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板范例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6293994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板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板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板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板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板范例(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案例名称科目教学对象提供者课时一、教材容分析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教学流程图七、教学评价设计八、帮助和总结教学设计模板案例名称大气的压强教学对象初二8课 时提供者仁杰单 位古市中学一、教学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容的重要性气的压强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纪上册第二章的第三节的容,今天我讲的是第一课时。在前面讲了大气的要素气温之后,这里要讲解大气的另一个要素:大气压。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大气压的存在,学生举例大气压

2、的生活例子,再用大气压的理论来说明其原因。而且可以跟上一章,液体和固体的压强进行比较,让学生形成压强的系统知识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 通过水的压强引出大气是否有压强,再展示“覆杯实验,证明大气有压强。2、 举出生活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大气压来解释现象。3、 通过展示一段科学史,让学生重现“马德堡半球实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4、 知道常用的测量大气压的工具,通过学生体验读大气压的数值,比较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了解影响大气压的因素。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

3、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该班学生成绩中等,但是学习不够自觉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本节课涉及到很多生活现象,结合教学,要求学生要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根据初中生还存在喜欢动手,喜欢探究的学情,我制定以下教法:生活实例法,实物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发,实验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重点:1、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并能用大气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了解“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过程及意义。3、了解大气压的大小以及一向大气压的因素。

4、难点:1、用大气压的理论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 2、知道大气压的大小,以及影响大气压的因素。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实验: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出问题: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纸片会掉下来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问: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教师放开手,硬纸片没有掉下来。有的学生认为纸片会掉下来,有的认为不会,有的思

5、考、犹豫,不知会有什么情况。学生观察,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教师投影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图片,讲解马德堡半球实验。提出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学生回答: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很大,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学生纷纷猜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但是都不知道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教师投影托里拆利实验并进行讲解。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了解实验的过程步骤,理解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原理和结论。学生利用p0水银gh进行计算,推出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引导学生讨论: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

6、,管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教师投影气压计学生讨论得出:因为pgh,液体压强与水银柱的高度有关,而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无关。破洞后的玻璃管与水银槽成了连通器,管的水银将向下落回水银槽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图,向学生讲解: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学生观看图片,认真听讲。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先找学生总结,最老师总结:在这课里,我们不仅老师的演示实验认识到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我们也通过自己的小实验也验证了大气压的存

7、在、大气压力很大、大气压的值。并了解到大气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一、大气压的存在1、 大气压存在的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2、 大气压的方向3、 解释现象二、大气压的大小1、测量仪器: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2、单位:3、数值:4、影响因素九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的教学或学习流程;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

8、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7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学设计方案案例名称错误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七年级课时一课时制作者万洋 文学院 1041410136 一、教材容分析错误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假设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篇幅不长,但艺术上却很有特色。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

9、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本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小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散发出光彩。 这首诗的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数字,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

10、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在的情感打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学习错误,能够准确掌握愁予的简历及诗歌创作特点。2、能够正确说出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的几个阶段。3、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的古典美意境,从而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过程与方法

11、:1、师生之间互动,强调学生间的对话、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使课堂气氛活跃。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感悟这首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错误,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从而冶自己的情操。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一般能力七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已经比较强,他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挫折,有这样的人生经历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歌。正处于十几岁的青少年喜欢争强好胜,他们往往希望提前预习,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这时候的他们已经能够完全读懂这首诗歌,可以交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学生对网上学习比较感兴趣,也已经掌握了网上学习和搜索资料的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和作业布置。学习风格

12、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大多数同学喜欢课堂讨论和自由发言,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同学们能畅所欲言。对于学习比较积极的同学,课前会提前预习,对他们上课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善于思考的同学,比较喜欢沉思,他们考虑问题更深刻、更全面。同学们的这些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准备状态在上课之前,老师会要求同学在课下提前预习。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经历过很多事情,这些经验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诗歌。七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完全可以自学这首诗。课下预习,课上才能更快的老师思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良性循环。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选择抛锚式教学策略1

13、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感受到错误这首诗的情境及背景。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容。 3自主学习: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指导,在课前使用搜索引擎查阅相关知识,上课积极踊跃发言。4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5效果评价:教师对不同同学的回答做出不同评价,不断鼓励同学们。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资源准备:1、教学PPT2、歌曲错误mp3.baidu./mf=ms&rf=idx&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4%ED%CE

14、%F3&lm=-13、朗诵配音错误.tudou./programs/view/_LDxU0yT6Es/4、中学.zxxk./Soft/0509/202959.shtml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导入导语:愁予是当代著名诗人,牧曾说过:“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同学们仔细聆听,并迅速整合课前预习过的相关容。用多媒体播放错误的朗诵配音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教师相机补充或纠错。学生口述,其他学生补充,同学们共同了解作者及当代诗歌发展简史。结合多媒体展示,了解我

15、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整体分析及总结1. 让同学们齐声朗读这首诗,并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述这首诗隐含的故事,归纳主旨。2. 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回答:诗中都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3. 提出问题:“美丽的错误怎样理解?4. 提出问题:本诗的特点有哪些?待同学们回答之后,再进行具体讲解。5. 教师总结本堂课容。1. 同学们朗读完整首诗,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其中隐含的故事: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

16、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2. 同学们分组讨论,畅所欲言,每组推选代表发言总结。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3. 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言,相互争辩,得出结论:女子在等待中听到马蹄声心中燃起了期盼,但盼到的不是归人而是过客所以失望,因而是带来希望的“美丽的错误。4. 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的帮助下回答:清新婉约,绮思无穷,富有语言美、意象美、情感美。5. 同学们在听教师总结的过程中梳理脉络加深理解。通过讲解和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整体理解。作业布置教师播放歌曲错误

17、,同时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背诵此诗。2、思考:找出诗中的倒装句并转换成正常语序,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同学们边欣赏歌曲边记下作业。用多媒体播放罗大佑谱曲唱的错误。开始教学流程图导入:X愁予是XX当代著名诗人,杨牧曾说过:“X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错误的朗诵配音。学生听完朗诵,对作者及相关背景作介绍。教师补充说明作者及相关背景。并要求学生齐声朗诵。学生朗诵诗歌教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回答:1. 诗中都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2. “美丽的错误怎样理解?3.

18、 本诗的特点有哪些?同时播放教学ppt,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评价和补充。学生分组讨论发言教师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然后播放歌曲错误,同时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背诵此诗。2、思考:找出诗中的倒装句并转换成正常语序,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用多媒体播放罗大佑谱曲唱的错误。结束七、教学评价设计采取随堂评价和课后作业评价相结合的形式:1.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思考,鼓励同学回答。明确主题,加深同学们的理解。2.分小组讨论,同学们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三人行必有我师,汲取他人的长处。在讨论中,达到深入课文的目的。八、帮助与总结1、 本课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2、 本课主要选取了师生问答的形式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调节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