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诗人艾略特简介.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666141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2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英国诗人艾略特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英国诗人艾略特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英国诗人艾略特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英国诗人艾略特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诗人艾略特简介.ppt(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艾略特,T S,一生平简介,托马斯艾略特 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祖父是牧师,曾任大学校长。父亲经商,母亲是诗人,写过宗教诗歌。艾略特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比较文学,接触过梵文和东方文化,对黑格尔派的哲学家颇感兴趣,也曾受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1914年,艾略特结识了美国诗人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来到英国,并定居伦敦,先后做过教师和银行职员等。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任主编至1939年。1927年加入英国籍。艾略特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是保皇党,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二 个人作品,艾略特(Thomas Stea

2、rns “T.S.” Eliot)的诗歌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表现现代人的苦闷。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用内心独白表现主人公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的矛盾心态,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此诗后来收入他的第一部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他所见(1917)。他这时期出版的另一部作品诗集(1920)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悲观和失望,颇受好评,小老头被认为是荒原的前奏曲。 1888年9月26日,1922-1929年是艾略特创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诗歌的技巧和内容趋向复杂化。代表作荒原(1922)和空心人(1925)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

3、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空心人中绝望的情绪十分明显:人是空心人,人的声音“完全没有意义,像风吹在干草上”,而整个世界将在“嘘”的一声中结束。,1929年以后,艾略特继续进行诗歌艺术的探索,同时思想开始出现变化。他的长诗灰星期三(1930)宗教色彩浓厚,作者试图在宗教中寻求解脱。四个四重奏(1943)是他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这是一组用四个地点为标题的哲学宗教冥想诗歌。烧毁了的诺顿指一座英国乡间住宅遗址,东柯克是艾略特的祖先在英国居住的村庄,干萨尔维奇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海边的一处礁石,小吉丁是17世纪英国内战时国教徒的小教堂。这些地方都是诗人认为值得纪念的地方。每一首诗都模

4、仿贝多芬的四重奏,有5个乐章。诗歌抒发人生的幻灭感,宣扬基督教的谦卑和灵魂自救。有的批评家认为,这是艾略特的登峰造极之作。,三 代表作 荒原,“因为我在古米亲眼看见西比尔吊在笼子里。孩子们问她:你要什么,西比尔? 她回答道:我要死。” 一、死者的葬礼 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 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 回忆和欲望,让春雨 挑动着呆钝的根。 冬天保我们温暖,把大地 埋在忘怀的雪里,使干了的 球茎得一点点生命。 ,荒原是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象征主义的顶峰之作,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荒原(The Waste Land)(1922)是20世纪西方文学里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现代派诗歌

5、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 全诗分5章。在第一章死者葬仪里,诗人以荒原象征战后的欧洲文明,它需要水的滋润,需要春天,需要生命,而现实则充满了庸俗和低级的欲念, 既不生也不死。第二章对奕对照上层社会妇女和酒吧间里下层男女市民的生活,显示出这样的生活也是同样低级和毫无意义的。第三章火诫写情欲之火造成的庸俗猥亵, 空虚而无真实的爱。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最短,暗示死是不可避免的,人们渴望的生命之水也拯救不了人类。 第五章雷霆的话又回到欧洲是一片干旱的荒原这一主题,对革命浪潮感到恐惧,宣扬宗教的“给予、同情、克制”。,艾略特利用人类学关于神话传说的研究成果,大量引用或更动欧洲文学中的情节、 典故和名词,

6、用6种语言,以鲜明的形象并借暗示和联想、严密的结构,构成一部思想和情调一致的完整诗篇 。全诗极少用韵, 大多是有节奏的自由体,语言变化多端。这首诗在技巧上是一个大突破,在标准季刊最初两期刊出之后,颇受訾议,其后作者增加了注解,研究者又作诠释和评论,基本可以读懂。,四 艺术成就,托马斯艾略特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1948年因革新现代诗,功绩卓著的先驱”,获诺贝尔奖文学奖。 艾略特自称在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 政治上是保皇派, 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 艾略特的诗受法国象征派诗歌、 文艺复兴后期英国剧作家和玄学派诗歌的影响, 形象具体准确, 思想和感

7、情融合用联想和暗示为联系, 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怀疑和幻灭的情绪, 到了30、 40年代又有向宗教中求解脱的情绪。,艾略特还提出两个重要的诗歌批评概念:“感受的分化”和“客观对应物”。他认为英国诗歌在I8世纪以后趋向于理念化、 概念化, 思想与感情、 思想与形象脱节,而19世纪诗歌的思想感情又趋于朦胧模糊,因此诗人应回头向17世纪前期即文艺复兴后期和玄学派的诗学习。他认为诗人表达思想感情不能像哲学家或技巧不高明的诗人那样直接表达或抒发,而要找到“客观对应物”。作家必须像古典主义作家那样用冷静的头脑, 把“客观对应物”如各种意象、 情景、 事件、 掌故、 引语, 搭配成一幅图案来表达某种情结, 并能立刻在读者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 做到文情一致,以纠正19世纪诗歌的朦胧模糊的效果。,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他提出一个作家不能脱离传统创作,但能像催化剂那样使传统起变化, 这就是作家个人才能之所在。文学批评的功能就是要把读者所未能见到的事实,摆到读者面前,提高他欣赏和感受的能力。 除文学批评外,艾略特还发表过不少有关宗教和文化的名作和文章,其中主要的有什么是基督教社会(1940)、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札记(1949)等。 艾略特的创作和评论对英美20世纪现代派文学和新批评派评论起了开拓作用,对整个西方文坛的影响,很少有人能和他相媲美。,谢谢观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