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647787 上传时间:2020-08-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ppt(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課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主講人:陳淑芳老師,公民與社會科,三分之一窮人在印度,世界銀行最近公佈每日所得1.25美元為貧窮 線最新門檻,全球一日所得低於1.25美元貧 窮人口約有14億人,印度生活在貧窮線下人 口,2005年約為4億5500人,約佔全球貧窮 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不同社會階層比較,壹、社會階層化,一、社會階層化意義: 1.社會階層化是指:一個社會中各個群體,按照他們所擁有社會資源的不同,區分為各種不同等級狀態,且此一狀態,會在世代間延續。 2.社會成員依其財富、權力、聲望或性別、年齡、宗教等條件不同,形成不平等的階級或地位。,區分社會階層的三種社會資源,(一)收入: 1.劃分社

2、會階層的第一項指標。 2.高收入的上階層者,通常可藉由營養食品 與適切醫療資源以維持身體健康、接受高 等教育以發展自我、從事休閒生活以抒發 身心等,這些資源讓他們擁有更好的生活 品質與更長的壽命。,(二)社會聲望,1.個人在社會中擁有地位,受到他人認同與尊敬的程度。 2.社會聲望通常依據個人的職業來衡量。,(三)權力,1.能左右別人的行動與意願。 2.影響公共事務決策的能力。,二、社會階層化理論,(一)功能論社會不平等是必要且合宜的 1.時代背景:盛行美國1950年、1960年。 2.理論: (1)將不同才能和不同專長的人,放在適當位置上,使其各自發揮所長,如此有助於社會順利運作,也是一種社會

3、整合、團結、協調表現。 (2)在社會生活中,需要特殊技能和訓練的工作,替代性很小,社會必須提供較多資源,才能吸引最有能力的人,來完成此工作。 3.缺點:過於強調整合,認為社會問題只不過是暫時性社會本身一定會在互相依賴的原則下想出解決辦法,故社會問題不至於毀壞社會。理論難說服人。,(二)衝突論,1.時代背景:功能論強調穩定整合,難說服 人,借用馬克思階級鬥爭觀點 2.馬克思階級鬥爭理論: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等,造成社會變遷主因。資源是指經濟 資源或生產工具分配不均,社會大眾分為有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者為資產分配持對立鬥爭。,3.衝突論,社會階層讓擁有較多資源的人,掌握更多優 勢,使其他人較難獲得資源

4、,因而處弱勢地 位。,功能論與衝突論的比較,貳、社會階層化現象,一、經濟不平等: 1.意義財富分配不均導致的經濟不平等現象,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96國內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行政院主計處公布96國內家庭收支調查報 告,去年國內最有錢家庭群組年所得為192萬 6124元,最窮家庭群組年所得為25萬6032元,前 者為後者的7.52倍。 北市每戶可支配所得128.8萬元,新竹市每戶可支配所 得127.7萬元,,2.經濟不平等原因,(1)個人因素:努力或懶惰、智能高低等。,(2)性別階層化: 男主外,女主內造成女性勞動參與率較男性低。 (3)族群階層化:不同族群享有高低不同的地位。 (4)所得分

5、配不均: A.產業結構變化:農業工業商業服務業。 B.政策因素:降低遺產稅,富人財富愈多。 C.教育因素:教育高的人,所得較高。,二、社會地位不平等,(一)社會聲望意涵:受他人尊敬,享有較多資源。 (二)社會聲望高低: 1.個人或團體所處社會地位、所扮演角色與貢獻來衡量:個人或團體所處地位愈重要、貢獻大,社會聲望也愈高 2.職業聲望:以每個職業平均教育及平均收入的高低,客觀測量職業聲望職業聲望,三、權力不平等,1.對於公共事務的影響力有所不同。 (1)在權力平等的社會裡,政治權力是公開、公正、且可自由競爭的 (2)在權力不平的社會中,由少數人掌握政治事務的決定權。,2.理論,1.多元權力論:不

6、同利益團體擁有權力,可互相制衡,促進國家社會改變。 2.菁英論:重視菁英選拔過程的開放性。 (1)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提出權力菁英,權力菁英居於決策上群人,他們決策具有很大影響力。美國權力主要集中在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此三方面領導人即權力菁英。 (2)權力菁英共同社會背景,來自上層階級、土生美國人、在都市長大、來自美國東部、出自長春藤盟校、清教徒等,即通稱WASPM(白人、盎格魯薩克遜族後裔、新教徒、男性),四、文化資本不平等,(一)文化資本意義: 1.被社會認為有價值且較高尚各種不同知識與技能,如彈鋼琴或英文語言的學習 2.人們對上階層文化所能掌握程度,能掌握得愈多,文化資本也愈高。 3.

7、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文化資本不平等影響人們的社會生活。,多元入學好多窮孩子 被拒甄試門外,【聯合報李家同暨南、清華、靜宜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一早看報,就看到了一則消息,明年,很多大學的甄試名額將增加到入學名額的百分之六十。這使我心中悲痛不已,因為很多學者不知道,還有眾多孩子,是不能利用甄試管道的。,(二)文化資本差異,1.階級慣習與生活風格:文化資本可由父母傳遞給子女個人,透過家庭繼承文化資本,且形成階級慣習。富人與窮人在文化資本的差異,日漸明顯。 2.文化資本不平等影響:受教育多寡,也會影響文化資本不平等。,參、形成社會階層的原因,一、個人條件與努力:,二、歷史過程,(一)國內社會階層

8、化:馬克思階級鬥爭論,原始 共產社會,共產社會,奴隸 社會,封建 社會,資本主義 社會,無階級,無階級,奴隸 奴隸主,農奴 領主,勞工 資本家,(二)國際社會階層化,1.殖民主義擴張: 殖民主義是一種殖民母國對殖民地的掠奪、獨 占、保護現象。 國際社會階層化:殖民母國與殖民地差別、已開發國 家與開發中國家差別、富國與窮國差別。 2.世界體系理論:華勒斯坦將資本主義發展程度 分為核心國家(工業先進國家)、邊陲國家(落 後國家)、半邊陲國家(介於工業先進國家、落 後國家之間)。,台灣星巴克VS.美國星巴克,1.台灣星巴克一小時95元VS.美國星巴克一小 時美元7元 2.台灣星巴克咖啡半磅350元V

9、S.美國星巴克 一磅350元,寶成鞋業VS.Nike,1.500元VS.5000元 2.無名VS.品牌,(三)社會階層歷史,1.奴隸制:不平等社會階層最極端方式,南北戰爭前美國。 2.種姓制:在這種體制中,地位是隨出生而決定的。如傳統印度,雖有四個種姓,但卻有上千種階層。每個階層都有自己傳統職業、居住地及與其他種姓人交往的規則。印度人從小就學會辨認其他種姓成員標誌和服飾。,3.等級制(estate system): (1)封建主義的農業社會,如中世紀歐洲。在此制度中,三個等級順序是僧侶、貴族、平民(包括農民),統治權掌握在貴族,農民向貴族萬提供勞力和軍役換取貴族的保護和物質供養。 (2)封建社

10、會後期,隨著大量貿易發展,商人新的社會階層出現。商人階層對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產生積極作用。 隨著資本主義發展,一個工業經濟體制商人成了主要社會階層。,4.階級系統,(1)階級系統定義:又稱開放階級系統,個人的社會階級地位,是由個人努力與能力 (2)先賦地位與成就地位差異: A.先賦地位:個人地位決定於個人出生家庭背景。 B.成就地位:個人努力、資歷與技能決定個人地位。,三、社會結構,(一)性別:性別角色規範造成不同性別在社會 階層中處於不同位置。 (二)族群:不同族群地位與角色,使其能獲得 社會資源有所差異,造成族群間不同社會 階層。 (三)城鄉差距:城市地區由於經濟產業發達, 提供較多工作

11、機會,且政府也對都會地區投 入較多公共建設,造成城市與鄉村居民所擁 有資源產生明顯差距。,肆、社會流動,一、社會流動的基本概念 (一)意涵:個人社會地位的改變。 (二)類型 1.垂直流動: (1)向上流動:個人從下層地位向上層地位流動。布衣可為卿相。 (2)向下流動:個人從上層地位向下層地位流動。富不過三代。 2.水平流動:職業、工作地點或角色改變。,3.代間流動:父子兩代之間社會階層的變動。 4.代內流動:又稱生涯流動,個人社會階層位置,在不同時期的轉變。 5.結構重組流動:在社會變遷中,職業結構轉變所造成個人社會階層流動。,二、社會流動因素,(一)社會因素 1.社會結構: (1)農業社會流

12、動性低於工業社會。 (2)民主制度社會,人民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2.工業發展與經濟結構:工業社會快速發展,創造很多新的中上層位置。 3.人口變動: (1)都市化發展,農村人移入都市,尋找所得較高移民,進而提高其社會地位。 (2)外來移民也常會造成當地人的向上流動,因新移民願意從事生望較低的工作。,(二)個人因素,1.教育成就:現代社會,具備較高教育程度,較 易獲得理想職業與社會地位,向上流動機會亦 隨之提高。 2.成就動機:成就動機愈高,向上流動機會愈 高。 3.家庭背景:家庭經濟狀況,及父母投資教育在 子女身上,會影響子女未來的發展,但是父母 的價值觀及對子女期許,亦是影響因素。,4.婚姻:配偶或配偶家庭的社會地位,決定一個人向上或向下社會流動。 5.權力:一個人如果取得權力或權力增加, 除了其社會地位會自然提高外,社會階層 也會隨之上升。 6.個人特殊才能:音樂、體育、美術等,三、台灣的社會流動概況,(一)農業社會發展到工業社會的社會流動:請見檔案。 (二)政治民主與社會開放的社會流動: (三)新興科技與後工業社會的社會流動 (四)全球化與人口流動所造成的社會流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