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防治对策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156656297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防治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防治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防治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防治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防治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防治对策摘要: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源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十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逐渐成为限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结合当前水体富营养化的 研究进展综述一下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危害以及生态防治对策。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机理;危害;防治The Ecological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 EutrophicationAbstract: The water cycl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ycle of matter and energy in the

2、natural. But in recent decad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ter eutrophication problem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esenting constraint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this paper, referred to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utrophication, w

3、e summariz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hazards and ecological countermeasure of the water eutrophicationKeywords: water; eutrophication; mechanism; hazards; prevention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体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我国是一个湖泊众多的国家,大于 1km2的天然湖泊有2300余个,湖泊面积70988km2,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8%,湖水总贮 水量7077多亿m31。其中主要湖泊中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或严重富营养化趋势的已经占到了

4、总 数的56%2。工、农、渔业的生产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每天都离不开对水资源的利用,大面积 的水体富营养化将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加强对水体富营养 化的监测、控制和治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和形成机理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为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 河口、海湾等相对封闭或水流缓慢的水体,在适宜的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藻类及 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 象3。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提出:水体总磷大干20 -25g/L,叶绿素3大于0g/L,

5、透明度小于 2.0m,深水的饱和溶解氧量小于】0%的湖泊可判断为富营养化水体4。根据水体中P/N含量 指标分为:贫营养的水体P /N含量8/312mg/m3,中营养20/500mg/m3,富营养80/1000mg/m35。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可以分为外源性营养物质和内源性性营养物质。外源性营 养物质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田退水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中所含的一些N、P营养盐,它们 是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直接因素。进入水体的营养物质可能被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或者以溶 解性盐类形式溶于水中,或者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和生物作用沉降,在底泥中不断积累 6。因此,内源性营养盐可以概括为水体及底泥中含有的营养

6、盐,它们可能成为富营养化的主导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底泥中的营养盐释放出来使水体进一步富营养化。在治理水体富 营养化过程中,内源性营养盐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3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特征性现象是形成水华或赤潮。水华是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产生的, 富营养化水体中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会使水体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 等不同颜色,称之为赤潮或红潮7。这些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和藻类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 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h2s等有毒气体,使水质恶化,造成 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笔者将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总结成三方面:一是对水体造成 的危害,富营养

7、化会使水体色度增加,水质变浑浊,透明度降低并散发腥臭味,从而污染环 境;二是对水体生态系统构成危害,富营养化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水中的蓝藻等富营养化 标志性生物大量繁殖,分泌毒素,导致其他水生植物群落逐渐灭绝;三是对人类生活生产产 生危害,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饮用水水质,增加净化成本,影响渔业等生物资源的利用,此外 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 会中毒致病8。4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当前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是环境治理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其难点在于污染源的复杂性 和营养物质去除的高难度。本文主要从污染源出发讨论一下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4.1减少外

8、源性营养物质的输入外界环境输入到湖泊的营养物质超出了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从而在水体中积累是造成 富营养化最直接的原因。要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根据利比格的最小定律,必须对限制营养化 的极限物质如N、P进行控制9。减少外源营养物的输入量可以从人为方面入手,比如制定 和完善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责任制,经济建设和水环境 并头抓;制定营养物质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并根据水体容量将营养物质的排放总量控制在水 体的自净能力范围内。在技术方面,可以实施截污工程,但它治标不治本。发展污水的脱氮 脱磷技术净化水资源使其能够实现循环利用。4.2控制内源性性营养物质水体富营养化时大量繁殖的浮游

9、生物和藻类,其残体分解后营养物质进入底泥会继续引 起富营养化破坏谁环境。因此,在采取措施减小外源营养物的输入量时须加强对内源营养物 质的控制。控制内源营养物质的方法有物理法,如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 水冲稀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凝聚沉降和化学药剂杀藻10。本文 注重讨论一下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性措施。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防治是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N、P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体 中N、P等营养物质的方法。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特点是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体,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 效应,净化污水11。具有净化水体的水生植物有凤眼莲、水花生、水葱、狐尾藻、荇菜等

10、。 这些水生植物生长迅速,大量吸收消耗水中的营养物质,降低底泥和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通 过打捞把这些植物从水体中移除从而除去水中的N、P,达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目标。湿 地生态系统的强大功能体现在它的净化水体、保持水土上,湿地植物根系能够通过吸附、过 滤、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从而起到生态修复的功能12。某些水生动物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也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1996年黄祥飞利用滤食性 鱼类(花白鲢)直接吞食蓝藻,可作为富营养化生态防治途径。开创了通过放养以藻类为食的 鱼类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途径,例如白鲫摄食藻类和有机腐屑、鲴鱼摄食固着藻类及丝状藻 类、鲢鳙能直接利用铜绿微囊

11、藻和螺旋鱼腥藻等浮游植物。近年来对浮游动物与藻类“水 华”的关系报道很多,鱼类可以选择性吞食浮游甲壳动物,通过捕捞鱼产品而消除污染4。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防治适用范围大,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相对的优越性。例如它在净 化污水的同时还能产生出优质的饲料或蔬菜,化害为利,变废为宝。5结束语水体富营养化可以分为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在自然条件下,水体从贫营养状 态向富营养化状态转化需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加剧了贫富营养之 间的转化速度。以致于在经济快速发展,GDP迅速增长的同时,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逐 渐呈现出来。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不仅使水体丧失其应有的功能,而且使

12、水生 生态环境逐渐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变,这种发展趋势势必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坚持走 可持续发展之路。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将继续成为人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因为引起水 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相当复杂,既有外源性又有内源性,既有天然性又有人为性;此外,治 理方法发展慢,营养物质去除难度高,至今还没有任何单一的生物、生态、化学和物理措施 能够彻底除去水中的N、P营养物质。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方法,在治理方法上不断创 新,提高治理水平。与此同时要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逐步恢复 富营养化

13、水体的生态系统,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参考文献1 张智.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治理措施,重庆环境科学J. 2002, 24(3): 52-542 钱大富.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青海大学学报J. 2002, 20(1): 29-303 王淑芳.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研究与展望,江苏环境科技J. 2005, 18(4): 54-564 刘新宇,刘革,王桂芹.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中国水产J. 2006, 12: 48-495 周静波,张宗应.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根源与治理对策,安徽农业科学J. 2009, 37(21): 10126- 101286 史丹.我国湖泊富营养化

14、问题及防治对策,资源开发与市场J. 2005, 21(1): l7-277 金岚.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8 谢礼国,郑怀礼.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研究,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J. 2004, 26(2): 7-149 彭近新.水质富营养化与防治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98810 李佐荣,鲍素敏,黄祥明.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防治,安徽农学通报J. 2007, 13(10): 67-6811 李典友.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生物防治对策及效益分析,生物学杂志J. 2000, 17(6): 35-36 12丰茂武,吴云海.国内外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与展望,广州环境科学J. 2006, 21(4): 8-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