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生物第2课各种各样的生物.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5624595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复习生物第2课各种各样的生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考复习生物第2课各种各样的生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考复习生物第2课各种各样的生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生物第2课各种各样的生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生物第2课各种各样的生物.ppt(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课各种各样的生物,考点扫描,知识结构,要点梳理,一、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 征主要有 、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 由细胞构成)、生长、应激性、繁殖、遗传和变异、适 应并影响环境。,新陈代谢,练一练1,(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鲫鱼的肋骨 B鲫鱼标本 C“喝水”的鲫鱼 D鲫鱼“喝”的水 解析:鲫鱼的肋骨、鲫鱼标本、鲫鱼“喝”的水不具有繁殖、新陈代谢等特点,因此不是生物。,C,(2)我们在爬山时,可以看到岩石上生长着许多粗糙的东西,这是生物界的开路先锋地衣。它们能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产生一种叫地衣酸的物质。该物质能腐蚀岩石,起到

2、分化岩石的作用。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新陈代谢作用 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适应性和多样性 D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的特性 解析:地衣腐蚀岩石、分化岩石,这说明地衣能影响环境,同时地衣能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说明地衣适应环境。,D,二、放大镜的使用方法,1一只手拿着放大镜靠近一只眼睛,另一只手拿着要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前方,前后移动物体,以获得放大且清晰的图像。 2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可以同时移动观察者的头部和放大镜,以获得放大而清晰的图像。 适用于观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结构,而更微小的生物或细胞等则需用 观察。,放大镜,显微镜,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认识显微镜的结

3、构 ;镜筒 ; ; 载物台通光孔 遮光器压片夹 ;镜座 ; ; 镜臂 镜柱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 和 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目镜,物镜转换器,物镜,反光镜,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目镜,物镜,2显微镜所成的像是 像,因此,玻片移动方向与物 像移动的方向 。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拿轻放。 (2)安放:置身体前方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3)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 对准通光孔;然 后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向 目镜内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 , 光线弱时用 ),直到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4)放片: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

4、的部位对准通 光孔,用压片夹夹住。,倒立,相反,低倍镜,平面镜,凹面镜,(5)调焦:先转动 ,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要侧 面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装片)然后使镜筒慢慢上 升,直到看清 物像,再来回转动 ,直 到物像清晰。 (6)观察: 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便于边观察边记录。,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4物体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温馨提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点,特别是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 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偏向哪边,玻片也往哪边移,这样可 以让物像成在视野的中央。,目镜,物镜,左眼,练一练 2,(1)用5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 ) A15倍 B5

5、0倍 C500倍 D150倍 (2)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 A“上”和“6” B“下”和“9” C“”和“9” D“”和“6”,B,C,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积。,解析: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物体倒立的像。,(3)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图甲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动的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在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 AA方向 BB方向 CC方向 DD方向,D,解析: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物体倒立的像。看到微生物往右下方移,实际它是往左上方移,因此载玻片应该往右下方移。,(4)实验课

6、上,小柯在低倍镜下看清某种细胞结构后,将显 微镜轻移到小妍面前给她看,而小妍看到的却是较暗的 视野,她首先应操作的是( ) A目镜 B物镜转换器 C反光镜 D粗准焦螺旋,C,解析:显微镜对光结束后是不能移动的,若移动,必须重新 对光,因此要转动反光镜。,1生物 (1)多细胞生物:个体由许多细胞构成有明显的结构层次。 (2)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 内 完成。 2细菌 结构:单细胞;有细胞壁、鞭毛结构;无核,属于 细 胞。按形态可分为 、 和 。 3真菌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 胞核、细胞壁;细胞质内有液泡。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 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7、。,四、生物的分类,一个细胞,原核,球菌,杆菌,螺旋菌,鳃,鳃,肺,肺,肺,恒定,恒定,胎生、哺乳,4常见脊椎动物,5常见无脊椎动物,植物类别,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代表植物,无种子 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没有根、茎、叶,有茎和叶,没有根,有真正的根、茎、叶,孢子,孢子,孢子,海带、紫菜,地钱、葫芦藓,沙蕨,种子 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 ,外面有 包被,种子 ,外面没有 包被,白菜,松、柏、杉,6植物,不裸露,果皮,裸露,果皮,7分类是依据一定的标准逐级进行的。如林耐将生物从高到低分为七个等级: 。种是最低等级,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温馨提示: 动物与植物

8、的本质区别: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但有许多不同,如形态结构的不同、能否自由快速运动、是否有反射等。但它们的本质区别是营养方式的不同: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需要通过摄取食物而获得养料;植物自身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而制造养料。,练一练 3,(1)大家都知道松树和狗,一种是植物,一种是动物,下列 选项中说明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的是( ) A松树固定生活,狗能运动 B狗能繁殖生小狗,松树不能 C狗能发出声音,松树不能 D松树自己制造养料,狗通过摄食获得营养,D,解析:动物和植物之间最重要的是营养方式的区别。,(2)植物的叶一般呈绿色,但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的,如红枫的叶是红、橙黄或者黄绿

9、色,但我们仍把它归为植物, 这是因为( ) A它不能移动 B它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C它不会繁殖 D它只能在阳光照射下生活,解析:判断一种生物是不是植物的依据是它能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B,热点聚焦 深度剖析,热点一生物的分类 要点提示:生物的分类,是学习生物的基础。自然界的生 物种类繁多,只有分类以后才能更好地学习生物。,典例分析1: (2010嘉兴)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的红豆杉,成为世博会中国馆珍稀植物展出品种。红豆杉因其种子成熟时假皮呈红色得名。从植物分类上看,红豆杉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解析:红豆杉有种子

10、,可以确定红豆杉为种子植物,同时裸子植物包括杉、柏、松等植物。,B,对点训练,1(2010巢湖)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界B门C属D种 解析:生物分类的等级为界、门、纲、目、科、属、 种,界等级最高,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2(2010保定)在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共同特征最多和 最少的等级分别是( ) A种、界 B门、界 C界、种 D种、科 解析:生物分类等级越高,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 低,共同点越多。,D,A,热点二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要点提示: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是学习生物最基本的观点。,典例分析2: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植物的叶片是

11、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B枯叶蝶的体色与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针刺状 D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B、C、D都是生物为了生存而进化后与环境相适应 的结果,例如:枯叶蝶的体色与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 似是拟态,它是用来逃避危险;仙人掌是为了减少蒸腾 面积,以保存水分;变色龙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 而植物的绿色叶子是由于里面有叶绿素,这是它们进行 光合作用的必要因素。,A,对点训练,3(2010南京)下列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 B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 D大熊猫胎生、哺乳 解析:青蛙幼体用鳃呼

12、吸,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B,热点三显微镜的使用,要点提示:通过显微镜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微的物体,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解决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初中科学考核的重点。,典例分析3: (2010菏泽)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小莉同学发现视野太暗,想调节一下。与调节视野明暗程度无关的是() A反光镜 B光圈 C镜头 D通光孔 解析: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种,使用凹面镜可以增加视野的亮度;光圈越大,进入的光线强度越大,大光圈可以增加光线;在选用高倍镜时,视野会比使用低倍镜要暗。,D,典例分析4: (2010承德)小明观察血涂片时,首先看到了图中所示的物像。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到图中所示的物像,

13、小明观察时没有进行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解析:仔细观察两图,可以知道,从到是由原来低倍镜观察换用高倍镜观察,在此过程中,需要转动转换器来改变物镜的放大倍数;换用高倍镜后,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节清晰即可;若视野光线不是很合适,也可以调节反光镜。因此本题选C。 答案:C,对点训练,4(2010嘉兴)在明亮的实验室里做“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时,由于操作上的一些失误,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请分析产生下列结果的可能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1)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发现无论怎样转动反光镜视野都很暗:_。 (2)在观

14、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_。 答案:(1)光圈太小,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或者使用高倍镜对光(2)洋葱表皮细胞未在载玻片上展平或者洋葱表皮撕得太厚,6(2010保定)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解析: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调节光圈、调节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强弱。,B,实验探究,典例分析5:(2010山东)下面是小明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的实验记录,请分析回答: 取三条大小一样的小鲫鱼,

15、用剪刀剪掉第一条小鲫鱼的胸鳍和腹鳍以及第二条小鲫鱼的尾鳍,第三条小鲫鱼不作处理。然后将三条小鲫鱼同时放入水中观察,结果发现:第一条小鲫鱼鱼体左右摇摆不定,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第二条小鲫鱼向前游动时,不能很好地改变运动方向;第三条小鲫鱼一切正常。 (1)根据小明的实验记录,可以推测:鱼的胸鳍和腹鳍具有 的作用;尾鳍具有的作用。 (2)在小明的实验中,第三条小鱼的作用是。 (3)通过本实验,小明认为:“鱼的游泳速度与鳍无关”。请 你结合有关知识,对他的这一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_。,(4)若从保护动物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可选用什么方法完成 类似小明的探究?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设想(仅答出思路 即可

16、,不必详细介绍操作方法) _ _。,解析:(1)将第一条小鲫鱼和第三条小鲫鱼比较可以知道剪掉胸鳍和腹的小鲫鱼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可见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的平衡的作用。将第二条小鲫鱼和第三条小鲫鱼比较可以知道剪掉尾鳍的小鲫鱼不能很好地改变运动方向,可见尾鳍有控制鱼前进方向的作用。 (2)由上可知,第三条小鲫鱼起对照的作用。 (3)小明的观点不正确,因为鱼的尾鳍摆动时还可以产生前进的 动力。 (4)采用分别捆扎鱼鳍的方法(或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这样既 达到实验的目的,又减少对小鲫鱼的伤害。 答案:(1)保持平衡;控制前进方向(2)对照(3)小明的观点不正确,因为鱼的尾鳍摆动时还可以产生前进的动

17、力(4)采用分别捆扎鱼鳍的方法(或采用模拟 实验的方法),对点训练,7.弗莱明先生最早发现了抗生素青霉素。下面是他的研究过程: (1)观察及提出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混入 了青霉,在它的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现象呢? (2)建立假设:下列各项作为这一实验假设,最为恰当的 是( ) A细菌能产生抑制青霉生长和繁殖的物质 B青霉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C青霉能产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 D青霉与细菌需要相同的营养物质,(3)设计实验方案:取一些培养过青霉的培养液,将这样的 培养液滴入生长有细菌的培养基中,观察其对细菌生长 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青霉培养液抑制了细菌的生长 和

18、繁殖。 (4)作出解释:_。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了青霉培养液中这一物质, 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解析:问题是为什么在青霉的周围没有细菌生长。那么作为猜想,必然要说出为什么细菌生长繁殖不好。 答案:(2)C(4)青霉产生了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易错警示,典例分析6:“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桑葚、蝉、黄蜂、云雀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A新陈代谢 B生长发育 C反射 D繁殖 解析: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应激性、繁殖等。反射是有别于应激性的。反射是指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而植物是没有神经系统的。因此本题选C。,C,典例分析7: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用15的物镜观察,然后换上45的物镜继续观察, 其结果是后者() A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少 B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 C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多 D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多 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换用高倍镜观察时,观察的对象放大倍数增加,观察范围缩小,因此进入人眼的光线减少,视野将变暗,同时看到的细胞数目一般会减少。因此本题选B。,B,完成考点跟踪训练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