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作文试题刍议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56401288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思辨性作文试题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思辨性作文试题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思辨性作文试题刍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思辨性作文试题刍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辨性作文试题刍议(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思辨性试题”之思辨2014高考作文试题刍议纵观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试题,发现一个特点:作为指挥棒,高考作文太过强调思辨性方向。18套试题,不约而同将检测学生思辨能力作为命题目标。这究竟好不好,值得研究。试题“清一色”,当然是好事。首先,可减轻师生负担。教师只须瞄准“高考体”这一样式命题制卷,学生则可以单打一,全力以赴;再不必为状物写景、叙事抒情等写作技巧是否掌握而“伤筋动骨”,做无用功。他们将如古代举子应对科考般,为夺取高考胜利,专心一意正反论证,阐析驳难,从欧阳修伶官传序、苏东坡刑赏忠厚之至论教战守策等经典吸取营养,学写“高考体”,力争使文章体现辩证思想。久而久之,“量”的积累终将

2、促成“质”的提升;经历练习得,学生们很有可能走进“必然王国”,少数学生甚而至于可望步入“自由王国”殿堂!其次,可减轻制题者负担。作为高考命题组成员,在古今中外各类作品找几个蕴含是非、曲直、荣辱、进退类的材料,寻一组关系类的话题,那还不容易?只要大权在握,即使临时杜撰,也并不困难。而且,“我”所选取的语言材料,“你”万难押中。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既然“指挥棒”指向明确,仅在材料海洋里寻觅,也没有意义。至于有人发觉天津“德云社”堂主郭德纲曾提到过“老习惯”,于是以为他押中了2014年北京卷;好事者倘有兴趣搜寻,可能发现张德刚、李德刚以及阿猫阿狗们说相声、演小品,提到过“两人过独木桥”(新课标全国卷

3、)、“农民工老王生病”(广西卷)等等材料,是否应给他们送一顶“押题大师”的桂冠?常识告诉我们,他们的所谓“押中”,只不过是一种偶合,根本不足挂齿。再次,可减轻阅卷者负担。这类试题,多数考生当然选择写议论文,老师们评判这类“高考体”文章,自有套路模式,一般不太容易失误。由于某些省市有“体裁不限”的提示,阅卷者偶尔会遇到几份有如顾城黑眼睛之类的“哲理诗”,那是考生跟自己过不去,评卷老师用不着伤脑筋。因此,阅卷工作应该相对比较胜任愉快;而于考生而言,大家都写“高考体”,也有利于公平竞争。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作文命题走过了一条比较曲折而又不断“与时推移”的路,试题“面孔”变而又

4、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命题原则是不变的:1.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体现较前卫的作文教学理念,具有时段性导向作用。2.充分考虑到“改革与稳定”、“共性与个性”、“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等关系的调适,同时顾及人文性、自然性、科学性的有机结合。3.特别注重检测考生文化积淀和知识储存,适于考生宣泄情感和阐析哲理,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4.题面文字简约,意蕴深刻;不追求奇词丽句,没有模糊晦涩语言;考生易于见微知著,涉浅悟深。倘以此考量2014年18套试题,不难发现,由于太过注重思辨性方向,试题将给高中作文教学带来巨大影响,甚至是伤害。致力于表达思辨力的“高考体”写作,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绝对不是好事

5、。从理论层面认识,高中学生,写作不仅需要思辨力,同时也应加强形象思维力的开掘发展。作为教师,有计划地渐次介绍各种文体范式,以经典诗文引路,令其练笔,对提高学生综合写作能力,无疑大有裨益。前几年,各省市的命题,形式多样,其百花齐放的试题为中学作文教学带来生机。为应对高考,学生曾储存并历练多种“写作图式”,以求在考场彰显个性,展示才华。但现在,“思辨性试题”疯行,“高考体”已成气候,后果如何,不言而喻。有必要做一个链接,体味“指挥棒”究竟有多大威力。1996年全国卷我更喜欢漫画 ,可视为高考作文命题理念的一次重大突破,一次提升。这道试题的命制,提醒师生,高考作文需要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至此

6、,“议论文一统天下”的地位开始松动,这对于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对于高校选拔人才、对于学生展示才情,意义重大。而1999年全国卷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则更进一步彰显了这种理念。让师生兴奋不已的是,卷面首次出现了“文体不限”的言词,考生有了扬长避短、展示才情的更多机会!应该说,1999年试题承前启后,予全国广大师生以深刻启迪,并且左右着此后的命题方向。另一方面,思辨性的试题,也错杂其中,予师生以启迪。全国卷中,1981年引用韩非子说林上“毁树容易种树难”一段文字,要求考生写读后感。“指挥棒”的这一挥舞,至今仍指导着师生们的写作实践,同时予高考作文命题以借鉴和营养。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7、而乐,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1991年“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等,都是可圈可点的精彩试题。2004年起,命题权限下放到各省市,几道精彩的思辨性试题各领风骚。如2007年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四川卷一步与一生等,均令人瞩目。近五年来,思辨性试题逐渐走红。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上海卷“丹麦人钓鱼”的启示、辽宁卷“生活中的得失观”、全国卷II“人的成才是有规律的”、四川卷“感悟人生”等,因能检测学生理性思维的深浅度,而得到社会各界首肯,且予高中作文教学以正能量。此后几年,聚焦辩证思维,检测理性思考深度遂成时尚,各省市命题组亦步亦趋,试题逐渐

8、向思辨性过渡。2012年、2013年,这类试题约占60%,2014年,竟然差不多“清一色”!过犹不及。“错杂弹”地命制“思辨性试题”,导向明确,很师生受欢迎;当年“毁树容易种树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便是典例。但2010年起,“思辨性试题”数量呈逐年递增,2014年甚而几近“清一色”:这就不一定是好事。一方面,它将导致有“八股”味的“高考体”出笼,各种新旧“宝典”、“秘籍”将纷至沓来,并受到追捧。另一方面,“指挥棒”的挥舞必将左右此后高中作文教学,将师生拉入“言必思辩”的苑囿而“不复出焉” 二往年,高考作文试题一经公示,专家学者争相赞美,以为好得不能再好;网络上更是拥堵,名

9、人们也跟着凑热闹,竞写同题作文大约从2012年起,师生及社会各界冷静了许多,理智了许多,客观了许多。一线教师,跟着专家唱赞歌的,人云亦云的,数量逐渐减少;人们开始学会了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之,报刊网络上,可以看到批评的文字。审视近几年某些试题,心中怪不是滋味;但现实非常残酷,一道试题摆在考生面前,无论多么糟糕,考生都必须做。酸甜苦辣说高考(2007年重庆卷),即使无话可说,也必须得凑足800字。“踮起脚尖”想干什么(2009年湖南卷),很让人犯嘀咕。谁有“手握一滴水”(2012年四川卷)的亲历?考生能质疑吗?“梯子究竟该横着放还是竖着放”(2012年安徽卷),充其量是各人的经验或习惯,

10、并无该与不该之说诸如此类,诸如此类,对于十六七岁的小青年而言,无论是形象感知,还是理性思考,都是一种刁难!这类试题,考生只能被动接受,不可能激起共鸣,因而无法展示才情。至于要求考生完成“中国的崛起”(2011年新课标卷)的写作,90%以上考生无能无力即使制题者本人,也同样是写不好的。2014年试题公示以后,专家点评,师生议论,网友吐槽;视角虽不尽相同,但对试题质量优劣伯仲的裁判,还是基本一致的。湖南卷比较漂亮:有一个很穷的地方,很多人干了两年都走了,但是有一个人留在那里担任村支书,干了八年,带大家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在接受“最美乡村”荣誉时,村支书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请以此写

11、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题目不限。这道试题,不但“接地气”,更可贵的是“接人气”。首先,材料有血有肉,真实可信。那位扎根基层8年、带领乡亲们将穷乡僻壤建设成美丽家园的“最美乡镇干部”,是湖南常德市桃源县观音寺镇党委书记唐述林。2014年3月,中央电视台、常德日报等媒体,对其事迹进行过跟踪报道。“心在哪,风景就在哪”,是唐述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原话。这个材料,文字简约,文意昭然。“很多人”与“有一个人”对比,人品官品若何,作为效果怎样,一目了然;而现实生活中,这两类人,随处可见。故以此为题,极易引发考生联想和迁移,调动他们(包括所有受众)的崇仰敬佩之情,从而迅速进入状态。写感想,谈时弊,叙相类相反

12、故事,论“景”随“心”至哲思都将下笔千言。深入一点,咀嚼村支书关于“心”与“风景”关系的辩证,则会形成一个认知:其虚实形神、具体抽象、个性共性、感动你我的故事与人物心灵的火花极其完美地融为一体,其真美、大美,令考生愉悦而外,且有助于其理性层面的阐扬。相形之下,阐析“不朽与腐朽”的哲理(江苏卷),讨论“空谷”话题(福建卷),探究“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的内蕴(四川卷),较比体味“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的朴素道理,显然要困难许多。此外,试题有“请以此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题目不限”的提示,给考生以选择空间,也很“接人气”。2005年2014年,湖南卷所命制的10套试题,

13、除2006年、2011年外,命题组一直坚持要求学生“写议论文或者记叙文”,这是很人性化的。一方面,“一统天下的议论文”已让出部分空间,让记叙文“插足”,予考生以展示才情的机会。另一方面,遍稽全国各地历年高考作文满分卷,95%以上是议论文和记叙文,文学体裁的散文是少数,小说等更是少之又少;至于诗歌,虽然可以写,但那是一个雷区,谁愿无端触雷呢?所以,要求学生“写议论文或者记叙文”,很接人气,符合高中学生实际,值得肯定。2014年有几道试题,予人似曾相识之感,虽然如此,却也有优劣高下之分。曾记得,2006年江苏卷人与路,借用鲁迅故乡语言材料,要求考生就“路”与“人”的关系及有无之辩证作文,此题受到师

14、生欢迎;2014年浙江卷门与路,则检测考生关于“终点”与“起点”的辩证。同样是“路”,因与之相配对象不同,思辨方向自然迥乎有异。所以,这两道相隔8年出现的关系类阐述题,虽然命题技法相同,标题也十分相似,但都能得到师生好评。2014年天津卷是一道“假如”题。以“也许将来有那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的材料,要求考生作文,有似于2013年北京卷,讨论爱迪生来到21世纪,对手机看法;而当年北京卷极有可能借鉴了1999年全国卷“假如记忆能够移植”的命制模式。三道试题都有所“穿越”,相较后可知,全国卷最佳,天津卷差强人意,北京卷次之。2014年

15、山东卷,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如下:窗口下一个画框,通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有的人看的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有的人看到的是静,有的人看到的是闹。这道试题比较“接地气”。材料浅易,可唤起考生亲切回忆和相关联想。观察同一景物、书画、现象等,其感悟往往因人而异;考生按要求谈“雅俗”,议“静闹”,由表象而进入思辨,人人有话可说;且易顺理成章,从而上升至理性层面,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对于中学生而言,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小引评红楼梦的一段文字,应该不很陌生。写作时如能予以迁移,或用以佐证,都将使文章增色: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

16、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但在作红楼梦时的思想,大约也止能如此;即使出于续作,想来未必与作者本意大相悬殊。2014年北京卷关于“老规矩”的描述及命题设计,可以说是18套试卷相对较次的试题。何以言之?其一,材料中所列举的号称有北京特色的种种“老规矩”,明明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并非北京专利,硬贴上“北京规矩”的标签,反而虚而不实。其二,曾记得,2006年北京卷有一则语言材料,最后几句话是:“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要求考生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此题曾得到好评。想不到,8年之后,又有“(北

17、京的)老规矩”登台!如此看来,北京的寺庙北京的公园北京的街道乃至于北京的小吃,也不是没有理由走进高考试场的。这有意义吗?其他试题,辽宁卷祖孙对话,广东卷“胶片与数码时代”,湖北卷“山上的风景”等,给小青年以二难选择:简单回答,一两句话即可,但此类问题,三言两语,却说不清楚;往深处阐析,却又勉为其难。江苏卷过于理性,福建卷之“空谷”话题,则多少有点玄乎 三高考落幕,即成历史;经验教训,众人评说。2014年18套高考作文试题,因为检测目标太过一致,更能吸引师生眼球。为迎接2015年高考,师生们已早早秣马厉兵,却心存疑惑:“指挥棒”指向虽然再清楚不过,但此后是否有变,谁也说不清楚,因而又一次陷入“二

18、难”深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规律。命题权限下放至各省市以来,曾有不少精彩好题让人回味,也有少数试题令师生无法恭维。令人不解的是,2010年“思辨性试题”为专家、命题组关注,本是一件好事,想不到积至2014年,试题几近“清一色”!这给中学作文教学带来更多困惑。大约是2012年,有专家提出“全国一套题”的动议,并陈述了若干理由。此后,呼声充盈师生耳鼓。愚以为,当前形势下,尽早宣布确立“全国一套题”方略,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亡羊补牢,指导高中作文教学朝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健康发展,以减少2014年“指挥棒”挥舞所带来的麻烦;又可令高三师生调整思路,冲破积重难返的罗网,错杂弹“琴”,备考迎考,夺取胜利! (本文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作者:吴同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