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辞典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6558160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名言警句——辞典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名言警句——辞典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名言警句——辞典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名言警句——辞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言警句——辞典(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6 国 家 (1)治国6.021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6.023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论6.024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6.025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6.027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2)安危 6.171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

2、6.178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老子六十四章 6.182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6.211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浚:开浚,疏通。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6.244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管子版法7 人 民 (1)民本7.00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尚书五子之歌7.006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

3、管子君臣上7.010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i:治理。正:使正当。汉王符潜夫论务本7.016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7.029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2)民心 7.041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三国志魏书袁涣传7.042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7.046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宋苏辙新论下 (3

4、)爱民 7.071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唐王维赠房卢氏琯7.088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7.092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任:承担。患:患难。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7.105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明黄宗羲原君(4)群众 7.112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文子下德 7.114 莫三人而迷 三人:

5、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语8 政 治 (1)为政8.001 政贵有恒 恒:长久不变。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8.033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弗:不。为wi:做。尹文子卷上8.067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宋苏辙新论中8.070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宋史薛极传8.071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弊:弊端。绝

6、:绝迹。风:风气。宋周敦颐拙赋(2)纳谏8.258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先民:古代贤人。询:询问,请教。刍荛chro:割草打柴的人。诗经大雅板8.280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谔:直言争论。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8.289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汉王充论衡书解篇(3)审时适变8.419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淮南子氾论训8.439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治:治理,掌握。不若:

7、不如。时:时机,时势。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12 意 志 (1)奋进、专一12.16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天体运行,自然界运动变化。周易乾12.176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骏马。驽n马:劣马。十驾:十天的行程。一天所行为一驾。功在不舍:功效就在于行动不停。荀子功学12.182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隋王通文中子周公篇12.189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反听:犹言“自察”。内视:犹言“反省”。自胜:谦虚克己。史记商君列传12.190 明莫大乎自见,聪莫大乎自闻,睿莫大乎自虑莫:没有。大乎:比更大。睿ru:明智,

8、智慧。汉徐幹中论修木12.231 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发:射箭。蹞ku步:同“跬步”,半步。蹞步不至:还差半步没有到达。御:赶车。荀子劝学 12.232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意谓走了九十里,还只相当于百里路的一半。战国策秦策五引古语14 智 力(1)智慧、见识 14.016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 畏小:指要防微杜渐。治大:处理大事。慰缭子十二陵14.027 暴至之荣,智者不居 暴:智慧。居:当。意林引唐子(2)体察 14.068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术:方法。澜:壮阔的波澜。孟子尽心上14.078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

9、患崖:高峻的山边。颠坠:从高处落下。没溺n:淹没在水中。孔子家语困誓14.088 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心暗:心怀私意。照有不通:看事就不会透彻。至察:过分地审察。物:事物。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语15 人 才 (1)育才15.085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暴p:晒。寒:冻之。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15.088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种植;培养。管子权修(2)用才 15.222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求备:要求全美。己长:自己的长处。格物:要求事物。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随能收叙,无隔疏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10、15.284 各专其能,各致其力 宋苏轼策略第二16 品 德(1)公私 16.100 公家之事,知无不为 唐杨炯盐亭县令南阳邹思恭字克勤赞16.101 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唐韩愈送穷文16.108 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 宋苏洵审敌16.112 至公而行之以恕,至仁而照之以明 至:极。恕:体谅。明:明察。宋苏轼谢宣谕札子(2)信诚16.130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春秋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而不信,何以为言?”16.161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驱民:管辖百姓。宋王安石商鞅:“。今天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3)守政16.217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诱:受引诱。誉:赞扬

11、。恐:害怕。诽:毁谤。荀子非十二子16.244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身:自己。人:别人。宋苏轼私试策问七首之七(4)谦谨、骄傲16.384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与:对于。人:别人。求备:求全责备。检:检查,检点。身:自己。不及:不够。尚书伊训16.389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自见:表现自己。自是:自以为是。彰:清楚。老子二十二章16.396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履l:踩踏。诗经小雅小旻16.422 虚己而乐闻 虚己:自己谦虚。乐闻:高兴听到人家的意见。唐刘禹锡魏生兵要述(5)勤俭16.466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日:每天。孜z孜:努力不

12、怠。逸豫:安闲逸乐。尚书君陈16.470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匮ku:贫乏。左传宣公十二年引古箴言16.477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饶:富裕。荀子修身16.495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恒念:经常想到。维:是。明朱柏庐治家格言16.531 君子耻食其食而无其功,耻服其服而不知其事食其食:吃东西。功:功绩。服其服:穿衣服。宋苏洵彭州圆觉禅院记(6)廉洁16.543 苟利国家,不求宝贵 苟:如果。礼记儒行16.556 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唐杨炯郪县令扶风窦兢字思谨赞(7)修身16.61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正派。论语子路载孔子语16.63

13、4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反:自我反省。礼记学记16.648 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淡薄:恬淡寡欲。致:达到。兼履:指天普遍地覆盖万物,喻恩泽广大,无所遗漏。怀:安抚。制为:决断。淮南子主术训16.678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争得:怎么能够。这两句比喻德行高超,才能苦尽甘来。元高明琵琶记旌表(8)改过16.707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非:批评。当dng:正确。是:肯定。谄谀chn y:巴结奉承。荀子修身16.717 身如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唐刘禹锡元日感怀16.739 痛

14、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莫大于:没有比更大。隋王通文中子关朗18 言 行18.177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枢sh机:比喻事物运动的关键。周易系辞上18.210 闻一善言,见一善事,行之惟恐不及;闻一恶言,见一恶事,远之惟恐不速不及:赶不上。远之:避开它。意林引物理论19 社 交 (1)处世19.070 陶者能圆而不能方,矢者能直而不能曲陶者:制陶器的人。矢者:造箭的人。前句比喻行事圆通而不方正,后句比喻行为直率而不俯就。宋苏轼送张道士序:“。将为陶乎,将为矢乎?”19.076 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辉 洁:清高而不与世合。至人:最高尚的人。辉:人的锋芒。唐李白沐浴子(2

15、)交友19.115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谅:诚实。便pin辟:逢迎谄媚。善柔:当面奉承。便佞pin nng:善于花言巧语。论语季氏载孔子语19.177 君子忌茍合,择交如求师 择交:选择朋友。唐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19.194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倾:倒。隋王通文中子礼乐(3)待人19.284 无德于人,而求用于人,罪也 国语晋语四19.292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罢p:疲弱无能。知:通“智”。粹:精粹。荀子非相20 处 事 (1)预防20.352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豫:事先有准备。礼记

16、中庸20.385 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无事:没有事变。深忧:忧虑甚深。有事:发生变故。宋苏辙颖滨遗老传上:“。夫无事而深忧者,所以为有事之不惧也。”(2)始终20.388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礼记大学20.395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善始:好的开端。繁:多。克终:始终如一。寡:少。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徵上疏24 哲 理 (1)崇实24.138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修学:努力学习。汉书河间献王传(2)务本24.164 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本:根本。务:努力从事。末:指非根本的事情。溺n:淹没水里的人。锤:垂挂。薪:柴。邓析子无厚篇24.179 能究其本根而枝叶

17、自举 究:查究。意谓本根是纲,枝叶是目,纲举目自张。宋孙辙宋子仪大理寺丞(3)相对24.284 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 衡:秤。淮南子说林训(4)知行 24.520 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知:同“智”。弃疑:不疑虑,即用人不疑之意。无悔:事先计划因而不会后悔。荀子议兵24.521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不若:不如。荀子儒效26 法 律(1)法治 26.008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奉:尊崇。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26.051 人胜法,则法为虚器;法胜人,则人为备位;人与法并行而不相胜,则天下安虚器:没有用处的器物。备位:不重要的位置。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30 物 性 事 理 (1)事理30.162 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仞之深,县绳之数也;故托其势,虽远必至;守其数,虽深必得飞蓬:蓬草遇风飞旋,故曰“飞蓬”。飘风:旋风,暴风。县:同“悬”;县绳,即在绳子一端拴上重物,以测浓度。数:方法。托:凭借。守:掌握。商君书禁使(2)效果30.346 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临:面对。渊:深潭。董仲舒传作“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礼乐志引古语(3)积微 30.396 华衮灿烂,非只色之功;嵩岱之竣,非一篑之积衮gn: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只色:单色。嵩岱:嵩山和泰山。竣jn:形成。篑ku:竹筐。晋葛洪抱朴子博喻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