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药养生养老文化实施方案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56528706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弘扬中医药养生养老文化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弘扬中医药养生养老文化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弘扬中医药养生养老文化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弘扬中医药养生养老文化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中医药养生养老文化实施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弘扬中医药养生养老文化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政策制度目标一致、功能协调、衔接配套,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建立健全社会共建共享机制,让老年人依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一、 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支撑三大体系更加健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老年社会环境更加友好,发展要素支撑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推动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基本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

2、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基本养老服务制度逐步建立。兜底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普惠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供给有效保障。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务资源供给不断增加,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模式加快构建。老年医学科建设逐步推进,老年医学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深入融合。打造“康养到贵州”品牌,结合贵州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体育康养、森林康养等老龄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3、。增加产品供给,优化配套设施,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康养产业载体同步建设。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扎实推进,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得到有效解决,老年人社会参与更加广泛,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更加浓厚。行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规划用地用房政策不断完善,财政投入持续加大,税收优惠政策落地落实。老龄工作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为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支持更加有力,为老服务更加便捷。二、 弘扬中医药养生养老文化积极宣传适宜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技术和方法,推动优质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积极开展中医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以及药膳食疗科普等活

4、动,推广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运动项目,培养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三、 加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综合照料服务。加强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监管,开展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逐步提高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设施设备、服务内容和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引导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失能防范、紧急救援、基础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安宁疗护等连续、规范、整合的养老服务,确保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年人在养老服务机构得到长期照护。大力发展“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以县级标准化老年养护楼带动街道层面标准化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以街道层面标准化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带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形成“标准化老年养护楼+标准

5、化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居家社区服务网络,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施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提高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质量。鼓励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家庭养老床位,适时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和紧急援助。发展助浴服务。社区助浴点服务模式,依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街道层面标准化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等设施改造建设老年人助浴点,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助浴服务。机构助浴服务模式,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安排护理员入户开展助浴服务,或在养老服务机构开设助浴专区向未入住老年人开放。企业助浴模式,鼓励企业对助浴点进行适老化改造,或配备移动助浴车,向老年人给予适宜助浴服务。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推动互联网平台

6、企业精准对接为老服务需求,提供“菜单式”就近便捷为老服务,鼓励“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引导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服务模式。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发面向老年人各种活动场景的监测提醒功能和方便老年人居家出行、健康管理和应急处置等应用功能。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普惠养老产品。建立以运营质量为核心指标的运营商遴选机制。制定以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为核心指标的民办公助政策。对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机构,不区分经营性质按上述老年人数量同等享受运营补贴。推动兜底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普惠养老产品。在满足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公办养老服务机构重

7、点为经济困难的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提供服务。建立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对外开放的收费政策和入住评估管理制度,明确接受社会老年人的入住条件、排序原则和收费标准。推动床位小于40张、入住率常年偏低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撤并或转改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高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效率。四、 提升老年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省市县乡村五级老年医疗服务供给。省级依托省人民医院建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贵州分中心,加强省级三级医院老年人疑难重症诊疗能力建设,打造我省老年健康促进、诊疗、科研高地。市级以三级医院为主体,以辖区内死亡率高的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加快补齐心脑血管科、神经科、内分泌科

8、、呼吸科、肿瘤科等专科短板;鼓励建设老年病医院。县级加强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提高老年人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力;支持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将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乡级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老年医疗服务能力和老年人需求,加强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安宁疗护、智能辅助诊治能力,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协同、规范的诊疗服务。村级提升村医服务能力,开展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为老年人提供接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到2025年,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占比达到60%以上。优化老年医

9、疗服务。优化医疗卫生机构老年人就医模式,在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建立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建立老年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绿色通道,率先实现老年医疗服务相关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建立老年人院前急救绿色通道,老年患者实行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构建“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老年健康急救圈。优化老年疾病诊治模式,在医疗机构推广老年多学科诊疗模式,加强老年综合征管理,对住院老年患者积极开展营养不良、跌倒、肺栓塞、误吸和坠床等高风险筛查,在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优抚医院、护理院、医养结合机构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服务,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优化医联体内老年

10、人服务模式,建立医疗、康复、护理双向转诊机制;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预留一定比例的专家号源、预约设备检查等医疗资源,用于医联体内紧急转诊;推进老年医学专科联盟建设,通过专科共建、教育培训协同合作、科研和项目协作、中医与西医协作等多种方式,提升医联体内老年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优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空间和内容;推进远程医疗向养老服务机构延伸;大力推广使用符合老年健康需求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有序开展各类信息系统适老化升级改造。到2025年,85%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

11、构。五、 强化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实施老年健康教育工程。拓展老年健康教育内容,普及营养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疾病预防、合理用药、康复护理、生命教育、应急救助等老年健康知识,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和健康素养水平。构建老年健康教育多元供给格局,鼓励开办医学专业的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等设置老年健康教育专属阵地,面向老年人及家属、照护者开设养生保健、照护技能培训等课程;依托老年教育机构、城乡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场馆等,提高城乡老年健康教育服务覆盖率。创新老年健康教育方式,开展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移动客户端等传

12、播老年健康相关知识;发挥老年人在老年健康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健全老年健康三级预防体系。加强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强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管理,每年提供1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指导的健康管理服务。加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开展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重点慢性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筛查、干预、分类管理和健康指导,推动老年人高发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加强早诊早治。实施老年口腔健康行动、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完善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早期预防和干预机制。加强老年人失能预防,开展失能(失智)预防与干预工作,减少、延缓老年人失能(失智)发生,实施老年痴呆防治行动,推进康复辅助器具进机构、进社区、进家庭,推广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方式和方法。资料来源:“十四五”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