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喷霜试验方法编制说明-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

上传人:jiz****88 文档编号:156218037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鞋底喷霜试验方法编制说明-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鞋底喷霜试验方法编制说明-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鞋底喷霜试验方法编制说明-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鞋底喷霜试验方法编制说明-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鞋底喷霜试验方法编制说明-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鞋底喷霜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1、任务来源、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本项目来源于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任务编号为2011B278K由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组织制定。2、主要工作过程2011 年4月初接到任务后,课题组人员对项目组织和具体实施、技术把关 和协调及仪器研究等进行了分工安排。 首先,广泛地收集国内外有关该标准的情 报、资料,并先后到国内一些大的鞋贸易商实验室(如PSS WALMART参观,且拜访了一些鞋类企业, 了解客户对检测该性能的要求。 调研鞋底喷霜产生的原 因,分析各种原因之间的差异性,结合我实验室实际情况,确定鞋底喷霜性能的 初步试验方法,包括检

2、测的方式和结果的描述等。广泛收集样品, 根据提出的质量性能参数,对收集到的样品进行试验,主要 针对试验方法中的技术参数和该方法的重现性、 准确性、适用性等进行反复的试 验,也到市场和企业进行调查,于 2012年 7月完成鞋底喷霜性能试验方法的讨 论稿。经过小组成员及邀请的专家进行讨论,于2012年 9月完成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二、背景及制定依据喷霜又名喷出 (blooming), 是橡胶加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 是指未硫化 胶或硫化胶中所含的配合剂迁移到表面并析出的现象。有时, 这种喷出物呈霜状结晶物 ,故习惯上称“喷霜”。喷霜是胶料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它严重影响 橡胶产品外观质量, 而

3、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橡胶制品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也 影响着胶料的工艺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 且常见喷霜的物质为硫磺、硬酯酸、促 进剂、防老剂、石蜡和无机填料碳酸钙等,也会污染环境,给人体带来伤害。随 着人们对鞋外观要求的不断提高, 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 橡胶喷霜成为消 费者难以接受的质量问题, 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对橡胶喷霜提出严格的质量 要求。通过调查鞋底产生喷霜的大致原因有以下六点:1、过量配合。各种助剂在橡胶中的溶解度不同 , 助剂在橡胶中的溶解度越 小, 越易出现由过量配合 ( 即橡胶中助剂的含量超过其在橡胶中的溶解度 ) 而引起 的喷霜。过量配合而喷霜时 , 往往会带动其它组

4、分一起喷出 ( 这种现象称为被动喷 霜 ), 尽管这些被动喷霜物在橡胶中远未达到饱和状态。2、温度变化。助剂在橡胶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 一般情况下 , 温度 高时溶解度大 , 温度降低时溶解度减小。 由于橡胶制品通常在室温下使用 , 一旦外 界温度低于室温 , 配方中一些助剂的含量接近其溶解度而析出 , 产生喷霜,例如夏 季生产的胶鞋出厂检验时合格 , 贮存到冬季却发现喷霜。3、欠硫。助剂在橡胶中的溶解状况受硫化条件影响,在欠硫的情况下,网 络交联密度相对较小,喷霜几率相应增大;4、老化。老化意味着硫化胶内部结构的局部因键断裂而受损, 从而消弱了内部结构吸附和固锁配合助剂的能力 ,

5、助剂向表面迁移导致喷霜。5、受力不均。橡胶受到外力作用时 , 往往导致应力集中而使表面破裂 , 使原 来呈过饱和状态的配合助剂微粒加速析出 ,在裂纹表面形成喷霜 , 并向周边延扩。6、混炼不均。混炼不均导致配合剂在橡胶中分散不均 , 局部会出现配合助 剂超过溶解度而产生喷霜。从喷霜产生原因分析,老化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而鞋底老化的主要影响因 素有1)热 虽然提高温度会引起橡胶鞋底的热裂解或热交联。 但是这并不是引起橡胶鞋 底老化的主要原因。 热的活化作用才是热引起橡胶鞋底老化的重要因素。 因为热 的活化作用提高了氧扩散速度和活化氧化反应,加速了橡胶鞋底氧化反应速度, 使得橡胶鞋底被热氧老化。2)

6、光光的特性是光波越短、 能量越大,由此可见紫外线的能量是很大的。紫外线 不仅能直接引起橡胶鞋底分子链的断裂和交联, 还能使橡胶鞋底因吸收光能而产 生游离基,引发并加速氧化链反应过程3)水分水分也在加速橡胶鞋底的老化。 如果你将橡胶鞋底放置在潮湿空气中, 淋雨, 浸泡在水中时, 就非常容易破坏。 这是因为橡胶鞋底中的水溶性物质和亲水基团 等成分被水抽提溶解,水解或吸收等原因引起的。4)臭氧与氧相比, 臭氧的化学活性氧高得多,因此破坏性就更大,促进分子链发生 断裂,使得橡胶鞋底老化。综合分析各种原因之间的差异性, 结合我实验室实际情况, 确定鞋底喷霜性 能的试验方法,包括臭氧老化、盐水浸泡、温度变

7、化等过程。三、标准内容介绍1、本标准规定了鞋底喷霜试验方法。2、本标准适用于鞋底喷霜的试验。3、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将标号为U的试样放入臭氧老化试验箱中,设定试验箱温度为 40C,相对 湿度为65%,臭氧浓度(体积分数为10-8 )为(200 20)x 10-8,开启设备,3h 后,用不锈钢镊子取出试样,放置在温度为(23 2)C,相对湿度为(50 5) % 的环境中调节 4h;将大烧杯底部铺满金属丝球团,倒入足量的 1 %氯化钠溶液,将标号为川、 W、V的试样依次放入金属丝球团上浸泡,应注意试样相互间不能重叠;2h后取出试样,用流水冲洗试样表面上残留的氯化钠溶液,注意冲洗试样时,勿用手触摸试样

8、切口横截面; 将冲洗干净的 3个试样平放在塑胶网格架上, 然后将塑胶 网格架放入温度为(70 2)C的烘箱中,2h后取出,立即放置在温度为(-10 2)C的冷冻箱中,2h后取出,放置在温度为(23 2)C,相对湿度为(50 5) %的环境中调节4h;将标号为UV的试样分别与标号为I的试样做对比, 观察试样UV表面变化情况并分别记录。4、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对 10 个存放过程中产生喷霜现象的鞋底采用该方法进行检测, 从表 1 中的 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试验方法测得的结果有差异,结果表明,这两种喷霜 的试验方法都只是片面针对可能产生喷霜单一原因方面进行检测, 采用任何其中 的一种方法检

9、测, 都不能保证橡胶在实际使用过程不会出现喷霜, 但结合这两种方法,10个样品中可检测出9个,说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检测出橡胶的喷霜质量 问题。表1:采用该方法检测的结果样品序号样品描述试验结果 高低温盐水浸泡法耐臭氧法1黄色轻微无2黑色轻微轻微3绿色无轻微4蓝色轻微无5红色无轻微6紫色无无7黑/红色无黑(中等)红(轻微)8黑/灰色无黑(轻微) 红(轻微)9黑轻微中等10黑轻微轻微同样对10个存放过程中产生喷霜现象的鞋底采用该方法中臭氧老化进行检测,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时间3h可基本上完全反应出鞋底耐臭氧老化的试验结果,所以该方法的臭氧老化时间确定为 3h表2:臭氧老化试验时间结果对比宀* 口4十口

10、 口1描述序号1h2h3h4h1黄色无无无无2黑色无轻微轻微轻微3绿色无无轻微轻微4蓝色无无无无5红色无轻微轻微轻微6紫色无无无无7黑/红色无黑(轻微)黑仲等)黑仲等)红(轻微)红(轻微)红(轻微)8黑/灰色无黑(轻微)黑(轻微)黑(轻微)红(轻微)红(轻微)红仲等)9黑无轻微中等中等10黑无无轻微轻微样品试验结果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未发现涉及专利问题四、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情况该方法可为鞋类生产企业的质量检测提供有效的方法,特别是生产运动鞋的 企业,有效地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鞋类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该标准的推广实施将有利于提升我国鞋类产品的质量等级, 为企业在品牌宣传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有助于产品的出口。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无对比。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协调一致, 不冲突。且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未发生重大意见分歧。八、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鼓励制鞋行业采用。九、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在本标准按正常程序批准发布实施后, 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安排标准的 宣贯,使各相关方正确使用该标准。标准制定工作组2012-9-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