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及物理知识要点

上传人:xue****ang 文档编号:156238707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及物理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及物理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及物理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九年及物理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及物理知识要点(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九年及物理知识要点1、宇宙与物质的组成(1)宇宙是由( )组成;(2)物质是由( )组成;(3)分子是由( )组成的;(4)原子又由( )和核外( )组成。2、物体的质量(1) 物体 所含( ) 多少)叫质量;(2)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 )和( )而改变;(3)实验室测质量的测量工具是( ) 3、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 )桌面 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2)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线 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 )盘里,用镊子向( )盘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 );(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

2、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 )所对的质量。4、物质的密度(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m/V只是计算式,同种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密度( )大 ;5、计算密度公式是=m/V密度国际制单位是(千克/米3 (kg/ m2 );(密度单位的换算:1103 kg/ m3 = ( )kg /dm3 = ( )g/cm3 6、水的密度是( )kg/ m3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l米的水,它的( ) 是千克;7、用天平和量筒测定不规则固体的密度。(1) 原理:=( ) ;(2)解析:物块的质量可用

3、( )直接测得,体积可用 “排( )法”来测得,然后用密度公式求得密度。8、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 )测出质量m和用( )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m/V)求出物质密度。(2)求质量:m=V。 (3)求体积:V= m/。9、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改变叫机械运动。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 )的物体)叫参照物.10、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运动是( )的,静止时( )的;(2)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物 ,如地球相对太阳是( )的,相对于地球上的山川是( )的。11、速度:(1)物理意义用来表示物体(

4、 )快慢 的物理量。(2)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 1m/s=( ) Km/h 14、物体沿着直线快慢 不变 的运动,叫( )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是 最( )的机械运动。(2)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速度大小( );2)运动的路线是( );3)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 )。例如:以 6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它在第一秒和第100秒的速度都是( )m/s。15、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 )除以 总时间可得 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 )速度 。16、.测小车

5、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1)v=( )(2)实验器材有:带滑轨的斜面、小车、 金属片和( )、( )两件测量工具。17、( )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 线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身与被测 边平行或(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值 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18、误差与错误:(1)(测量值)与( )值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 ) ,错误是 可也避免 的;(3)( )测量求平均值 可也减小

6、误差。19、力是(物体间)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1)同一个物体既是( ) 物体)又是 ( )物体 ;(2)力的产生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即“孤掌难鸣”)20、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1、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计 。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受到的(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的原理制成的。(即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 ) 比。)22、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线 ,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 )和( )值 ;(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 )线 ; (4)测量力时不能超

7、过弹簧测力计的( )。2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 )和(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作用效果)。24、弹力:物体发生( )形变 时所产生的力。物体发生的( )越大,产生的弹力( )。25、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 )的 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物体下落后只能落到地面上,是因为地球具有( )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原理制成。26、重力的计算公式: G=( )(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 kg,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 N/ kg);重力跟质量成( )g=9.8N/ kg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物体受到的( ) 是9.8

8、N。27、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 )点 叫重心。(1)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 形状)和(密度)分布有关;(2)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环状物体);(3)重心的高低会影响物体的( )性 ),走钢丝的人手握平衡杆是为了使重心落在(钢丝)上。28、摩擦力:(1)摩擦力是一种( )物体(相对运动)的力;(2)产生摩擦力 的条件:1)两物体 相互( ),且(相互挤压);2)或两物体已经发生( )运动 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3)摩擦力方向一般情况跟物体运动方向( )。29、探究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实验:(1)实验方法 控制( )法;(2)实验器材:表面光滑的长木板、带勾的长方体木块、钩码、弹簧测力

9、计、毛巾、棉布、;(2)将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做( )运动 ,目的使摩擦力( )于 拉力;(3)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钩码,从而改变( )力 ;(4)在木板上铺上毛巾或棉布是为了改变接触面的( )程度 。(5)结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 )的大小;2) 接触面的( )程度 。30、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曾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 )程度 。鞋底上凸凹不平的花纹以及各种工具手把上得花纹都是为了 增大( )。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使接触面( )和减小( )力 ;(2)用( )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 气垫 将接触面( ) 。31、英国的伟

10、大科学家( ),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总保持( )状态或( 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 )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2) 牛顿第一定律是( )物体必须遵循的规律;(3)“没有受到力”是指物体所受( )力为零 。32、物体 保持 ( )不变 的特性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 )定律惯性大小只 以物体的( 质量)有关。41、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状态或 ( )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合外力为(

11、),要么( )要么做( )运动 。42、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 )个物体上 、 大小( )、方向( )并且在( )上。43、二力的合成:(1)同物、同线且同向,合力等于(两力之和),F合=F1+F2 ;(2)同物、同线方向相反,合力等于(两力之差),F合 =F大F小44、物理学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围绕 固定点( )的 硬棒叫做杠杆。 力臂:从( )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画力臂就是从( )点 到力的作用线作( )线段 。45、杠杆:(1)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 )状态或作( )转动 都叫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 ;( )(3)、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步骤:A:调节杠

12、杆在( )位置平衡;B、把钩码挂在杠杆支点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 ) ;C、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数值;D、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几次,将数据填在表格内;E、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数值,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4)杠杆的变化:(1)加长倾 、减短倾 即杠杆平衡后,两边同时加上等量的砝码,力臂( )的那边下倾;杠杆平衡后,两边同时减去等量的砝码,力臂( )的那边下倾 ;(2)内移长倾、外移短倾 即杠杆平衡后,两边同时将砝码向支点移动相等的距离,力臂( )的那边下倾;两边同时将砝码向外移动相等的距离,力臂( )的那边下

13、倾;(3)左倾右调,右倾左调。48、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力 ,但费( )。常见的省力杠杆有:羊角锤、汽车刹车、起重机的吊臂、道钉撬、钢丝钳或克丝钳、枝剪、胡桃钳、开瓶器或起子、独轮车、动滑轮、桔槔、杆秤、轮轴、指甲钳、扳手 吊车 车的方向盘、铡刀等; (2)费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省( ),但( )。常见的费力杠杆有:镊子、缝纫机的脚塌板、火钳、钓鱼竿、筷子、划桨、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 = L2,平衡时F1 = 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距离)。常见的等臂杠杆有:天平、跷跷板、定滑轮。49、滑轮组:(1)既能

14、( )又能改变力的( );(2)在不计摩擦及滑轮重时 ,物体由几段绳子吊着,提起物体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一,F=G/n )。50、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 ),但不能( ) 。动滑轮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能很( ) 。51、斜面:(1)使用可以 省( );(2)当斜面的高度一定时,斜面 越 ( )越省力。FL=Gh盘山公路可也看作( );(3)骑自行车上坡的过程中,经常沿“S”路径上坡,这样做是通过间接增大斜面( ),以达到省力的目的。51、(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用( )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 )力叫压强;压强的大小与( )和 ( )有关。(5)压强公式:p=F/S

15、,式中p单位是: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帕=1N/m2 ,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受力面积上受到的( )力是1牛顿。53、增大压强的实例:各种钉、锥子和针做得很尖、各种刀具磨得很薄、啄木鸟的嘴很尖等是通过减小( )增大压强。54、减小压强:沙发、坐垫、履带式坦克、滑雪板、房屋的地基要比地面上的墙更宽、铁轨铺枕木、书包带常做得很宽等是通过增大( )减小压强。5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 )作用,且具有( )性,所以液体对 容器 ( )和 容器 ( )有压强。5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 容器 ( )和 容器 ( ) 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 )个方向 都有压强;(3)同种液体

16、的压强随 液体( )增加而 增大 ,在同 一深度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 )有关系,同一深度,( ) 越大,压强 越大 。57、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p( ),公式 中为液体密度,单位用kg/m3(千克/立方米); h是液体内某处的( ),单位用m,“h”是指被研究点到( )液面的 竖直距离 ;p为液体压强,单位用( ) 。58、连通器:(1)概念:上端( ),下端( )的容器;(2)工作原理:连通器内装同一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总保持( );(3)如果装不同种液体,液面相平时,液体会( )。(4)连通器的应用实例:船闸、牲畜的自动饮水器、茶壶、锅炉

17、水位计、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5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实验。 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 )作用而其具有( )性 ;(2)( ) 实验 首先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1标准大气压为( ) Pa( )mmHg.。(3)、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1)、海拔高度;,在海拔3000米以内海拔,大约每升高( )m ,气压减小(100 Pa);2)天气,晴天气压低,阴天气压高;3)季节,夏季气压低,冬天气压高 。60、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 而(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 )低,所以要用( )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

18、内气压( ),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61、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运动火车周围的空气速度越大,压强越( ),乘客靠近运动的火车受到两侧压强差影响易发生事故,所以必须站在安全线以( )的位置62、浮力:(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向( )托的力叫做浮力;(2)浮力方向总是 竖直向( )的;(3)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体或( ) 体 ;(4)浮力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 )差 。(5)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1)、物体 排开液体的( );2)、 液体的 ( )与物体浸没的深度 ( )。(6)物体受到浮力的条件:物体 (

19、 )部被液体包围着。63、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 (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 液体受到的( )力。数学表达式:F浮=G排= ( )。64、浮力利用:(1)轮船:把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 )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从而增大( )力 。轮船始终浮在水面上,因此轮船在江河湖海所受浮力都( ),同一艘船从江驶河入海洋时,则船所受的浮力( ),排开水的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要( )一些(填“上浮”和泥“下沉”)。 (2)潜水艇:通过改变 自身 ( )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 )小于空气的气体,是靠改变 气囊的 ( )来实现升降。65、液

20、面变化:(1)一块纯冰漂浮在水面上,熔化后,液面( )。(2)把漂浮在船中或其他容器中的物体取出投入水中,液面将( )。66、漂浮物体的密度与浸入液体密度的关系 :漂浮物体有几分之几浸入液体中,漂浮物体的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例如:质量为1.5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所受的浮力为() N,木块的密度为( )kg/m3。67、力学中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力学中规定:功等于( )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的乘积。68、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力无距离,即“劳而无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没有移

21、动;(2)有距离无力,如物体在 ( )的作用下移动了以段距离;(3)力和距离( ) ,如提着重物沿( )方向运动。69、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 )功 。70、机械效率:有( )功和( )功的比值。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公式:( )。机械效率是衡量机械(性能优劣)的指标。71、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1)增加提升的( );(2)减小( );(3)( )滑轮及绳重。结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的( )有关,所提升的物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动滑轮越重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

22、。72、斜面机械效率公式:= =Gh/Fs100 决定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只有两个:斜面的 ( )程度、斜面的( )角 ;与斜面的长度和物体的重力没有关系。82、机械功率:(1)一定时间内机械做工的多少,叫做机械功率;(2)功率表示物体 做功( )的物理量;(3) 计算公式:P=W/ t = ( )。83、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 )。机械能包括( )能 和( )能 ;势能又分 ( )势能 和( )势能 。84、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和( 有关。E=12 m v2 运动物体的质量相同时,( )越大,动能就越大。8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

23、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和( )有关。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 )。86、人造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 ),动能( ),速度(减小); 从远地点转到近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 ),动能( );速度(增大) 。运动过程中机械能 保持( )。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 机械能( )。86、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1)物质是由( )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 做( )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和( )力。87、扩散现象:(1)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

24、 进入( )的现象叫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 )运动。(3)扩散现象的归类:所有溶解过程、气味、蒸发、升华都属扩散现象。所有的尘埃都不属于扩散现象。(4)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 ),温度越 ( )扩散越快。88、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1):固体难于被拉伸、两滴水结合成一滴大的水滴、都说明了分子间有( )力 的存在;(2) 固体难于被压缩说明了分子间有 ( )力 的存在。89、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能 和( )能的总和叫内能;(2)物体的内能与( )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 ),内能就越( )。90、改变物体的内

25、能两种方法( )和(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1)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2)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91、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 );物体放出热量时,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 )不一定改变,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及液体的沸腾过程。9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 )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量是过程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 )差 。93、比热容(c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 )。(2

26、)常用单位J/(kg),读做焦耳每千克摄氏度;(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 )、( )和( )的改变而改变,但跟(状态) 同种物质 ,状态一定,比热容( )。94、水的比热容是:C= 4.2103 J/(kg),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 )是4.2103J。95、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料的(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 )96、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 )能的机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 )次,曲轴转动 ( )周,对外做功( )次。在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只有做( )程与压缩冲程 发生能量转化在压缩冲程中,主要是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 )能 在做功冲程中,主要是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 )能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 )完成的。只有做( )冲程是靠气体做功完成的。96、在热机中,用来做( )功的那部分能量跟(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总 小于( )。97、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这就是( )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