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论语八则课件鄂教版鄂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6572801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0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论语八则课件鄂教版鄂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论语八则课件鄂教版鄂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论语八则课件鄂教版鄂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论语八则课件鄂教版鄂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论语八则课件鄂教版鄂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四书五经,同学们知道“四书”指的是那四书吗?对,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书中的论语。学习目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难点:1、掌握“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顺接和转接。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孔子孔

2、子(前前551前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人,被誉为“万世师表万世师表”、“千古圣人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想家之首。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返回 论语论语属属语录体散文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篇。内。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它是研究

3、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把它列为“四书四书”之一,成为之一,成为儒家儒家的重要经典。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半部论语论语治天下治天下”。返回你知道下列成语吗?不亦()乎 温()知新()而好学 不耻()问 学而不()()人不倦 举一()三 择()而从乐乐故故敏敏下下厌厌诲诲反反善善文学知识v论语论语“论论”读音为读音为()是是记录记录 的言行的书,的言行的书,是一部是一部 体散文。体散文。v由由 收集编纂而成。(收集编纂而成。(“论论”,是,是论撰;论撰;“语语”,是言语。),是言语。)v论语论语与(与()()()()统称为统称为“四书四书”ln

4、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孔子及其弟子 语录孟子大学中庸作者简介v孔子,名(孔子,名(),字),字(),(),()鲁国人。)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我国古代伟大的()()()。他是)。他是()学派的创始人。)学派的创始人。v 丘仲尼春秋时代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熟记熟记1、孔子是、孔子是 时期时期 人,是我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国古代著名的 、。是是 学派的创始人。学派的创始人。2、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鲁国鲁国教育家教育家思想家思想家儒家儒家春秋春秋论语论语属属语录体散文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是孔子弟子及其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 2

5、020篇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间的相互讨论。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 愠,不亦君子乎?”按时按时通通“悦悦”愉快愉快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的人了解了解怨恨怨恨,恼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却,表转折表转折表顺接表顺接指学到的知识指学到的知识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不亦不亦乎?乎?”译作译作“不也是不也是吗?吗?”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这一则讲了学

6、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一则讲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2 子曰:“温 故故 而 知知 新,可可以以 (之之)为为 师 矣矣。”旧的(知识)旧的(知识)领悟领悟可以可以凭凭借借(这一点)(这一点)做做了了 表顺接表顺接孔子说: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了。”这则讲的是学习方法。这则讲的是学习方法。3 子曰:“学 而 不 思则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迷惑而无所得迷惑而无所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表转折表转折连词连词,就就表转折表转折,却却思考思考空想空想死读书死读书指认真学习指认真学习 孔子说

7、: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这则也是讲的学习方法。这则也是讲的学习方法。4子曰:“由,诲 女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 知 也.”教导教导,教诲教诲通通“汝汝”,你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就是就是这这对待知与不知道正确态度对待知与不知道正确态度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也也”译作译作“是是”孔子说: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

8、就是不知道,这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是真知啊”这则讲的是学习态度。这则讲的是学习态度。5子贡问曰:“孔文子 何以 谓之文也?”子曰:“敏 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以何,凭什么以何,凭什么称为称为聪明聪明以以为耻为耻=以是,因此以是,因此表顺接表顺接他,指孔文子他,指孔文子表疑问语气,相当于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呢”表陈述语气,可不译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这则讲的是学习态度。这则讲的是学习态度。6子曰:“默而 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记住记住满足满足厌倦厌倦=于我有何哉于我有何哉在我这里有什么呢?在我这里有什么呢?表修饰表修饰,可译为可译为“地地”表顺接表顺接静默,不说话静默,不说话 孔子说:孔子说:“默默地记在心里,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呢?”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正确态度,第三句讲教学习的正确态度,第三句讲教育人的正确态度。育人的正确态度。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择其 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于之于之在里面在里面他们的他们的优点优点好的方面好的方面表顺接表顺接

10、,相相当于当于“就就”跟从跟从,遵循遵循,这里这里是学习是学习 孔子说: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就改正。”讲的学习态度。讲的学习态度。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心里想弄明白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却不能启发,开导启发,开导方角方角举出,提出举出,提出想说却不能恰想说却不能恰当的表达当的表达启发启发就不再教他了。就不再教他了。复,答复复,答复 孔子说: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教导学生)不到(

11、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这则讲的是教导方法。这则讲的是教导方法。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不随意增减。)2“达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

12、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出来。文言文九字翻译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帮通假字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返回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在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在论语论语里有许多关于学习的里有许多关于学习的论述,本课所选各则有的谈学论述,本课所选各则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学习态度,试习方法,有的谈学习态度,试分别举例说明。

13、分别举例说明。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温故知新诲人不倦诲人不倦不耻下问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择善而从不亦乐乎不亦乐乎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默而识之返回1你喜欢哪一则你喜欢哪一则?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

14、学习的名言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讨论讨论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宋朱熹找同义名句v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董遇)v2、好问则裕(喜欢提出疑问的人,知识就丰富)(尚书)v3、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乌申斯基)v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1、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在、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在论论语语里有许多关于学习的论述,本课里有许多关于学习的论述,本课所选各则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学所选各则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学习态度,试分别举例说明。习态度,试分别举例说明。2、背诵并翻译、背诵并翻译论语论语八则。八则。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则谈谈你的感想,、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则谈谈你的感想,作为本周读书笔记。作为本周读书笔记。练一练 写出红体字的意思 不亦说乎-(同“悦”,愉快)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可以为师矣-(凭借)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知)诲汝知之乎-(同“汝”,你)不耻下问-(以为羞耻)默而知之-(记)必有我师焉-(于之,在里面)不悱不发-(口中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样子)举一隅不与三隅反-(类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