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图文详解大全【1】最新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56512484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舌诊图文详解大全【1】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舌诊图文详解大全【1】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舌诊图文详解大全【1】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舌诊图文详解大全【1】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舌诊图文详解大全【1】最新(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舌诊图文详解大全【1】 转贴=发布时间:2021-04-20 11:45主病及相关研究: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我是一个图片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那么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图解:裂

2、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我是一个图片主病及相关研究: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假设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假设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外表而形成,舌的深裂纹那么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局部乳头变扁平而融合,局部那么萎

3、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舌绛枯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但裂不光,为胃阴缺乏,痰热凝结;假设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舌黄有虎斑纹者。为气血两播;舌红润而有黑纹,为厥阳之寒证;下后反见人字纹者,为肾气

4、凌心;中有袭纹者,多属胃气中虚;淡白舌有发纹满布者,为脾虚湿侯,舌红露黑纹数条而苔滑者,为水乘火位之寒证;舌现蓝纹,在伤寒为胃气衰微,在杂病为寒积滞宫中;裂纹而出血,血液灼枯,舌尖出血,为心经邪热塑盛。由于裂纹舌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较少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图解:胖大舌: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的称胖大舌。我是一个图片主病及相关研究:胖大舌亦有古籍将其与肿胀舌合论。实那么,大舌是由脾之阳气虚衰,或兼寒湿而致舌体胖大,虚浮,嫩软色淡,常有也痕,属虚,当与肿胀舌区别而论。胖大舌主病:1脾虚,证见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

5、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由于水饮痰湿阻滞,水湿潴留舌体致舌体胖大。假设谈白胖嫩,舌面水滑,属脾肾阳虚,气不化津,水湿上泛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方宜八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类。临床多见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等病人的舌象。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2肾虚水泛,证见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治直温阳利水,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扬之类,另外假设见舌淡红而胖大,伴黄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所致。治宜化湿逐痰,。宜茵陈、木通、滑石、

6、石膏、栀子以清热利湿。临床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病人的舌象。常用的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补腰健肾膏、肾炎温阳片、肾炎消肿片等。图解: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我是一个图片主病及相关研究: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假设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缺乏,属脾之气虚。齿痕舌主病: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7、;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两型: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那么:补中益气。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那么:辛温补阳。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图解:薄白苔铺于舌面,颗粒均匀。干润适中。我是一个图片主

8、病及相关研究:薄白苔,舌色淡红清润,为正常情况下最常见之舌苔,当为“胃中生气所现。薄白苔的形成,主要由于口腔咀嚼、吞咽与唾液。饮食的综合作用,使舌粘膜丝状乳头间的物质与角化上皮不断被去除脱落,使舌苔仅有薄白一层。但当风寒、风湿、寒湿等六淫之邪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病尚在表表浅或初期,还未里传加重或开展,且病邪病情较轻,脏腑之气内脏功能未伤时,舌苔多见薄白苔。故有“薄白苔主表之说。?辨舌指南?中说“凡舌苔白润而薄,邪在卫分中医按卫、气、营、血由浅入深划分病情深重的四个层次,卫分为最轻的层次。,可汗发汗法,如麻黄羌活之类 常见的舌苔薄白而润滑,舌质正常,多属外感风寒症,假设伴有恶寒发热

9、,肢体酸痛,头项强痛。无汗或少汗,脉浮紧,那么可用散风寒解表的麻黄汤加减;假设舌质红,苔薄白而润,属外感风热或外感风寒化热,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常用的中成药有:感冒清热冲剂、通宣理肺口服液等。图解:薄白干苔:白苔薄铺舌面,津液较少而苔偏枯燥。我是一个图片主病及相关研究:薄白干苔由于肺脏津气两伤,气虚那么无以化津,津少那么无以润舌。苔势因失濡养而枯燥。主病多为风温入肺,邪气伤肺,或为阳虚不能化津上润,肺之气津两伤;前者当清润化燥,可用银翘散加养阴清热生津之法;而后者当益气生津,宜宣肺益气汤。升阳益气之法。上述薄白干苔如伴有感冒、咳嗽、白泡末痰等病症可参考用药。常用的中成药有:清热养阴类银翘解毒丸

10、、银翘解毒冲剂、银黄口服液、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口服液、养阴清肺丸、养阴清肺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宣肺益气类通宣理肺丸、通宣理肺口服液、急支糖浆、止咳橘红口服液。图解:厚白腻苔:舌象为苔色白而厚,颗粒坚紧或疏松,可布满全舌,亦可边尖较薄,中、根部较厚。我是一个图片主病及相关研究:厚白腻苔多由中焦脾胃的阳气不振,以致饮食停滞,或为湿浊痰积之候。?辨舌指南?:“舌苔白腻,胸隔闷痛,心烦干呕;时欲饮水,水入那么吐,此热因饮郁,宜辛淡化饮。厚白腻苔主病:主湿、主痰、主寒。由外感寒湿之舌苔白腻,为感受寒湿之邪。寒那么令色白,湿那么主腻苔;因寒湿在表,故舌苦可呈薄白而腻,治当温散寒湿,方选羌活胜湿汤。由湿

11、阻膜原之舌苔白腻,为感受湿热病毒所致,亦可因湿浊内蕴又复感外邪引发;湿热由表入里,蕴伏于膜原之间。阳气被郁,湿浊上泛而见白厚腻而干之舌苔,或白如积粉。治宣化湿辟浊兼清热,方用达原饮。由寒饮内停之舌苔白腻,为脾阳不振,水饮内停所致舌苔白而厚腻,或水滑。治宜温阳醒脾行水,方用温脾汤。值得往意的是,热因饮郁,水饮湿浊之邪盛于外而上溢于舌,使舌苔白而厚腻,并不现黄苔;然毕竟中郁有热邪,故可见心烦干呕,时欲饮水,当辨这种病变不同于湿热郁蒸之现黄苔。临床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等重症病人的舌象。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也可按证试用局部中成药。常用的此类中

12、成药有:小青龙合剂、苏子降气丸、止嗽定喘口服液、玉屏风口服液、洋参保肺口服液、蛤蚧定喘丸、生脉散口服液、冠心生脉口服液、活心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益心口服液、安神养心丸等。图解:白苔燥裂舌象为苔色白,可薄可厚,颗粒粗糙而疏松,枯燥且质硬,望之如砂石,扪之糙手,即为白糙苔,假设颗粒较细,质地板硬,巳布有纵横裂纹,称白苔燥裂。我是一个图片主病及相关研究:白苔和燥裂两者亦可同现于舌面,故统称白苔燥裂。总因内热暴起,津液暴伤所致。多见于急性温热病,燥热暴起,津液暴伤,真阴将竭,而苔色尚未及转黄之时,假设苔虽白裂,却不甚干,常见于暑温,暑热伤气,内夹湿浊。?舌鉴辨正?:“白苔燥裂舌,乃因误服温补,灼伤真阴,

13、无黄黑色者,真阴将枯竭舌,舌上无津,苔已枯燥,故不能变显他色。白苔燥裂主病,主暴热伤津;治宜生津泻热;主暑热伤气,内夹湿浊,治宜清暑益气。临床多见于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人的舌象。常用的中成药有:紫雪散、羚翘解毒丸、板蓝根冲剂等。图解:黄腻苔:舌象为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加黄色粉末调涂舌面。我是一个图片主病及相关研究:黄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假设淡红舌,黄苔满布舌面,苔色润泽不燥;边尖兼少许白苔,因外邪传里化热,

14、进入阳明胃腑而生。主病,热入阳明证,气分湿热症,肝胆疾患及尿路感染,多种发热疾病。治宜清热解毒,疏通表里。假设红舌,黄腻苔,中厚而边薄,紧密细腻,根部尤甚,那么多因热痰互结,或湿邪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结于胃肠,尚未至阳明燥实。假设舌色深红发绎,那么又为营热深重之候;主病;热痰互结。中焦湿热;胃肠宿食。治宜清热化湿,涤淡导滞。假设紫舌,灰黄厚苔,苔润而不燥,即为寒热错杂,热从寒化,或寒从热化之危重之候,多因为热病不愈,心阳暴衰,停痰厌饮久久不愈,兼感外邪,入里化热;盛夏炎热,恣食生冷而发中寒霍乱;阴盛于内,逼热上浮;素体内有瘀血。又感邪化热;故主病为真寒假热,心肾阳衰,霍乱吐泻,哮喘诸证。治宜温

15、通心肾,回阳救迎;清热化池;活血化瘀。假设紫暗舌,黄腻苔,舌体胖,舌面满布黄苔。夹有白苔,中根较厚,其色黄而厚腻,其形成可因阴证央食,可因痰湿内郁,可因寒邪凝滞,可因湿食阻滞中焦,气血郁阻,亦有湿热与胃肠糟粕搏结之证。治宜温阳健脾,活血消积。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毒症等病人的舌象。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图解:黄燥苔舌象为苔色黄干而少津津液,属邪热伤津之病变。我是一个图片主病及相关研究:黄燥苔:成因有数种:1苔薄黄而干,为病初外邪化热入里,邪热伤津;2苔黄而枯燥,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3舌苔干色黄,满舌厚积,为实热里证;4假设苔色老黄焦燥起刺,或中有裂纹,为表邪已解邪气内传。结聚脏腑。5假设病后期苔由厚而薄,色由深而浅,干而少津,那么为邪热虽退,津犹未生之候。黄燥苔主病:邪热传里,治直泻热清里。气分热盛津伤,宜辛寒清气,泄热保津。实热里证,邪热结脏腑。宜苦寒攻下以泄热救阴。热退津伤,治宜甘寒生津。因黄燥苔多合并有复杂的主病,所以用药也要根据病情来定。常用的清热去火药中成药有:清热解毒丸、新清宁片、紫雪散、安宫牛黄丸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