体验,欣赏他们独特斑斓的生命之光,真正实现了“自在体”向“自为体”的战略转换。(2)促进师生发展,完善自身素质。课题开展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们置身于课题着力营造创设的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已将这种文化精神融注在

10、心灵深处,展现在自己的认知、情感、品质和学识之中,形成了“重实、求严、图新”的学风、教风,;与时俱进的课程范式、张扬个性的学习方式,自主自为的行为习惯。学生在交际、创新、探索、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参加各级各类评比、竞赛中屡屡获一、二、三等奖。课题研究的实施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通过组织百分考核,引导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们自觉参与课题研究,学校还通过举办各种教科知识培训班,学术研讨、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等活动,较好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究的热情,逐渐树立了科学的现代学生观,皆能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真正体现了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教师的教育水平与研究能力也

11、得以不断提高,近年来,教师们的论文在全国、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在各级评比中获奖。这一系列的成果,无不昭示着全校师生的灵性与智慧,体现着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与完善。(3)深化管理成效,互动走向双赢。课题的开展实践,不仅提升着校园的文化品位,优化了育人的氛围环境,促进完善了教育与被教育者的素质,也为学校各方面工作营设了良好的氛围,夯实了一定的基础,深化了管理的成效。通过教育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构筑了学校发展的优势,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如:文艺汇演、主题班会、书画展览、演讲比赛、球类比赛、交流座谈、综合实践活动等,将“平等、民主、和谐”的课题理念融入其中,极大

12、的调动、发挥了师生的积极性与潜能,并不断向自主、自省、自律、自强“四自”发展,也更进一步深化了学校的管理成效。现实催人奋进,未来呼唤创新,课改呼唤新型的教师、新型的学生,更期待新型的师生关系。相信罗集一中的教师将一如既往、辛勤开拓,用教育科研的彩笔,在课程改革交融的扇面上,描绘出更好更美的新型师生关系之图景,展示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灿烂与辉煌!2实践成果:在2007年5月2008年3月间,课题组针对一系列的调查结果制定了相应的实验方法假设,并付诸与实验之中。对于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主要也是存在于教师与“问题生”之间,对于课题组所做的实验,只要针对“问题生”有所解决的话,那么整个课题实验可以说是完

13、成了多大半。而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课题组的教师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感陶冶评价法对于许多性情傲慢,情绪亦激动的“问题生”来说,如果老师为了体现自身的威严,而对学生大吼大叫,或训斥一顿来作为教育其不良行为,那么其收效则恰恰是事与愿违的。在实验中我们主要要求实验教师要从情感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触动感化学生的心灵,用情感的熏陶去触动学生最敏感的感知神经。其方法主旨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耐心与爱心并进,教育与矫正并存。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对一些“问题生”实验采取单独沟通的方法。即教师与被试学生一同在心理咨询室中进行心灵的沟通。在对学生进行心理不良现象和行为的

14、矫正中,要求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亲切的和谐的交谈中为其讲清道理,指出其行为的偏差对其自身和他人的危害,用真情去感动他们,用真心去与他们沟通。并及时作好记录,事后要认真分析总结,以作为实验方法的依据之一。方法二:完善学校教育机制教育激励评价法学校的诸多因素对“问题生”的影响也是比较突出的,单凭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其效果是不明显的。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学校教育对“问题生”的影响。首先,加强老师的责任心,确实做到教书育人。不能认为“问题生”教育只是班主任的责任。必须明确每个教育工作者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品德的培养者。学校要利用各种有利的教育条件对学生进行教育,从更深层次的品

15、德评价入手。从2007年5月到2008年3月,我们学校在教育形式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实验,其中“德育班会活动周”的实验最为有效。方法三:激发学生的闪光点赏识评价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发现差生极其微小的闪光点,比发现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心理学家也认为,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好孩子的欲望,教育就应该教育对象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作为“问题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在其它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甚至会很突出。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生”的闪光点,并给他们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如该生篮球打的特别好,那么在篮球比赛中,可以让他当主力,为班级赢得荣誉。这样既培养了他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增强了他上进心。并以此为突破

16、口,告诉他不仅他打球可以打得很出色,学习上他也不会逊色。在学习过程中要给他吃“小灶”,出他做些简单的题,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点燃他自尊的火焰,使他们迅速走上健康成长之路。方法四:温暖学生的心灵关爱评价法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尊重、是理解、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对于“问题生”来说,尤其是在家庭中缺少温暖和关爱的学生,老师那种母亲兼朋友的关爱,恰是打开“问题生”心结的钥匙。方法五:留给学生思索的空间宽容评价法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学生的错误,批评是常用的教育手段,但是,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也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应。七、结论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学生真正的感觉到

17、教育的魅力,特别是在与教师相处。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全新的教师形象。在对所谓学生的教育中,教师要学会以诚相待,使之愿意向教师倾吐心声,消除其心理顾虑,真正的使其“亲其师,信其道”。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中国的教育出现了不平等现象。在教学中为了片面强调升学率,教师是主动灌输知识,学生则被动的接受教育。这样的教育必须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同时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群体形成了受偏爱的“优等生”,遭冷落的“中等生”,及被遗忘的“差等生”。这一切的不平等现象如何去解决呢?建立良好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

18、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平等交流信息,传递知识;师生之间要平等的学习探讨,教师对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积极地全面发展。八、讨论与分析1进一步加强今后课题的的管理,尤其是加强课题过程的管理,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以便于不断的提炼、反思、总结,更好地促进深化课题成效。2进一步为教师搭建教学反思的平台,例如:“教学反思沙龙”、“教学反思专栏”、“教学反思板”等,让教师在这个平台上体验反思的成功与快乐。3进一步建立多元评价体制,评价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化、交互化,让家庭、社会积极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使课题的成效不断地得以巩固延伸、趋向完美,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风生水起,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愈实弥坚。九、参考文献1张晴,新课程改革下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2范建平,关于教师角色的转换3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