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培训课件(整).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634666 上传时间:2020-08-27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2.5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资格培训课件(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教师资格培训课件(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教师资格培训课件(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培训课件(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培训课件(整).ppt(1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心理学?,斯芬克斯之谜: 有一种动物,“早上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这是什么动物? 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的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khe(灵魂、精神)和logos(学问、规律)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对心灵或灵魂的解说或研究”,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灵魂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己的活动规律。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詹姆斯(William James)(美

2、国的哲学家和医生,当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给心理学下的定义是,“精神生活的科学”。 一般的定义: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人学),它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哲学生物学生理学 (父亲)(媒人)(母亲) 心理学(儿子),二、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描述个体的行为与心理特征 解释与说明个体行为的原因 预测个体行为的发生 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三、心理现象的构成,心理过程,心理状态:注意、灵感、信心、犹豫,个性心理:,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现象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普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活动结构和机制来看,具有人类的共同性、普遍性。,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普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在一定的时限出现的某种相对持续的状态,是从心理过程的发展到个性心理特点

4、形成的一个过渡环节。,说 明,对于心理现象的分类,只是为了便于研究、了解和掌握。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的,具有高度的整合性。,联系,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它说明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带有个性的色彩。,小张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树上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她打开窗户,一阵微风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

5、,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忽然她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应该交稿了,必须忍耐一下,坚持写完。想到这里,她很快收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在这个小小的生活片断里,就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里的“看到、听到、感到、嗅到”就是心理学中讲的“感觉”和“知觉”;这里的“记得、想起”就是心理学中讲的“记忆”;“猜想、盘算”就“思维”问题;“高兴、惬意、喜欢”属于“情感”;“忍耐、坚持”属于“意志”。这些心理活动或

6、心理现象,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四、心理的实质科学的心理观,要回答两个问题: 心理现象是由哪产生的? 心理现象是什么东西(内容)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有两种根本对立的 观点。,(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心理观,唯心主义心理观:心理现象是独立在人体外或寄居在人体内的灵魂。 唯物主义心理观:心理现象依赖于物质,由物质产生的,是物质活动的产物。,(二)科学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古代解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水 平所限,认为心脏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之官则思) 现代科学证明神经系统或脑是产生心理的物质基础器官,人的心理是大脑的功能。神经系统或脑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心理发展水平,大脑的健康状

7、况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脑是心理的器官,法国著名医生布洛卡发现的“布洛卡区”(运动性言语中枢,1861年) 德国医生孟克切除狗的视觉皮层后,狗出现了“心理盲”,神经系统和脑的进化过程,从上表的内容可以看出,动物从低级向高级进化,大脑日益复杂、完善,其心理水平也不断提高,依次经历了感应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最后达思维萌芽阶段。由此可见,心理水平受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发展水平的制约,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水平越高。,心理发展水平与脑的关系,大猩猩的脑重约0.350.5千克;北京猿人脑重约1千克;现代人的大脑重约1.4千克. 新生儿大脑是成人的1/3 9个月大脑是成人的1/2 23岁大脑是成人的2

8、/3 12岁接近成人,2兴奋或抑制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引起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神经过程增强的现象。根据性质可分为正诱导、负诱导。根据时空特征可分为同时诱导、既时诱导。,心理现象产生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含义: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如眨眼、膝跳、呕吐等都是反射。反射是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种类: 1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本能反射。包括食物反射、定向反射、防御反射和性反射。 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在后天活动中,经过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获得性反射。如:望梅止渴;听上课铃;看见红灯止步等,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

9、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动力定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造就是动力定型(简称动型)。,动力定型的特点是当它已经形成后,一旦有关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自动地出现。所以动力定型又称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减轻我们的负担而提高功效。 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动力定型的建立。,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

10、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内容具有客观依存性 印度“狼孩”、 中国东北“猪孩”、中国山东农民刘连仁十三年的野人生活、德国与世隔绝的王子、,“猪 孩”,20世纪80年代发现于我国东北地区,是年11岁,从形体上看,分明是人,但却满身猪的习性,而且智力相当于三岁半的小孩。这个“猪孩”叫王显凤,于1974年12月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家庭,其父为聋哑人,其母是一位由于大脑炎而导致的中度智残者。她出生后,父亲已经离去,母亲生活不能自理。无奈,她饿了渴了就偷吃猪食,吸吮猪奶;浑身发痒,就往墙上蹭;冷了困了,就偎依在老母猪怀里取暖、睡觉就这样与猪生活了11年。,(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

11、观的、能动的反映。 个体由于在遗传素质、知识经验、教育水平、思想意识、职业活动、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心理反映都不相同,(3)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 社会实践对心理的物质本体大脑及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心理实质可以这样表述: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五、心理科学的起源,“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79年,威廉冯特(W.Wundt)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六、西方心

12、理学的主要派别,(一)构造主义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奠基人:冯特(W.Wundt,1832-1920) 著名代表人物:铁钦纳(E.B.Titchener) 主要理论观点:住重对意识结构有研究,强调以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学,认为意识内容可分解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的要素,并认为所有的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 )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士(William James) 著名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主要理论观点: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三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斯金

13、纳 主要理论观点: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以刺激反应(SR)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环境决定论”(华生),(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主要观点: 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组成它的元素,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五)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理论观点: 1、人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2、将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3、把“性本能”(力比多)作为个体心理发

14、展的动力。,(六)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 主要理论观点: 认为要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必须研究他的内部心理活动,以个体的注意、感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七)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主要理论观点:反对精神分析学说把原始的性冲动作为人类的心理动力;反对行为主义用动物来研究人的心理。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人而不是异常人;认为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人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能;认为人的行为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复习题,1、什么是心理学? 2、心理的实质是什么?(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15、和内容;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积极、能动的反映。) 4、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5、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6、心理现象产生的基本方式 7、简述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第二单元学习理论,一、学习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学习是以外显的行为改变或内隐的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2.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 3.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4.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人类有学习,动物也有学习,(二)什么是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揭示人类学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16、,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指导人类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三)学习理论的功能,、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以及分析、探讨和从事学习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对有关学习法则的大量知识加以概括,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以便人们容易掌握 、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为什么有的学习有效,有的学习无效,即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学习,从而为人们提供对学习的基本理解力,(四)三种有影响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种外在行为获得或者改变的过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结构获得与改变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中自己建构自己的知

17、识体系的过程。,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基本观点: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化出现。,(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基本观点:美国第一个从事动物实验以了解反应与刺激之间的关系的心理学专家。他在哈佛大学养鸡以了解动物的智商,他毕生都在对人类以尝试错误的学习行为作为主要的研究。他曾将“学习”定义成一种“习惯的形成”。 试误说: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尝试错误学习,即联结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

18、少错误而建立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过程。,3、试误说的三条学习规律,(1)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 (2)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 (3)准备律:是指个体正准备以某种方式反应,能实现此反应就满意,学习更有效;反之,对某种方式的反应无准备时,而被迫作此反应,则烦恼而无效。,4、对试误说的评价,1、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2、其提出的学习律对了解学习的进程是有意义的。 3、依据了实验事实,反映了学习活动的部分实际 4、以试误说概括所有的学习,轻视意识,轻视主观能动作用。 5、生物学化的倾向。 6、强调

19、原本趋向的作用,低估学习的作用。,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理论要点:知识和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而是人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所建构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

20、,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

21、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不是象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三)建构主义的学生观,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

22、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

23、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他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复习题,1、什么是学习? 2、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第四单元 思维、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思维,(一)思维的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与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思维主要表现在人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 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二)思

24、维的基本特征 1、间接性:思维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与头脑加工来进行认识。思维可以使我们超越时空的限制去把握感官所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2、 概括性:一是人可以找到一类事物的共性,一是把具有共性的事物推广到具体事物身上。,(三)思维与感知的关系,1、从反映的内容看,感觉、知觉只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表面与个别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的反映;而思维是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及其必然联系的反映。 2、从反映的形式看,感觉和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思维是在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借着于一定的事物为媒介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3、从反映水平

25、看,感觉和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起始环节,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感知的深化和飞跃,是认识过程中复杂、高级的阶段,是认识事物的重要环节,并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四)思维与语言的联系,人类的高级思维是与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的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总是借助于语言进行的。2.语言的存在离不开思维。语言中的每一个成分都是由音形和意义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只有音形而没有意义就不能成为语言。鹦鹉尽管把人的话模仿得维妙维肖,但因为它的不懂其中的意义,因此它所发出的音不是语言。而语言的意义正是思维的内容。人们无论是说话,还是领会别人

26、的话,都离不开思维。 雅格布森(1939)的实验:将电极置于被试口中,将其舌根和喉部肌肉的收缩和扩张在仪器上显示出来。结果是被试一开始思考,仪表指针摆动量增大,(五)思维的过程,1、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方面或个别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方面或个别属性、特征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思维活动,其他思维过程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的。,(二)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加以比较,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 分类:是依据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把

27、它们归入适当的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三)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或现象中去的思维过程。,(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是在头脑中把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原理、理论运用到某一具体对象上去的思维过程,也是利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系统化: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把事物组成一定系统的思维过程。,(六)思维的形式,1、概念 (1)定义: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或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

28、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包含事物的的本质属性,是概念的质;外延是属于这一概念的一切事物,是概念的量) (2)个体概念的获得一般经过两条基本途径:一是通过日常生活,在与别人进行交际、交往等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中掌握概念。二是在专门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概念。,2、判断 (1)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关系的反映形式。即是用概念去肯定或否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 (2)判断主要分为直接判断和间接判断两种形式。,3、推理 推理是判断与判断的联系,是从一个或数个已知判断推出新的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也是事物之间的

29、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推理主要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形式。,(七)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或思维活动的凭借物不同,可把思维分为: A、动作思维。也称操作思维或具体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初形式。 B、形象思维。也称具体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C、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来进行的思维活动。,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 A、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解决方案

30、的思维。 B、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种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3、根据思维是否有明确清晰的思维过程,可分为: A、直觉思维,也叫直觉。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是指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 B、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的思维过程,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4、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分为: A、常规性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习惯的方法

31、、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B、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提出前所未有思维成果的思维形式。,(八)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迅速、准确。古人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是思维敏捷性的一种表现。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随机应变、机制灵活。具体来说,是指当问题的情况与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够打破旧框框,提出新办法。 思维的灵活性与思维的敏捷性是相互关联的,可以说,没有敏捷性,也就没有灵活性。有的人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有的人头脑僵化,惯于墨守成规。凡是能举一反三的人,其思维较灵活;反之思维较迟钝。,2、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思维的广阔

32、性是指凡事善于抓住整个问题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既不忽视对事实的本质部分的分析,也不放弃对具体细节的考虑。其个体差异表现在:有的人思路能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有的人则思路闭锁,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的深度,即凡事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能深入思考问题而不停留在表面上,说明思维具有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密切相关,两者是博与专的关系:在博的基础上专,在专的要求下去博。,3、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思维的独立性即善于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性的思维主要在于不寻求现有的解决方案,不依赖别人的思想和原则,能创造性地寻求并获得研究现实的新途径、新事实和规律,提出新的解释和结论。 思维的

33、批判性是指善于批判地对待与评价他人和自己的思想与成果,不迷信权威。在学习中,有的学生敢于同老师争论,敢于向权威挑战,把“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等格言作为座右铭。,4、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严格遵循逻辑规律。也就是:提问明确、推理严密、主次分明、论证充分、有的放矢、结论正确。,二、问题解决,(一)什么是问题? 定义:问题就是个体不能用已有知识经验直接处理或应对的事件或情境。 问题的三个组成部分:1、初始状态(条件)。2、目标状态(答案)。3、认知操作(障碍)。,(二)什么是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认

34、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问题解决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目的指向性 认知操作的序列性 认知性的操作性,(三)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1、发现问题: 三个影响因素是:主体活动的积极性、主体的求知欲望、主体的知识经验。 2、明确问题:分析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找出它们之间联系和关系。 3、提出假设:两个条件: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个体已有的经验。 4、检验假设:直接检验与间接检验。,(四)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1、问题情境:问题情景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情景或刺激模式,通常称为问题条件。在问题超过了个人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或隐蔽不清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问题情景。问题情景与个人的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

35、问题就越难解决,相反则问题容易解决。,2、动机和情绪: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3、定势的影响:指一个人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习惯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机械性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定势对解决情境类似或相同的课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变化了的情境或新的课题,则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陆钦斯实验:(要求被试用大小不同的容器去取一定量的水。实验分两

36、组,实验组从第2题做到第11题,控制组从第7题做到11题。),4、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一种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情境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5、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鲁班从茅草割破手受到启发而发明了锯;瓦特从壶盖被蒸汽顶起,发明了蒸汽机;人们通过对鸟翅膀构造的研究,设计飞机机翼;通过对骗幅超声波定位的仿效,制造出雷达;通过对狗鼻子构造的分析,发明了比狗鼻子更灵敏的电子嗅觉器等等。 6、酝酿效应:在解决问题时会碰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此时,如若干脆把该问题搁置于一边而改做其它事

37、,时隔几小时,几天,甚至长时间之后再来解决它,问题答案常可能较快地找到。“阿基米德定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创造性及其培养,(一)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二)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为核心,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为支持性因素,两种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流畅性(fluency):在规定时间内给出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多少。 =成语接龙或词语接龙 2、

38、灵活性或变通性(flexibility):对所给定的问题产生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的种类。 =非常用途测验:请说出一块红砖的用途? 3、独特性或独创性(originality):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四)影响创造性培养的因素,1、智力因素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c、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关系表明,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创造性不仅与知识技能、智力有关,还与人格有密切关系,2、人格因素:创造者的个性特征 (1)有冒险精神: 有胆量说出自己的观点,不受

39、习惯思维的束缚 (2)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对于探究未知事物有特殊的兴趣,大有欲罢不能的倾向 (3)独立性强 认知风格独立自主、审慎思考、不轻易接受现成的理论 (4)有幽默感 幽默感反映了一种内在的自由,其基础则是自信和自尊 (5)坚忍不拔 顽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是创造者的共同特点,3、环境因素: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要努力创设民主、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要施行以表扬、奖赏的教育方式。,(五)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问题意识的泯灭; 标准化的答案钳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坐井观天的事例 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40、(夸美纽斯),2、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 3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方法,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学校教育多几把评价的尺子 鼓励学生在问题回答中的创造性答案,托兰斯曾就如何尊重学生意见,培养创造性思维向教师提出五点建议: 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 欣赏学生表示出的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 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 避免对学生所做的事情给予肯定的价值判断 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4、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心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鼓励独立性、冒险精神、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5、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

41、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用途扩散:列举某种物品的用途。 形态扩散:列举绿色的物品 方法扩散:用“敲”能解决的问题。 语文:自由联想组词;数学;一题多解;历史:列举以少胜多的战役。,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应用此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复习题,1、思维的概念。 2、思维的基本特征 3、思维的过程。 4、什么是问题解决?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能哪

42、些? 6、 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的关系 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五单元 智力,一、智力的概念,主要的智力定义: 1.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2.智力是一种学习的潜在能力 3.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4.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综合 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一般性定义: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二、智力理论,(一)二因素论 代表人物斯皮尔曼 基本观点: 智力由两大基本要素构成,一般因素(g),特殊因素(S),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

43、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双因素理论,(三)群因素论 代表人物瑟斯顿 基本观点:智力由七大基本要素所构成: 词语理解 、 词语流畅性、计算能力、空间能力、 记忆能力、知觉速度、归纳推理能力。,(四)三维智力结构理论 代表人物吉尔福特 基本观点: 智力结构应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来考虑,返回,人的智力种,(五)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说,代表人物:卡特尔 基本观点:一般智力或g因素可以进一步分为流体智力(受遗传、神经发展水平影响)和晶体智力(受知识经验和教育影响)两种 流体智力的发展:先增加后降低。一般在20岁后达到顶峰,30岁后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智力的发展在成年期后不

44、仅不下降,而且还会有后增长,(六)多元智力理论,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 基本观点: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它可以表现在人的思维和行为的各个领域,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人的智能有八种或者是八种以上:、语言智能;、音乐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8、自然智能 。,三、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差异,(一)水平差异,、人类的智力呈两头少、中间大的正态分布,2.智力发展的年龄变化,(二)表现时间早晚的差异,1.早聪早慧 :曹子健7岁能写诗;王勃6岁善文辞,13岁写滕王阁序;李白“五岁诵六早,十岁观百家”,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45、”。 2.中年成才: 3.大器晚成 :清代考据学家、思想家戴震10岁时才开始说话,四十岁才中举人,五十一岁才被召去当四库全书的纂修官。齐白石岁开始学画 ,已近70岁被北平艺专聘为教授 。,(三)智力类型的差异,知觉方面 表象方面 记忆方面 言语和思维方面 想象方面 身体运动方面,(四)性别差异,1.男女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智力成就? 2.男女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女生在初中之前智力发展较快。 3.男女智力类型的差异 :女性擅长言语表达、形象记忆等,男性则长于逻辑思维、空间推理等,四、影响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因素,(一)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 家庭谱系研究:在生物学上,一个家庭或家族

46、中的所有成员都具有一定的共同遗传基因。通过考察父辈和子辈在某些领域的成就差异,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遗传对智力的影响。关于能力遗传的研究,起始于英国著名科学家高尔顿。他以各方面的杰出成就作为衡量高能力的标准,比较了杰出者的亲属成为杰出者的可能性和普通人成为杰出者的概率,发现在977个名人的亲属中,其父亲为名人的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为332人,占名人样本的三分之一。而普通人组中,只有1个亲属是名人,双生子研究:研究智力遗传性的第二种途径是比较双生子研究(Twin Study)。在生物学意义上,双生子有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两种。研究发现:一同抚养的同卵双生子智商间的平均相关达到0.

47、86,而一同抚养的异卵双生子智商间的平均相关只有0.60。这说明异卵双生子在智力上的相似性不如同卵双生子高。新近的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智力上的差异比上述报告的差异更大。,(二)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收养研究同样为我们了解环境对智力的影响提供了证据。大量的收养研究表明:被收养儿童的智商与养父母的智商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由于他们与养父母在遗传上没有任何相似,所以只能将这种智商的相关归因于环境的影响。同理,对于生活在同一家庭中遗传上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他们的智商间也有一定的相关。,(三)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儿童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有显著的影响。是否接受教育的儿童,以及接

48、受较好和较差教育的儿童的智力之间存在着差异,很容易得到证明。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一种最明显的方式就是知识的传授。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四)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智力也不例外。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和智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复习题,1、什么是智力? 2、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3、青少年智力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第六单元 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概述,(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

49、部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即动机能激发人产生某种活动。 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支配下,个体的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使行动朝着预定的目标进行。 维持与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个体是否维持这种活动,同样受动机的支配和调节。 动机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和方向盘,(三)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是推动、引导和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学习目的和和学习期待三个方面构成的。 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二)

50、学习动机的产生,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条件和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直接推动行为的内部动因称为动机, 所谓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 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 件或刺激物。如食物的色泽、芳香等。,未 满 足 的 需 要,产生新的需要,紧 张 解 除 需 要 满 足,目 标 行 为,目 标 导 向,动 机,心 理 紧 张,(返回),动机产生的机制,(三)、学习动机的种类,1、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分为: 生理性动机:饥 、渴、性欲、睡眠等 社会性动机:工作、交往、成就等 2、根

51、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分为: 内在动机:意义、兴趣、自尊 外在动机:奖励、表扬 3、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 主导性动机 从属性动机 4、根据动机作用的时间长短,可分为近景动机与远景动机,(四)动机理论,1、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 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 基本观点: 动机和需要是一回事,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需要所驱使的。 人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同时也包括三种成长需要,即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种基本需要按一定顺序逐级上升。 只有低一级需要基本满足后,高一级需要才能成为行为动力。“仓廪实而知礼仪,

52、衣食足而知荣辱”,需要层次理论的演进,2、麦克里兰、阿特金森等人的成就动机理论 基本观点: 成就动机的强度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成功的诱因值Is。用公式可表示为: Ts=Ms(动机水平)Ps(期望)Is(诱因),人在追求成功时有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功和害怕失败。因此有两种类型的人:求成型和避败型 。成就动机高的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低的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小于回避失败的倾向;如果一个人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

53、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一个学生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们为了要探索一个问题,在遇到一定量的失败之后,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而且另一方面,如果获得成功太容易的话,反而会减低这些学生的动机。研究表明,这种学生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选择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他们能抵制不可靠的见解,在学校进行的智力测验中能得到较好的分数。他们对成功完全不可能或稳操胜券的任务,动机水平反而下降。,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失败的担心大于获取成就的动机,那么,他有可能由于失败而灰心丧气,由于成功而得到鼓励。

54、这种学生在选择任务时,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使他们免遭失败,而选择的任务极其困难,那么即使失败,也可找到适当的借口,从而可减少失败感。,(五)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1、优化教学情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A 提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现象 B 先教给学生一个基本法则,在学生理解后,再举不符合这一法则的事例 C 提出有几种选择答案的问题 (2)运用新异刺激,唤起好奇与注意 (3)调节教学气氛,保持良好情绪 首先,教师要有积极饱满的情绪 其次,教师还应善于调节学生的情绪,2、努力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1)帮助学生成功,增强成就动机 A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B 观察学习能力相近者的学习行为 C 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 D 鼓励学生接受挑战性任务 (2)指导学生合理归因,提高成就动机,3、利用外界诱因,强化学习动机 (1)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2)正确评价学习行为 A 奖励:建立合理化奖赏结构(奖励多种能力),淡化奖赏的外部控制作用,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奖励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B 惩罚:惩罚应就事论事 惩罚应客观公正 切忌体罚 (3)适当竞赛,复习题,1、什么是动机?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成就动机理论。 4、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