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荷》教案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5644538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荷》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荷》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荷》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专题:荷》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荷》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荷教案洪泽外国语中学韦光萍一、教学目标:1、欣赏荷花的美,了解荷的有关知识。2、学习咏荷诗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的领悟能力。3、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2、指导学生创作以“荷”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三、教学难点: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五、教学步骤:(一)导入:(屏幕)出示谜语: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有关

2、荷的内容。(屏幕)课题:专题荷(二)说荷: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出示的谜语,并结合自己对荷花的印象,口头描述一下荷花(1-2名学生)刚刚同学们作了简单的描述,下面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谈谈对荷花的了解。(提示:可从荷花的别名、组成部分、种类、成语诗文等角度入手)明确:(1)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2)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

3、性喜温暖多湿。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3)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以入药,可治多种疾病。(4)荷花和佛教的关系: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走进寺庙,随处可见莲花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向人间抛撒莲花(如天女)。(三)咏荷:荷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并赞美的对象,许多人文墨客都为之挥毫泼墨。你知道哪些诗词?明确:荷叶罗裙一色

4、裁,芙蓉_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更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_莲莲_(宋辛弃疾)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宋李清照)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静乱世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夏韦太守良宰)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白居易长恨歌)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有关荷的诗句也不少,做过预习的同学会发现,我们的课本中也有“黄金屋”吧?下面请同学翻开课本到P213,看看课本上的五首诗,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朗读,并说你喜欢的一句话,并说说为什么说喜欢它(3-5

5、人)刚刚几位同学引领我们在诗的国度里遨游了一番,让我们受益匪浅,其实,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除诗词外,一些文质兼佳的文章也为后人所传颂。下面再看看课本P216的爱莲说,朗读,并说说你最喜欢的哪句?小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是从哪个方面的赞美的呢?(提示:精神、品质两个方面考虑)我们看到,这么普通的一种植物,却被周敦颐等一批古代文人赋予了那么高尚的品格,而现当代的文人们也纷纷吟咏它。再来看一段写荷叶的文字:朱自清荷塘月色(节选),请同学们来赏析: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

6、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爱莲说中,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展示了荷花的美丽。无独有偶,叶圣陶先生的荷花中,也向我们展示了荷花的另一方面美,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荷花(节选)叶圣陶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四)写荷:通过刚刚的交流,我们已感受了荷花那清新淡雅,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纯洁。我想,

7、此刻,同学们的心中肯定涌出了许多对荷花的难以抑制,不得不流于笔端的情感。好,下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来对你一节课中所了解到的荷花做了一下描绘,形式为:我喜欢荷花,那是因为_。(提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外形,一是从内涵即精神,也可以自拟角度。)(五)画荷:课后画一幅有关荷花、莲蓬、莲藕或荷塘的画,配上诗文。要求:1、最好是一人独自完成,也可以2-3人合作完成。2、实在不行,收集一幅关于荷的画,自己配上诗文。(六)小结:这节课我们说荷、咏荷、写荷、画荷,荷的种种美态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的高洁姿态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庸俗世风的鄙弃,今天我们虽然已经不生活在那一个时代,但

8、我希望同学们不仅拥有荷一般美丽的外表,更拥有一颗洁净无暇、圣洁的心!沁园春雪教学目标及重点:一、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三、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四、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五、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

9、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二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1正音:分娆逊数汗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二)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

10、情。2齐读一遍。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三)重点学习与训练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

11、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

12、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4逐层理解下阕: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

13、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

14、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5齐读这首词两遍(可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一遍,第二遍高声齐读)(四)梳理、总

15、结、扩展1、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2、比较阅读。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解题思路: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

16、雪”的蓑笠翁。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四)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这首词。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教学目的:1、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2、学习衬托的手法3、背诵这两首词重点难点:重点教学目的1、3难点教学目的1课时:一课时教法:诵读、点播、赏析教学过程:一导语请同学回忆上学期的两首词,略微点评,温故为知新做准备。二、听范读感知这两首词三、自读疏通词语卜算子:词牌名咏梅:题目咏:用诗词叙述犹:还,仍然俏:俊俏,美好的样子烂漫

17、: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是形容盛开的样子寂寞(jimo):孤单冷清苦:竭力,尽力任凭:一任零落:凋谢四、诵读、点播、赏析1、请学生试读,略评2、点播分析(1)、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讨论明确:寒冷艰险的环境里;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百丈冰:寒;(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盛开了?梅怎样这样开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讨论点播赏析:一般花都因为畏惧严寒而凋零枯萎了。独有梅花不畏恶劣的天气,险恶的环境,迎着风雪,傲然盛开。俏:表现出来了。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带着积极乐观

18、的感情齐读上阕(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会怎样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讨论、点播、赏析:俏-正面;不争反面;只别无所求。表现梅花的谦逊无私。烂漫山花笑:藐视困难的笑:苦尽甘来的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功成身退谦逊的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4)、词里用是什么手法?讨论点播:衬托风雪、悬崖、百丈冰(俏)衬托梅花的傲寒俊俏,不畏困难的形象。山花烂漫(笑)衬托乐观向上,高风亮节。(5)该词的境界美在哪里?讨论、点播、赏析: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

19、上的境界美。小节:这首词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绘,表现梅花坚忍不拔,对胜利充满信心和谦逊无私的精神,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6)理解诵读(7)对比赏析陆游的词疏通全词大意:远离驿站,那偏僻的残破的小桥边,梅花寂寞冷清的开放,无人观赏。黄昏时光已令你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鄹雨。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下工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在地上,被车碾碎,但你仍旧和以前一样,散发着淡淡的缕缕清香。同学们比较看看这个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讨论、点播、赏析: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形象。低沉孤傲消沉无奈两首词相同点在哪里?讨论、点播:1都写了梅花不

20、畏严寒的特点;2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两首词不同点在哪里?讨论,点播:1、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毛泽东词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3、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低沉孤高的。(8)、理解背诵该词。习目标:、领会诗词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把握诗词的艺术特点、体味语言的精练知识点:、木兰诗与乐府诗集:北朝民歌大多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歌曲,木兰诗是长篇叙事诗,是北朝民歌中最为杰出的作品。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文学史上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的,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中的“双

21、璧”。、白居易的“讽喻诗”:白居易诗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他最重视的讽喻诗,这些诗广泛地反映人民的痛苦,并表示极大的同情。观刈麦也是一首叙事诗。、爱国诗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他也是我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抗金英雄。、木兰诗主要内容:本诗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开篇写木兰无心织布,造成悬念。接着写木兰辞别父母,既描写了宿营地夜晚空寂荒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悲壮的气氛,又表现了木兰思念家乡的细腻的少女情怀。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作战文章略写,凯旋后,她不慕功名利禄,辞官还乡,表现了对家乡对亲人对和平的热爱。回家后,家中一片

22、欢乐。恢复女儿身的木兰出门看伙伴,用伙伴们的惊叹来衬托木兰的机智,形成喜剧的结局。最后以双兔比喻,对木兰作了讴歌和赞美。、观刈麦主要内容: 这首诗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妇人之口,诉说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开头四句交待小麦成熟的季节,引出下面麦收的忙碌和辛苦,“足蒸”四句实写割麦场景,并对心理加以刻画。接着写了一位拾麦者,这就令人思考沉重的社会现实。末六句将官吏的舒适富裕与农民的辛劳贫困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触景生情,感到惭愧,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6、破阵子主要内容: 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已经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可是他仍不忘战斗生涯,不忘为国捐躯。“梦回”以

23、下描写的战争场面不过是他旧梦重圆,“秋”既写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气氛。“马作”句形成激烈的战争场面,但作者雄心再高,也只能跌到现实中,末一句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上下贯通,一气呵成,所写的悲与壮、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朽无能,以及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教学目标:1、理解歌词的具体含义2、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欣赏歌词的艺术特色4、诵读学唱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歌词,体会感情教学难点:体会三首词的表达感情,能联系创作背景教学过程:一、导语:生活离不开阳光,生活也离不开歌声。一首好歌,可以如春风,可以为你送来缕缕清

24、新;一首好歌,可以如甘泉,给你心灵的润泽;一首好歌,更是一首诗,情感充沛,意味无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用耳朵聆听,用心情去感受,用文学来欣赏那一首经久不衰的歌曲我的中国心二、听一听:(放录音)三、讲一讲:这首歌是在香港回归前,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歌曲,至今我还记得他身穿白色的西装,脖子围条长围巾,戴着金丝眼镜,当他深情并茂地唱起这首歌时,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并且在以后广为流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呢?强烈的爱国之情,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四、读一读,赏一赏:朗诵歌词,把握感情基调(深情,挚爱)注意押韵ing1、词反复提到中心词是什么?“中国心

25、”: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点题)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根源)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总结)2、划分层次:不变中国心|祖国在心中|不变中国心3、人有国籍之分,心怎么有国籍呢?(讨论)明确:心中永远装着祖国,念着祖国,海外游子,身在异国,心系祖国4、唱歌人的身份从哪里体现出来?祖国多年未亲近,河山只在我梦萦5、哪个词最清深意长的表达出我对祖国的思念?“只”深深的思念,深深的遗憾6、“虽然”与“依然”是什么关系?对比,突出了身在异国心系故土7、“烙”上中国印如何理解?祖国与我血脉相连8、长城、长江、黄山、黄河在这里指什么?祖国的山河(借代)祖国9、“重千斤”指的什么分量?祖国在我心中的分量,即无法取代的强烈

26、的爱国之情10、“澎湃”是指什么?热血澎湃,从内心呼喊出:我的中国心四、唱一唱比一比1、拳拳赤子心,殷殷故土情,平实的语言,却因为真挚的感情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让我们再次欣赏歌曲并学唱(合唱)2、各小组比赛唱歌(唱爱国歌,做爱国人)五、总结与过渡:我们热爱祖国,我们更赞美祖国,我们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更爱祖国的美好生活。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如此赞美,更何况我们生长在祖国温暖怀抱里的人。六、练一练:指导赏析在希望的田野上1、听录音2、读歌词(欢快)3、赏析:三个排比句分别歌颂了什么?歌颂家乡及生活(景物描写)“一片”“十里”春夏秋冬歌颂理想及劳动(描写:西北东南)农牧副歌颂未来及奋斗(动作描写:举、

27、笑、弹、歌唱)老少男女总之:对美好家乡,生活,未来的赞美(改革开放后)写作特点:句式整齐,层层深入,朗朗入口修辞:比喻、派排比、学唱七、迁移训练: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啊丰收果里我的甘甜也有你的甘甜军功章呵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孝敬父母任劳任怨你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汗我肩负着全家的责任你在保卫国家安全啊祖国昌盛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万家团圆是你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这首歌词所押的韵母是、上下段开头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渲染中秋之夜亲人彼此思念的感情。、为什么“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丰收成果是双方面辛勤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