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重大改革)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6470310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选修1(重大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选修1(重大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选修1(重大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选修1(重大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1(重大改革)(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一 梭伦改革一、 雅典往何处去1. 改革前雅典的状况: (1)地理环境:多山、少地、环海 (2)经济状况:工商业持续发展 (3)政治状况:贵族共和国(贵族政治)2. 据说,提修斯以不侵犯贵族的私有财产为前提,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奠定了雅典国家的雏形。3. 到了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贵族共和国,元老院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并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由贵族选举产生的执政官掌握各项具体权力。4. 平民在经济上处于贫困的境地,政治上虽然享有公民权,但实际上无法真正参与到国家政权中去。贵族在政治上把持了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在经济上占有大量财富,肆意剥削平民。(贵族的剥削方式主要

2、有:高利贷、债务奴隶制和土地兼并。)【注意:“六一汉”】5. 公元前7世纪,希腊工商业持续发展,工商业奴隶主经济地位提高。但是由于其出身低下,所以在社会上仍然遭到贵族的歧视,在政治上没有地位。6. 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是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为尖锐。8. 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趁机建立僭主政治。9. 基伦暴动的失败,表明当时雅典人对彻底改变旧制、建立僭主政治并不认同。10. 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受命编订法典。德拉古法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严刑峻法。11. 德拉古法典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它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法律成文化、公开化对于雅

3、典政治走向民主也有重要意义。但是法典基本上是站在贵族的立场上,用严厉的法律来维护贵族的利益,因此它不能保护平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平息雅典公民的严重不满,也不能化解雅典社会的重重矛盾。12. 萨拉米危机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二、 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1. 梭伦改革的原因: (1)经济因素: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2)政治因素:贵族、平民、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尖锐,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 (3)外部因素:萨拉米危机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萨拉米问题只是一个契机,而当时雅典城邦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是最主要的原因】 (4)个人因素: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2. 改革的内容: (1

4、)解负令:平民所欠的债务一律废除,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禁止个人收购过多的土地。意义: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发展工商业:规定父母若不帮助其子女学会一门手艺,将来就不能要求子女赡养自己;鼓励外邦手工艺业者移居雅典,迁入者将被赐予公民权;鼓励进口谷物,出口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同时限制谷物出口。意义:从短期来看,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平民生活。从长期来看,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法杖和社会经济的多元化,是工商业从业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也相应的得到了增强,多元化的政治格局进一步稳固。 (3

5、)平民的地位得到提高: 确立财产等级制: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第一级富豪级;第二级骑士级;第三级双牛级;第四级日佣级。(第四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这一措施保护了贵族的利益】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创立四百人会议(会议的职能主要是为公民大会预审提案,准备议程)【这一措施使第三等级的公民获得了参政议政的机会,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恢复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3. 改革的结果: (1)经济上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3

6、)改革没有能够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梭伦被迫出走。4. 改革的性质: 工商业奴隶主性质的改革。5. 改革的特点(实质): 削弱氏族贵族权力,维护富裕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是一种中庸政策。6. 改革的目的: (1)直接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地位。7. 改革的原则: 站在整个雅典城邦的利益之上的,采取了“折中”的原则。8. 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工商业奴隶主。9. 改革的意义: (1)经济: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和发展。 (2)思想: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3)政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10. 改革

7、的局限性: (1)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2)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3)实质上是少数人的民主。(奴隶主的民主)专题二 商鞅变法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二、 秦国的崛起1. 商鞅变法的特点: 措施最全面、措施最彻底、历时最长久、推行力度最大、成败最显著。2. 商鞅变法的内容:(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50年) (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强化了基层管理,加强专制统治】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保护了个体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根源: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3)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8、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多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 (4)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 (5)推广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6)统一度量衡【便于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7)“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8)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9)制定秦律【用法律的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 (10)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3. 商鞅变法的性质: 一场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一场封建化运动。4. 商鞅变法的作用: 积极:

9、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为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1) 政治上:瓦解了血缘宗法制,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2) 经济上:废井田,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3) 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消极:(1)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导致后来秦朝的暴政。(2) 加重人们所受剥削与压迫。(3) 旧的制度、文化未彻底废除。5. 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1)改革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必须顺应潮流,与时俱进。 (2)改革充满阻力,优势会付出重大代价,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1. 改革的必要性(背景、原因):

10、 (1)北魏崛起,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历史一百多年的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 (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3)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中原较发达。 (4)鲜卑贵族早期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社会动荡,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面对危机。2. 改革的内容: (1)均田制【性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及封建地主利益。前提:国家账务大批无主荒地。目的:保证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缓和社会矛盾。】 作用:均田制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封建政权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整顿吏治。 原因:北魏统一北方后,中原

11、战争逐渐减少,北魏百官转而以收取租调为谋生的主要手段。官吏与商贾勾结,中饱私囊,贪污成风,不仅影响了北魏政权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加深了北魏统治者和人们之间的矛盾。 作用: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3)迁都洛阳。【目的:推动改革深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原因:在鲜卑贵族集中的旧都平城,改革遭到了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阻力重重。平城地区产粮有限,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不足以承载大量人口所需要的生活供给。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是当时中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推行改革政策的阻力较小,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的合作。 作用

12、: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促进了胡汉民族的融合。 (4)革除旧俗。 具体内容: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重用汉官。 作用: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二、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1. 改革的结果: (1)农业生产的发展。 (2)繁盛的洛阳。 (3)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 改革的影响: 推动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洛阳繁盛,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推动了被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快了民族交流与融合,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1. 当时北宋的社会背景: (1)政治危机:农民起义不断【

13、土地兼并严重、苛捐赋税】 (2)经济危机:冗兵、冗官、冗费的出现。 (3)边疆危机:辽、西夏的威胁。2. 冗兵: 出现的原因:政府每逢再念就把成千上万的流民编入军队,还从全国各地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同时,为了应付辽、西夏的侵扰,又在边塞大量屯兵。【实行“守内虚外”】影响: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年费负担沉重。3. 冗官: 出现的原因:北宋之初,朝廷为削弱官员的权利,实行一职多官职,每年又通过科举考试和恩荫赏赐大量授予官职,使得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 影响:行政效率低下,官俸负担沉重。4. 冗费: 出现的原因:除了“冗官、冗兵”的费用外,还有大兴土木的费用,再加上宋仁宗统治时期皇室开支不断增大;每年

14、向辽、西夏交纳“岁币”。 影响:财政困难,积贫积弱。5. 庆历新政 时间:1043年;失败的原因: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范仲淹认为,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作用: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二、 王安石变法1.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严重【政治、经济、边疆危机】 (2)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统治阶级间内部矛盾】 (3)庆历新政昙花一现。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4)为了克服危机,王安石倡导改革和积极酝酿。2. 变法的指导思想:理财富国(积极开源)3. 变法的目的:挽救危机,富国强兵,巩固政权。4. 改革的内容: 富国:影响:打击了豪强地主,减

15、轻人民负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的局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均输法:北宋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较好的配合,纳税户的负担有所减轻,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比以前增多了。 (2)市易法:市易法限制了豪商大贾们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也使政府从中增加了财政收入。 (3)青苗法:此法使农户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官府也收入了大量利息。 (4)募役(免役)法:减轻了农民的服役负担,扩大了生产。 (5)农田水利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6)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强兵: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家积弱的局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1)将兵法:将兵法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

16、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减少了国家的军费开支。 (3)保马法:节约了朝廷的大量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4)军器监:武器产量增加,质量也有所改善。育才:(1)科举改革:选拔了大量能够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2)改革学校制度:使学校成为变法舆论、育人才的地方。5.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统治。6. 变法失败的原因: (1)指导思想上偏重理财,且新法实行过于偏激。 (2)变法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3)宋神宗后期动摇及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用人不当。7. 变法的

17、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它不可能从根本上使北宋摆脱危机。8. 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进步性:(1)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3)改变没有解决土地问题,没有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4)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一、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二、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一)“奶牛”的愤怒1.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 (1)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向欧洲各地派出特使销售赎罪券。 (2)根本原因: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

18、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改革。 (4)主要原因: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2. 改革的序幕: 10月31日,对赎罪券的效用提出质疑,这就是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3. 马丁.路德宗教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意即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4. 马丁.路德进一步提出了“信徒皆为祭司”的思想,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在此基础上,马丁.路德提出要建立一个廉俭的教会。5. 改革的结果: 马丁.路德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教会的烈焰,德国社会接受了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1555年,德国皇帝在奥格斯堡召开帝国议会,签署了一份协议,即奥格斯堡合约这标志着路德教获得了合法的地位。6. 马丁.路德

19、宗教改革的影响: (1)确立了与罗马教廷不同的基督教派。 (2)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3)推动了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4)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二)日内瓦的“教皇”7. 瑞士的宗教改革首先发生于苏黎世,改革的领导者是卡尔文。8. 卡尔文改革的内容: 卡尔文信封“因信称义”的思想。坚持圣经(冲击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主张先定论(卡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又是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主张简化教会仪式。主张严禁偶像崇拜,精减神职人员,反对铺张浪费,建立更加廉俭的教会。规定神职人员

20、全部由选举产生,长老会负责监督所有人的行为(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9. “先定论”的影响: (1)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 (2)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10. 1541年,在卡尔文的推动下,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卡尔文的思想被封为指导思想。(三)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11. 在欧洲宗教改革的浪潮中,英国的宗教改革最具特色。(改革方式: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改革)12. 英国借助王权建立民族教会的原因: (1)英国较早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强大的王权企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控制。 (2)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要求

21、宗教改革。 (3)文艺复兴和卡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 (4)婚姻继承问题导致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13.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内容)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14. 英国国教的实质: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15. 英国宗教改革的影响: (1)英国建立了民族教会,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使英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但改革很不彻底,英国随后出现了清教运动,并对日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四)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16. 尼德兰宗教改革的

22、原因: (1)经济:较早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16世纪初,尼德兰受西班牙的统治。17. 尼德兰宗教改革的性质: 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18. 尼德兰宗教改革的结果: 经过四十多年的斗争,尼德兰北部赢得了独立,建立了荷兰共和国。(五)天主教会的改革19. 天主教会改革的内容: (1)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 (2)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 (3)网罗各种狂热的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千方百计地破坏宗教改革,提升教皇声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团体就是耶稣会。20. 天主教会改革的效果: 通过内部改革,罗马天主教会暂时摆脱了困境。(六)改革冲击波21.

23、 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2.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政治:(1)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2)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3)为早期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 经济:(4)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繁荣发展。 文化:(5)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6)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7)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专题六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一、 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1. 1517年,奥斯曼帝国素丹谢里姆一世率领军队进攻开罗。此后,埃及逐渐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素丹通过委派称号为“帕夏”的总督实现对埃及的统治。2. 统治阶级马木鲁克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不断发

24、动内战,使社会动荡不安;对外则奉行闭关政策,激励排斥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封建主任意征收名目繁多的捐税,;全埃及盛行土地包税制度。3. 英法都企图染指埃及,把它变成争霸东方的基地。1798年5月,拿破仑率领军队远征埃及,在因巴巴击败埃军,7月,占领开罗。4. 1801年3月,英国根据英土协定,派兵配合土耳其军队攻入埃及,在埃及人民和英土联军的共同打击下,法军被迫全部撤回国内。5. 在法国的三年殖民统治期间,埃及人民惨遭杀戮,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包括金字塔在内的古代建筑遭到洗劫,著名的爱资哈尔清真寺也毁于战火,化为一片残垣断壁。6. 英法德入侵,客观上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

25、级的思想。7. 阿里改革的背景:奥斯曼统治下的埃及证据动荡,经济落后。英法的入侵。阿里上台。8. 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农民阶级和马木鲁克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成为这一时期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埃及人民面临着反对外来侵略和反对本国马木鲁克封建统治两大任务。9. 1805年5月,穆罕默德阿里被推举为埃及总督。10. 1807年3月,英国派遣军队占领了亚历山大城,随即进犯腊希德。同年9月,英国最重被迫坐到谈判桌前,与穆罕默德阿里签订停战协定,英军撤出了埃及。二、中兴埃及的改革1. 改革的内容: (1)工业方面:建立近代化的国营工厂。重点发展军事工业。保护民族工业。 (促进了商贸繁荣,经济复苏,初

26、步建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 (2)农业方面:废除包税制,改革赋税制度。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工具。鼓励种植经济作物。 (3)政治方面:打击马木鲁克割据势力。改革行政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套完整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没出现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4)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改良装备,按照西式方式训练军队。(军事实力大增,成为维护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 (5)文化方面: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学校和俗世学校和专科学校。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邀请了各国专家来埃及讲学。选派大批优秀青年赴欧洲留学。建立印刷厂,创办了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培养了人才,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定程

27、度上改变了文化上的落后局面。)2. 马克思曾称赞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3. 然而,阿里改革毕竟只是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4. 阿里改革的影响: 积极影响: (1)政治:结束了混乱局面,建立中央集权。 (2)经济:建立近代工业,提高社会生产力,使埃及成为亚非最早开始近代化的国家。 (3)军事:增强军事实力,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事实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4)文化: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刺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消极影响: (1)没有触动

28、封建政治体制。 (2)实行对外扩张和独裁统治,削弱了埃及的国力。5. 改革失败的原因: 内因:(1)对外战争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了矛盾,起义不断。(2)根本原因: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外因:(1)自由资本主义阶级的西欧以囊括世界为己任,埃及必定成为列强扩张对象的重要选择。(2)列强宁可维持腐朽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不愿埃及在中东地区称霸,以避免成为他们拓展殖民地的障碍。6. 改革的目的: 维护统治,富国强兵,抵御外来侵略。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一、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1. 改革的必要性(原因、背景): (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

29、民起义不断。 (3)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新思潮产生。 (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2. 在1812年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个,一些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俄国贵族军官参加了国外的远征,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进一步影响,对国内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3. 十二月党人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4.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出现的杰出人物: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5. 十二月党人的起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6. 俄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 (1)通过对外战争,转移人民的视线。 (2)控制土耳

30、其。 (3)争夺中近东霸权。7. 战争失败的原因: 政府的腐败和军事上的落后。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不能提抗先进的资本主义。)8.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 (1)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大大动摇了俄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2)暴露了俄国的腐朽落后。 (3)进一步家具了俄国的国内矛盾。 (4)使统治者认识到改革是俄国的唯一出路。9. 1855年秋,战争以俄国失败告终。1856年,交战双方在巴黎签订了巴黎合约。根据合约,黑海中立,不准俄国在黑海保有舰队,俄国撤除灾黑海沿岸设立的军事要塞。10. 1861年,改革草案终于在国务会议上通过。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1.

31、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3月5日,上述“宣言”和“法令”正式公布。2. 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1)政治上: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获得公民权利。进步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自由劳动力。局限:仅是法律上的自由,仍受限制。 (2)经济上:内容: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高价赎买。进步性: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资本和市场。局限:需高价赎买,数量少、贫瘠,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 (3)组织上:内容:村社制度强化对农民管理。局限:农民在一定程度上仍受控于地主。3. 对“二一九”法令的评价(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1)性

32、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也是地主阶级对农民一次公开、野蛮的掠夺。 (2)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劳动力、资金、市场)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 (3)局限性:不彻底性: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沙皇专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仍无权)掠夺性:“解放”后农奴被剥夺的一干二净。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落后性:形成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4. 改革的目的: (1)直接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富国强兵,重振大国威望。 (2)根本目的:维护地主贵族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5. 俄国的政治近代化: (1)政治体制方面: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地方自治局,由贵族地主和富裕

33、的资产阶级代表包办。1870年,建立城市自治机构城市杜马和自治局。 (自治局机构的建立,在满足贵族地主利益的同时,对社会发展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积极地影响。) (2)司法制度方面: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废除过去不公开审判和不允许口头辩答的农奴制法庭,实行公开诉讼程序,由陪审团参加审判,允许律师替被告辩护。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以代替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封信军队设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 (4)思想近代化: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差距,日益希望改革。6. 俄国的经济近代化: (1)19世纪末,

34、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 (2)纺织业、石油工业、铁路、新兴工业的产生。 (3)农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7. 这场改革的意义: 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质上,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8. 为什么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 (2)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专题八 明治维新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1. 德川幕府的统治: (1)对内:等级制度。 (2)对外:闭关锁国。 (3)经济:封建领主经济。2. 德川幕府走向崩溃的原因

35、: (1)在资本主义的成长下,促进了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大名等对自己的现状不满。 (2)武士地位恶化,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重要力量。 (3)农民生活日益困苦,反抗情绪高。 (4)商人、新兴地主实力壮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3. 大盐平八郎起义的影响: 大盐平八郎起义是有下级武士发动和领导的起义,武士公然违反武家法规,主动联合农民和城市贫民进行暴动,这在日本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大盐平八郎起义,直接打击了幕府统治者和巨商,暴露了幕府政权的腐朽和无能。4. 佩里叩关 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领的一支舰队,在闭关锁国二百余年的日本激起了轩然大波。 舰队抵达浦贺港后,佩里一面派部下与日

36、本当局交涉,要求日本接受美国总统的国书,并确定接受国书的场所;一面派人探测江户湾沿岸水深,摸清航道,向幕府施加压力。5.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的影响: (1)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上,日本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3)激化了日本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4)先进思想的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6. 1854年3月,幕府被迫在神奈川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7. 倒幕运动(使幕府政权崩溃,明治政府成立,为维新提供了必要前提。)8. 1858年,幕府的代表人物井伊直弼采取抑内媚外的高压恐怖政策,兴起了“安政大狱”,杀害了著名的爱国志士吉田松阴等人。9. “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大名实现“雄藩合议、改革幕府”的幻想,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挽救日本的民族危亡,实现自立自强,必须以武力夺取政权,推翻幕府的腐朽统治。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等改革力量为主体的倒幕派,积极展开了倒幕运动。10. 正当倒幕派准备给起兵之际,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想天皇提出了“奉还大政”和辞去“征夷大将军”职位的请求。为戳穿幕府的阴谋,倒幕派发动了“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体制,新成立的天皇政府为唯一的合法政府。这标志着武力倒幕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