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调查(院内).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5664256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调查(院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调查(院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调查(院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调查(院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调查(院内).ppt(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手术部位感染调查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医院感染管理科 陈菁,概 要,调查背景、目的和意义 调查的对象 调查的方法 调查中相关人员的职责及标本采集 调查表及统计方法介绍 调查反馈,美国年外科手术超3000万例,260万例次发生SSI; 发病率:腹腔外2-5%,腹腔手术高达 20%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平均7天) Archives of Surgery 2005 导致费用增加( 3000 50 000美元) 若美国每年感染下降20,可节约14亿美元 J. Hitt, VHA study, 12/2004 死亡率增加2倍,再入院增加5倍 增加患者和家庭的痛苦 如果采取循

2、证预防措施,可大幅降低感染发生率,一、背 景,医院感染常见部位构成,Urinary Tract Infection 30%,Bloodstream Infection 18%,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 16%,Pneumonia 15%,Others 21%,N=1.9 million infections,SSI是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感染,十九世纪中叶,手术切口感染率为70-80 目前感染率: 清洁伤口 2.1% 清洁-污染伤口 3.3% 污染伤口 7.1% (Am. J. Med. 1999),我国2001年的全国性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SSI构成比为7.04

3、%; 2003年我国医院SSI占医院感染的10.55%,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在外科居第2位 上海市18所综合性医院1999年10月份出院的所有病例,随访数据显示SSI占院内感染的9.16% 2007年福建省63所医院现患率调查数据显示,SSI占院内感染的8.9%,我国的SSI发生率研究,2007年福建省63所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主要部位构成比(%),第四位,SSI造成的损失,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医疗花费; 增加病人痛苦; 导致手术失败; 增加病人死亡,手术后是否感染取决于3个环节:,病人,污染的微生物,手术切口感染,操作环节,改善病人全身状况 消毒剂应用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改善

4、手术技巧等手段进行预防 因此,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作为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优先项目来考虑。,意 义,可预防性,目的,及时发现术后病人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聚集性发生的趋势,提醒经治医师从各方面查找造成感染的原因并设法解决,有效降低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率。,二、调查对象,被选定手术类型的所有择期和急诊手术病人 本年度我院手术部位调查的对象除烧伤及泌尿外科手术病人外,全部接受手术的患者均列入调查范围,三、调查方法,运行病历调查:院感专职人员每周12次到病房了解病人实施手术情况,每个手术病人均需填写“外科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感染调查表”,表中相关内容由专职人员通过查阅病历资料获取 对手术病人调查资料进行录入

5、及统计,每个季度反馈被调查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并通知相关医生,分析特殊原因及共同原因进行改进。,四、相关人员职责及标本采集,完善病案、手术麻醉记录,将感染相关征象记录完全。 临床医生应注意手术病人发热是否38,切口外观的改变,发红、有无分泌物,切口敷料变化。有手术部位感染或疑似感染时做分泌物拭子涂片或培养。 写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术前或术中),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病室联系护士,了解术后病人体温及手术切口情况,发现切口有异常分泌物,及时提醒、协助医生做切口分泌物检查; 做好手术病人的入院宣教,准确留存病人出院后的联系方式并告知病人手术后手术部位有红肿、发热、化脓等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院感专职

6、人员,调查登记手术病人情况 督促医生对异常切口分泌物送检,及时追查送检结果, 输入手术病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得出被调查的手术部位感染率,要据医生代码个别通知医生,分析特殊原因及共同原因以便进行改进,手术部位感染标本的采集操作方法,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擦拭切口2遍 用含0.9%氯化钠溶液的无菌棉签取分泌物放入无菌试管中,塞上试管塞,送检,常规检查+革兰染色或培养。,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厌氧培养时应吸取深部标本而不能擦拭表面,同时切记要使用厌氧培养基进行培养。 采样时不能用干棉签取样,一定要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醮湿棉签再取样并及时送检。 送检标本时要注明采集标本的解剖部位,必须区分表

7、浅切口还是深部切口。 如革兰染色出现上皮细胞提示标本已受到皮肤菌群污染,其结果毫无意义。,五、调查表的介绍及统计方法介绍,一、基本情况: 姓 名: 住院号: 病区: 科 床 性 别:1男 2女 年 龄: 岁(月) 电话号码: 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诊 断:1、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2、 住院天数 天 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率调查表,二、手术情况: ASA评分:、 术前WBC: 109/L 体重: kg 植入物:是 否 腔镜手术:是 否 围手术期用药:是 否,(注:切口分级为1清洁,2清洁-污染,3污染;麻醉方式为1全麻,0非全麻;接台:1是,0否) 手术部位引流类型

8、术中出血 ml、输血 ml,三、手术后感染的情况: 切口感染:有 无 部 位: 表浅 深部 器官/腔隙 感染日期: 其他医院感染:有 无 感染部位: 感染日期: 微生物培养:有 无 微生物名称: (请填医院感染表) 调查者: 登记日期: 年 月 日,统计方法,几个率的计算: 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率、各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类、类、类)、外科手术医生感染专率 危险因素的较正 与手术病人有关 与手术操作有关,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率,=,观察期间外科手术病人各部位医院感染病人(例次数),观察期间外科手术病人总数,100%,各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及外科手术医生感染专率计算方法相似,例 医生甲时期共做手术100例,手术

9、后感染4例,则感染专率为4.00%,医生乙某时期共做手术110例,手术后感染6例,则感染专率为5.45%,率的计算,外科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与手术病人有关的危险因素: 年龄、肥胖、病情严重程度、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术前住院时间、营养不良 与手术操作有关的危险因素: 术前去毛方式、手术类型、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手术时间长短 组织损失的程度、异物、输血等 术前洗澡、急诊手术、术后引流等,部分关于SSI的数据,年龄:Mario研究老年发生SSI的OR1.6(95%CI 1.2-2.3); 糖尿病:SSI发生率是对照组的1.5倍(4.5% vs 3.0%); 肥胖:SSI发生率较高,可达13.5%-1

10、6.5%; 严重营养不良:SSI发生率可达20%-25%; 其他感染灶:1976年Edwards在1865例病人发现存在远离切口的感染灶与SSI具有相关性,有其它部位感染SSI高6.1%; 低蛋白血症:SSI发生率高于正常组(29% vs 15%); 术前住院时间:意大利研究OR1.7(95%CI为1.2-2.4); 手术时间:上海研究:=2h的OR1.6(95%CI为1.0-2.8); 引流管使用时间:超过9天的OR6.0(95%CI为2.5-12.5); 腹部手术:越南河内SSI较高,OR4.46(P非急诊,2.38-3.36%vs1.78%-1.95%(P0.05);Gil-Egea研究

11、SSI:623例急症5.1% vs 3842例择期2.9%,SSI 影响因素,不同外科手术的SSI发生率研究,Yalcin报道的4146例手术表明了不同手术SSI发生率的极大差异,切口污染程度加重,SSI发病率上升,SSI发生率(%),危险因素校正,危险指数的计算 调整方法,危险指数的计算,NNIS的外科手术伤口危险因素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手术部位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即切口的清洁度、手术持续时间、病人状态。,1、手术时间 根据不同手术从切开皮肤至缝合所需时间(以分钟计算)的75百分位确定。手术时间大于报告的该类手术时间的75百分位数的时间计1分。 2、切口清洁度 根据手术切口污染程度,清洁切口计0分

12、,清洁-污染、污染的或脏/感染的手术切口,计1分。 3、病人状态 根据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分级,见表1。手术病人手术前的美国麻醉学会评分(ASA)为、级者为0分,、级者计1分。,表2 ASA病情估计分级表,1、危险因素评分标准,将这些分数相加就可计算出每1台手术的危险指数,最低危险指数为0,最高为3,共4个等级。,调整方法,表2 危险因素的评分标准,表3 不同危险指数登记的手术后感染情况,举例,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的医生手术感染专率的计算方法,1、危险指数等级医生手术感染专率,危险指数等级医生感染专率,=,某医生对某危险指数等级病人手术的感染例数,某医生对某危险指数等级病人手术例数,10

13、0%,例:危险指数为3的手术感染专率,医生甲5.00%(2/40),医生乙10.00%(5/50),2、平均危险指数等级,平均危险指数等级,=,危险指数等级,手术例数,手术例数总和,医生甲平均危险指数等级,=,(010)+(120)+(230)+(340),10+20+30+40,=,200,100,=,200,例,3、医生调整手术感染专率,医生调整手术感染专率,=,某医生的手术部位感染专率,某医生的平均危险指数等级,100%,医生甲的调整手术感染专率,=,4.00,2.00,100%,=,2.00%,同法可得出 医生乙的调整手术感染专率(平均危险因素等级2.63,调整后手术感染专率2.07%),例,未调整前医生甲的手术感染专率为4.00%,医生乙的手术感染专率5.45%,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