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中华文化的勃兴2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6338903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4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9中华文化的勃兴2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9中华文化的勃兴2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9中华文化的勃兴2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9中华文化的勃兴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中华文化的勃兴2(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历史第九课中国历史第九课孔 子孔子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方面1.提出“仁”的学说2.主张“爱人”,“为政以德”3.反对苛政和任 意刑杀教育方面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2.“因材施教”3.教育学生学习态度 要老实4.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师焉。孔子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4、子路问:、子路问:“听到别人提一个极好的意见,我是否听

2、到别人提一个极好的意见,我是否应该马上去办?应该马上去办?”孔子说:孔子说:“你父兄都在,需要你照你父兄都在,需要你照顾,怎能不加考虑就去?顾,怎能不加考虑就去?”冉有问同一个问题时,孔冉有问同一个问题时,孔子说:子说:“那应该马上行动。那应该马上行动。”公西华觉得奇怪,便问:公西华觉得奇怪,便问:“为什么相同的问题,你的回答却完全不同?为什么相同的问题,你的回答却完全不同?”孔子孔子说:说:“子路争强好胜,所以我要他办事多加考虑;冉子路争强好胜,所以我要他办事多加考虑;冉有为人谨慎,所以鼓励他办事大胆果决有为人谨慎,所以鼓励他办事大胆果决”(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三三 人人 行,行,必有我师焉必有我师焉 。”前三则材料出自什么作品?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方法?前三则材料出自什么作品?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方法?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谦 虚虚 好好 学学因因 材材 施施 教教2第第9课中华文化勃兴(二)课中华文化勃兴(二)年代 春秋晚期春秋晚期国籍 楚国楚国 思 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影响 老子学说为先秦诸子百老子学说为先秦诸子百家提

4、供了哲学基础和思家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思想营养。想营养。其其思想智慧对思想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意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意义义 老子档案老子档案老子老子第第9课中华文化勃兴(二)课中华文化勃兴(二)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孔子问礼于老子图百家争鸣第第9课中华文化勃兴(二)课中华文化勃兴(二)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战国时

5、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 论的空前自由论的空前自由 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 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墨子墨子主张主张“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反对兼并战争。他重,反对兼并战争。他重视科学技术和逻辑学的研究。对我国古

6、代科视科学技术和逻辑学的研究。对我国古代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学做出了突出贡献。第第9课中华文化勃兴(二)课中华文化勃兴(二)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仁”发展为发展为“仁政仁政”的学说,提出的的学说,提出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的观点。后人把。后人把他与孔子的思想合称成为他与孔子的思想合称成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孟子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之谓大丈夫。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约前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约前313313前前238238),号卿,赵国人。曾

7、游学于齐,三),号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任稷下学宫“祭酒祭酒”。批判地总结诸子学说,于。批判地总结诸子学说,于儒学中推崇孔学而指斥思孟学派。政治上主张儒学中推崇孔学而指斥思孟学派。政治上主张礼法兼用,王霸并行。批驳天命观念,否认鬼礼法兼用,王霸并行。批驳天命观念,否认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人之分观点,论证阐述神迷信之说。提出天人之分观点,论证阐述“制制天命而用之天命而用之”的思想。的思想。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道”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的本原,认为道为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

8、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鬼神帝,生天生地”,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见。又以为万物无时不变化推移,原因在于其见。又以为万物无时不变化推移,原因在于其内部有两种力量互相作用。但又认为,事物之内部有两种力量互相作用。但又认为,事物之间本质上无差别。要求人们安时处顺,逍遥自间本质上无差别。要求人们安时处顺,逍遥自得,顺应世俗,随遇而安。为文汪洋恣肆,想得,顺应世俗,随遇而安。为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善用寓言,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象丰富,善用寓言,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颇有艺术价值。漫主义色彩,颇有艺术价值。战国末思想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战

9、国末思想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创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创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体系。其著作收集在体系。其著作收集在韩非子韩非子中。哲学上中。哲学上提出提出“道道”与与“理理”相区别,主张循名实而定是相区别,主张循名实而定是非,以参验言辞。注重对立面关系的研究,非,以参验言辞。注重对立面关系的研究,首次制定首次制定“矛盾矛盾”范畴,概括事物之对立关系。范畴,概括事物之对立关系。分历史为分历史为“上古上古”、“中古中古”、“近古近古”、“当今当今”诸阶段,提出历史进化观点,并以诸阶段,提出历史进化观点,并以“人民众人民众而货财寡而货财寡”说明社会动乱的原因。说明社会动

10、乱的原因。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人。人。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1313篇,篇,被重用为将。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袭被重用为将。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袭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西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以一隅之,以一隅之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所著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

11、作用。所著孙子孙子兵法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深刻的影响。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墨家墨家儒家儒家道家道家法家法家兵家兵家判断:他们谁说的有理?第第9课中华文化勃兴(二)课中华文化勃兴(二)视频中诸子视频中诸子百家辩论争百家辩论争鸣,观点全鸣,观点全是对立的,是对立的,吵得可热闹吵得可热闹啦!啦!”“百家争鸣的观点不可能百家争鸣的观点不可能都是对立的,但他们都踊跃都是对立的,但他们都踊跃发表看法,

12、当然热闹。发表看法,当然热闹。”判断:他们谁说的有理?判断:他们谁说的有理?3填表:按表中的要求,填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各一名的情况。第第9课中华文化勃兴(二)课中华文化勃兴(二)学派姓名 时期著作 主要思想儒家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道家老子 春秋末期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墨家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法家韩非 战国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兵家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 1老子

13、的学说记录在老子的学说记录在A A道德经道德经B B尚书尚书C C论语论语D D春秋春秋2 2“苛政猛于虎也!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说这句话的是 A A老子老子 B B孔子孔子C C韩非子韩非子D D庄子庄子 AB课堂练习课堂练习3 3下列内容中属于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下列内容中属于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 A A主张主张“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不义战争 B B提出提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的观点的观点 C C主张减轻赋税,实行主张减轻赋税,实行“仁政仁政”D D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4 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 A孙膑孙膑 B B孙武孙武DB思考:思考:关于治理国家的方法,儒、道、法三家的观点关于治理国家的方法,儒、道、法三家的观点有何不同?哪一家最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关有何不同?哪一家最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关于战争,墨子和孟子的观点又有何不同?于战争,墨子和孟子的观点又有何不同?1、孟子(、孟子(儒儒):倡导):倡导“仁政仁政”庄子(庄子(道道):):“无为而治无为而治”韩非子(韩非子(法法)“法治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权。2、墨子墨子:反对非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孟子孟子:不加区别的反对一切战争:不加区别的反对一切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