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广西抗战史》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5621452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7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讲广西抗战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讲广西抗战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讲广西抗战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源描述:

《《讲广西抗战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广西抗战史》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西地方史十二讲,第12讲 广西抗战史 人文社会科学部 孙剑伟,内容提纲,一、深入了解抗战 二、桂系军队省外抗战史 三、广西本省抗战史,一、深入了解抗战,中国抗日战争指20世纪193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抵抗日本侵略之全面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东亚战事的最重要部分;战场除中国外,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邻接地区。一般以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以及1945年9月9日日本向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投降为该战争之起讫时间,但在广义上也可将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视为起始点。 在国际上,出于中立考虑,一般将这场战争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2、,以区别于被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的甲午战争。,从战时到战后,日本人称谓这场对华战争的名称几经变化,如战时的“支那事变”、“大东亚战争”;战后的“亚洲太平洋战争”、“日中战争”、“十五年战争”等;甚至战后日本某些政治家模糊性的称谓“过去的大战”、“先前的大战”等。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名称,恰当的名称能正确反映出事物的内容和本质,不恰当的名称则具有片面性,甚至歪曲事物的本来面貌。日本对抗日战争仍未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恰当称谓,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中日学界的关注。,战后,中华民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之一,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据估计,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9月日本投降之间,中国有

3、3500万人以上死伤,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在19351936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230亿美元,为日本的1.8倍,占世界经济的近4%,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最高点。),(一)国共抗战策略不谋而合,日本全面战争之前日中经济实力比较,日本全面战争之前日中军事实力比较,日本一个常设师同中国一个整编师的装备比较,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的抗日战略总方针,或者说一般的方针,是“持久消耗”战略。这一战略是随着中日关系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直至全面抗战开始后才逐渐形成、确立的;并不是如有些人所

4、说的,似乎早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就有了基本的战略构想。蒋介石明确地说过:“自从九一八经过一二八以至于长城战役,中正苦心焦虑,都不能定出一个妥当的方案来执行抗日之战。关于如何使国家转败为胜、转危为安,我个人总想不出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只有忍辱待时。”,抗战初期的迷茫,首次提出持久战,1936年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秉承蒋介石的意图,在拟制的民国二十六年度作战计划甲案中将作战指导要领写为:抗日战争“虽守势作战,而随时应发挥攻击精神,挫折敌之企图,以达成国军之目的;于不得已,实行持久战,逐次消耗敌军战斗力,乘机转移攻势。”这是第一次将持久战写入国防作战计划。但很显然,这个计划中的

5、持久战还不是战略方针,仅是作战指导方针,其基本内涵是依托多道阵地进行逐次抵抗。,正式确立“持久消耗战略”,“七七”事变爆发后1个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有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等参加的国防会议,经研究、讨论,最后决议“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战略”。至此,持久战成为中国全面抗战的战略总方针。在8月20日颁发的国军作战指导计划的“方略”中规定“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基本主旨”。,毛泽东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

6、”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文章开篇以“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做引子,然后针对这两种错误观点作者进行了一一驳斥,接着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并通过“能动性在战争中”、“战争和政治”、“抗战的政治动员”、“战争的目的”、“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兵民是胜利之本”等既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篇章的阐述,来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

7、么进行持久战,我们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国民政府的游击战策略,国民党军政高层很早就注意到了敌后游击战对整个抗战胜利的重要性。1937年11月7日,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如此表述他对敌后游击战和整个抗日持久战之间关系的看法: “保存战斗力,持久抗战;与消耗战斗力,维持一时体面,两相比较,当以前者为重也。此时,各战区应发动游击战,使敌于占领地区疲于奔命也。”,1937年冬的武汉军事会议上,国民政府军委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建议,抗日的基本战略:“应采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扩大面的占领,争取沦陷区民众,扰袭敌人,使敌局促于点线之占领。同时,打击伪组织,由军事

8、战发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再逐渐变为全面战、总体战,以收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之效。”据白崇禧晚年回忆,该建议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在1938年冬的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氏提出新的抗战策略:“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国民政府军委会随后在第二期作战指导方针,也将敌后游击战提高到非常关键的程度,该方针要求全国抗日力量“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部队,加强敌后之控制与袭扰,化敌人后方为前方,迫敌局促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治与物资掠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次年,国民党军队即变更了战斗系列,1/3用于正面战

9、场,1/3进入敌后开展游击战,1/3在后方整训。敌后游击战正式成为国民政府抗日整体策略的重心。,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上的贡献,早在一九三九年一月二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就明确承认了国民党军队在这两个战场上的贡献。毛泽东说: “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由于指挥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由于友军的协助,这四者是八路军所以获得成绩的原因。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八路军的将士应该感谢直接间接配合作战的友军,尤其应该感谢给予自己各种善意援助与忠忱鼓励的友军将士

10、。中国军队在民族公敌面前,互相忘记了旧怨,而变为互相援助的亲密的朋友,这是中国决不会亡的基础。”,(二)黄埔英魂,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尔后其学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孙中山在黄埔

11、军校开学典礼致词。,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黄埔军校校训,黄埔军校全名为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第六期有武汉分校),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

12、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政府迁台时迁至台湾高雄凤山。,抗战中的黄埔军人,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20多万国共两党的黄埔师生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投入全民抗战,为国家民族流血牺牲,在各个抗日战场上,杀敌报国,夺取最后胜利,广大黄埔师生起着极其重要而又有决定性的作用。1965年8月15日,日军战败20周年之际,日军退役中将吉田在东京发表文章说:“中日之战,日军之败是由于统帅部对中国20余万受过黄埔教育之军官的英勇爱国力量,未有足够的估价。”,(三)衡阳保卫战,1944

13、 年春夏起,日本侵华军发起了对中国平汉铁路南段、粤汉铁路中段和湘桂铁路沿线的猛烈进攻,代号为“一号作战”。其意图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摧毁中国西南地区的中美空军基地,以阻止对其本土的空袭,同时摧毁中国国民政府继续抗战之意志,并“切望借此鼓舞士气”。5 月下旬日军调集了8个师团、4个独立旅团共20余万兵力,开始发起向湖南的进攻,日本动用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对一个地区进攻所使用之最多的兵力。,守卫长沙的第四军张德能部,不敌日军优势兵力的进攻,长沙于6 月18 日下午失陷。日军沿湘江东岸突进,6 月23 日进抵衡阳近郊,并继续南进,牵制衡阳外围的中国军队,以孤立衡阳。担任衡阳保卫战的是第九战区第二十

14、七集团军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方先觉,为黄埔军校第三期高材生,曾编入军校教导团。抗日战争中,他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时,他参加南浔路作战,英勇负伤,升任第八旅旅长、副师长。1939 年南昌战役中战功卓著,是年冬出击皖南青阳,血战七昼夜,予敌重创,升任师长。1940 年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率部阻击敌军于金井、福临铺,因功获嘉奖。1942 年初,第三次长沙会战,方师固守长沙妙高峰,当敌军第三、第六师团之攻击重点,顽强坚守,被称为“泰山军”。后升任第十军军长。,日军为攻占衡阳调集了充足的兵力和大量火力, 日军第3次攻击衡阳时, 攻守兵力为7:1。侵华日军总头目烟俊六到汉口成立前进司令部, 亲自负

15、责后勤和海、空配合, 第11军司令横山勇亲到衡阳战地指挥, 日军各部队长均亲临第一线督战, 下级官佐一律带头冲锋。,横山勇,衡阳保卫战中,各级军官身先士卒。第八团五桂岭争夺战,半日之内连升了5 个营长,均先后壮烈殉职。葛先才师长亲冒毒气,率部恢复张家山阵地。周庆祥师长在草桥北来雁峰附近苦战5昼夜,始撤守草桥以南核心阵地,被称为“核心劲旅”。 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第十军伤亡极大,连杂兵夫役亦抽调投入第一线战斗,状极惨烈。弹药短缺, 各类炮经日军空袭已所剩无几, 生活上除大米和盐外, 30 天断油, 没有青菜; 官兵中不少人患各种慢性病。但士气仍十分旺盛,人人都抱着人在则城在, 誓与日军血战到底的

16、决心,在保卫衡阳作战中,7 月27 日、8 月2 日,中国空军两次向衡阳城内投下蒋介石的手令,令方先觉军坚守衡阳城待援。但日军拼力堵截支援衡阳的中国军队。 8月7 日,日军从衡阳城北门突入。是日,方先觉与各师长联名,向统帅部发出“最后一电”:“敌人今晨由北门突入以后,再已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方先觉第十军官兵守卫衡阳城达 47 昼夜,在日军猛烈攻击下,顽强拼搏,坚守待援,直至阵地全毁,伤亡惨重。8 月7 日夜,方先觉派参谋长孙鸣全与日军谈判,停止抵抗。衡阳于8 月8 日陷落。 衡阳保卫战从1944年6月23号开

17、始,到8月8号结束,历时47天,创下了以少战多,歼敌数倍,击毙日本高级军官300多人的辉煌战绩。日本战史承认,此役牺牲之大令人惊骇,不独严重地妨碍了打通大陆的日程,并且遭受了重大伤亡,是苦难的战役。,日军承认, 攻占衡阳是日俄战争中旅顺攻击战的缩影。日方战史记载, 攻占衡阳日军伤亡19380人。难忘的湘江之行一书的作者秘田丈夫说: “日中战争八年间, 在这里( 指衡阳) 进行过一场最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军人大约战死了2 万名, 受伤者将近6万”。,衡阳守军把大量日军拖住, 并予大量歼灭, 大大有利盟军在太平洋和缅甸的进军。日军发动湖南作战,不仅从华北、华东抽调大批兵力、作战物资,空军

18、几乎全部投人支持衡阳作战,日军总部注意力也完全集中在衡阳方面,日军在华北华东地区的防卫大大削弱,这就有利于华北、华东军民的反攻。对桂、柳作战,日军因“攻克衡阳已竭尽其全部力量”,不得不停下来。经过1个多月的补充、休整, 才于9月中旬开始,比原计划推迟一个半月。,(四)北洋军阀的民族气节,日本侵华后,为寻求在华代理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策略,于是将目光投向了昔日叱咤风云的北洋政要们。 对于北洋军阀,仿佛他们只知道为了个人利益,发动内战,投靠帝国主义列强。可是国难当头,这些“醉心权术”的高官显贵们却是铮铮铁骨,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二、桂系军队省外抗战史,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占领

19、中国东北,中国与日本的民族矛盾迅速尖锐起来。为了稳定国内,蒋介石不得不对地方势力重新进行拉拢。1931年10月19日,国民党中央作出决定,恢复所有自1927年二届四中全会被开除的国民党员党籍,李宗仁、白崇禧分别出任廣西绥靖公署主任和副主任,黄旭初被任命为广西省政府主席,实权仍然掌握在李宗仁、白崇禧二人手上。 1936年9月国民党中央允许桂系军队编为第五路军,辖第七军和第十五军。,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在全国人民奋起抗日救亡的形势下,桂系适应全国抗战潮流的发展,以民族铁血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7月15日,李宗仁致电南京国民党中央,请下定决心,实行抗战。8月2日

20、,蒋介石亲电李宗仁、白祟禧,约他们赴京共商抗日大计,并邀请白崇禧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军事委员会军训部部长,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在李、白入京受命前后,将桂系部队改编北上参战。共编成3个军,除原第七军、第十五军(改称第四十八军)外,另成立第三十一军,组成第十一集团军。由李品仙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参谋长何宣。1937年9月中旬,三个军挥师北上投入抗战。为了便于指挥,以第七军及第四十八军另编为第二十一集团军,以第七军军长廖磊升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原第十一集团军总可令李品仙升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仍兼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1937年10月7日,日军30万人在上海登陆,猛攻国民党

21、军阵地,并有300多门火炮、200辆战车、200多架飞机、70多艘军舰助战。中国方面亦以6个集团军,50多个师,70万人的精锐之师与日军在狭小的淞沪地带展开血肉搏杀。国民党调集了精锐主力50个师70余万人与日军决战。廖磊率第二十一集团军四十八军和第七军第一七一师于10且15日赶到,立即投入战斗,经顽强抵抗,反复冲杀,使日军威胁国民党军队东正面作战军侧背的企图未能得逞。无奈国军总体战力不支,战至25日,国民党军全线溃败,日军攻占上海和杭州等地,紧接着攻陷南京。,淞沪会战,上海抗战,国民党军队伤亡近20万人,敌军伤仁亦达4万余人。在这次战斗中,桂军伤亡2万多人。第一七0师中将副师长夏国璋、第一七0

22、师的五一0旅少将旅长庞汉祯、第一七一师的五一一旅少将旅长秦霖、第一七0师团长韦健森等数名中高级军官壮烈殉国,第一七0师四个团只剩下一团半。第一七二师也只余一团二营。,此战李宗仁、白崇禧虽未负直接指挥之责,但深知死守沪淞三角地带的危害,数次向蒋建议下令撤退。但蒋固执已见,坚持死守上海,结果损失惨重。桂系军队也在此战中付出了惨重代价。上海抗战中,李宗仁、白崇禧基于持久消耗战的战略思想提出的建议,无疑比蒋的死守硬拼战略棋高一着。,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日军攻占南京以后,便以夺取徐州为首要战略目标。由南京、芜湖、镇江分三路渡江沿津浦路北上,妄图与由华北南下的日军夹击徐州,企图打通南北联系。国民党

23、政府鉴于徐州的安危,关系着抗日战争的全局问题,所以决定全力防守徐州,并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全面指挥津浦路沿线的作战。军委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参加徐州会战及台儿庄战役的中国军队,除了桂系的主力李品仙率领的第十一集团军的第三十一军和廖磊率领的第二十一集团军的第七军、第四十八军等三个军之外,还有川军邓赐侯部第二十二集团军、汤恩伯第二十军团关麟征王仲廉的两个军共计五个师、孙连仲部西北军第二集团军,上述这些部队合并起来约12万人。 进攻部队分为两路,一路为矶谷廉介率领的第十师团共3万多人沿津浦路南下。另一路为以板垣第五师团为主力的三个师团由南京沿镇江北上。,4月2日,当

24、国民党各方增援部队赶到后,李宗仁下令对台儿庄发起总攻,全线出击。日军处于孤立之中的矶谷第十师团陷入中国军队包围之中几近全歼,包括板垣师团的损失在内,此战日军共损失二万多人。台儿庄之战是日军进攻中国以来遭到的最大失败。 台儿庄战役过程中,桂军又在广西编成第八十四军,并于台儿庄战役后开入前线,调归第五战区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上旬,日军攻占徐州后,兵锋直指华中重镇武汉。此时李宗仁因面部旧伤复发,住院治疗,白崇禧代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一职。在历时四个多月的武汉保卫战中,桂系四个主力军浴血奋战,给予日寇以极大杀伤,自己也损失巨大。至1938年8月底,桂系第第八十四军和第四十八军

25、损失均已达半数以上,战至10月25日,中国军队全线撤退,武汉失守。,武汉会战后,桂军一分为三,廖磊率第二十一集团军(辖第七、第四十八军)留守大别山; 李品仙率第十一集团军之第八十四军,辖钟毅一七三师、张光玮一七四师,凌压西一八九师驻防鄂西北; 因第三十一、第四十八军伤亡士过大,白崇禧把第三十一军士兵拨给第四十八军,其余官佐由韦云淞带回广西,重新征兵补充。 同时,又在广西新编成第四十六军,与补充后的第三十一军合编成第十六集团军,由广西绥靖公署参谋长夏威任总司令。,坚持敌后抗战,武汉会战后,武汉长江上游沙市以西一段长江江防、鄂北、豫南、皖西北大别山区划规第5战区。第5战区地处国民政府中枢门户的川东

26、要冲。第5战区虽然所属部队系统庞杂,战斗力参差不齐,重武器相当缺乏,但是依托有利地形积极袭扰日军。1939年下半年,日军向随枣地区连续发动了三次进攻,都被李宗仁指挥的中国军队粉碎。日军始终未能解除国军对武汉日军的威胁。,在这期间,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因脑溢血于1939年10月在安徽病逝。其职由桂系另一将领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接任。并由李兼任安徽省主席。李所遗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一职由黄琪翔接任。,廖磊(18911939) ,广西陆川人。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与白崇禧为同期同学。毕业后在湘军任职,官至北伐军第三十六军军长。北伐时在武汉与李宗仁、白崇禧等交往甚密,蒋桂战争中于北京掩护白氏脱险后

27、离职,并投入新桂系行列。,李品仙(18901987),广西苍梧人,陆军二级上将,保定军校毕业,在老同学唐生智手下从排长升到军长,唐生智兵败瓦解后投靠桂系,靠着和白崇禧的同学关系稳步上升,抗战中出任11集团军司令,在黄绍竑出走,廖磊病死后,他在桂系中的排名仅在李宗仁,白崇禧之下。后任第十战区司令,安徽省政府主席。1949年底去台湾。1987年病逝于台北。著有李品仙回忆录。,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常驻安徽,由于地理位置险要,日军对安徽垂延三尺,八年抗战日军之所以未能占据安徽,并非日军对安徽有什么特殊感情,而是实在啃不下这块中原硬骨头。1939年,日军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攻下省会城市,却

28、陷进四面楚歌的安徽军民,甚至土匪的轮番袭击下疲于奔命,苦不堪言的境地。日军自此再也没有能力在安徽组织新的进攻。,由于作战有功,治军有方,抗战末期的1944年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荣升为第10战区司令长官,而李品仙指挥的桂系第八十四军第一八八师,一八九师由于作战勇猛,战果辉煌,被视杂牌如眼中钉肉中刺的蒋介石钦点为国军模范,并亲自题词“军队要学一八八,一八九”。,击毙冢田攻,1942年12月18日中午,一架日军飞机在位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太湖县弥驼寺上空,被第48军138师莫德宏部的高射炮火击落,机上乘员12人全部当场毙命,死者之一就是侵华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冢田攻(追赠大将)。这是8年抗战中在中

29、国战场上被击毙的职务最高的日本陆军军官。,冢田攻座机被击落之后,侵华日军总司令畑俊六命令华中派遣军调集了第3、40、68、116师团4个师团各一部约17000人的兵力,于19、20日由武汉、合肥、安庆三个方向分五路出发,搜寻冢田攻的飞机,并乘机扫荡新桂系军队盘据的大别山区,进行报复。新桂系称此次日军的进攻为“大别山战役”或“立煌战役”。由于大别山的三个军配合不佳,被日军以一个联队绕过由第七军及第三十九军布防的严密防线,打进了大别山中心的立煌县。,三、广西本省抗战史,1939年下半年,日本占领武汉和广州后,为切断中国经法属印度支那方面的海外最大补给交通线。”决心发动桂南战役,为的是彻底切断中国抵

30、抗其侵略的最主要南方海路补给路线。,1939年9月19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下达作战命令,开始桂南作战,参加战的部队为:有“钢军”之称的日军第五师团、台湾混成旅团、其他配合部队、第五舰队(11月中旬改称第二派遣支舰队)、海军第三联合航空队。其兵力总共约三万人;军舰70余艘;航母2艘、飞机约100架。,中国方面参战部队为桂系第第16集团军,辖第46军(军长:何宣)、第31军(军长:集团军副总司令韦云淞兼),以及中央军第五军(军长为黄埔一期生杜聿明)。后又陆续调入蔡廷锴的第26集团军;叶肇的第37集团军;邓龙光的第35集团军;以及第5军所在的第38集团军司令徐庭瑶,以下第2军(军长李延年

31、);第6军(军长甘丽初);第99军(军长傅仲芳)第36军(军长姚纯);连同辅助部队,共达30万之众。 主攻部队为第五军。蒋介石指定在重庆参加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的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立即中断会议,返桂林以全权资格指挥作战。,此战关系中国南方补给线的生死存亡,国军集结桂南之中央系主力达5个军十二万人之多,蒋介石出于对嫡系主力的关心,经常绕开白氏直接指挥,造成指挥系统极为混乱,到后期又临阵换将,以驻韶关之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代替白崇禧。虽然国军士兵和中下层军官奋勇作战,将敌21旅团4千余人基本歼灭,并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但战果仍然并不理想。国军损失非常巨大,共计损失达万人以上。以30万人抵抗日军3万

32、人,自己损失如此之大,确实只能在指挥失误上找原因。而且在日军的强力反攻之下,国军前期战果尽失,广西大部陷入敌手,日军达到桂南作战目的。,昆仑关战役的一个亮点是建军不久的桂军第46军在白崇禧和军长何宣的直接指挥下,于百济小董一线之“四合坳”阵地以一个军不足2万人的力量顽强阻击日军增援昆仑关部队第18师团两万余人,并全歼18师团所辖一个旅团,击毙敌之旅团长。在战后的总结会上,因作战不力,国军参战高级军官包括白崇禧、陈诚以下共14人被撤职查办,唯独第四十六军军长何宣和七十六师师长王凌云因作战有功被记功一次。,何宣(18911945),湖南益阳人。保定军校第3期步科毕业,与白崇禧、叶琪等是同期同学,且

33、为多年密友,早年在湘军供职。北伐时任第12军2师师长,经白崇禧介绍与李宗仁结识。1932年为李宗仁召入新桂系行列。抗日战争开始,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武汉会战后,何宣任第11集团军第46军军长。1944年底因受桂系排挤,回乡。1945年11月病逝。,桂林保卫战,1944年二战已接近尾声,印缅战场中国远征军正对日寇发起强大反攻,日军已是强弩之末。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支援南洋作战,日军发动了被中国称为“豫湘桂战役”的大规模作战行动,两个月之内连克河南、湖南,除了在湖南衡阳遭到了中央军第十军的顽强抵抗外,一路所向披靡。拿下衡阳后,日军近7个师团,15万兵力,300多辆坦克,30多架飞机,大量

34、重炮集结于桂林一线,准备进攻桂林,企图一举打通由衡阳往桂林至钦州湾的海上通道。,桂林守军是缺少一个团的第三十一军第一三一师和四十六军一七0师共1万3千余人,加上后来从各地自发进入桂林城的广西地方民团,总兵力不到2万人。1944年10月28日,桂林保卫战开始。11月4日,屏风山、猫儿山等阵地失守,日军开始直接进攻桂林城,并且派登陆艇试图从水路攻击桂林。桂林守军进行了异常顽强的抵抗,日军曾经27次冲入桂林市中心,都因为陷入巷战的泥潭使得损失惨重而不得不撤出。,日军曾经想从漓江迂回进攻桂林,但是被桂军准确的火力杀伤大半,地方民团敢死队甚至身上绑上手榴弹划着竹排去炸毁日军的登陆艇,日军仅仅在漓江上就付

35、出了阵亡7000余人的代价。日军第58师团师团长在日后的战报中称:“我师团在桂林遭到了广西当地土著武装的顽强阻击,这些土著武装的装备虽差,但是极为凶悍,至死决心甚浓,其勇猛为我军远远不及,我军士气低落到极点”。,到了11月7日,日军见强攻伤亡巨大,急忙使用了大量的毒气弹攻击桂林各处守军阵地,桂军131师391团官兵退守七星岩坚持抵抗。日军向七星岩内施放毒气,800余名官兵壮烈牺牲。 1944年11月10日桂林城陷落,桂林守军1万9千余人,1万2千人战死(其中一半被毒气毒死),7000多人因为中毒昏迷不醒而被日军俘虏。桂军第31军131师师长阚(kn)维雍因城破而自杀殉国。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

36、、31军参谋长吕旃蒙阵亡。,阚维雍(19101944),祖籍安徽合肥,生于广西柳州。历任国民党陆军教官、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和副师长等职。1939年底,日军入侵桂南时,任国民党陆军第三十一军少将参谋长,率部与日军作战。1942年任一三一师少将师长,担任桂西南防务。1944年9月率部抵桂林,与友军执行坚守桂林的任务。自杀殉职,时年34岁。后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据日军后来递交大本营的战报中说:“皇军在桂林一役中阵亡1万3千9百余人,伤1万9千1百余人,失踪300余人,其中阵亡9名大佐级别的联队长、31名中佐级别的大队长,近100名中队长和小队长,漓江之水为敌我两军之血染之为赤,此役为我一生中所经历到的最惨烈的战役,并非在于规模,而在于敌军之勇猛。”,国民政府1945年统计,抗战期间广西征募士兵及劳工450万,占全省1200万人之近40%,全国之最!广西抗日出兵100万,人数排第二(四川第一),按人口比例排第一。 抗战时期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将军史迪威说过: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图书推荐,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