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中的朋友》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56430766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中的朋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中的朋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中的朋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中的朋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中的朋友》(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中的朋友精品教案【教材分析】大自然中的朋友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中的第三个主题。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等内容要求。这一主题包含“听听它们的呼唤”、“水百合花的启示”两项内容。其思路为:首先让学生感受动植物及其家园-森林遭到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的现状;然后通过渗透浅显的生态平衡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人们的破坏行为导致动植物减少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设计理念】环境意识已成为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儿童是大自然的一员,是未来生活的主人。保护生存的环境,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保护美好家园的希望所在。本主题设计坚持以活动为主的原则,重在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发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师生间在课堂上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意境,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之在参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能有效地使外部学习活动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驱力。【教学目标】1、关注家乡的动植物,初步了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给自己的生产、生活带来的

3、不利影响。2、不捕杀和伤害鸟类、青蛙等人类的朋友,用自己的行动保护野生动植物。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明白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关注身边动植物的生存现状,初步树立生态意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浅显的生态学的知识。【教学准备】师:和本课相关的课件。生:课前搜集有关动植物现状的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体验,初步感悟1、请学生聊聊他(她)的好朋友(学生回答后老师注意用幽默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活跃起来。)【利用谈话的方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充分放松身心,为课堂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朋友”这个话题也为

4、老师顺利引入课题埋下伏笔。】2、师:我们再来认识一些特殊的朋友(出示图片要求学生喊出它们的名字,图片都是学生常见的蔬菜、水果)他们都是我们的什么朋友?(植物朋友)他们都来自哪里?(大自然)是的,他们是来自大自然的朋友。(板书课题)【面对自己耳熟能详的事物,学生见到时肯定特别亲切,自然有说出来的冲动。这时老师顺其自然地要求学生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学生一定非常乐意。课堂气氛马上变得轻松而愉悦,学生学习积极性也高涨起来。】课中体验,深化感悟(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师:你喜欢这些植物朋友吗?为什么?学生汇报,自由表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调动学生自己的生

5、活积累大胆地说,很好地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同时也了解了学生内心的想法。】2、师:在我们上课的这个地方,就有许多东西和植物朋友有关系,看谁的火眼金睛能把它们找出来。生观察、汇报3、师:你觉得我们的植物朋友怎么样?(多找几个学生谈一谈)【由自己生活中的积累到看得见摸得着的课桌、书本、衣服学生在谈论的过程中已渐渐明白植物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作用,为下面强化动植物与人类的依存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二) 合作学习,体验生活1、师小结:是啊,正因为有了这些植物朋友,我们才能吃到新鲜的水果、可口的饭菜,(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小结)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如果没有植物会怎样呢?我们来做个小体验,请同学们屏息不呼气

6、30秒,试试什么感觉?(生自由畅谈)【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空洞说教”和“概念灌输”的局面,给品社课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环保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2、师补充资料。师:如果没有这些植物朋友,我们不仅呼吸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而且(出示图片讲解)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生自由谈感受。【触目惊心的图片加上老师动情地讲述,相信学生的心里会经历一次强烈的震撼:这些原本很抽象、很遥远的“环保”问题,原来离我们如此之近,且如此息息相关。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种子就这样悄然种进孩子们的心田。】 3、师小结。 师:一句话,它们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住行,我们的生活离不

7、开这些植物朋友(板书:植物)。【老师的适时提炼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既是一种理念上的提升,也为孩子们的认知提供一个落脚点。】4、师:学习了这么长时间让我们来轻松一下,我们来猜谜语好吗?(出示谜语生猜)你发现了什么?对,这些谜语都是和动物有关的。(板书:动物)而且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谜语中有一则是有关黄鼠狼的)【猜谜语这种游戏总能激起学生无限的兴趣,课上一半时用猜谜的方式引出下一环节,掀起了课堂上的又一个高潮。】5、师:咦,我看到有的同学眼睛里有疑问,(学生可能会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偷鸡吃,老师怎么还说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呢?)其实,这是误解,黄鼠狼主要的食物是鼠类,尽管有时

8、也会偷鸡,但功大于过,是对人类有益的小动物。同学们,现在你认为它是我们的朋友吗?(是)其实,不止是黄鼠狼,像乌鸦、猫头鹰等好多动物,也都一直因外表难看或叫声难听而被人们误解,忽略了它们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巧妙的设计不但引起了学生的质疑,老师的拓展也给学生一个分辨的是非标准,同时也是对学生认识上的一种提升,使学生能对动物产生一个全新的认识。】6、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朋友?他们都有什么作用?(先小组交流,再汇报)【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给他们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7、根据学生回答,挑选一组。如:青蛙-害虫-庄稼-人师:如果没有了青蛙会怎样?人类会怎样防治害虫?(喷农药)大

9、量使用农药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表述不能用农药的原因)8、师:青蛙的作用真大呀!所以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像青蛙、害虫、庄稼这样的关系在自然界中还有吗?(生汇报。)【生态平衡和生物链对学生来说,是很生涩的概念,讲解起来学生很难理解。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老师没有概念的讲解,只是举例让学生明白几者之间的联系,将虚无的概念变得真实、简单。】9、师:了解了他们的关系我们就知道了,植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动物又保护着植物,间接地为人类服务,他们都是人类的-生齐答(朋友)。【再次呼应主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动植物的作用,意识到人类离不开动植物,只有认识充分、深刻,下一主题的“保护”才会发自学生内

10、心。】(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1、师:动植物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他们,你知道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了吗?生汇报。(师播放课件,补充资料:植物被滥砍滥伐,动物被猎杀等)【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帮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更好地进行学习和体验,也是对教材和学生资料的详细补充,深化主题,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保护动植物的强烈愿望。】2、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介绍,看到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生自由发表感言)【血腥的画面一定能深深震撼学生的心灵,他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这时候的发言刚好能释放他们积淀下的情感。】3、(手指野味店)引导学生明白哪些动物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这一环节

11、的设计可避免学生走入一个盲目保护的误区。】课内践行,内化感悟 1、师:是啊,保护环境已经是刻不容缓,需要我们行动起来。我们可以为这些动植物朋友做些什么?(生自由发言)2、师:我们一个人的力量还不够,还要让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老师建议同学们做张倡议卡片吧,把你想说的话写在老师发给你的卡片上,让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别忘了写上你的名字。学生写、贴。【这一环节中,老师用板书创设了一个大情境:天地之间有山、有水,唯独没有动植物,而学生手中的卡片造型全是动植物的。当学生的卡片贴上去后,原本死气沉沉的画面变得生动起来,生机勃勃,令人眼花缭乱。学生在这种变化里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动植物对人类的重要。进一

12、步深化主题。】师挑选读几条,(语言要丰富)如下:同学倡议我们同学提醒我们同学给我们忠告同学告诫我们师补充课件要求学生齐读。(保护环境方面的名句)【这样师生间在课堂上能展开信息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意境,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后延伸 内化生活1、师:从这张卡片上体现了同学们都是有爱心的人,这张卡片也是你们行动的开端。看到这张美景图,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3月12日是什么节日?(植树节)在这个春天,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向郊外,种下一棵树,洒下一片爱。相信有了大家的参与,大家的付出,我们的动植物朋友一定会生活的更好。【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向课外扩展延伸,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反复体验感悟,有利于他们道德认识的内化。】2、这张图是我们大家共同完成的,课下把它带回教室,大家可以互相阅读,继续交流。老师更希望这些倡议能变成你的实际行动。【课上的提升重要,课后的践行更重要。这张图既是对本课资源的一种巧妙运用,还能时时提示学生要在课下认真践行。可谓一举双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