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经济核算网考作业106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6432513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名经济核算网考作业106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名经济核算网考作业106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名经济核算网考作业106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国名经济核算网考作业1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名经济核算网考作业106(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学习注意事项1.5次作业通过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平台进行答题,其网址为 学生输入自己学号和密码(8位生日密码)登录。2.平时5次网上作业和期末上机考试各占50%,双及格。3.高度关注网上作业5次截止时间,最多可漏做1次。学期结束前有1次集中补做机会(上半年为6月初,下半年为12月初),务必参加补做。4.平时5次网上作业中第1次第4次作业由全体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第1次作业组长从3个备选题目中选择1个题目发首帖,发帖内容参考老师提供的答案;组员跟帖,组员发帖内容参考老师上课提示的教材内容,组员至少发6个帖子,合计字数800字以上,不能与组长帖子的

2、内容相同。第4次作业由组长负责完成,并写上小组成员的姓名学号,其成绩为全体小组成员的成绩,组员不用做第4次作业。5.期末上机考试为开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单选20题多选10题判断10题,时间紧张,答题速度要快。6.期末上机考试必带资料为:国民经济核算网考复习资料及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指导,考前需认真熟悉相关内容,确保顺利通过考试。7.为顺利通过期末上机考试,同学们务必参加考前上机模拟测试,同学们将模拟测试习题与携带的国民经济核算网考复习资料进行对照,相同的习题做上记号,不相同的习题抄录下来,上机模拟测试结束后同学们将习题共享,作为期末上机考试的重点准备题目。期末上机考试时间和考前上机模拟测试

3、时间由班主任统一安排。8. 5次网上作业严禁全盘复制粘帖,如果不作修改全盘复制粘帖记为不及格。网上作业的参考答案及国民经济核算网考复习资料到邮箱进行下载: 登录名:nbdd188,密码:112233收件夹国民经济核算网考作业参考答案特别提醒:本答案仅供同学们完成作业时有选择地参考,如果不作修改全盘复制粘帖,平时成绩记为不及格!第1次作业(01任务)第1次作业说明:以下第1次作业答案仅供组长参考,组长从下面3个备选题目中选择1个题目代表本小组发首帖;组员跟帖内容参考下面提示的教材内容,组员至少发6个帖子,合计字数800字以上,不能与组长发帖的内容相同。第1选题组员跟帖内容参照教材P3相关内容;第

4、2选题组员跟帖内容参照教材P27-28和P37-38相关内容;第3选题组员跟帖内容参照教材P26-27和P32-37相关内容。第1选题: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是什么关系?具体说明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1)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关系比较密切。会计核算是从资金角度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包括利润分配表和业务收支表)及财务状况变动表等,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核算,这与国民经济核算注重流量与存量的价值量核算要求相吻合;会计核算的借贷记帐与国民经济循环帐户的复式记帐也基本类同。 (2)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区别首先在于前者是“社会全计”、“宏观会计”,一般没有明确的对象(单位),而

5、后者一般是微观会计,落实于具体的对象,同时会计核算只按收人和支出的费用性质加以归集,并不关心收支是转移性的、财产性的,还是消费性的;也不关心接受者是个人、企业、行政事业,还是其他机构(虽有记录,但不一定归纳分类整理)。 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原则上是有区别的。从会计核算到国民经济核算必须经过数据的转换、内容的凋整、科目的重新排列。第2选题: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你知道中国2000年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吗? 答:(1)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

6、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一般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即生产过程或成价值总量,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量 .社会最终使用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在一个相同的经济体系中,它与生产成果的增加值总量是完全一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的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_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的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支出法的公式:国

7、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2)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0645亿元,居第七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18位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8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6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73395亿元,增长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07位。第3选题:生产核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教材上第32页到37页中讲到了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根据你对生产核算理论依据及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的理解,说明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中(1)(3)部门与(4)-(8)部门在总产出

8、核算上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答:(1)生产核算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为了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生产活动和生产活动成果而设计的统计指标或经济变量。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理解生产核算方法,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一、生产活动和范围;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 从第一方面看,生产活动和范围虽然在经济学界有多种理论或假设,但是为了统计上制度和数据的一致可比,世界各国采用的生产概念是联合国1993年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生产范围覆盖了第一产业的农业,第二产业的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值的各种服务业的全部生产活动和成果。 从第二方面看,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包括两种,一个是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度

9、,一般称为总产值或总产出。另一种是以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测度,一般称为增加值。生产成果的总产值或总产出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价值,具体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劳动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资本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从产出分成两类,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市场产出是指生产的成果直接在市场上销售实现的产品或服务,其重要特征是有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非市场产出是指未在市场上实现的产品或服务。从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出发测度生产成果的价值,是指从产值或服务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新增加的价值部分进行计算,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一般称为增加值。(2)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 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是

10、在机构单位生产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总产出、中间消耗和增加值的核算。 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工业部门的总产出用“工厂法”计算。农业部门总产出用“产品法”计算。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总产出的计算。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总产出的计算。营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的计算。社会服务业总产出计算。三种服务业总产出计算。 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核算。产业部门中间消耗具体包括生产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外购的及自产自用的原料、材料、燃料、动力以及运输费、邮电费、仓储费、修理费、金融服务费、保险服务费、广告费、职工教育费、服务性作业等。在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主要包括小型工具、固

11、定资产的保养与修理、研究与开发。 产业部门增加值核算。其核算方法主要是生产法和分配法。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生产法核算: 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 = 该产业的基层单位总产出该产业的基层单位中间消耗 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收入法(分配法)核算: 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该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产业部门核算中(1)-(3)是从产品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新增加的价值部分进行计算,而(4)-(8)是从服务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新增加的价值部分进行计算。第2次作业(02任务)一、作品题(共5道试题,共100分。)1. 根据下列内容完成

12、以下要求:(20分)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指 标单 位1978199020002008每天创造的财富: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支出粮食 钢材亿元亿元亿元万吨万吨每天消费量:最终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亿元每天其他经济活动: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亿元亿元亿美元(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解:答:(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指 标单 位

13、1978199020002008每天创造的财富: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支出粮食 钢材亿元亿元亿元万吨万吨103.13.183.56.051.18.08.4122.314.1271.836.743.5126.636.0823.8168.0171.5144.9160.2每天消费量:最终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亿元6.14.81.34.333.125.97.222.7168.5125.642.9107.1408.5297.0111.6297.2每天其他经济活动: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14、进口总额亿元亿元亿美元3.82.90.80.60.30.318.513.25.312.43.21.71.595.592.72.790.213.06.86.2366.1345.820.3473.570.239.231.0(2)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进行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也是社会最终用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价值之和。最终消费: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

15、支出。居民消费支出:全称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是指核算期内由居民个人直接购买消费性货物和服务所花费的支出存货增加: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再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国定资产形成总额: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3)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在世界各国GDP排名中名列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已知某地区2001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

16、;(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9)生产补贴15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解:(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中间消耗=总产出GDP=15000-10287=4713(亿元)营业盈余=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

17、税净额=1028714805240(610-15)=2972(亿元)(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国内生产总值帐户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总产出 15000减:中间消耗 4713总消费 8110居民消费 5600 公共消费 2510总投资 2037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010库存增加 24贵重物品净获得 3净出口 140出口 1200进口 1060劳动者报酬 5240生产税净额 595 生产税 610 减:补贴 15固定资产折旧 1480营业盈余 2972国内生产总值 10287国内生产总值 102873.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帐户中“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

18、户”之间的关系。答:收入形成分配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收入分配,分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记录的是那些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分配流量,包括交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支付给政府的生产税,以及各机构部门作为生产单位所占有的营业盈余。因此,收入形成帐户从功能上说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要素构成,由此反映了劳动者、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二者之间的最初分配关系,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原始收入分配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继续,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帐户转来的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记录的内容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帐户支付中所获取的生产性收入;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

19、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4.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以下要求:(25分)(1)填写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指 标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杂项商品与服务(2)解释以下指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恩格尔系数:(3)根据上述所填数据计算下列指标:2008年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解:(1)填写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指 标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5781元农村居民纯收入4717元食品4418.34元衣着1294.3元居住1096.82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42.09元医疗保健878.25元交通通信1044.36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267.03元杂项商品与服务305.6元(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它是用以衡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农村居民纯收入:是指农民的总收入扣除相应的各项费用性支出后,归农民所有的收入。这个指标是用来观察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和农民扩大再生产及改善生活的能力。恩格尔系数: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

21、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3)2008年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4418.34+1294.3+842.09+878.25+1044.36+1267.03+1096.82+605.6=11146.79元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最终消费支出=4418.34/11146.79=39.64%5.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

22、68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银行存款86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35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款280亿元。 计算:(1)居民储蓄额(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简要说明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解:(1)居民储蓄额=居民可支配收入-当期消费支出=6800-4950=1850(亿元) (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居民储蓄额-实物投资支出=1850-800=1050(亿元) (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金融资产总额-净金融投资额=(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保险缴款)-净金融投资额=(860+350+28

23、0)-1050=440(亿元) (4) 居民可支配收入账户 单位:亿元使 用来 源最终消费支出 4950可支配总收入 6800总储蓄 1850合计 6800合计 6800 居民资本账户 单位:亿元资产变化负债和净值变化资本形成 800总储蓄 1850净贷出(+)/净借入(-) 1050合计 1850合计 1850 居民金融账户 单位:亿元资产变化负债变化银行存款 860净贷出(+)/净借入(-) 1050股票和债券 350负债 440保险缴款 280合计 1490合计 1490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联系在于金融账户解释了资本账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

24、第3次作业(03任务)期中测试 自动组卷(略)答案参考国民经济核算网考复习资料相关选择题。国民经济核算网考复习资料到新浪邮箱( 登录名:nbdd188,密码:112233收件夹)进行下载。第4次作业(04任务)特别提醒:本次作业以小组名义完成,组长负责发帖,并写清楚组长、小组成员等同学名字、学号。小组成员不需要完成本次作业。请组长在第4次作业前加上以下内容本次作业由小组全体成员集体分工合作完成。本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 学号:组员: 学号: 组员: 学号:组员: 学号: 组员: 学号:组员: 学号: 组员: 学号:组员: 学号: 组员: 学号: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1. 根据

25、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本次作业的说明: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网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答:1.1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部分。要坚持的原则:(1)市场原则,从市场出发,考虑市场过程和市场活动以及市场发展变化等,作为确定国名经济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方面的原则。(2)所有权原则。表现为企业的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的所有权在生产经营等经

26、济活动中产生着决定性作用。(3)三定价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等的等价统计原则。(4)核算统计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按核算时期或时点的当时市场价格,对包括生产、收入分配、消费积累在内的各种交易和资产负债进行估价的原则。1.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计算方法结果恒等。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分配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其中: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收入

27、-补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其中: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形成+存货增加 净出口=出口-进口收入分配是指当期生产的价值分配给社会各方面形成的所有收支活动。各经济单位以其生产成果既新创价值为基础进行分配。收入初次分配,分配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收入再分配,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调整后可支配收入。收入使用是指消费活动,即用于购买从而实现消费所花费的支出。消费的实际内容包括多种物品和服务,核算的价值就是各经济单位对消费品和服务的支出。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原始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营业盈余+应收财产收入-应付

28、财产收入国民总收入= 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转移性净收入 =原始总收入+经常性转移收入-经常性转移支出 =总消费+总储蓄资本形成核算:生产资产可进一步区分为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三类,其中固定资产和存货是生产者为生产目的持有的资产,贵重物品只是作为价值储存手段持有的货物,如贵金属、珠宝、艺术品等,核算上以前二者为主。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总投资(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居民的金融负债额金融资产总额净金融投资额储蓄率=储蓄总额/可支配收入总额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可支配总收入总额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可支配

29、收入总额1.3其各相应账户的经济含义:账户体系中的第一个账户是生产账户,包括一个货物和服务账户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为依据,将全部货物和服务分别从来源和使用给出系统的反映。生产账户是一个与收入分配等其他账户相衔接的账户,反映生产总量的生产和投入产出状况。总量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与使用为核算目的。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是第二部分账户,其中第一个账户是收入形成账户,其次是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是收入形成核算的继续,它记录的内容: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中所获得的生产性收入包括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等流量;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

30、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与之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收入在分配账户,它按部门记录了各种实际的经常转移活动,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在初次分配收入基础上通过接受和支付各种经常性转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和结果。与之相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可支配收入作为初始流量记在账户来源方,在使用方记录最终消费支出,以储蓄为平衡项,储蓄是指没有花在最终消费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若为正数,表示还存在未使用收入,构成进一步投资的资金来源;若为负数,表示收入不够抵偿消费,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资本账户,该账户记录各机构单位

31、由经济交易而获得或处置的非金融资产价值以及与此有关的储蓄、资本转移活动等内容。这些交易被统称为非金融性资本交易,资本账户是一个流量账户,反映非金融资产的积累,它与资产负债存量账户和其他流量账户有紧密的联系,本账户的平衡项是资金余缺,若为正数,表明本部门资金富裕,除了满足本部门非金融投资的需要外还可供其他部门进行投资;若为负数,表明本部门资金短缺,需要从其他部门借入资金。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金融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以及这些交易的净成果即资金的净借入或净贷出,账户的左端反映各种类型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右端反映的是各种类型负债的净增加额以及资金余缺。金融账户的

32、核算范围涵盖了严格的金融交易和其他货币交易。1.4根据资料编制我国国民经济流量帐户体系(2008年) 单位:亿元1 货物和服务账户来源使用总产出924237中间消耗623567进口11330最终产品使用312000 最终消费276389 资本形成21326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固定资产形成净额 固定资产形成消耗 库存增加 出口14285总供给935567总需求9355672 生产账户使用来源中间消耗623567总产出924237国内生产总值300670 固定资产消耗 国内生产净值生产支出总额924237生产总额9242373 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来源劳动者报酬114254国内生产总值300670生产

33、税净额29563 固定资产消耗总营业盈余156853 国内生产净值 固定资产消耗(折旧) 净营业盈余收入形成使用总额300670收入形成来源总额3006704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使用来源财产收入28656劳动者报酬114254国民总收入272014生产税净额29563 固定资产消耗总营业盈余156853 国民净收入 财产收入 26325合计300670合计3006705 收入再分配账户使用来源经常转移支出39889国民总收入27201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272927 固定资本消耗 固定资本消耗 国民净收入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经常转移收入40802合计312816合计3128166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34、使用来源最终消费支出16921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272927国民储蓄总额103713 固定资本消耗 固定资本消耗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国民储蓄净额合计272927合计 2729277 资本交易账户使用来源总资本形成98609国民储蓄总额103713 固定资本形成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0 库存增加统计误差-81资金余缺5175合计103703合计1037038 金融交易账户使用来源金融资产购买净额172563资金余缺5175负债净额167388合计172563合计172563第5次作业(05任务) 作业内容:根据本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工作情况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题目自拟,可参考课程论坛组织的学习讨论。)说明: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切忌照搬照抄。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