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背诵

上传人:wuxin****2020 文档编号:156616857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代文学背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代文学背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代文学背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背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背诵(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忧患意识:受儒家强调责任感的影响,在对外有强敌,对内财政有困难的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 影响:1少用文学歌功颂德,多反映现实2爱国主题的高扬宋词兴盛的原因:1社会政治化,崇文抑武2文人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使之以诗文述志,词来娱情3商业繁荣,词是宋代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刺激了创作 宋诗的特点:1题材上倾向于日常生活2风格上内涵丰富,注重平淡美3注意文字技巧,书卷气浓,多哲理议论,严羽批评宋诗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白体诗人:宋初效法白居易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主要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

2、生活,风格浅近清雅晚唐体诗人:宋初模仿晚唐诗人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代表是“九僧”(希昼、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怀古、宇昭、保 )和潘阆、林逋、魏野等隐逸之士。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派,模仿李商隐的近体诗,以西昆酬唱集得名。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形式精美,内容空洞。柳永词的新变:1体制上大量写慢词,扩大了篇幅体制2风格上以俗为雅,有通俗化趋向3题材上写市井女子,贴近生活4语言口语化5表现方法上铺叙衍情法6结构上时空转换欧阳修意象烘托传情法、借景言情,柳永铺叙衍情法、即事言情、情由事生王荆公体:又称半山体,指王安石晚年的诗风,追求艺术上的完美,多为绝句,短小太学体:石

3、介写怪说3篇,攻击杨亿,对太学生影响很大。于是以太学生为主的士子随之矫枉过正,竞弃西昆体形成怪僻生涩的文风江西诗派: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活法说:吕本忠提出的在法则规定下摆脱即有法则而有所创新一祖三宗: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向杜学习艺术技巧,句法字法甚至七律形式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学习黄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点铁成金:黄庭坚的对前代诗歌语言艺术再推陈出新的创作方法周邦彦词法度井然,让人有门径可依,体现在章法、句法、炼字和音律等方面:1.章法结构:主要从柳永词变化来:长于铺叙,变直叙为曲叙,将顺叙、倒叙和插叙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2能自铸伟辞,

4、更善于融化前人诗句,浑然天成3音律:调美,律严,字工别是一家:词是独立的抒情文体,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要求,不仅分平仄,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协律”“可歌”李清照的语言特色:1提炼熔铸口语和书面语,别开生面,风韵天然2善用生活化语言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3语言清新素雅,适合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诚斋体:杨万里早年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和晚唐绝句,后认为要自成一体,其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特点:活泼自然,饶有谐趣要素:1要求诗人把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在客观事物上,笔下事物具情感和灵性2想象奇特,却用浅近明白语言和和流畅直致的章法,近于口语三种抒

5、情主人公:唐五代红粉佳人、北宋时失意文士、南渡初苦闷志士辛弃疾对词境的拓展:1塑造了一个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2拓展了词人的情感世界(由个体延伸到社会忧患)3表现农村田园生活艺术成就:1抒情意象军事化2“以诗为词”到“以文为词”3刚柔相济,亦庄亦谐的词风以文为词:前人以文入词,多从前代诗赋中汲取语汇;稼轩则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且空前丰富了词的语汇辛派词人:远承苏轼,进学辛弃疾的以张孝祥、陆游、刘过为代表的一群诗人。归正人:从金回归南宋的人吴文英:1艺术思维上,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兼备2章法结构上,打破时空通常次序,虚实相生,跳跃性强3语文生新奇异

6、江湖诗派:南宋一个以江湖谒客为主的是人群体。因书商陈起刻印江湖集而得名。刘克庄、戴复古等人为代表永嘉四灵:指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字中都带“灵”字,故叶适将其合称“四灵”,曾有四灵诗选。是南宋诗坛独树一帜的诗歌流派杂剧和南戏的体制特点:相同:都包括曲调、宾台、科不同:1杂剧风行于北方,南戏在南方2杂剧一般四折,角色为净末旦,一折一个宫调,仅正末或正旦一人独唱到底3南戏剧本由若干出组成,数目不限,角色为生旦净末丑,宫调无规定,各角色均可歌唱且歌唱形式多样二者在曲调上的区别:1杂剧曲调由北方民歌、少数民族乐曲和中原曲调结合而成2南戏曲调由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与中原传统的音乐结

7、合而成元代文学的自然审美特征:1真实地摹写作者所见、所想,让观众真切看到“时代之情状”,并体悟到其中的旨趣2元杂剧的文字不事藻绘,是鲜活生动的语言2元剧此审美特征的原因:“自娱”与“娱人”需要,让观众看得明白说话:口传故事说话四家:按故事题材把说话的划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话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的统称小说话本: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部分构成,题材有爱情灵怪公案传奇讲史话本:又称平话说经话本:演说佛书诸宫调:说唱文学窦娥的性格:善良孝顺贞洁刚烈悲剧形成的原因:1社会现实的黑暗2官府的枉判3法律制度的问题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一.相

8、互制约的两组矛盾:(一)老夫人方和莺莺、张生、红娘方的矛盾,即封建势力和礼教叛逆者的矛盾。(二)莺莺、张生、红娘间性格的矛盾。(三)两组矛盾形成了一主一辅两条线索。二.戏剧冲突。(一)环境:地点佛寺,时间崔家扶灵归葬期间。把春意盎然的事件放置在灰黯肃穆场景中,构成强烈矛盾,是对封建礼教的嘲弄,也使戏剧充满喜剧色彩。(二)第一本楔子,揭示莺莺及其母感情的差异,为冲突发展定下基调。(三)矛盾的开端没有安排老夫人和崔、张正面冲突,但在三人举动后面,处处笼罩老夫人的阴影,反映年青一代和封建势力的矛盾的酝酿。(四)孙飞虎事件后赖婚,封建势力与年青一代矛盾激化,出现第一个高潮。(五)之后,崔张以“非法”行

9、为追求感情满足。期间崔张与红娘间出现性格冲突:1.莺莺。既要克服礼教的影响,更要躲开老夫人耳目;既要利用红娘,又要表现出小姐身份的尊严与矜持,生出许多“假意儿”。2.红娘。已决心帮助小姐,却又不能明言;既埋怨小姐耍滑,也怕被小姐倒打一耙。3.张生。一方面执着地追求爱情,一方面对莺莺的心思捉摸不定。4.“赖简”一折展现他们之间的性格冲突,剧本出现第二个高潮。5.老夫人的阴影是导致误会的动因,冲突转移到年青人内部,深化礼教和反抗力量。(六)“酬简”一折崔张如愿以偿。(七)“拷红”是第三个高潮:老夫人泰山压顶之势,被红娘轻易消解,反映封建力量外强中干的本质。(八)第五本。1.第五本中,张生衣锦还乡,

10、郑恒出场,全剧达到最高潮。2.第五本既是情节需要,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有情人在争取成为眷属过程中的种种,展示年青一代和封建家长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三.冲突尖锐,基调乐观,格调轻松明朗,是喜剧。西厢记的语言特色:1“当行”语言华丽,动作性强,利于表演2具有个性化3既有文采又有本色,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墙头马上是具喜剧色彩的爱情戏,素材源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以洋溢的激情写女子大胆追求爱情,勇敢向封建家长挑战1歌颂爱情自由2维护人格尊严3市井女性有胆识和意识赵氏孤儿:纪君祥,悲剧与死亡,时代精神与民族意识李逵负荆:康进之,喜剧手法秋胡戏妻:源自列女传,石君宝,悲剧与荒诞灰栏记:李潜夫,公案剧倩

11、女离魂:郑光祖,出于唐陈玄祐传奇离魂记,传奇东堂老:秦简夫,元杂剧中写实性较强的一部作品,重商意识琵琶记:高明,源自赵贞女蔡二郎,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元“四大南戏”:荆钗记王十朋、白兔记、拜月亭记元施惠、杀狗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早期南戏张协状元(温州九山书会才人)、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的(古杭才人)统称散曲的艺术特征:1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采用长短句句式2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3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小令:称“叶儿”,是散曲的基本单位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来的一种散曲体式带过曲:由同一宫调不同曲牌组成,是介于小令和套数间的特殊体式。铁崖体:元末诗人杨维桢强烈主张艺术创作个性化,力图打破元代中期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从而创造的一种诗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