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指南》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5623351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问题学生指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问题学生指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问题学生指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问题学生指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学生指南》PPT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问题学生教育指南,澄迈中学 王首雄 E-mail:,理 论 篇 第一章 问题学生与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问题学生教育理论?,4.问题学生的成因,2.什么是问题学生?,本章要点,3.问题学生的分类,令人担忧的现状,(之一)2001年6月25日北京青年报在一则报道中指出,在我国现有的3亿多的中小学生中,有5000万之众的青少年被现行的评价标准划入了“差生”行列。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法国、十个瑞士、一百个卢森堡的人口。有的研究认为,学业不良学生在所有学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为8%-12%。,一.为什么要学习问题学生教育理论?,(之二)学生门事件:继北京市顺义五中惊现脱裤门事件后,近日,网上又相继爆出

2、浙江慈溪职业高中摸奶门,上海一家初级中学惊爆喂奶门, 湖南一家培养幼师的学校惊爆摸鸟门,宁波XX职高黄瓜门,湖南高中秋千门事件一时间这“门”那“门”不断挑战着公众神经。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门事件”的主人公们无一例外都是“90后”的青少年。,(之三)目前,全国网瘾和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人数高达2000万,初中生网瘾最高,调查显示为23.2%。60%青少年犯罪牵涉网络,是国家干预的时候了!,图为初中生邓某某在南宁市的“广州励志青少年成长辅导中心”戒网瘾时,被几名“辅导教师”打死。,(之四)2007年海南省中考低分率各市县排名:,(之五)心理学家索里等人认为,这类“偏离了文化常模”的学生大约占全部学

3、龄儿童的10-20%,甚至超过了20%。在日本有所谓的“差生七五三”(指七成高中生、五成初中生、三成小学生为差生)之说,法国小学的留级生高达20%。,综上:问题学生具有普遍性 启示: 一方面,如何教育问题学生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 另一方面,每个教师都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问题学生。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县的基础教育迫切需要加强。,“问题学生”是可以教育好的,昆体良说:差生(问题学生)缺少的不是天赋的能力而是培养。 夸美纽斯说:智力低下到了不能教化的程度,世上是不能找到这样的人的。 布鲁姆说:1-5%的儿童是天才,5%以下的儿童智力上有缺陷,90%以上的儿童能够而且应该达到应有的水平。,

4、“问题学生”能够教育好的理论依据,科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的先天遗传条件是差不多的。人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不决定于遗传,而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环境,特别是他所受到的教育。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主导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要求自己受到社会或集体尊重的感情,都有要求自己获得成功的愿望。,“问题学生”能够教育好的理论依据,调查和有关测试证明,“问题学生”和一般学生相比智力差异小,而在动机、兴趣、性格、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及基础知识方面差异大,他们具有一般学生同样发展的潜能,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经历了反复的挫折和长时间的失败以后形成了

5、失败的心态;而成为“问题学生”。他们有很大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开发这种潜能。,二.什么是问题学生?,含义: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问题存在,但不等于每个 学生都是问题学生,把握含义需抓住三个要点,一是问题是相对而言的,具有发展性。 二是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和心理方面,而主要不是品德方面。 三是只有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与“问题学生”几个相近的概念,1.差生是从性质上对学生进行评定。(贴上“标签”) 2.学习困难生是从学习状态的角度对学生加以评定。 3.学业不良是从学习结果的角度对学生加以评

6、定。,问题学生实质上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不良,三.问题学生的类型,1.学习问题类 常见的问题有: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偏科、马虎、学习不能等;,2.行为问题类 常见的问题有:多动症、攻击性行为、贪小便宜、经常性迟到、顶撞老师、随意说谎、离家出走、抽烟喝酒等;,三.问题学生的类型,3.心理问题类 常见问题有:早恋、迷恋网络、自残、暴力倾向、孤独、不合群、自卑、耐挫性差、考试焦虑等。,三.问题学生的类型,好动起哄、挑衅滋事、经常迟到(旷课、睡觉、说话)、搞恶作剧、小偷小摸、顶撞老师、随意说谎、抽烟喝酒、离家出走、打架勒索等。,举例:行为类问题学生常见的行为,行为问题的危害: 行为类问题

7、学生传染最快、影响最坏、危害最大,最使同学讨厌、最使班级倒霉、最使老师头疼。,“顶撞老师”行为问题教育漫谈,1.顶撞老师的表现:对老师吼叫、当面顶撞老师、背后辱骂老师,严重者甚至“动粗”。,2.顶撞老师的危害:小则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影响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定。,4.如何避免“顶撞”事情的发生,(1)加强自身修养,赢得学生尊敬。 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理论-环境影响人;社会认知理论-模仿,(2)强化思想工作,注重因材施教。 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理论-强化;社会认知理论-主观能动性,(3)建设良好班风,发挥榜样作用。 理论依据:学习动机理论-主客观因素影响学习动机;社会认知理

8、论-模仿,(4)批评讲究艺术,处罚把握尺度。 理论依据:学习动机理论-学习诱因;行为主义理论-强化,5.学生顶撞老师的12种常见的原因,1.老师冤枉了学生 2.老师提出了学生做不到的任务 3.老师讽刺、挖苦学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4.老师要请学生家长 5.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老师误认为是顶撞 6.学生心情不好,迁怒于老师 7.学生想压住老师,好为所欲为 8.学生想表现自我 9.老师不公平 10.和老师套近乎 11.学生对老师业务水平有看法 12.学生缺乏教养,6.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1)切忌感情用事。 面对冲突,老师首先要克制自己,强压怒火,设法让学生先冷静下来,不要影响正常上课和教学秩序,等

9、到课后再 处理,效果会好些。,(2)避免正面冲突。 明智的老师这时候应该找个借口巧下台阶,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而且也使学生对老师的豁达胸襟产生认同和钦佩。,(3)不要居高临下。 面对学生的顶撞,老师要主动求同存异,就事论事,要与学生好好沟通,让他理解你的用心良苦,他才会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事与愿违。,四.问题学生的成因,国内外对问题学生成因的研究: 1.三层级说 2.双因素论 3.同心圆论 4.四因素说,四.问题学生的成因(新的认识),外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 社会因素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文化. 家庭因素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

10、 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是学校教育. 内因(自我因素):智力,人格,身体等. 自我因素中影响学生发展最主要的是成熟度.,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自我因素,有 问 题 的 学 生,问题学生,外因,内因,成熟度,生活方式,教育方式,文化影响,教育目的,教育职业道德,无助,四.问题学生的成因,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2.伦理文化冲突导致社会价值流变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对中小学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导致部分中小学生出现 了“道德冷漠症“,表现为无视社会公德,蔑视规章制度,为人冷 酷无情等。 3.社会上不良社会风气及腐败现象的影响 4.网络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1.以

11、升学为主要教育目的 2.一些教师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低 3.低效、无效教学的存在 4.课业负担过重,四.问题学生的成因,三、家庭的原因 1.父母教育方式 (1)只爱不管(2)只管不爱(3)不爱不管 2.父母文化背景 问题家长造就问题学生 3.家庭结构 4.家庭经济背景 5.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 四、自身的原因 1.性格的不成熟 2.缺乏基本道德判断能力 3.基础学力的欠缺 4.同伴关系的失败,第二章问题学生转化的理论基础,1.行为主义理论及其价值,2.社会认知理论及其价值,3.学习动机理论及其价值,本章要点,4.心理健康理论及其价值,学习要点: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强化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12、强化对个体学习动机的影响 科学奖惩的教育观及实施策略,第一节 行为主义理论及其价值,公 式:“刺激强化反应” 小白鼠实验: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斯金纳做了一个著名的小白鼠实验,这个实验是在预先建造好的木箱中进行的。木箱的某一壁上装有按键,按键下面有食物盘,按键下去食物盘中就会出现一粒食物。空腹的小白鼠被放入这个木箱,它会自动出现各种试误行为,偶尔按键,出现食物。经过几次反复,两次按键之间所需时间逐渐缩短,最后小白鼠为不断获得食物,形成按键反应。斯金纳将其称之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小白鼠为获得食物主动作用于小木箱,这就是操作;这粒食物是小白鼠按键反应的概率发生变化所依存的条件,这就是强化刺激。这个实

13、验表明,当一个操作发生以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这个操作再次出现的概率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发射的基本规律。,操作性条件反射:刺激强化反应,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行为由环境引起并受环境控制 对外界环境的认知与操作,对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只要了解环境,便能预测行为;只要控制环境,便能控制行为。,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的关键 行为得到强化会再次出现类似的行为; 行为不再得到强化行为消退乃至消失; 行为得到惩罚避免再次表现类似行为。 强化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强化对个体学习动机的影响,强化的性质与类型: 物质报酬强化控制学生学习行为 学习动机逐渐降低

14、 言语信息强化支持学生学习自律,强化对个体学习动机的影响,强化本身所引发的情感体验或态度倾向: 正向情感体验继续保持原有行为 负向情感体验逐渐减弱原有行为 引发受罚者消极情绪,强化对个体学习动机的影响,强化时机、程序与时间间隔 时机上: 行为出现立即强化在行为和后果间建立直接联系 程序上: 小步子强化使被强化行为反应形成良性行为。 时间间隔上: 连续强化短时间内巩固或消除某种行为 易导致膺足现象,降低强化效果 间歇强化形成稳定行为,很难被消退,强化对个体学习动机的影响,强化的量与强度 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后一次强化前一次强化,强化对个体学习动机的影响,强化的形式 “有功即赏”有助于学生形成对

15、奖赏的期待 “有过必罚”有助于学生改变原有不良行为 “以赏代罚”有助于鼓励学生不做不好的事 “无功即过”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理论拓展:四块糖果的教育艺术,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男生,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拿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拿出一块糖果,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陶行知又拿出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

16、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理论拓展:四块糖果的教育艺术,一是不当众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是不全盘否定:缓解学生的紧张心情 三是深入了解犯错原因:避免批评盲目性 四是妙用表扬和奖励:引发学生的自我批评,理论拓展:科学认识奖惩,正确实施奖惩,正确实施奖惩 1.奖惩的

17、动机应是肺腑之爱 2.奖惩的指向应准确科学 奖惩:对事,不对人 奖惩:过程结果并重 3.奖惩的理由应合理公正 4.奖惩的形式应生动多样 5.奖惩的方法应灵活变通 6.奖惩都应把握一定的“度”,第二节:社会认知理论及其价值,学习要点: 1.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相互决定论 模 仿 自我效能 自我强化 期望和期望值 2.社会认知理论对问题学生转化的价值,社会认知理论案例导入,为啥家长争着为自己的孩子找“好班 ”? 孩子怎么在老师面前和在家长面前不一样?,相互决定论理论板块,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彼此联结、相互决定。这种个体、个体的行为及行为所处的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持续的相互作用,

18、称之为“相互决定论”。,模仿理论板块,模仿也叫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从而引发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过程。模仿是儿童习得各种行为的基础,其作用广泛地显现于动作模拟、语言掌握、态度习得及人格形成诸领域。 模仿的机理:儿童主动介入的过程,自我效能理论板块,定义: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对自己完成这一活动所做的能力判断。 功能:个体认知对个体行为起主导作用,这种认知因素的核心成分就是自我效能。比之现实的能力,这种自我效能感对行为主体产生更大影响。 自我效能感强:面对新的问题往往兴趣浓厚,全力投入,与之相随的是自我效能的不断强化与提高。 自我效能感差:总

19、是不自信,害怕困难,其目标往往也比较低。,如何培养问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 实施“赏识教育” “一句鼓励的话比一千句批评更管用!” 2.激发成功体验 “激发问题学生潜能的关键在于体验成功!”,自我效能理论拓展,自我强化案例导入,当爱迪生被小学老师宣判是名低能儿时,嘲笑他的人们怎能想象长大后他竟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呢?权威老师的宣判无疑是个打击,深深影响爱迪生今后的人生,他被校方开除学籍,回到家里接受母亲的家庭教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无法接受正规教育的爱迪生并不因此自我否定,反倒激起强烈的学习欲望。他学得如何在逆境中自立,扩大自己探索宇宙知识的空间领域。事实上他因为肯定自己的能力,燃起迈向成

20、功的希望,于是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观摩他人的专业技能,从而运用在自己的工作上,充分发挥本身潜在能力。假使爱迪生因被宣判为低能儿,从此自怨命运不公,那么就没有今日伟大成就之爱迪生,或许人类至今仍无普遍使用电灯的幸福可言。由此足见,自我评价、自我肯定的重要性,爱迪生便是积极正面的成功实例.,自我强化理论板块,人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以自己能支配的强化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达到标准的行为。 前提:获得行为的标准和前提 过程:根据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表现:自我调节,期望和期望值案例导入,哪怕是废纸也不放弃 一个教授从讲义夹中取出一张白纸扔到地上,问一个有点自暴自弃的学生:“这张纸有几种命运?”

21、学生回答:“扔到地上就变成了一张废纸,这就是它的命运。”教授在那张纸上踩了几脚,学生回答:“这张纸现在变成废纸了。”教授捡起那张纸撕成两半后又扔在地上,学生回答:“它还是一张废纸。”教授很快在撕成两半的纸上画了一幅人物素描,而刚才踩下的脚印恰到好处地变成了少女裙摆上美丽的褶皱。那名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教授的意思,干脆利落地回答:“您赋予了这张废纸希望和期待,使它有了价值。” 启示:问题学生的命运就是一张纸,成败只在于他们和我们教师如何去看待。,期望和期望值理论板块,定义:期望是事先预料的行为结局,也指在实际遭遇某情境之前就对它作出预期。 功能:个体可以减轻焦虑、提高应对能力。 定义:期望值是遵照享

22、乐主义原则,个体对行为的某个特定结果所赋予的值。 功能:正性期望值促进个体行为改变,反之阻碍个体行为改变。,陶行知: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第三节 学习动机理论及其价值,学习要点: 学习动机理论概说 不同理论视野下的动机 学习动机的构成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学习动机理论及其价值:理论板块,概念1: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 概念2: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者从事学习以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内部状态。,第三节 学习动机理论及其价值:理论板块,不同理论视野下的动机 1.需要理论:需要动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分为七种:

23、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自我强化动机 3.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 4.归因理论:归因动机 5.强化理论:强化动机,第三节 学习动机理论及其价值:理论板块,学习动机的构成 1.学习内驱力的产生机制 2.学习诱因的产生机制: 外部条件;目标本身 3.两者引起学习动机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第三节 学习动机理论及其价值:理论板块,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1.主观因素 学习目的性及学业抱负水平 学习兴趣 学业自我概念 自尊 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业成绩 归因倾向,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2.客观因素 外部强化 外部环境 学校环

24、境:心理环境;学习环境 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第三节 学习动机理论及其价值:理论板块,第三节 学习动机理论及其价值:理论探讨,问题:是谁制造了学习差生? 观点: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批评 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敌意 之中, 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恐惧 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怜悯 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羞辱 之中,他就 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鼓励 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表扬 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忍耐 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25、。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认可 之中,他就 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分享 之中,他就 学会了慷慨。 .,第四节 心理健康理论及其价值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主要是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初中主要是培养其独立人格及自我与外界的评价能力。 高中主要是促进高中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意志品质的提高以及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成熟。,多谢指教!,情景假设:甲男是乙女的男友,后来两人分手,但甲一直都对乙有很深的感情。后来乙有了男朋友,甲还是爱着乙。 这时候传统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的选择分别是什么? 他们的选择是: 传统主义:她已经有男朋友了

26、,就绝对不能再会有什么了,自己也应该要忘了她。 现代主义:现在还不是我应该出现的时候,如果她过得不好,那时候我才应该采取行动。 后现代主义:管她有没有男朋友,喜欢我就是喜欢,我就是要追。,关于传统、现代和后现代,心理问题: (美国)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的人格发展,1、 信任对不信任(出生一点五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 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惧怕。 2、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一点五岁三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的美德。 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3、主动对内疚(四岁五岁) 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

27、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 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卑感。 4、勤奋对自卑(六岁十一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 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能。,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十二岁二十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 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 6、亲密对孤立(二十岁二十四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美德。 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7、繁殖对停滞(二十五岁六十五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美德。 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的解决,就会形成自私自利。 8、自我完整对失望(六十五岁死亡)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成功地解决,就形成智慧的美德。 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