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史讲稿第l八讲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6637717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然科学史讲稿第l八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然科学史讲稿第l八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然科学史讲稿第l八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自然科学史讲稿第l八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科学史讲稿第l八讲(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教研室:教育学 教师姓名:姚雯雯 授课时间:第九周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史授课专业和班级2011级科学教育授课内容生命起源和近代遗传说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对生命起源和近代遗传学说的学习,了解近代生物学的重要理论。教学重点孟德尔遗传定律教学难点遗传物质的探索教具和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讲解进化论观点发展情况,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时间分配(90分钟)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二、讲授新课第八讲 生命起源和遗传学说一、关于生命起源的探讨1、自生论2、微生物的发现3、胚种论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1、孟德尔遗传定律

2、2、分子生物学三、作业:遗传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四、本节课的归纳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5分钟70分钟35分钟15分钟10分钟10分钟35分钟20分钟15分钟5分钟10分钟板书设计第八讲 生命起源和遗传学说一、关于生命起源的探讨 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1、自生论 1、孟德尔遗传定律2、微生物的发现 2、分子生物学3、胚种论 讲授新拓展内容遗传研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课后总结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讲 稿 讲 授 内 容第八讲 生命起源和近代遗传学说一、生命起源的探讨1、自生论古代人类主要是依靠动植物生存,这使古人认识到生物来自生物,即各种生物都是生下来的、长出来的,而且每一种生物都

3、繁殖自己的后代,人的繁殖也是如此。但是最初的生物是从哪来的呢?古人就是以为是变来的。变是创世纪神话的一个基本想法,认为什么东西是可以变出来的,是一瞬间就完成的,不需要条件和过程。各个古老的民族都有类似的传说。古代印度人相信从汗液和粪便里可以突然生出各种寄生虫和苍蝇甲虫。在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文献中也有运河淤泥生蠕虫的记载。古埃及人认为尼罗河的淤泥经过暴晒就会变成青蛙、蟾蜍、蛇、老鼠等动物。古代科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人都认为泥土、污秽物中产生生物。1708年,俄罗斯彼得大帝时代的一个主教说:老鼠、蟾蜍、蝎子和各种蠕虫、小金虫、蝗虫都是从湿土、淤泥、腐败物质中生出。蚊子、小飞虫由露水

4、生成。后来这些生物全部死亡,诺亚洪水后又从这些东西里自生出来。17世纪,比利时医生赫尔蒙特不仅相信垃圾可以变成老鼠,而且还要做赃物变老鼠的实验:一个密封的箱子里装着各种脏东西,21天后打开箱子,里面果然有老鼠。他惊讶地说垃圾产生的老鼠竟然同大老鼠生下的老鼠完全相同,意大利的布瓦纳尼说他他看到腐烂的木头生虫变成蝴蝶,蝴蝶又变成了鸟。此外大生物学家拉马克相信水螅能从污泥中自生,大哲学家黑格尔也说海水能自生鞭毛虫。以上这些说法就被概括为自生论,认为生物可以从无生命物质迅速直接地产生,高等生物可以从低等生物迅速地直接产生。但是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向自生论发出挑战的是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地,他做了

5、一个实验,用纱布蒙在肉上,只见苍蝇在纱布下下卵,后来卵生出幼虫。他把肉放在密封的瓶内,几天后肉也未生蛆。他说这些实验表明腐肉不会生蛆。2、微生物的发现到了17世纪末,荷兰的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他用显微镜在雨水、泥土以及酒、黄油、血液、头发、肌肉、牙垢等物质内发现了微生物。列文虎克16岁时辍学,到一家做毡子的小铺当学徒。当时为了检查毡子的质量,需要用放大镜观察。他因此学会了磨制透镜的技艺,并乐此不疲,十分痴迷,以致邻居说他精神失常,他却说:“我原谅他们,因为他们懂得不多。”后来他在故乡代尔夫特市的市政府当看门人使他有更多的时间磨制透镜,终于制成了能放大200多倍的显微镜。他立即怀着极大的好奇心

6、用显微镜观察周围的许多物体。他在雨水中发现了大量的微小生物,他称之为“小动物”。他说他们灵活的游动,一会停止,一会又飞快旋转。1673年,他致函英国皇家,报告自己的显微镜发现。皇家学会起初不太相信列文虎克的报告,就委托两位科学家对显微镜进行验证。结果一向默默无闻的列文虎克由此成为名人。不久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俄国彼得大帝前来向他表示敬意,英国女王特地驾临代尔夫特,为的就是要看看肉眼看不到的那些奇妙的“小动物”。列文虎克是位业余的科学家,未受过高等教育,缺乏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他的魔镜工作与显微镜观察都是单独进行的。他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磨镜技术。德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茨写信对他说:“如果你不

7、把研磨精良透镜的技艺和观察这些新动物的方法教给青年人,那就要失传了”。列文虎克的观察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证实了关于毛细血管的发现,并证实毛细血管连接着动脉与静脉,有力支持了英国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他描述了鱼、蛙、鸟的红血球以及人的圆盘状血球。他观察并描述了球形、杆形、螺旋形等各种形状的细菌。他在牙垢里发现了大量的“小动物”,比整个王国的居民还要多。他还发现喝热咖啡能杀死一些口腔内的小动物。他说看不见的“小动物”能够杀死和吃掉比它们大得多的动物,例如能吃掉贝类的胚胎,否则运河就会被贝类堵塞。他一生发表了论文402篇,其中列文虎克发现的自然界秘密,是微生物学最早的文献。列文虎克观察到微生物,

8、有人却认为这是为自生论提供了新的证据。虽然雷地的实验表明在密封容器里肉几天也没有生蛆,但若用显微镜观察,立刻就会看到肉块上有数不清的微生物。于是有人认为各种动物都是由微生物变成的。而微生物是由无机物变成的,自生论似乎找到了新的更有力的证据。这一时期,科学家们在实验和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争论,到底微生物是从哪来的?空气中氧是否能自生微生物?这些观点与争论一时难以用精确的实验做出判断。法国的巴斯德同普谢的争论才能使研究有了实质性进展。3、巴斯德的胚种论巴斯德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时,由于做实验太认真,被同学称为“实验室的台柱”。他在大学任化学教授时,发现不同的酵母菌其发酵的结果也不相同,例如酒精与乳

9、酸就是由不同的酵母菌形成的。普谢是法国里昂博物院院长。他二人的争论是从1858年12月开始的,当时普谢发表一篇论文说,许多人认为空气中含有微生物的种子,可是他的实验表明,微生物是可以在同空气隔绝的情况下发生的,可见并非来自空气。巴斯德对此表示怀疑。他在瓶子里装进经过杀菌的营养液,瓶口放一团棉花,液体没有腐败。若是把黏着灰尘的棉花放进瓶内,不久瓶内就出现了微生物。巴斯德的解释是空气中的微生物的胚种粘在棉花上了。普谢反驳说,棉花是有机物,所以能滋生微生物。巴斯德用矿物质石棉取代棉花,实验结果是相同的。巴斯德还特制曲颈玻璃瓶,瓶颈大角度弯曲,把其中的营养液煮沸,瓶口虽然敞开,但瓶内却未见微生物。他说

10、胚种比空气重,胚种不能延弯曲瓶颈自下而上地进入瓶内。若使瓶子倾斜,使液体接触瓶口,就会变质。普谢问,如果空气中到处都是胚种,那岂不成了黑雾?于是巴斯德提出,胚种在空气中的分布同高度有关。他想乘坐气球到高空中去研究,但是没有条件。于是他几次带着盛有培养液的瓶子登山,包括4000多米高的冰河地带,分别在不同的高度打开一些瓶子,同空气接触后再密封瓶口。他发现地点越高,培养液就越不容易变质。同巴斯德针锋相对,普谢带着两个学生也登上5000米高山,宣布所有密封瓶内都出现了微生物。他们说:“新的微生物可以由周围的有机物变成,并不一定需要父母,这算是已经证实了”。双方在高山上爬上趴下,争论仍无结果。巴斯德还

11、用血液、尿液做实验,普谢等人同样不相信这些实验结果,其实双方的实验都不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可重复性不高,都给对方留下挑剔质疑的余地。法国科学院认为,巴斯德的实验扫除了自生问题。巴斯德认为生命既不可能从无生命物质中自生,也不可能由人来创造,那生命就只能来自于生命的胚种。空气和水中到处都是有生命的胚种,他估计1立方厘米的塞纳河水中含5000-13000个微生物,不洁净的空气和水里就更多。生命的胚种保持原来的类型,一个种不可能直接变成另一个种。巴斯德的这种观点可称为“生命胚种论”。既然生命只能来自生命,那第一个生命的胚种又是从哪来的呢?巴斯德说我只能向这个奥秘低头,因为“研

12、究始源问题并不在科学范围之内,科学只能承认证明的事实和现象”。自生论本来是关于生命起源的一种看法,巴斯德用实验冲击了自生论,却取消了生命的起源问题。但他的实验对微生物研究有重大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微生物研究应用于医学和食品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长期以来,医生们认为手术感染是“腐肉生蛆”的自然现象,对此没有办法,所以手术病人的死亡率很高,当时英国著名外科医生李斯特,他的手术病人的死亡率也有45%,所以当时外科医生被称为刽子手,有的国家不得不禁止一些手术。李斯特从巴斯德的研究中认识到细菌是手术感染的祸首,1865年,他率先在手术中实施消毒,病人死亡率很快下降为15%,为此荣获英国国家奖

13、励。巴斯德认为疾病同发酵一样,也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他发现了产褥病、炭疽病、鸡霍乱病、狂犬病等病原菌、病毒,发明了一些疫苗。此外,他关于醋、酒的研究和食品保鲜法的发明,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他在法国民众中享有盛誉。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割地赔款,法国人说,“法兰西是有希望的,因为我们有巴斯德。”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在英国皇家学会说:“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的赔款50万法郎之多,可是巴斯德个人的各项发明所增加的财富,已足以抵偿那个损失了。”二、遗传学拉马克、达尔文谈论物种进化时,都谈到了遗传,只有变异而没有遗传,新种也不可能形成。不明白遗传的机理,就不可能科学地说明个体的发育。亚里士多德说子女

14、常有父母的特点,通常女多似母,子多像父,但有时正好相反。畸形父母生畸形子女,但遭受伤残者所生子女大多是健全的。所以遗传没有确定的规律。18世纪,法国物理学家莫培督对遗传现象提出了猜想。他认为父母亲的每一种器官都含有一种特定的“生机体”,如眼镜中含有眼镜的生机体。父母亲把各种器官的生机体传给子女,胎儿是许多生机体的综合体。所以父母有什么样的器官,子女就会有什么样的器官。为什么各种器官有固定的位置?因为生机体有记忆力。记错了便是怪胎,记住了错误的位置,怪胎就会遗传。他认为有一种特殊的物质主观遗传,这种物质能记住信息,这是很宝贵的,但可惜都是思辨性的猜测。1、孟德尔遗传定律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15、总是同当时热衷于这门科学研究的杰出人物紧密相关,遗传学的形成与发展也不例外,孟德尔就是遗传学杰出的奠基人。他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1822年出生于当时奥地利海森道夫地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擅长于园艺技术,在父亲的直接熏陶和影响之下,孟德尔自幼就爱好园艺。1843年,他中学毕业后考入奥尔谬茨大学哲学院继续学习,但因家境贫寒,被迫中途辍学。1843年10月,因生活所迫,他步入奥地利布隆城的一所修道院当修道士。从1851年到1853年,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了4个学期,系统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课程。与此同时,他还受到了从事科学

16、研究的良好训练,这些都为他后来从事植物杂交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854年孟德尔回到家乡,继续在修道院任职,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长达12年的植物杂交试验。 在孟德尔从事的大量植物杂交试验中,以豌豆杂交试验的成绩最为出色。经过整整8年(1856-1864)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称为基因)的论点,并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两个重要规律的发现和提出,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孟德尔名垂后世的重大科研成果。孟德尔用22个豌豆种子作为杂交实验对象。他又选择7对相对性状作为观察对象

17、。种子外形、子叶颜色、种皮颜色等等,这7对性状差别明显,容易辨认。通过实验,他发现第一代表现出一种性状。然后他使第一代自花传粉,发现在第二代中两种性状分离出来,都得到表现,比例大约是3:1。有可靠的实验结果,就要在此基础上建构可信的理论。3:1的比值引起了孟德尔的高度重视,成为他理论的切入点,由此提出了显性性状、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三个基本观点。他注意到在第一代中只有一种性状,这种性状在第二代中约占3/4。这是优势性状,他称之为“显性性状”。另一种性状在第一代中未表现,但并非不存在,似乎是藏起来了,只有在第二代中才以1/4的比例出现,这是弱势性状,成为“隐性性状”。为什么在第一代中全是显性性状,

18、第二代中又有3/4是显性?这是关键。为解释这种统计规律,他假设种子的细胞里存在着专管遗传的因子,一个遗传因子决定一种性状。遗传因子在细胞中成对存在,分别来自雄性亲本或雌性亲本,形成配子。纯种成对因子相同,杂种成对因子各异。遗传因子互相分离,独立存在,不会相互抵消,也不会融合。其中一个占压倒优势,是显性因子,另一个是隐性因子。只要有一个显性因子,便表现出显性性状;只有当因子都是隐性因子时,才表现为隐性性状。他从这些实验概括出两条定律。分离定律:一对遗传因子在杂交结合性状下并不互相影响或沾染,在配子形成时完全按照原样分离到不同区域。自由组合定律:当两对或多对遗传因子杂交结合时,他们在配子中分离,彼

19、此独立,以相等的机会自由组合。孟德尔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遗传因子,以后遗传学的研究实际上以寻早遗传物质为中心。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核心是遗传因子的独立性与稳定性,即每个遗传因子的性质都不受别的因子的影响、干扰和渗透,所以不会出现两种性状相混合的中间形态的性状,使遗传性状能保持原样。孟德尔的研究工作开创了近代遗传学的先河,但当时未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孟德尔是幸运的,他当时选用豌豆做实验,再也没想到豌豆是十分理想的实验对象。豌豆具有稳定的性状,并能稳定地遗传,豌豆的形状十分明显,容易辨认。他又是不幸的,刊登他的论文的杂志只寄出了115本,很少有人阅读。直到1900年,他的学说才被人从纸堆里发现,整整沉寂了

20、34年。重新发现的孟德尔定律,不仅是重复过去,而且推动遗传学研究的高潮。2、分子生物学20世纪初,染色体成为热门课题,染色体决定遗传性状,可是染色体性状很多,数目却很少,后来有人假定有更小的单位,提出了基因的概念。(一)摩尔根的基因理论美国的摩尔根根据他的果蝇杂交试验,提出了基因理论,发展了孟德尔的学说。他认为孟德尔学说很像预成论,反对把染色体与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理解为一个东西,决定用实验来反驳孟德尔。1908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领导一个实验小组,以果蝇为实验对象,在多年对果蝇的实验中发现,他的实验结果都可以用孟德尔的理论来解释,而且他得出了经典遗传学的第三定律:连锁与互换定律。就是说连锁基因所

21、决定的性状一起遗传,连锁基因之间会发生互换。比如说他培养了一群红眼果蝇,突然发现里面有一只白眼雄性果蝇,他用这只白眼雄性果蝇同红眼雌性果蝇交配,第一代都是红眼,第二代红眼和白眼比例就是3:1,同孟德尔学说一致,但是白眼果蝇全都是雄性,所以白眼和雄性就是连锁定律。摩尔根的基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遗传性状是由一定数量的基因来控制的,许多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组成了一个连锁群,直线排列。生物之间遗传性状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基因的组合。染色特是基因的携带者。(二)人工生命研究在20世纪前五十年里,DNA被发现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的双螺旋模型被提出,遗传密码被破译,人们开始人工生命的研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遗传

22、信息的同时,1956年美国的麦卡西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开创了人工生命的研究。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美国的冯诺依曼从20世纪40年代末就开始用计算机研究自我繁衍的问题。他认为如果把自我繁衍看作是生命的唯一特征,就能让机器也做到这一点。很多科学家对人工生命科学进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兰顿。兰顿的母亲是侦探小说家,父亲是物理学家。他说中学生活市场灾难,学校如同监狱,除非你能证明自己非常杰出,能进入特殊的班级,否则就受到少年犯一样的对待。他那时蓄长发,弹吉他,听民歌,是一个嬉皮士。在1971年冬天,兰顿获得了关于人工生命的最初灵感。当时他在波士顿麻省综合医院以越战

23、反对者的身份履行义务服务。一个晚上,他独自在医院的计算机上玩一种游戏。屏幕上布满黑色的“活方块”和白色的“死方块”,他们按照简单的规则“活过来”或者“死过去”。每个方块首先要环顾四周紧邻,如果附近“活方块”过多,这个方块就会因繁殖过剩而死,犹若过少,会因孤独而死。如果比例正好,就会存活并产生新的一代。这个游戏启发了兰顿,1975年,兰顿在亚利桑那大学学习,对哲学和人类学发生兴趣,对思想史非常着迷,大学本科四年级时,他开始有了关于人工生命的最初想法。兰顿说:“这时候我开始把我的想法成为“人工生命”,他或多或少类似于人工智能”“我的给他去一个精确的名字,让人们一看就明白其研究范围。大多数人或多或少

24、都知道人工智能。人工生命就是尽力像人工智能抓住和模仿神经心理学一样抓住和模仿进化”。不幸的是,当他把这些想法告诉给计算机专家、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都遭到冷遇,他后来用了将近10年的实践试图准确而通俗的陈述人工生命的概念。在兰顿看来,人工生命这一学科的出现,是生命科学的革命,他说:人工生命是具有自然生命现象的人造系统。生命的本质不是物,而是欣喜。生命科学家普遍认为生命是核酸与蛋白质的存在方式,这实际上是认为唯有这些生物大分子才有生命,这样就把生命理解的太窄了。这种生命知识已经出现的生命,兰顿认为生命科学还应当研究一切可能的生命形式,而不限于我们所熟悉的以水和碳为基础的生命。兰顿认为既然生命的本质不

25、是某种特殊的物,而是物的结构形式,那无论是什么物质,只要具有生命的结构,就会出现生命,无论在细胞之中,还是在计算机屏幕的光标上,还是在沙粒里,这的确是一种新的生命观。兰顿指出,人工生命的制造有三种基本途径。通过硬件(如金属、硅片)建造现实的人工生命,通过软件(编程的方法)建造在计算机屏幕上展示的虚拟的人工生命,以及在特定环境中把生物大分子组合成人工生命。他说:“我们希望制造出与生命酷似的模型,他们将不再是生命的模型,而是生命本身。”他在20世纪末时说,人类已经具有了毁灭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力,到了下个世纪中叶,人类将具有创造生命的能力。华裔女科学家涂晓媛根据动物形态、习性和行为模式创造了“人工鱼

26、”,在计算机上实现了“人工动物”的基本特征:感知、运动和行为。人工鱼具有可变形的由肌肉驱动的鱼体、鱼眼睛和鱼脑,它能具有避障碍、捕食、逃跑等行为。DNA测试的隐私权,对家庭的意义?基因测试出有问题的孩子,应不应该有生存权?人工生命可以存在吗?或者说应该存在吗?1、生产新型疫苗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代替了费用高昂且常有危险性的传统工艺,生产更有效而安全的,可防治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的新型疫苗,其中,用酵母菌生产的人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就是第一个真核细胞基因工程的商业化产品。2、生产人胰岛素胰岛素是在胰脏的胰岛中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它能提高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

27、疗人的糖尿病。1977年6月,美国哈福大学、波士顿Joslin公司的Gilbert等人将鼠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E.coli中,表达合成的胰岛素基因与Pbr322质粒载体构成重组体,转染大肠杆菌,成功的生产出人的胰岛素。目前,用2000L细菌培养液,就能提取出100g胰岛素。这种产量相当于从1t猪胰脏中提取的产量,而前者比后者便宜50%,这项技术的应用为全世界数千万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3、生产人生长激素1979年美国加州大学和南旧金山基因技术公司,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了人生长激素。他们用化学的方法先合成生长激素基因的5端69个碱基,其余部分用酶促合成,然后将两个片断连接起来,通过载体引入大肠杆菌中

28、并表达。基因工程生产的人生长激素已于20世纪80年代投入市场,从而使得225kg细菌的发酵液就相当于从6万个人体的脑下垂体中提取的生长激素的产量。4、研制干扰素等1980年获得了人白细胞干扰素基因克隆和表达产物。1981年抗口蹄疫的基因工程抗原研制成功。目前,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人类蛋白质药物已达10多种。5、动物基因工程与畜禽品种改良动物基因工程的应用一方面是从育种角度出发用于改造畜、禽的品质;另一方面是作为动物的生物“反应器”,用于生产人们所需要的活性物质如动物生长激素、抗体等。例如我国的朱作言院士1985年在国际上第一次将小鼠金属硫蛋白基因(MT)的启动子和人的生长激素基因(hGH)的融合

29、基因用显微注射技术注入金鱼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鱼。进一步将人生长激素基因引入鲫鱼,红鲤等鱼类中,得到相应的转基因鱼。经过放射免疫检测,人生长激素基因不仅在转基因鱼体内正常表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而且生长素基因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6、在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所谓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向受体细胞中引入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用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的缺陷,或是利用引入基因以杀死体内的病原体或恶性细胞。将基因导入人体细胞称为体细胞基因治疗。1990年美国开始了首例临床基因治疗。1990年美国开始了首例临床基因治疗,患儿由于腺苷脱氧酶(ADA)缺乏,使T淋巴细胞因代谢产物的积累

30、而死亡,从而造成严重的联合性免疫缺陷症(SCID)。研究者将克隆的腺苷脱氧酶基因(ada)导入患者淋巴细胞,经过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可以产生腺苷脱氧酶,然后再将这种淋巴细胞转入患者的体内,使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取得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其后,在囊性纤维化、肿瘤、艾滋病等疾病的基因治疗中也进行了有益探索。我国1991年首例血友病B的基因治疗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与人体细胞基因治疗相比,生殖系基因治疗更有争议。它包括变性细胞即精子和卵子中的基因,从而将改造后的DNA遗传给子孙后代。生殖系基因治疗将会使人们永远摆脱家族性遗传紊乱成为可能。但是,人们关注的是:新生基因对胎儿发育的潜在性破坏作用;在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改变未来后代的基因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基因诊断是指在产前通过检查羊水细胞或绒毛末组织等手段来诊断多种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病,如镰形细胞贫血症、地中海贫血症、先天愚型、血友病及进行性(杜氏)及营养不良等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正在深入研究中,在此过程中,基因工程的产物DNA探针发挥了重要作。 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