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

上传人:张哥 文档编号:156229132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最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商品的生产由多个国家、多个地区的不同企业来完成,以此为根底,逐步形成了纵向的全球价值链垂直分工体系,价值创造活动逐步由跨越地理空间的、不同区域内的多个企业共同来完成。而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同环节的价值分布决定着该环节所在区域的经济根底,主导着该环节所在区域的开展特征,影响着该环节所在区域的经济实力水平。因此,研究构成全球价值链不同环节不同价值的深层次原因就显得格外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回忆全球价值链、市场结构及市场绩效理论的根底上,通过博弈模型的分析,证明并非所有行业的价值分配

2、都符合微笑曲线的描述,微笑曲线理论并不是价值链利益分配的普遍规律,相反,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相对市场结构才是决定该环节在整个价值链体系中的利润获取能力大小的最终因素。价值链中某个环节的市场结构越趋向于完全竞争,该环节的利润获取能力越弱;反之,其利润获取能力就越强,并由此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在整个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本钱优势嵌入到了全球价值链的体系中,并在此后的二三十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创造了几十年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根底。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国制

3、造业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制造生产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价值低谷,从而导致了贫富差距逐渐扩大、东西部地区开展不均衡以及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的问题,更有陷入贫困化增长的危险。针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实情况,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影响价值链各阶段价值分配的最终决定因素?二是,中国制造企业要通过什么途径摆脱国际大卖家、跨国企业集团的牵制和约束,实现价值链的升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中国目前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特点做初步的判断和解读,结合前述的理论分析结论,认为,中国欲实现由被俘获到领导地位的转变,在价值链中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实力和获利能力,必须要做三件事。一、构建中国国内的寡头

4、垄断型的市场结构,为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体系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保障。二、构建外乡的国内价值链体系,以国内价值链体系为根底逐步向国际化方向开展。三、在新兴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上,不断完善政策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保证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为中国新兴企业做大做强,领导全球价值链提供坚实的根底。【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市场结构市场绩效寡头垄断国内价值链【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22【分类号】:F274;F224【目录】:摘要6-8Abstract8-111引言11-141.1研究背景11-131.2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131.3研究目的及意义13

5、-142理论综述14-182.1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提出14-152.2全球价值链中各环节价值分配理论综述15-172.2.1价值链中的利益来源和分配问题15-162.2.2微笑曲线理论16-172.2.3其他研究理论172.3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理论综述17-183理论分析18-313.1上下游市场结构不对称情况下的市场绩效分析19-263.1.1模型假设19-203.1.2博弈均衡20-233.1.3模型解析23-253.1.4小结25-263.2上下游市场结构对称的市场绩效分析26-313.2.1模型假设26-273.2.2博弈分析27-283.2.3局部企业进行一体化状况下的博弈分析28-293.2.4模型分析29-313.2.5小结314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体系现状31-344.1中国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缺陷31-324.2中国制造业“两头在外开展模式的破坏性影响32-345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突破口34-375.1寡占型的市场结构34-355.2国内价值链体系35-365.3新兴产业36-376政策建议37-426.1构建寡占型的市场结构,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7-386.2构建立足于外乡的国内价值链体系38-396.3给予新兴产业政策倾斜和扶持39-42结论42-43参考文献43-46致谢46-47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课题47-48 本论文购置请联系页眉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