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金太阳二轮复习专题.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666960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6.6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历史金太阳二轮复习专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高考历史金太阳二轮复习专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高考历史金太阳二轮复习专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金太阳二轮复习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金太阳二轮复习专题.ppt(1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QG,历史,历史,历史,历史,专案突破,名师诊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考情预测】,1.对科举制度的考查预计集中在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影响方面,主要以图片、观点、古籍材料切入,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的考查应集中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三司制、元代的行省制度等方面,往往以史籍材料、人物观点及图片、表格等形式切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经济中心的转移等方面,往往以史籍材料、人物观点及图片、表格等形式切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3.对隋唐、宋元时期文化思想的考查应集中在宋明理学、宋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等,以史籍材料、图片等为切入点,多以选择

2、题的形式出现。,4.对隋唐、宋元时期经济的考查应集中在商业、手工业及经济政策、,【网络特征】,1.(2012北京文综)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诊断平台】,A.唐长安B.宋开封,C.元大都 D.明北京,【答案】C,2.(2012安徽文综)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答案】A,3.(2012安徽文综)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

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答案】B,4.(2012海南历史)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答案】A,5.(2012苏锡常镇四市模拟)下列对南宋李嵩市担婴戏图理解错误的是(),A.该图反映了宋代经济

4、繁荣,经商方式的多样,B.民俗成为这一时期绘画的重要题材,C.该图的细节刻画,受到“格物致知”理学方法的影响,D.西方的人文精神在此画中有鲜明的体现,【答案】D,【诊断参考】,知识缺陷,不能准确地把握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唐、宋、元中枢机构的变化。,不能很好地把握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尤其是宋代商业发展的特征。,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情况把握不准确。,缺乏对历史概念的准确把握能力,尤其是对宋明理学的掌握。,缺乏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特色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对风俗画的把握。,技能缺陷,缺乏对历史图片的观察和解读能力。,如第1题,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中书省”这一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元

5、代只保留中书省,置于都城之内,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实行三省制;宋代设置中书门下;明代废中书省,以六部分掌庶政,直接受命于皇帝。,缺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如第2题,解题的突破口是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通晓”“终日”等。,缺乏对材料的理解计算能力和认识空间能力。,如第3题,解题突破口是从图中找出选项所在空间的位置,然后进行计算,从而找出符合条件的选项。,缺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如第4题,解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题干明白地提到了万物与“仁”的关系问题,不涉及“仁政”思想,重点也不是讨论阴阳问题,题干也,没有体现顺应自然的思想。,缺乏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6、。,如第5题,观察图片可知,图片既呈现出市井小民的情态,也展现了乡野浓厚的生命气息;而在宋代,西方的人文精神对中国没有影响。,【主干知识】,隋唐(581907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时期。,一、政治方面,1.隋唐时期,(1)国家统一局面再次出现,继承和发展魏晋时期的中央制度,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开创和完善了科举制。,2.五代宋元时期,(1)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宋代积贫积弱,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最终元朝实现了统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发展和进一步巩固。,(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代设二府三司分割,

7、(2)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相权,推行文官制度;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设转运使收财权,削弱地方官的权力,解决了地方分裂问题,但也造成了“三冗”现象,北宋中期的王安石进行了改革,收效甚微。,(3)元代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推行行省制度,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变革。,二、经济方面,1.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1)农业方面,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革新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2)手工业方面,制瓷技术进步,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中国瓷器大量出口,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对外

8、贸易的代表。,(3)唐代商业繁荣,市坊分置,按时开市闭市,商业活动有较严格的地域和空间限制;农村集市有了发展,出现“飞钱”和柜坊。但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4)交通便利,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2.宋元时期,(1)租佃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繁荣,王安石变法力图限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成效显著;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2)随着棉花种植的传播,元代黄道婆改进技术,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3)商业发达,宋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早市,宋代汴梁、元代大都都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纸币交

9、子出现,推动了商业发展。,(4)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港口。,三、文化方面,1.隋唐时期,(1)佛、儒、道三家思想均发展,儒家受到挑战,“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领域。,(2)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3)以吴道子为代表的绘画艺术,展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名家;唐代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流芳百世。唐文化泽被深远。,2.宋元时期,(1)程朱理学促进了儒学的成熟,成为官方哲学。,(2)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三大发明完成并外传;元代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3)文学上,宋词和元散曲成为主要文学

10、体裁,宋“话本”兴起;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更加注重意境;民间风俗画兴起,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隐性知识】,元代行省划界与中央集权的加强,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 历史上

11、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解说: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重点探究】,一、三省六部制,1.形成:魏晋时三省制形成,隋唐发展完善形成三省六部制,其分工是中书省掌管政令决策,门下省审议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处理日常一切军国事务。,2.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

12、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互相制衡,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3.演变,(1)三省六部制是自魏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2)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对三省制都作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宋代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

13、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其实质是强化了皇权。,(2012长沙模拟)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 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似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指(),A.西周分封制 B.西周宗法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D.清朝内阁制,【答案】C,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监察制度,1.选官制度,(1)演变,(2)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2.监察制度,(1)演变:中国历代王朝重视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建设。秦朝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度有

14、一些变化:西汉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2)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 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A.利弊参半B.利大于弊,C.弊大于利D.应废除,【

15、答案】B,三、宋明理学,1.形成:宋明理学以儒学的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是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新儒学体系,具有思辨化、理论化的特点,标志着儒学发展的成熟。心学是宋代理学的继承和发展。,2.理学与心学的异同,续表,3.评价,(1)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2)它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012河北模拟)朱子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 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

16、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该材料中的观点可能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主要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封建伦理道德成为行为规范,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减少,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广泛谴责,【答案】B,四、中国古代绘画,1.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内容或题材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风俗画、年画等。按创作手法可以分为工笔画、写意画、文人画等。按画作的来源可以分为宫廷画和民间绘画等。,续表,2.总体特点,以有书法性质的墨线来表现主要物体,强调线条变化;比例和透视关系符合人的观感;以写意为主

17、,不以写实为能;追求诗境与超然物外之美;表达完整,通常有印章、题字等画外的内容。,(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中螃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2012吉林模拟)右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A.讲究工笔重彩B.强调个性表现,C.重视气势雄壮D.追求摹写逼真,【答案】B,【视角拓展】,宋元科技文化的发展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孙中山先生说:“宋朝是民生史观。”,中国著名的散文作家余秋雨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点评:宋元时期是

18、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科技文化成就深深打下了时代的烙印。,1.科技上:宋元时期,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并外传西方,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2.思想上:理学出现,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是为了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强化而出现的,实质是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3.文学上,(1)宋词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用词抒发对山河破碎国家分裂的悲愤之情;另一方面,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的文

19、学形式和特色更加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2)元曲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反映了元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并行,统治异常黑暗的时代特征,如关汉卿借窦娥冤呐喊控诉等。,4.书画艺术,(1)宋代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画家,如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等;同时风俗画盛行,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典型地反映了北宋东京繁华的景象。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2)宋代宫廷画盛行;强调以景写意,抒发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文人画,产生。反映了宋代中央集权强化,维护封建统治的理学产生。,【观点介绍】,韩国学者敢于宣称“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有两手“

20、证据”:证据一是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公元1377年,发现于韩国清州,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于认定它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证据二是韩国学者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毕升的泥活字进行了还原,发现了“问题”,例如“易碎”“不牢固”等等,韩国学者据此提出,事实上毕升创制的胶泥活字及其印本并未见流传,可见毕升仅仅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是一个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1965年,浙江温州市郊白象塔内出土佛经印本残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有关专家考证认定为毕升之后大约50年 (1103年)北宋时期的泥活字印本,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依照梦溪笔谈中的记述,后人完全可以再造

21、毕升当年发明的活字,清朝就有苏州李瑶、安徽泾县翟金生用毕升遗法制泥活字证明可行。,在当代,北京印刷学院课题组在2002年完成了这一工作,对韩国学者“易碎”“常使活字掉下来”等质疑作了明确的否定。,韩国学者徐有榘(17641845)在怡云志卷七活版缘起中说:“沈括梦溪笔谈记胶泥刻字法,斯乃活版之权与(起源)也,或用铜造我东(朝鲜自称)尤尚之。”,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提示】,中韩活字印刷术之争实际反映的是当今开放、多元文化背景下,各国、各民族对待优秀文化遗产的一种态度。在这里,需要理性看待各种争执,反对狭隘、极端的爱国主义。,从印刷术发展史的角度看,先有雕版印刷术,后有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起源

22、于中国,最晚在唐代已经发明;从历史证据的角度看,目前已有考古发现、文献记载等多重证据印证中国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从逻辑的角度看,韩国学者存在偷换概念的错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并不是承认韩国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金属活字只不过是对泥活字材料的延伸;从反思的角度看,我们对印刷术等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宣传、重视程度都应该大大加强;从历史启示的角度看,已有定论的历史结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迷信教科书,奉教科书为“圣旨”,在历史研究中,“孤证不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更应引起重视。,一、选择题,1.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

23、被称为“世袭社会”,而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选举社会”。下列体现了“选举社会”的是(),A.民主推举官员制度B.三省六部制,C.察举制 D.科举制,【解析】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世袭的局面,而自隋唐开始的科举取士打破了此局面,以考试成绩来任免官吏,从而形成“选举社会”。,【答案】D,2.通典记载:“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拜,必归吏部。”以下对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科举取士促使社会重学风气形成科举制有利于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A.B.C.D.,通地主甚至寒门子弟参政

24、开辟了道路,扩大了封建政权的阶级基础,正确。在材料中未有反映,排除。,【答案】D,【解析】 “罢中正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五服之内,政决王朝”说明隋朝时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改变了以往士族门阀把持选举、垄断政权的局面,把选用人才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为普,3.唐太宗李世民规定,谏官可以随宰相入朝议事,谏官事实上已进入了唐代中央政权的决策层。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唐初重视法律制度建设,B.唐初明确划分官员职责,C.唐初重视选官制度建设,D.唐初注重监察制度建设,【解析】谏官负责监察君臣,谏官地位的提高,体现出唐初对监察制度建设的重视。,【答案】D,4.宋代商业史研究说:“在此期间,以从唐代

25、以来诸个别资本相互竞争中发达起来的信用习惯行为背景,纸币直接地由于在四川使用铁钱不便而开始成为支付手段,政府则强制通用纸币为代用货币。这在货币史上是划时代的。”材料所反映的正确信息是(),A.纸币在唐代就开始广泛使用,B.纸币最早在四川地区直接使用于商业,C.政府完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自此纸币成为商业流通的唯一货币形式,这是基于唐代商业积累的商业信用,故A项说法错误,而B项符合题干材料;“政府强制通用纸币为代用货币”,并不能说明政府完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项说法错误;纸币成为商业流通的唯一货币形式,不符合史实,在古代,主要货币形式还是金属货币,故D项错误。,【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

26、以看出,纸币在宋代才开始直接用于商业活动,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你认为朱熹和陆九渊争执的关键是(),A.穷理的方法问题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C.理气的关系问题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选A项。,【答案】A,【解析】朱熹的观点是客观唯心论,主张以物穷理;陆九渊的观点属主观唯心论,主张以心穷理。二者的区别在于如何认识世界。故,6.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为此,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宰相制度B.实行三省六部制,C.实行内阁制 D.设立军机处,【解析】要抓住材料中“委百司商量”

27、“于事稳便”“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等关键信息,再分析各选项,只有B项符合材料叙述。A、C两项是明朝采取的措施;D项是清朝采取的措施。,【答案】B,7.隋唐大运河到元代大运河的路线变化说明(见下图)(),隋唐大运河示意图 元代大运河示意图,A.西部地区日渐落后,B.经济重心逐步东移南移,C.北方地区不断衰落,D.东部南部成为政治中心,【解析】元代大运河不经过洛阳,从北京直通到杭州,因为古代的运河是运输粮食的要道,路线的变化说明中国的粮食基地已经东移和南移了。,【答案】B,8.宋史食货志记载宋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材料反映了宋朝(),A.土地归国家所有,B.承认并保

28、护土地私有产权,C.土地禁止买卖,D.国家干预土地的买卖,【解析】所谓“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授田制被基本废弃,国家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及土地的商品性,允许其按经济规律进行流转买卖,国家不加以干预。,【答案】B,9.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判断,与其一致的是宋代坊市不分,即D项。A、B两项体现了对商业行

29、为严格的时间空间管理,C项反映的是农村集市。,【答案】D,【解析】从材料“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等信息即可,10.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这种“单纯”主要表现在(),A.理学抛弃了传统儒学“积极入世”的治学态度,B.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理学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陷,D.理学家们将儒、佛、道思想合而为一,理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A项错误;传统儒学也注重对人性的塑造,故C项错误;理学是以传统儒学为基础,吸纳佛教、道教思想而形成的,不是三者的简单合一,故D

30、项的说法错误。,【答案】B,【解析】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服务,从这个角度讲,它的目的明确而简单,故B项符合题意。,11.“官哥汝定钧,一片值千金。”宋代五大名窑中,哥窑仅次于官窑,排在第二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哥窑属于家庭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代表当时最高水平,C.宋代手工工场生产发达,D.瓷都景德镇瓷器开始大量出口,显示瓷器出口的信息,故D项不正确;官窑排名第一,充分显示了官营手工业在当时的优势,故B项正确。,【答案】B,【解析】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哥窑从它的排名看,应该是专业的私营手工业,故A项不正确;中国的手工工

31、场出现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故C项不正确;材料没有,12.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样,磁针既要眷顾母亲,又要留恋子女,自然就要指向南北方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介绍了我国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B.借用了阴阳学说的某些思想,C.科学地解释了磁针指南的原理,D.该理论促进了指南针的发明,【解析】从材料描述磁针的形状可知不符合司南的特征;材料从阴阳学说的角度解释磁针指南现象,并不科学。故选B项。,【答案】B,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32、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春秋繁露,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二、非选择题,材料三曾经有一个关于王阳明的传说,说是王到一座寺庙游玩,见一房门紧闭,好奇之下不顾知客僧苦劝,执意开门。结果大惊,原来房中有位圆寂的老和尚与王之面容极其相似,身后墙上还

33、有一首诗,写道:“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王黯然,知其乃自己前世,留下诗句:“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材料四陆九渊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宋明理学,(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了什么要求?,(2)根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3)材料三中的传说是否具有历史研究价值?为什么?,(4)根据材料四,概括朱熹

34、和陆九渊的主要分歧。,(5)根据材料一、二、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的统治(百姓服从君命);天子治国要有“道”(顺天意)(天子服从天命)。,(2)状况:儒家思想受到怀疑;社会普遍崇信佛教。,(3)答案一:有。因为它从侧面印证了佛法对理学的影响。,答案二:没有。因为未经证实的传说不具有研究价值。,(4)朱熹主张“先观后悟”;陆九渊主张“先悟后观”。,(5)特点:中国主流思想发展的过程是各流派思想相互学习的过程。本质: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答案】(1)思想:君权神授(或天人合一)。要求:百姓要接受君王,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35、题。,材料一北宋东京梦华录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市去处,通晓不绝。”南宋梦粱录载:“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陆游在杂赋中提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材料二2007年12月,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考古专家认为,“南海一号”沉船本身就是一个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据考证,我国近海有20003000艘沉船,以宋元时期居多。,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

36、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四“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内藤湖南(1909年),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三,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3)材料四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

37、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有何不同?全球通史中“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4)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请用宋代的史实加以说明。,【答案】(1)特点:突破坊市界限;打破时间限制;“草市”上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海外贸易兴盛。,(2)影响: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3)不同: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爆炸性的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说明:儒学发展为理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宋词(个性化的书法

38、艺术、风俗画)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这主要反映了(),A.孟子认为“仁政”是平治天下的主要工具,B.孟子比离娄、公输子、师旷等人更加聪明,C.“仁政”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省减刑罚,D.“仁政”是对孔子“仁”的进一步发展,【解析】B项说法不够科学、准确;C项属于“仁政”内容;D项说的是“仁政”与“仁”的关系,都与题干意思不符。在孟子看来,“仁政”思想就像“规矩”“六律”一样属于一种工具,是治理天下的主要工具,故选A项。,

39、【答案】A,2.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迭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文中智果之言表明他(),A.反对立嫡以长B.主张立君以仁,C.反对任人唯亲D.提倡实行分封,【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可以分析,智果主张立君以仁。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西汉初年规定“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

40、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废除,B.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地位平等,C.科举考试对工商业者开放,D.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举考试无关,排除C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唐宋时期,工商业者入仕由禁止到逐渐放宽,这说明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答案】D,【解析】重农抑商政策在唐宋时期不可能被彻底废除,A项错误;中国古代士农工商各个阶层的地位不可能平等,B项错误;材料与科,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41、,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养,所以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说法均是片面的。,【答案】D,【解析】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而不仅仅在于提高个人修,5.李秀成自述中写道,(洪秀全到南京后)“开立军伍,整立营规,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将南京城内男女分别男行女行,百工亦是归行,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营者各归民家。男与女不得交谈,母子不得并言”。这体现了太平天国(),A.建立了军事化的社会组织,B.对普通老百姓计口授田,以实现有田同耕的目标,C.是政教合一的农民政权,D.注重

42、社会生活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解析】题干只体现了太平天国对民众的军事化管理,A项正确;,B、C两项对百姓计口授田和政教合一虽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D项既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信息。,【答案】A,6.1896年11月,纽约时报记者在江苏镇江采访了一家新建的丝厂,那里安装了最新型的机器设备,还新竖了一个高达90英尺的烟囱。“烟囱对中国人的封建迷信是个重大打击,是对所谓风水观念的极大挑战。此前,中国民众是多么崇尚迷信和风水呀!毫无疑问,现在他们连句抗议的话都没有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近代经济已经追赶上世界潮流,B.中国封建迷信在近代化过程中消失了,C.中国民众对待外来事物的态度有所

43、改变,D.中国工厂开始采用机器进行生产,【解析】从时间上看,19世纪末期,中国近代经济还落后于世界,A项错误;中国封建迷信并没有完全消失,B项错误;“他们连句抗议的话都没有说”说明他们对待外来事物的态度有所改变,C项正确;19世纪60年代中国工厂就已经开始采用机器生产了,D项错误。,【答案】C,7.1899年万国公报刊载了一篇文章,首次提到“马克思”及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文字:“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即今资产阶级),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材料表明,当时(),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资产阶级殖民体系最终形成,C.经济全球化开始出现,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确立,【解析】共

44、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当时资产阶级对外扩张,开拓世界市场,使部分国家的生产和消费联系紧密,超出了一国范围。因此,题干材料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答案】A,8.“如果你们指望用死刑来制止大家公开谴责你们的错误生活方式,那你们就错了尽善易行的办法不是堵住别人的嘴,而是尽力向善。这是我对投票判我有罪者的最后告诫。”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反对雅典民主制B.捍卫言论自由原则,C.主张维护法律尊严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不是堵住别人的嘴,而是尽力向善”、即主张言论自由,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维护法律尊严的问题;苏格拉底是反对雅典民主制的弊端而不是反对雅典民主制;雅典

45、实行的是民主制。,【答案】B,9.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里,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漫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这种现象表明 (),A.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否定基督教的精神统治,B.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人们争论的焦点,C.宗教改革完全否定了基督教的宗教信仰,D.宗教改革发展成为一场社会政治运动,【解析】文艺复兴并没有将矛头直指基督教,A项说法错误;B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宗教改革并不主张人们放弃宗教信仰,只是要求信仰自由,反对罗马教皇的压迫、剥削,C项错误;从“宗教改革时期”“充斥着讨论、争吵、漫骂、辩论的宗

46、教狂热世界”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已发展为一场社会政治运动,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10.下图为1617世纪著名的三角贸易示意图,该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已成为世界殖民霸主,B.欧、非、美三洲的经济互补性强,C.统一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大西洋两岸的联系日益密切,【解析】葡萄牙、西班牙是三角贸易的主要参与国家,排除A项;三角贸易是带有掠夺性质的贸易,不能说具有“互补性”,B项说法错误;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于19世纪,C项错误。选D项。,【答案】D,11.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如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

47、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从中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经济危机的爆发必然刺激科技发展,B.科技进步是摆脱经济危机的唯一出路,C.科学革命和经济危机始终形影相随,D.科技创新能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均过于绝对化。,【答案】D,【解析】注意关键信息“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2.下图为毕加索的一幅天价画作,下列说法与该画作隐含的理念一致的是(),A.“绘画应该成为视觉的盛宴”,B.“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C.“光是画中的主角”,D

48、.“摒弃了传统,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解析】A项为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的主张;B项为现实主义流派的观点;C项为印象主义流派的观点;D项反映了立体派绘画的特点,运用几何切面,有支离破碎的感觉,与毕加索该画作的特点相符。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32分)1500年前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

49、导地位的货币。,材料二新西兰中文先驱报撰文指出:“美国推出新一轮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想当然地开动印钞机,放水6000亿,但这不是解决经济衰退的办法,其直接的结果就是让美元继续贬值。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元的贬值,信任危机的来临,砸下6000亿,无疑是美元在,自掘坟墓。”,材料三西方国家感到与新兴世界相比,它们正在失去经济和政治力量。反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形成,而且可能日益增强。在发达经济体内部,现在要求在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这三个领域重新设置壁垒的呼声越来越大。反移民的趋势在欧洲尤为明显。,2011年全球化会倒退吗?,随着各国政府纷纷把国内问题置于全球增长之上,在2011年,全球化似乎会成为一项

50、孤立无援的事业。但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化将重新得到广泛接纳因为它会给东西方带来互补的益处。,全球化进程难以逆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美元为什么能够取代英镑占据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美国推出的新一轮货币政策是在“自掘坟墓”。面对“货币战争”,中国政府应当如何应对? (12分),(3)你认为全球化会倒退吗?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分),【答案】(1)有利条件: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通,过殖民

51、扩张,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通过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6分),原因: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英国(或欧洲)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4分),影响: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4分),(2)原因:美国的新一轮货币政策会导致对美国的信任危机,大大动摇美元的地位,同时还会加剧全球经济的不平衡,从长远来看,也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的做法是“损人不利己”。(6分),应对:立足国情,不畏外界压力,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金融监管,注重宏观调控;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共同迎接挑战

52、。(6分),(3)会: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反全球化力量在形成;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不会: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体来说,经济金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只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就能够实现共同繁荣与稳定的目标。,(6分,任答一种,言之有理即可),14.(2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我国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国家”。“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

53、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将中国作为参照,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在官僚制度方面,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和东亚系双聘教授本杰明艾尔曼说:“虽然中国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了,这种传统却以另一种方式被传承下来。如今各个国家普遍设立考试制度,这是从以前的中国科举制度转变而来的。尽管其内容改变了,但它的技术、方法和规制都被延续了下来。从这个方面看,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只是到了清朝末年,大家都把

54、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要多了解其作用,并给出它一个新的评论,而不是全盘否定,认定它没有价值。”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评析材料中关于科举制度的观点。(2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晰,逻辑严谨),【答题步骤】,第一步:提炼材料中作者的观点。第二步:阐述自己对该观点的看法。第三步:结合史实说明自己观点。,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第三等(7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评分标准】,第一等(2014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第二等(138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