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5639614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7.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一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一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一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初一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一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用楷书抄写下列诗句:(3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二、基础知识(23分)1、给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环谒(y) 不能称(chn)前时之闻B、机杼(sh) 军贴(ti)C、黄河流水鸣溅(jin)溅 燕(yn)山D、朔(sh)气 金拆(tu)2、给加点字释义有错的一项是( )。(2分)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离开B、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文采和道理C、愿为市鞍马 市:市场D、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再,还3、默写填空(4分)万里赴戎机, 。 ,却话巴山夜雨时。数声风笛亭晚, 。

2、沉舟侧畔千帆过, 。4、作家作品填表。(10分)课文课文的作者作者生活的朝代课文选自的作品期行刘义庆南朝宋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木兰诗郭茂倩宋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子安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夜雨寄北李义山诗集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论语为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清朝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伤仲永一文的主旨是:比之后天的学习,天赋更为重要。(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木兰歌)是南北朝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乐府原是古代朝廷中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后来把乐府

3、采集的诗歌也叫做乐府。( )三、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论语)六则,回答问题。(7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 解释下面句子加点的词。(2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耻:默而识之。 之:2、上文中有些语汇已经作

4、为成语流传下来,下列两个都是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的是哪一项?(2分)A、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B、下耻下问 温故知新C、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D、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3、上文中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下面谈学习方法的是哪一项?(2分)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择其善者而从之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D、思而不学则殆4、上文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是哪一句?(1分)答: (二)阅读木兰诗中的两段诗句,回答问题(13分)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北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半是女郎。1、选出说法正确的项(6分)A、节选的两段诗句出自我国南北朝时期一首著名的五言抒情诗木兰诗;全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B、第一段写木兰还朝辞赏,突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质。C、第二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表现她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几句话作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是恢复女郎装束的木兰见伙伴的喜剧性场面。答: 2、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哪两项?(2分)A、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6、。B、阿九闻妹来,当户理红妆。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内,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答:( ) ( )3、给句中加点词释义。(2分)(1)策勋十二转。( )(2)出郭相扶将。( )(3)著我旧时裳。( )(4)同行十二年。( )4、从第二段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1)以 、 表现木兰对旧物的亲切感。(2)以 等字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装时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栩栩如生地描现出一个纯朴天真女子的形象。(3分)(三)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6分)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城阙”

7、是帝王居住的城,这里代指长安。“风烟”指风尘烟雾;“五津”泛指蜀州。B、“君”在诗中指杜少府;“离别意”指离别的情意。“宦游”指离开家乡出外做官。C、“海内”即全中国;“存知己”指有知心的朋友。“天涯”指很远的地方; “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邻”即近邻。D、“歧”同“岐”,叉开;“在歧路”指在分手的地方。“儿女”指青年男女;“沾巾”意为沾湿手巾。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A、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杜少府的任所,用“望”把和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州,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诗中已露出一点离别之意。B、颔联是劝慰友人的话,第三句直接点明离别,第

8、四句写离别的原因,上下语意相承,意思是说彼此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既然离乡“宦游”,离别便是常事,对这种离别,也就不必太伤感了。C、颈联,是千古名句,诗人进一步劝勉友人,饱含真情,且富有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用这样的深情,这样的诗句来为好友送行,怎能不使友人备爱感动。D、尾联感情深挚。“在歧路”,点出题面上那个“送”字。诗人在劝慰友人相互话别时,彼此忍不住像青年男女一样泪流满面。此联充分表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深情。E、这首诗的一、三两联对仗工整,用语极为凝练概括。本诗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感情真挚,婉约深沉,充满了离别时的伤感。(四)阅读酬乐天扬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回

9、答问题(17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歇一曲,智凭杯酒长精神。1、 解释诗中加点的词语。(3分)(1) 弃置:(2) 闻笛赋:(3) 长:2、 翻译下面这联诗句。(2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译:3、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点明自己在巴山楚水这荒凉之地虽已有二十三年之久,但转瞬之间就过来了,说明时光过得之快。B、颔联通过故典,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阔别已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心里无限怅惘。C、颈联用异常达观的态度来应对世变,劝戒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寂寞、蹉跎、忧伤

10、。D、尾联的意思是: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五)阅读忆读书一文(有删节),回答下列问题。(11分)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

11、床。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谈到三国演义,第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

12、的。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于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冠志强多了。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篇,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

13、所失”的无聊情绪。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人的人情世故。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14、。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4分)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2)我决定咬了牙( )3、“一知半解的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3分)答:4、根据文章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3分)答:四、作文(30分)回忆要求:写篇记叙文,500字以上。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 姓名 得分 答 题 卡一

15、、用楷书抄写下列诗句:(3分)二、(23分)1、( )。(2分)2、( )。(2分)3、(4分) 。 。 。 。4、作家作品填表。(10分)课文课文的作者作者生活的朝代课文选自的作品期行刘义庆南朝宋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木兰诗郭茂倩宋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子安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夜雨寄北李义山诗集5、(5分)( )( )( )( )( )三、(44分)(一)(7分)1、(2分)说: 罔:耻:之:2、( )(2分)3、( )(2分)4、(1分)答: (二)(13分)1、(6分)答: 2、(2分)答:( ) ( )3、(2分)(1)( )(2)( )(3)( )(4)( )4、 (三)(6分)1、( )(2分)2、( )(4分)(四)(17分)1、(3分)(1)弃置:(2)闻笛赋:(3)长:2、(2分)译:3、( )(2分)(五)(11分)1、 。(4分)2、(4分)(1)( )(2)( )3、(3分)答:4、(3分)答:四、作文(30分)回忆要求:写篇记叙文,500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