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6473132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教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教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教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滕西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教案新版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u 教材、学情分析本文就是从仁义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u 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 2.准确、明白的翻译文句 3.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 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u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u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u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弄懂课文大意。u 难点及解决措施3.学习本文

2、比喻恰当对比鲜明, 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弄懂课文的“舍生取义”的真正内涵。u 教学方法与准备u 朗读教学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u 学习过程(五环节)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堂导入二、目标展示三、自主学习四、合作探究五、课堂小结六、当堂达标一、课堂导入二、目标展示三、自主学习四、合作探究五、课堂小结六、当堂达标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生与死、利与义的诗句。你知道哪些?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1. 积累文言词语 2.准确、明白的翻译文句 3.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

3、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二、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积累下列生字。箪 羹 蹴 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所欲

4、 “所”动词相当于名次意为“喜爱的东西”。 得兼 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wu4厌恶与“欲”相反。 【患】祸患灾难。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其本心3、齐读全段。 4请学生概括本段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并且能够做到“舍生取义”。5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

5、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6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7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8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9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 心。10分

6、析本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本段首先由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接着运用严密的的的逻辑推理展开分析论证。这个推理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义”有甚于生者可以“舍生”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避也不做无“义”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说厌恶的没有比死亡得厉害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有甚于死者”的结论。最后进一步指出“义”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所不同的只是贤者“求之”所以“能勿丧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备了。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

7、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着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当堂背诵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做助学“学习测评”、1、2题。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鱼我所欲也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自然段。一请学生研读第二自然段注意以下的重点词语。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人 尔助词。【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h四斗为一钟。万钟指 很厚的俸禄。 【何加】 (

8、有什么益处。【奉】奉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 “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与通“钦”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乡通“向”以前。为为之)全句从前为了 “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ei4介词。第二个“为”wei2动 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天良二、齐读第二段。 三研读本段、分析以下问题 1提问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2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讨论并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2提问谈骨气中引用孟

9、子的一段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讨论并归纳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诱惑不了。3提问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去当大官真正的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土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4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5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

10、止”。6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 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8提问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

11、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做助学第228页第4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找一生读目标,其余生明确。回顾有关孟子的知识,识记红体字部分。多种方式的朗读课文。自读、同位角互读、全班齐读。注意生字的音要读准。结合课下注释识记字词的意思。全班齐读课文。学生概括本段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讨论并归纳“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讨论并归纳“患”指什么明确“舍生而取义的观点。小结本节课的收获。背诵后同位之间检测。独自完成练习并更正错误答案。听导入语,感知本节课内容。识记重点词语。识记重点词语。齐读第二自然段。讨论并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讨论并归纳讨论并归纳对文中赞扬与斥责的两种人进行讨论与归纳。讨论归纳:使行文流畅论证 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学生小结这节课重点。做助学并当堂纠错。知识梳理:作者文学常识朗读课文重点词语识记重点问题明确教后反思: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