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6628445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训俭示康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训俭示康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训俭示康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训俭示康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俭示康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训俭示康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借鉴古人崇尚节俭的训诫,培养勤奋俭朴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 (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古汉语知识及书中注释,疏通课文字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把握观点,理清层次,分析主要的论证方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内容和中心是什么? 分析:本文是一篇父亲对儿子的训诫。文章的中心是一个字“俭”。作者要求儿子要崇尚节俭,不追求奢靡。 文章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讲述俭为美德的道理,引用名言,并举了包含作者自身在内的大量事例;另一方面是论述奢侈的弊端,也引用名言、列举事例,在这一方面还含有批判当世奢靡之风的内容。由此决定了文中大

2、量运用对比的手法,以事实说话,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二)本文的思路和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从思路上说,文章开头由清白家风说到自己以俭素为美,然后引圣人之训,表明批判“今人”奢靡之风的态度,为第一层;然后从自己的父亲、儿子的祖父在世时的朴素作风与当世颓弊风俗对比,以此训子,为第二层;接下来举本朝几位高官崇尚节俭的行与言阐述居高位者须崇俭以教子孙的道理,为第三层;由此专从道理上阐明俭之利、侈之弊,为第四层;最后举古今七例证明上一层的论点,并要求儿子将此训传于子孙,与全文开头的世代清白家风相承呼应,条理顺畅;议论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结构谨严。 文中记叙为议论提供依据,抒情为议论标明层次,三者结合,

3、熔于一炉,使文章有着极高的感染力。 (三)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分析:文章通过清白家风、自身俭素、孔子名言三层铺垫,于第一层末了举出古人崇俭与今人尚侈相对照,表明了自身崇俭鄙侈的态度,中心论点便寄寓其中。此外,本文标题也点明了全文的中心“俭”。 (四)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为什么读起来不觉累赘? 分析:本文大量举例,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述观点。从范围上说,有自身,有长辈;有同仁,有前朝;有古有今,有优有劣,同是达人君子又有崇俭、贵侈之分,角度不一。从论证方面来看,有正例有反例,自家事迹用作正面范例,李文靖公等三例用以说明居高位大贤之深谋远虑,最后七例是说明以俭立名、以侈败家

4、的后果问题;就事迹而言,李文靖为居室问题,鲁参政为饮食问题,张文节则是待遇不因升官而提高,各有侧重,其余同类事迹莫不如此;就叙述而言,有详有略,有言有行还有言行并举。故而繁而不赘,博而不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 (五)下面的几个难句怎样理解? 分析: 1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固:固执。陋:鄙陋。以:把(这个)。以后省略“之”,代上文的以“俭素为美”。病:缺陷。应:回答。之:他们,指上文嘲笑自己的人。称:说。逊:谦逊。固:固陋。以:因为。失:犯过失。之:助

5、词,舒缓音节,无实义。者:相当于“的情况”。矣:句末助词,表陈述,可不译。志:立志。于:介词,表引进对象,可译为“在方面”。道:大道,真理。而:连词,表转折。耻:以为耻,认为是羞耻。者: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可不译,“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是“士”的定语。未:不。足:值得。与:跟(他)。“与”后省略“之”,代上文的“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之士”。议:谈论,交流、探讨。以俭为美德:把节俭看成美德。以:因为。相:副词,表一方对另一方的关系。 译:别人都讥笑我固执,不通达,我不以(此)为缺陷,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骄纵,不如固执不通达。又说:因为俭约而犯过失,(那是)很少的。又说:有志于探求真理,却把吃

6、得不好、穿得不好看成是羞耻的读书人,是不值得跟(他)在一起交流、探讨的。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德,现在的人却因为节俭而讥议对方,嘿,真奇怪呀!” 2公今受俸不少,而自俸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俸:俸禄。而:却。自俸:供给自己日常用度。若:像。虽:虽然。颇:很。讥:批评。译: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却这样(节俭),你虽然自己知道(自己)(确实)是清廉节约,但是外人对你有不少批评,说您如同公孙弘盖布被子那样矫情作伪。 (六)文中的几个重点字词(服、营、衣)怎样理解? 分析: “服”:“金银华美之服”,衣服,名词;“不敢服垢弊”:穿,动词;“身当服行”:履行,动词;“强国请

7、服”:服从,动词。 “营”:“常数月营聚”,营谋,动词;“如有营”:经营,动词;“皆出营立观”:军营,名词;“卖炭得钱何所营”:谋求,动词。 “衣取蔽寒”:“衣”,名作动,穿衣;“食取充腹”,“食”,名作动,吃饭;“今人乃以俭相诟病”:“病”,意动用法,认为是缺点;“人不相非也”:“非”,意动词,“以(之)为非”,认为不对;“就酒家觞之”:名作动,请人喝酒;“益重之”:形作动,尊重,器重;“远罪丰家”:“远”、“丰”,使动词,使(罪)远(离),使(家)丰(裕);“妾不衣帛”:“衣”(y),名作动,穿;“马不食粟”:“食”(s),动词,喂养。 (七)各段有哪些关键语句?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第1段

8、是“吾性不喜华靡”,“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第2段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第3段有“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第四段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第5段有“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这些语句既统摄各自然段的段意,串联事例,又彼此呼应,从各个方面突出全文的总论点:要节俭。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指导自读。 1自读内容:阅读“自读提示”,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写作特点,明确学习本文的知识重点。阅读课文及注释,疏通词句。 2自读方法:学生自读,教师答疑。 3自读要求:基本上能讲解词句,翻译全文;知道文章的论点是什么、怎样论证的,能理清.写作的思路、分析文章的层次,为讨论作准备。 4阅读思考。 (1)本文以“训俭”为中心,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全文共5段,请归纳各段段意。 123下一页 训俭示康教案教案由教案频道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